论文摘要
胶陀螺[Bulgaria inquinans(Pers.)Fr.]属于胶陀螺科的子囊菌。是一种特殊的很有开发潜力的食药兼用菌,具有抗肿瘤、光敏活性、降低血瘀大鼠的红细胞沉降率、抗突变等作用,营养成分的含量也很高。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并且在煤矿中不见光的地方常出现此菌。现在国内已有企业将胶陀螺开发成治疗银屑病的新药,日本也在中国大量收购此菌,对袋料栽培和大面积推广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今后人工栽培及原料的获得提供依据。随着光动力疗法的深入研究,尤其应明确光敏活性成分及其中毒机理,制定相应的药材质量标准。本文对胶陀螺生药学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及分子鉴定方面。子实体初期呈黄褐色球形,并带有黄棕色麻点,顶端逐渐开裂,产生一至多个不等的裂口,裂口不断扩大,最后整个子实体表面呈黑色皱缩。子囊棒形,外囊盘被由圆形细胞组成,圆形细胞外侧生绒毛,绒毛细胞内含类似载色体的物质;中囊盘被由埋在胶质中的交错菌丝组成。采用子囊孢子弹射分离法所得菌丝有橘黄色菌丝和长有棒状分生孢子的无色有隔菌丝;采用组织分离法所得菌丝无色,其中生有黑褐色或黄棕色的圆形细胞,呈念珠状。胶陀螺子实体DNA序列与组织分离菌种经液体培养获得的菌丝体DNA序列比对,同源性为99.65%,胶陀螺子实体的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AY789345比对,其同源性为99.80%,说明组织分离得到的菌种稳定可靠,是胶陀螺纯菌种。本文通过对胶陀螺子实体和发酵过的子实体的提取分离,共得到5个化合物,1个具光敏活性的组分,鉴定其中4个化合物分别为丙二酸,十六酸,4,8-十九碳二烯酸,2,3-邻萘-4-(1-羟基-正丁基)-5-戊内酯,其中后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胶陀螺中得到,2,3-邻萘-4-(1-羟基-正丁基)-5-戊内酯为新化合物,光敏活性组分初步断定为苝醌类成分。从石油醚萃取层中得到的Q组分采用GC-MS联用对其分析,主要检索到22个化合物。从氯仿萃取层中得到的G组分采用GC-MS联用对其分析,主要检索到7个化合物。它们主要是一类极性较小的脂肪族烃及脂肪酸。通过光敏活性实验表明,胶陀螺丙酮粗提物、丙酮粗提物中萃取得到的氯仿萃取物及从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的Y4组分和Y5组分具有光敏活性,丙酮粗提物1000mg/kg给药的光照组耳指数有显著差异,2000mg/kg的剂量给药的光照组耳指数和皮指数均有有极显著差异。氯仿萃取组分以260mg/kg和520mg/kg的剂量给药的光照组耳指数和皮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Y4组分以200mg/kg给药的光照组耳指数有显著差异,Y5组分以200mg/kg和100mg/kg的剂量给药的光照组耳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Y4组分以200mg/kg及Y5组分以200mg/kg和100mg/kg的剂量给药的光照组皮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光敏活性与剂量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并且其光敏毒性的发作也有一定的潜伏期。大鼠以丙酮提取物1g/kg连续给药五天,每天照射光两小时,第四天大鼠耳朵开始溃烂,爪子也变得比较紫,第六天耳朵溃烂掉了。大鼠实验也验证了胶陀螺具有光敏活性,并且对见光敏感的部位有很大的损伤。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胶陀螺子实体中几种化合物的分离鉴定[J]. 中国食用菌 2010(02)
- [2].胶陀螺子实体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0)
- [3].胶陀螺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菌物研究 2016(02)
- [4].胶陀螺的光敏活性组分[J]. 菌物研究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