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工湿地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净化污水。由于其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出水效果好而耗能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操作管理简便和生态景观性能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污染物控制和改善环境等方面。与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对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影响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选择适宜的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并研究其行为是进行人工湿地环境卫生安全评价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s,TC)、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FC)、粪链球菌(Fecal streptococci,F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SM)6种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研究其在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的数量分布与去除效果,在污水和基质中的衰减情况以及水蚤对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捕食作用。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大肠杆菌、粪链球菌、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9.9%、99.8%、99.8%和99.8%;对沙门氏菌的去除效果次之,去除率为97.5%;对产气荚膜梭菌的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为77.2%。(2)基质中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比单元水中多2-3个数量级,说明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更多的沉积在人工湿地基质中。出水和基质中沙门氏菌的数量以及基质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明显高于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大肠杆菌数量。(3)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在污水中的衰减速率明显低于基质中的衰减速率,且各种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衰减速率存在较大差异。粪链球菌在污水中的衰减速率最高,为2.10210g10day-1;粪大肠菌群在基质中的衰减速率最高,为0.470 log10day-1;产气荚膜梭菌在污水和基质中的衰减速率最低,分别为0.663log10day-1和0.020log10day-1。(4)水蚤对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当水蚤密度为3.0×102/l和6.0×102/l时,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衰减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水蚤密度较高季节,其捕食作用可能是人工湿地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去除的一个重要机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来源1.2 前言1.3 生活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特征1.3.1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1.3.1.1 病原细菌1.3.1.2 致病病毒1.3.1.3 病原原生动物1.3.2 病原微生物的特征1.3.3 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1.4 人工湿地的指示微生物1.4.1 人工湿地指示微生物选择1.4.1.1 指示细菌1.4.1.2 指示病毒1.4.2 指示微生物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1.5 污水处理对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去除1.6 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归宿1.7 影响人工湿地指示和病原微生物衰减的因素1.8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1.9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9.1 研究目的、意义1.9.2 研究内容1.9.3 研究创新点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2.1 实验背景2.2 实验材料2.3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分析方法2.3.1 沙门氏菌2.3.2 产气荚膜梭菌2.4 指示微生物的检测分析方法2.4.1 总大肠菌群2.4.2 粪大肠菌群2.4.3 大肠肝菌2.4.4 粪链球菌2.5 理化指标检测分析方法第3章 人工湿地中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其意义3.1 前言3.2 材料与方法3.2.1 样品采集3.2.2 指示和病原微生物选择3.2.3 实验方法3.2.4 理化指标分析3.2.5 微生物分析3.3 结果3.3.1 人工湿地进、出水的水质情况3.3.2 人工湿地中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分布3.4 讨论3.4.1 人工湿地中粪便污染的来源3.4.2 人工湿地中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归宿3.4.3 人工湿地的环境安全性3.5 结论第4章 人工湿地中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在污水和基质中的衰减研究4.1 前言4.2 材料与方法4.2.1 样品采集4.2.2 指示和病原微生物选择4.2.3 实验方法4.2.4 分析方法4.3 结果4.4 讨论4.4.1 人工湿地中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衰减4.4.2 人工湿地中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选择4.5 结论第5章 水蚤对人工湿地中指示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捕食研究5.1 前言5.2 材料与方法5.2.1 实验设计5.2.2 指示和病原微生物选择5.2.3 实验方法5.2.4 分析方法5.3 结果5.4 讨论5.5 结论第6章 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人工湿地论文; 指示微生物论文; 病原微生物论文; 数量论文; 衰减论文; 水蚤论文; 环境卫生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