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人物图像研究

《道藏》人物图像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对《道藏》人物图像进行研究。结合道经传统分类方法,本文将《道藏》人物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道教圣图。(1)肖像型。这一类型指的是《道藏》中各种道教历史人物及神仙的肖像画,包含在多种类型的道书中。第一种是一些专门的道教图经。如《玄元十子图》、《洞神八帝元变经》、《三才定位图》、《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等。第二种是一些带插图的普通道书,数量很多。第三种是一些修炼图像中的神仙肖像画。(2)叙事型。这种类型主要以图像或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叙述与表现道教人物事迹或道教思想。根据其复杂程度又可分为连环画式与场景式。连环画式如《许太史真君图传》、《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等。场景式主要见于一些普通道书插图,如《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中的臣朝金阙之图,《太平经》中表现道教扬善惩恶思想的东壁图与西壁图等。第二类,修炼图像。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第一类神仙图像可以视为道教圣像,而修炼类图像除少数以外一般都是中性的,其目的是用形象的方法向修道者传达如何修炼道教方术等信息。这类图像一般都是描绘修炼者的动作、姿势、状态等,并旁及各种神仙,但这些内容一般均采用符号化的处理方式。因此,修炼类图像本质上是一种形象化符号。根据修炼方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图像分为以下几种:(1)存思图。此类图数量很多,如《大洞真经》、《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太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上清天关三图经》、《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大洞金华玉经》相关部分,此外其它一些普通道书中也有大量存思插图。(2)内丹图。主要见于《修真太极混元图》、《金液还丹印证图》、《修真历验钞图》、《上乘修真三要》、《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上阳子金丹大要图》、《上清太玄九阳图》等道经中。(3)导引图。这一类图较少,如《修真十书杂著捷径》中的“钟离八段锦法”绘该导引法八种势图。除以上两大类以外,还有一些零散图像,不再一一介绍。以上情况是对《道藏》中所有人物图像的概括。由于人物图像数量多,成份杂,本文选取其中比较重要而系统的图像进行详细研究,主要从三个层次来展开:首先是对图像内容、画法等进行客观描述;其次是结合图像的文字部分以及其它相关道书对图像进行解读;第三是在更深广的层面对图像的宗教含义、功能等进行解析。当然,对《道藏》图像研究而言,仅有以上三步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很多辅助性的工作,如图像的绘制年代等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各种道教圣图,分为历史人物图像与神仙图像。前者包括老子及其它道家人物肖像、全真七祖七真像、许逊及十二真君像、桐柏真人王子晋像等。后者包括神仙图谱,护戒威神、百二十曹官、延骸起死神、监生大神、帝君品命图,灵朱君、灵明君、灵黄君图,三将军图,丰都神图,九皇夫人图,八大鬼神图,北斗神图,神虎玄冥内司官将图,各种玉女图,解胞十二结节诸神图,《上清八道秘言图》神仙插图,《太平经》插图等。除一些在后续章节中重点讨论的图像以外,其它在本章中都进行了初步介绍。第二章讨论宋代大型道教绘画《三才定位图》,分别从作者及其思想背景、宇宙论、图像解读及神谱、绘画风格及服饰四个方面对该图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章分析表明,《三才定位图》并非一幅简单的道教绘画,它融合三教思想、道教艺术以及当时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于一体,其绘制之精美、内容之丰富、意味之悠长,实是研究宋代道教绘画以及士大夫佛道融合思想的珍贵资料。第三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太平经》残卷中三幅插图《乘云驾龙图》、《东壁图》、《西壁图》的内容以及包含的丰富道教思想,然后分析三幅插图的绘制年代,结果表明它们并非《太平经》原本图像,而是明人补绘。第二部分讨论《太平经》中的图像思想,主要有“以图为术”与“以图弘道”两种方式,而且这两种思想都是中国固有图像思想的发展,与佛教无关。这两种基本的图像功能在后世道教中被广泛运用。第四章首先考察了宋代以前道教人物图像的发展情况,以及宋元时期道教叙事图经流行的社会原因及技术条件等,指出宋元时期的文化氛围、印刷技术等不仅促进了道教叙事图经的繁荣,而且为道经插图的大量使用提供了条件。当时一些新出道书加入插图的现象很普遍,甚至以前的道书被重新印刷时往往也会增补插图。然后对两部图经《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与《许太史真君图传》进行了讨论。第五、第六两章讨论存思图。从内容上来看,存思图中只有小部分可视为肖像画,另外大部分只是文字部分的图像解释,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直观而形象的符号,以帮助修炼者正确理解文字进而正确进行修炼。这类图像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它们主要表现的是修炼者的存思状态,因此修炼者进入画中成为主体,其形象较大而存想之神的形象较小;第二,由于图像的本质是一种形象符号,因此图中的修炼者与存想之神都非特指哪一个人,表现在图中就是不同道书中的插图及其中的人物都具有相似的样式与形象。第五章分别讨论了《上清大洞真经》、《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上清八道秘言图》的存思插图,涉及到图式、内容、绘制年代等多方面的问题。第六章则主要介绍日月存思插图道经与星斗存思插图道经,共涉及道书十余部。由于《道藏》人物图像涉及领域广泛,情况复杂,本文注重采用图像学、宗教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运用,而且尽可能广泛利用藏外资料与《道藏》图像进行比较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第一,选题创新。人物图像是道教史、道教思想史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道藏》中丰富的资源却长期被忽略,本文系学术界首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并在以上领域中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如对《太平经》图像的研究揭示出早期道教中丰富的图像学思想,对宋元时期叙事图经繁荣原因的讨论揭示出当时道教传播方式发生的重要变化等。此外道教艺术史在整个道教研究中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这一方面也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如对《三才定位图》的研究深化了对宋代道教绘画题材及艺术水平的认识,对几部叙事图经的研究则表明道教绘画在此种类型上同样取得了重要的艺术成就。第二,首次分析总结了道教关于人物图像的思想,将其概括为以图为术、以图弘道、图文结合三个基本特点。道教很早就将人物图像用于方术修炼,如《太平经》中的画像思神法,后来的各种存思方术更是大量使用人物图像作为辅助手段。至于在传播道教、宣扬道教思想等方面,道教题材人物画具有重要作用,深得古人“立象以尽意”之精髓。但是,正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一样,“图”在现实中同样难以做到尽意,因此道教结合图与文二者的优势,创造出大量图经,大大丰富了宋元时期的道教思想及弘教手段。第三,首次将图像作为道经断代的重要依据,进而确定了一批重要道经的制作年代。由于图像是道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内容相比,它也是解决道经编撰年代的重要依据,但这一问题以前没有引起学术界注意,本文在这一方面有很多重要发现,确定了一些重要道教图经的制作年代,并揭示出大量道书插图绘制年代与道书文字撰写年代并不一致的情况。这一工作也顺带揭示出印刷术对道书制作方式及道教传播方式带来的重大变化。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历史上道教图像的造作
  • 二 《道藏》中的图像
  • 三 道教图像研究综述
  • 四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分类
  • 五 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道教圣图概论
  • 第一节 历史人物图像
  • 第二节 神仙图像
  • 第二章 《三才定位图》研究
  • 第一节 作者及其思想背景
  • 第二节 《三才定位图》的宇宙论
  • 第三节 图像的解读及神谱
  • 第四节 绘画风格及服饰
  • 第三章 《太平经》图像研究
  • 第一节 图像介绍
  • 第二节 图像分析及绘制时代
  • 一 《乘云驾龙图》
  • 二 《东壁图》
  • 三 《西壁图》
  • 四 绘制时代
  • 第三节 《太平经》的图像思想
  • 第四章 叙事图经的研究
  • 第一节 宋代以前的道教人物图像
  • 第二节 宋元时期道教叙事图经的流行
  • 第三节 《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图像学研究
  • 一 图像内容及图文不符现象
  • 二 人物服饰的解析
  • 三 《图赞》图像作于宋代
  • 第四节 《许太史真君图传》的绘画特点
  • 第五章 存思图研究(一)
  • 第一节 《上清大洞真经》中的存思图式
  • 第二节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中的存思图
  • 第三节 《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中的存思图
  • 第四节 《上清八道秘言图》中的辇舆图
  • 第六章 存思图研究(二)
  • 第一节 存思日月插图道经的综合研究
  • 一 道书介绍
  • 二 各书中的存思日月思想
  • 三 各书存思步骤及插图的比较
  • 第二节 存思星斗插图道经的综合研究
  • 一 《道藏》中的北斗存思道书
  • 二 《上清天关三图经》
  • 三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
  • 四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 五 存思斗星的其他图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陕西明版《道藏》存佚考[J]. 中国道教 2020(03)
    • [2].正续《道藏》所见数术文献刍议[J]. 北方论丛 2016(05)
    • [3].《道藏》中医药文献研究考略[J]. 中医文献杂志 2015(01)
    • [4].傳世明《道藏》印本的收藏與現狀[J]. 全真道研究 2018(00)
    • [5].国内外现存明版《道藏》状况调查[J]. 中国道教 2017(01)
    • [6].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明代万历《道藏》再探[J]. 宗教学研究 2010(01)
    • [7].涵芬楼影印《道藏》始末考[J].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2)
    • [8].《道藏》与医籍传播[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 [9].从两部民间藏道经抄本再谈明代《道藏》的编纂与刊刻[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茅山乾元观《道藏》抄本流传山东考[J]. 宗教学研究 2013(01)
    • [11].简论《道藏》的分类[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9(02)
    • [12].嵇康仙緣考——以《道藏》文獻爲中心[J]. 古典文献研究 2016(02)
    • [13].《韓非子》提要[J]. 诸子学刊 2017(02)
    • [14].傅增湘与《道藏》影印[J]. 中国道教 2018(02)
    • [15].王屋山与《道藏》[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16].《道藏》正统、嘉靖牌记考——以《鬻子》为例[J]. 晋图学刊 2016(05)
    • [17].《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校十一则[J]. 宗教学研究 2017(02)
    • [18].《道藏》药枕方举隅[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 [19].《道藏·洞玄部》中医药文献特点初探[J]. 中医文献杂志 2015(04)
    • [20].《道藏子目引得》之得失[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1].宋代道书收藏考[J]. 宗教研究 2014(02)
    • [22].《道藏》的编纂及史料研究价值[J]. 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11(12)
    • [23].论道教叩齿的仪式内涵[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4].《道藏》炼丹用燃料概说[J]. 宗教学研究 2011(01)
    • [25].道教的经书总集——《道藏》[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8(05)
    • [26].道经《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例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27].《道藏》九大仙草及其现代研究[J]. 新中医 2012(09)
    • [28].《道藏》洞神部所收一篇葛洪佚文及其文献价值[J]. 宗教学研究 2012(01)
    • [29].论李道纯内丹学说的理论基础[J]. 宗教学研究 2012(04)
    • [30].陈国符先生学术年谱[J]. 世界宗教研究 2013(06)

    标签:;  ;  ;  ;  ;  

    《道藏》人物图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