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积钻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粒度分析,粒度曲线,沉积环境演变,曹妃甸地区
沉积钻孔论文文献综述
刘康,李雪峰[1](2019)在《曹妃甸地区FB1钻孔沉积物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曹妃甸FB1钻孔粒度特征和岩性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数据,分析曹妃甸FB1钻孔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在晚更新世(2.05~4.77万a),该钻孔岩性主要为粉砂、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范围3.87准~8.04准,频率曲线大多呈单峰态,中间部分呈多峰态.该段处于大理冰期,水动力条件呈强—弱—强规律变化;沉积环境是河流相—海陆过渡相—滨海相的演化.(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燕萍,李琰[2](2018)在《舟山DZ-1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辨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钻取的第四纪钻孔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平均粒径介于2.18~7.76Φ,分选较差—差,偏度介于-1.75~2.76之间,表现为平坦、正态分布。这些粒径变化特征揭示了沉积动力环境的变化,粗粒沉积物对应了高水动能环境,细粒沉积物对应了低水动能环境。用粒度参数散点图对沉积环境判别表明粗粒沉积物与现代东海陆架沙脊、扬子浅滩、潮流沙脊间洼地和河道沉积等类型相近,可能指示快速海进过程中的高能沉积环境,如河道等,亦或是陆相侵蚀环境;细粒沉积物与现代泥质区沉积类似。沉积物粒度在垂向上的准旋回性变化可能指示了气候冷暖交替背景下沉积动力发生了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海洋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顾延生,管硕,马腾,朱宗敏,刘红叶[3](2018)在《江汉盆地东部第四纪钻孔地层与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刻理解江汉盆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与盆地沉积响应的关联,利用沔阳凹陷区第四纪典型钻孔样品进行系统岩石学、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首次建立了盆地东部沉积中心区可对比的地层序列.利用岩性、粒度、磁组构分析重建了研究区140万年以来依次经历的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湖相、河湖交替相、湖相、泛滥平原相演化过程.区域构造、沉积、气候资料综合对比表明,响应于新构造沉降,江汉盆地第四纪以来存在3大成湖期,即Qp2/Qp1之交、Qp3与Qh中后期(古云梦泽),其中MIS3以来古湖发育是新构造沉降与异常强盛夏季风的耦合,且湖相沉积的独特环境为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不仅为第四纪钻孔地层划分对比提供可靠基础资料,也为盆地地下资源调查与环境规划保护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方晶,王福,方雨婷,潘隆,李杨[4](2018)在《钻孔岩心黏土混浊水电导率、黄铁矿、pH相关性分析及其在古沉积环境复原的应用:以渤海湾西岸平原DC01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复原海岸平原沉积环境和精确划分海陆相地层的有效方法,对渤海湾西岸海河以南平原深达30 m的DC01孔岩心以约20cm间距取样,测试黏土混浊水电导率(EC)、黄铁矿质量分数(w(FeS_2))和pH值,并开展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EC与w(FeS_2)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47),而EC与pH以及w(FeS_2)与pH均负相关(r分别为-0.43和-0.52)。根据EC值的大小将DC01孔自下至上分成5个带(Ⅰ—Ⅴ),进一步分别对5个带的EC、w(FeS_2)及pH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Ⅱ带相关性最为突出:EC与w(FeS_2)的相关系数为0.83,极强正相关;EC与pH的相关系数为-0.77,强负相关;w(FeS_2)与pH的相关系数为-0.45,呈中等程度负相关。根据Ⅱ带的EC和w(FeS_2)极强正相关、且EC和w(FeS_2)均明显偏高以及多发育黑色泥炭和腐殖质黏土等特征,推断Ⅱ带为受海水影响的盐沼环境;结合AMS14 C测年结果,推测8 260~7 470cal.B.P.期间,海水曾经影响到DC01孔的位置。另外,Ⅳ带的EC值也偏高,但w(FeS_2)却较低,其EC与w(FeS_2)的相关系数为-0.03,不呈正相关关系,其原因是因为接近地表的上部沉积物因淋溶作用,在Ⅳ带形成淀积层导致EC异常偏高;最上层的Ⅴ带为淋溶层,这样就导致钻孔上部(深6.7m以上)Ⅳ带和Ⅴ带EC与w(FeS_2)的相关性出现异常。因此在讨论沉积物上部沉积环境时,将EC与w(FeS_2)综合分析可以更精确地划分钻孔岩心的沉积环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杨吉龙,胥勤勉,胡云壮,袁海帆,王福[5](2018)在《渤海湾西岸钻孔记录的沉积演化过程和沉积物风化强度、物源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沉积记录研究对于认识华北平原形成过程及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渤海湾G4孔~5.2 Ma以来的沉积物开展了粒度、色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CIA、Al/Si、Al/Na、Al/K、Ba/Sr及(La/Sm)N、(La/Yb)N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揭示钻孔底部5.2 Ma至1.6 Ma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由中等风化向弱风化转变,反映晚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和东亚冬季风对华北平原产生同步影响. 1.60 Ma以来G4孔沉积物出现(La/Sm)N、(La/Yb)N明显增大, CIA、Al/Si、Al/Na、Al/K、Ba/Sr变化趋势与同期深海氧同位素、黄土CIA及87Sr/86Sr缓慢降低特征不相符的情况,指示发生了一次物源变化,可能与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有关.渤海湾钻孔剖面显示自1.60 Ma开始至0.78 Ma,黄骅坳陷被快速填平补齐,可能揭示黄河带来的大量物质对华北平原形成贡献巨大.(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S1期)
余坤,杨开珍,靖建凯,余可龙,邵春景[6](2018)在《淮南煤田含煤岩系沉积相类型特征与演化——以新集井田1001钻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淮南煤田新集井田1001钻孔石炭–二迭系太原组、二迭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岩心观测和样品采集,通过显微镜下鉴定、粒度分析和X射线衍射矿物成分分析,研究淮南煤田含煤岩系沉积相类型特征与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晚石炭纪早期,海水进退频繁,发育障壁海岸和潮坪沉积体系,泥坪和混合坪微相与局限潮下坪微相共生,总体上发生3次海侵事件,代表陆表海的充填阶段;早二迭世早期,海平面下降,山西组发育叁角洲前缘沉积相,远砂坝、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及分流间湾微相共生,海陆过渡叁角洲相在破坏中不断进积;早二迭世末期,下石盒子组发育叁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分流河道、天然堤、泥炭沼泽及分流间洼地微相共生,研究区进入陆相叁角洲沉积阶段。(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8年01期)
陈亭亭,杨振京,刘荣访,王利康,毕志伟[7](2017)在《白洋淀ZK-1钻孔晚更新世以来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岩性特征和磁化率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上更新统(10 690~27 920 a BP)岩性主要为亚砂土,含少量粉砂和亚粘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范围5.74Φ~6.24Φ,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概率累积曲线以细二段式为主。晚更新世处于第四冰期,气候以干偏凉为主,沉积环境为沼泽相。全新统(5 710~10 690 a BP)岩性主要是亚砂土和粉砂,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平均值5.34Φ,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概率累积曲线以细二段式为主,全新世处于冰后期,气候由干偏凉转向温凉略湿,沉积环境为浅湖相。晚更新世气候以干偏凉为主,水位较低;到全新世,气候以温凉略湿为主,气候变凉,水位升高。(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林文荣[8](2017)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和陆架地区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布主要受全球海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区域构造沉降3个因素的影响。晚第四纪期间,在全球气候强烈波动、冰期与间冰期频繁交替和古东亚季风发育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多次海进和海退。在南黄海苏北沿海形成了厚逾百米的海陆交互沉积,发育了多个大型的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系在陆域上有苏北平原、老黄河叁角洲和长江叁角洲,在海域内有辐射沙脊群、老黄河水下叁角洲和现代长江水下叁角洲。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面最大升降幅度超过150米,海面的大幅升降使得中国东部陆架和海岸带时而暴露成陆,时而淹没为海,随着岸线的向海推进和向陆退却,控制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层结构和沉积体系发育。辐射沙脊群沉积体系除了受历次海进-海退控制外,还受古长江和古黄河泥沙输入的控制,二者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的沉积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区位于北部老黄河叁角洲和南部长江叁角洲之间,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海陆交互作用区。以往苏北海岸带钻孔研究偏重于全新世,对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研究比较薄弱。另外,晚第四纪海平面升降以及海水进退到底如何影响海岸带地区,氧同位素3阶段在现今海岸带地区到底有没有受到海水的影响,以及古长江、古黄河物源追踪等科学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通过研究辐射沙脊群南缘YZ10钻孔地层和沉积相变化,辅以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和微量元素等环境替代指标,结合微体古生物和软体动物化石指示的环境信息,划定YZ10孔沉积相类型,重建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同时利用14C和OSL定年,厘定研究区的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区域内钻孔对比,研究区域内沉积相的空间展布;通过碎屑钻石U-Pb定年,探讨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来源。通过YZ10孔主要的侵蚀界面和沉积相发生重大变化界面,划分5个沉积单元,自上而下分别为U1、U2、U3、U4和U5;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沉积层理和构造、所含化石、沉积序列、接触关系以及环境替代指标的辅助分析,划分出四种沉积相类型。U1沉积单元/潮流沙脊相,埋深5.6~22.6m,以细砂层为主,夹少量薄层状、团块状粉砂质黏土,潮汐层理发育,以脉状层理为主。含纵肋织纹螺和文蛤碎片等表栖于潮间带的海生软体动物化石,有孔虫属种以 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advenum 和 Rosalina bradyi 为主,指示近岸浅海环境。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U2单元/浅海相,埋深22.6~47m,沉积物以粉砂与粉砂质黏土和黏土互层为主,其次为均质黏土层。含栖息于潮间带或浅海的纵肋织纹螺化石,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有孔虫中浮游类增多,底栖类兼具深浅水种,20m水深、20-50m水深和大于50m水深属种各占40%、40%和20%,指示水深增大的潮流浅海环境。U3单元/潮滩相,埋深47~55m,以灰色或黄灰色细砂层为主,发育潮汐层理,主要为脉状和波状层理。含栖息于潮间带砂质基底的托氏昌螺和纵肋织纹螺。有孔虫中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主要为Ammonia beccarii 和 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指示近岸的砂底环境。U4 单元/潮滩相,埋深55~74.5m,以灰色均质细砂层和灰色细砂与棕灰色粉砂或粉砂质砂的互层为主,细砂层中夹泥质薄层或条带,呈脉状层理。含栖息于低盐潮滩环境的珠带拟蟹手螺。有孔虫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以Ammonia beccarii占绝对优势,其次为Elphidium advenum和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共同指示低盐的近岸环境。与U3单元相同的是,Sr/Ba比值显示U4单元同为弱海相性。U5单元/河流相,埋深74.5m~115.6m,沉积物以中砂和细砂为主,夹粗砂和细砾,发育23个二元结构,每个粗细旋回厚1.5-3.5m,冲刷构造频繁发育,有大量钙质结核以及炭化腐木块,不含有孔虫,含多种淡水腹足类化石,磁化率值高,Sr/Ba比值低于1,显示陆相地层特点。根据沉积相特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河道亚相以及河漫滩亚相,但U5单元以河道亚相为主。该单元中上部发育波状纹层和有孔虫零星分布的沉积可能为受潮汐影响的河流环境。通过14C测年和OSL测年,结合邻区钻孔地层对比,厘定了 YZ10孔地层年代序列,U1、U2和U3单元为氧同位素1阶段沉积,根据对14C数据的甄别,确定U1单元大约是5.5ka BP以后形成的,U2单元大约是8.0~5.5ka BP期间形成的,U3单元大约形成于14~8.0ka BP期间。根据14C年龄超过43 000a和光释光年龄接近MIS5阶段(67.8±5.0ka BP),MIS3~4阶段海水不可能到达钻孔位置以及下伏沉积是MIS6阶段标志性的河流相沉积等逻辑推断,认为U4单元只能形成于MIS5阶段。U5单元为厚层的河流相沉积,通过区域资料获得该单元是黄东海标志性的地层,形成于MIS6阶段。重建了西太阳沙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MIS6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伴随海面上升逐渐演变为邻近河口的河流并受到潮水影响,MIS5阶段演变为为潮滩,接受海水周期性的淹没。MIS3阶段,研究区及辐射沙脊群近岸区域均为陆地环境。MIS2阶段,扬州-泰州-曲塘-吕四以南的长江主河道发育下切河谷,以北则为河间地环境,发育标志性的硬黏土层。冰后期的海侵使研究区先后演变为沿岸潮滩和浅海,高海面之后潮流扰动海底泥沙发育潮流沙脊。YZ10 孔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 190~290Ma、400~550Ma、700~1000Ma 和 1.8~2.0Ga 四个特征区间内。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显示YZ10孔物质来源途径稳定,700~1000Ma锆石含量明显高于黄河以及全孔新生代锆石的出现均指示了长江物质为主要来源,全孔碳酸盐含量偏低也佐证了这一结论。磁化率与沉积动力密切相关,强动力条件有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值增加,弱水动力条件不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降低。YZ10孔河流相磁化率最高,海相沉积物磁化率偏低。酸溶态Sr/Ba比值在区分海陆相沉积和反映海相性强弱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初步确定比值大于1为海相沉积,小于1为陆相环境。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海相沉积均在潮汐控制的环境下发育,海平面和沉积物源是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因素。初步认为辐射沙脊群沿岸地区在氧同位素3阶段不存在海相地层,原先被认为是该阶段的海相地层有可能属于氧同位素5阶段沉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9)
张建松[9](2017)在《第叁次南海大洋钻探顺利打下第一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2月21日,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叁次南海大洋钻探顺利完成首个钻孔任务,科学家基本摸清了钻孔位置800万年以来的海底沉积特点和规律,为即将开展的基底岩石钻探奠定了良好基础。第叁次南海大洋钻探的首个钻孔编号为U1499A,水深在3770米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7-02-23)
章桂芳,郑卓,乐远福,Barry,Rollet,黄康有[10](2016)在《福州盆地第四纪钻孔XRF连续扫描的元素特征及沉积相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福州盆地河口地区一个39m钻孔岩芯进行X-Ray Fluorescence(XRF)扫描,通过XRF元素连续扫描结果探讨福州盆地海陆交互地层在不同沉积单元中各元素的变化特征及其沉积相指示意义。钻孔岩芯从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共经历了5个沉积阶段:湖泊相—河流冲积相—淤泥质滨海潮滩相—河口潮滩相—河流冲积相。XRF扫描结果表明:元素Co,Fe,Ti,Si及其与Rb的比值受到沉积物粒度影响较大,对陆相(河流相)和海相(潮滩相)中粒度特征相近的层位进行了元素均值统计显示,近岸河口湾海相沉积物中的Ca,Ti,Mn,Fe,Co等元素是陆相地层中的3~10倍,Si元素则在陆相层中相对富集。说明除了粒度因素,海-陆沉积环境的变化对元素的富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Ca,Ti,Mn,Fe,Co等元素是较好的海相沉积指示元素,而Si则是较好的陆相沉积指示元素,K,Rb,Sr对陆相沉积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XRF元素连续扫描可以识别沉积物的元素变化细节,并根据元素的强度变化进一步判断沉积相,可以作为沉积相划分的重要辅助手段。该研究为XRF连续扫描方法在海陆交互带的应用提供了实例。(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6年09期)
沉积钻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钻取的第四纪钻孔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平均粒径介于2.18~7.76Φ,分选较差—差,偏度介于-1.75~2.76之间,表现为平坦、正态分布。这些粒径变化特征揭示了沉积动力环境的变化,粗粒沉积物对应了高水动能环境,细粒沉积物对应了低水动能环境。用粒度参数散点图对沉积环境判别表明粗粒沉积物与现代东海陆架沙脊、扬子浅滩、潮流沙脊间洼地和河道沉积等类型相近,可能指示快速海进过程中的高能沉积环境,如河道等,亦或是陆相侵蚀环境;细粒沉积物与现代泥质区沉积类似。沉积物粒度在垂向上的准旋回性变化可能指示了气候冷暖交替背景下沉积动力发生了显着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积钻孔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康,李雪峰.曹妃甸地区FB1钻孔沉积物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
[2].陈燕萍,李琰.舟山DZ-1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辨别[J].海洋学研究.2018
[3].顾延生,管硕,马腾,朱宗敏,刘红叶.江汉盆地东部第四纪钻孔地层与沉积环境[J].地球科学.2018
[4].方晶,王福,方雨婷,潘隆,李杨.钻孔岩心黏土混浊水电导率、黄铁矿、pH相关性分析及其在古沉积环境复原的应用:以渤海湾西岸平原DC01孔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8
[5].杨吉龙,胥勤勉,胡云壮,袁海帆,王福.渤海湾西岸钻孔记录的沉积演化过程和沉积物风化强度、物源重建[J].地球科学.2018
[6].余坤,杨开珍,靖建凯,余可龙,邵春景.淮南煤田含煤岩系沉积相类型特征与演化——以新集井田1001钻孔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
[7].陈亭亭,杨振京,刘荣访,王利康,毕志伟.白洋淀ZK-1钻孔晚更新世以来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
[8].林文荣.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D].南京大学.2017
[9].张建松.第叁次南海大洋钻探顺利打下第一孔[N].中国海洋报.2017
[10].章桂芳,郑卓,乐远福,Barry,Rollet,黄康有.福州盆地第四纪钻孔XRF连续扫描的元素特征及沉积相指示意义[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