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昆明地区地板石材装饰材料的放射性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周辉[1](2018)在《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对保护程序的说明中,调查记录是整个流程的基础环节,诸多重要国际宪章也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另外,调查记录对于保护规划和保护工程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又存在的诸如调查记录内容不完整、流程不规范、科学性低等问题,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不清楚保护什么、传承什么的问题出现,如若仓促开展保护工作,有违建筑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科学性原则。鉴于此,对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内容、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保障记录成果的科学规范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文在第二章节首先对欧美国家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发展历程、执行管理机制、规范指南体系进行了归纳,并结合国内前辈学人在该领域所做各类实践、相关重要国际宪章对调查记录进行的多方位阐释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在该领域所做尝试,对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然后,在第三章节着重对美国建筑遗产调查记录规范指南体系的建设及其相关组织“美国遗产记录计划(HDP)”作了介绍,作为一个建国时间不足两百多年的国家,美国现如今拥有数量庞大的建筑遗产记录档案,这其中标准化、科学化的规范指南文件体系的建设是功不可没的,而我国在创立建筑遗产记录档案方面又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对美国成功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意义深远。在前文对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以及规范指南体系建设两者的重要性具备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在第四章尝根据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时机的不同尝试对其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其归纳为“文物普查”中的建筑遗产的调查记录、保护规划与保护工程中建筑遗产的调查记录、日常监测中建筑遗产的调查记录等三大类,并针对每一类型的建筑遗产调查记录需要达到的深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另外,还对各类型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中涉及到的多种跨学科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具体包括古建筑测绘、文献调查、访谈调查、影像记录、层位学的应用、科学测年、残损病害的无(微)损检测等多种跨学科方法。除了传统的调查记录手段外,近年来在建筑遗产调查记录领域多种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与传统的调查记录手段结合,能够获取更加科学准确的建筑遗产信息,因此在第五章笔者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对目前使用较多的三种数字化采集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在该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达到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数字化采集技术的目的,实现对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方法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马文昆[2](2017)在《云南省“保山米黄”大理石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概述》文中提出本文概述了云南省"保山米黄"大理石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介绍了资源分布情况、花色品种及矿体特征,简述了矿石的物理特性及开采加工技术性能,对矿山资源开发的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及其他建设条件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开发涉及的环境因素,并对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展望;介绍了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白晓霞[3](2017)在《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对医疗安全进行建筑学角度的理性思考是一种时代的需求。本研究致力于探析影响医疗安全的建筑空间环境要素,为相关风险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依据。医疗安全是一个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事关生命健康、社会稳定。频发的医院安全事件显示出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安全水平并未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医疗安全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筑空间环境作为承载医疗活动的平台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建筑设计的安全不仅是本体安全,更重要的是保障医疗安全这个核心目标,建筑学科必须承担起在系统工程中的角色,从建筑领域出发寻找解决医疗安全问题的新途径,并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自由的目标。本研究从医疗安全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论、安全学的相关思想为指导,以医学的经验反馈和实际调研数据为依据,以空间环境对行为心理的影响为连接,完成了医疗安全与空间环境要素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的对接,完善了医院建筑设计的安全观,为具体的风险控制和设计实践提供依据,以期达到发挥空间环境对医疗活动的积极作用,规避或降低空间环境对医疗活动的负面影响。筛选与空间环境密切相关且重要的医疗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形成具有可操作性成果的前提,因此本研究立足多个环节的调研挖掘,确立了四方面问题,依次为医疗失误、医源性感染、意外伤害、职业暴露。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问题按照“问题属性分析——作用机制解析——风险要素提取——风险等级分析——风险控制模型建构——提出风险控制策略”的思路进行专项研究。本研究首先明晰了空间环境与医疗安全之间的作用机制,二者关系的清晰认识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其次,通过医疗安全的数据查阅、医院环境的实况观察、医护专家访谈等多个渠道对上述四大医疗安全问题的具体空间环境影响要素进行遴选,是为风险识别。再次,对空间环境要素的风险等级运用非交锋式专家意见法进行征集,根据影响程度和作用频度两个方向综合确定了空间环境要素的风险等级,并对风险要素的等级分布进行分析,是为风险评估。最后,通过上述研究过程,从建筑学角度建立四个专项医疗安全问题的风险控制模型,并根据风险要素的风险等级及其在建筑学范畴内的可控程度,确立了每类问题的控制要点,并据此提出空间环境视角的控制策略,是为风险控制。(1)针对医疗失误的空间环境控制策略可概括为:提高空间组织的高效精益、控制空间环境的感知混乱度、创造有利于减轻疲劳感的工作环境、提升就诊环境的患者安全感。(2)针对医源性感染的空间环境控制策略可概括为:通过空间环境设计改善微生物环境、减少患者院内转移以及控制人员之间的接触行为。(3)针对意外伤害的空间环境策略可概括为:完善功能布局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移动、尽可能提供移动过程中的各项支撑需求、创造有利于积极护理的护理环境。(4)针对职业暴露的空间环境策略可概括为:通过空间环境措施削弱暴露源、通过建筑空间布局控制危害范围、通过医疗操作环境的改善控制侵入行为、针对特定侵入途径设置建筑学角度的技术屏障。
崔文河[4](2015)在《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青海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西北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重要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高原生态安全、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当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及民族文化消亡的突出问题。纵观乡土民居建筑演变发展规律,总是处于一种连续性的更新生成过程,但从当前民居建设现状来看,其营建方法正处于“新旧断层”的转型阶段,缺乏基于当代背景下乡土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研究。论文以寻求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历时与共时、定性与定量等综合研究方法,对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现型、新型进行整体性思考。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生成与演变规律。经过青海全省及周边省市地区系统调研以及文献的综合分析,指出“自然生成、文化驱动”...........是民居建筑原型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进一步对建筑背后隐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资源气候共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地区建筑特质。其次,研究了青海传统民居生存智慧。从自然气候、资源利用、地形地貌、文化观念四个方面,概括传统民居地区适应性,总结出“形态规整、内聚向阳、北高南低、大面宽小进深”等生存智慧。然后,论文分别对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生态技术策略和多元民族文化传承策略进行研究。在生态技术方面,强调优化提升传统营建智慧,论文对民居更新绿色设计方法及本土新型适宜性技术进行探讨。在文化传承方面,基于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的地区背景,在民居地域性、生产生活方式、建筑语言等方面提出了“多样性表达”的设计策略。最后,论文对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进行研究。从“气候适应、技术适宜、文化传承”融合的角度,提出乡土民居更新的“整合设计”理论,并对理论内涵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论文还结合设计实践及典型民居更新建设实施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建构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理论框架及设计方法。
阳梦花[5](2013)在《泸沽湖摩梭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以泸沽湖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也开始从单一的追求纯物质生活逐渐转变为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双品质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也利用假期走出家门,看看世界。位于泸沽湖景区的摩梭人也因此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发展与变化,房子越建越现代、越建越高,穿着打扮也越来越时尚,摩梭传统文化和传统民居建筑也逐渐在变化,摩梭村落里原始古朴的生活已越走越远。本文是在对泸沽湖地区摩梭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摩梭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对摩梭传统村落、院落、单体建筑及其特色的调查、研究和解析,由小见大、由局部现整体,展现摩梭传统民居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摩梭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与发展策略进行探析。最后,结合实际项目--泸沽湖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将研究的理论成果合理、巧妙地应用于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上;并通过摩梭村落的整治和摩梭民居建筑的改造,寻找属于摩梭民居特色传承与发展的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理论的研究,使摩梭传统民居这一褪色的文明记忆焕发出新的光彩,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下,摩梭传统民居能与现代建筑交融共生。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对摩梭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也希望摩梭神秘的文化能够有个美好的前途和发展。本文共计约五万字,图片表格共计约六十幅。
赵强[6](2012)在《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健康”、“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社区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层次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衔接宏观生态城市层面和微观绿色建筑层面的中观层面人类聚居栖地,在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生态系统内源性循环与外源性循环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和细致梳理,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引证的逻辑方式,针对社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是在分析健康、生态、社区各类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健康生态社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中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演进,构建多维生态价值观;最后分析诊断与社区发展相关的城市“病症”,为下一步研究“治疗良药”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社区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概况,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架、指标项内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得出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对不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为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解决,客观地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与“社区疾病”有关的城市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影响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社区,立足于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充分挖掘了各层级指标之间和同层级内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按照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级的方法,创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数学模型,为社区决策工作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客观、实用的基础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详细介绍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案例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社区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吕东旭[7](2012)在《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新城规划建设现状,提出基于低碳理念、满足城市基本功能需求的新城规划策略,包括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产业规划策略、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交通规划策略、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社区规划策略。旨在提供新城规划的新路径,减少新城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可持续的新城发展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实践,针对国内新城规划建设的现状问题,分析低碳理念与新城规划的契合关系,从而提出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社区规划策略。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产业规划策略,包括新城产业选择策略(因地制宜、技术先导、低碳赶超,提防低碳骗局,严防污染转移);新城产业发展策略(确立低碳发展的目标体系,走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建立高水准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中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体系);新城产业空间布局策略(注重生态承载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化布局新城产业,鼓励有效的功能混合)。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交通规划策略,包括新城公共交通规划策略、新城慢行交通规划策略,新城道路系统规划策略和新城静态交通规划策略。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社区规划策略,包括整体规划策略(功能混合、适度紧凑,合理的住宅群体布局);专项规划策略(低碳交通系统,基于慢行的配套服务设施布局,生态的绿地系统,清洁能源和循环水利用);单体建筑规划策略(绿色能源、建筑水环境、室内环境和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等)。综上研究,论文主要针对我国新城规划,提出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社区规划三个方面的策略。最后,参照三方面的规划策略,结合石首市南部新城实例,阐述各个策略应用的可能性。
洪文艺[8](2011)在《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饭店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之下,有两大问题困扰着我国饭店业的未来发展:①饭店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②饭店业的未来发展缺乏先进理论的支撑。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饭店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一直被世界饭店业所关注;饭店业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新的支撑理论。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的环保饭店、节约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等,就是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进行的有益探索。然而,近30年的实践证明,“绿色饭店”所依托的主体理论越来越表现出局限与不足;“循环饭店”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层面强大的循环体系的支撑;“低碳饭店”的发展则离不开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碳”交易平台的支撑。因此,在现有条件之下,中国饭店业要想“突出重围”,必须走“生态饭店”之路。论文以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生态饭店的理论构建和实现途径进行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饭店的产品、行业、功能、管理等饭店的属性变化,分析了中国饭店从业态形式到产品内涵的深刻变化,并通过饭店的本质属性、主体、功能、组成结构及特征的分析,对饭店的概念进行了再定义,即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2)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提出饭店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本性、复合性、消费性、污染性、依赖性、开放性和高度敏感性的特征,其中,消费(消耗)是饭店系统的生态本质。(3)通过对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提出饭店生态系统中所有影响到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的稳定平衡、互惠共生的和谐关系问题都是饭店生态问题。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具体表现在:饭店自身、饭店对人、人对饭店、饭店对环境和环境对饭店等5个方面的生态问题。(4)基于绿色饭店的分析,重新修订了生态饭店的概念,即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5)探讨了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征,指出人、饭店、环境三大因子共同组成了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逐步递进的五个层次构成了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是生态饭店的四大功能;自然、经济和文化特征是生态饭店的本质特征;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饭店生态系统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6)提出了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三要素: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其中生态设计是关键,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问题;系统管理是基础,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系统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的问题;社会支撑是保障,它解决的是各种环境为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问题。(7)以江西景德镇紫晶宾馆为案例,通过对宾馆室内外环境质量的检测,分析了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和生态问题;建立了生态饭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饭店等级划分导向,评价结果表明紫晶宾馆属于EEE级(中级)生态宾馆;最后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出了紫晶宾馆达到更高等级的生态宾馆的实现途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对饭店和生态饭店进行了再定义,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2)初步建立了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从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角度提出“人、饭店、环境”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四大功能。生态饭店具有自然、经济和文化的综合特征,而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生态饭店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3)提出了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是实现生态饭店三条途径,生态设计可解决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系统管理能满足生态饭店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支撑是维持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4)探索性地构建了生态饭店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导向,并以景德镇紫晶宾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饭店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总结,运用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理论对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生态饭店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冯楠[9](2011)在《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潮湿地区露天环境下砖石质文物的保护进行了研究,潮湿环境下砖石质文物的保护一直是国内外公认的技术难题。本文的研究对象都为潮湿环境下露天不可移动砖石质文物。构成砖石类文物的质地种类繁多,有砂岩、砾岩、石灰岩、大理石、汉白玉、板岩、页岩、凝灰岩、安山岩、花岗岩、伟晶岩、流纹岩、玄武岩等,而且所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决定了砖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也要因地制宜,如露天的与室内的环境不同,保护的方法应不全相同;潮湿温暖的环境与干燥寒冷的环境相差悬殊的情况,相应的保护方法及选用的防护材料就不能一样;处于海边多盐潮湿空气下的文物,保护工作就要首先去除内部的盐分;墓葬内的砖石类文物建筑还要考虑通风、阻止毛细水、凝结水的侵蚀及避免干湿度的急剧变化,防止霉变等,同一质地的文物如果分别处于潮湿温暖地区与干旱寒冷差异悬殊的地区则病害状况也不尽相同,砖石内文物保护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差异性,不能是一个模式和配方,需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保护方法、材料和工艺。本文试图从分析研究潮湿地区砖石质文物风化现状及病害机理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为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中国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的有关要求;采用地质学、岩土工程学、岩石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以文物保护的新理念作指导,对高句丽石质文物、西安城墙砖石文物、麟游慈善寺风化石刻、大足石刻、澳门郑家大屋等五处砖石类文物的保存现状、赋存环境、砖石质类型和特点、病害机理及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重点在于对潮湿环境下的砖石质文物的风化病害的现状调查,并分别分析探讨了五处砖石文物的风化机理。从潮湿环境的气象特征的诸因素中,水包括地下水、地面水、雨水加之温暖潮湿的环境是引起砖石类文物风化等损害的最主要因素,各种病害都是水的参与而产生或加剧,由此依据ASTM标准(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系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英文缩写)选取了几种防水加固材料对现场收集的样品进行保护材料的室内老化试验和文物现场保护试验,并提出针对生物微生物的生长而相应采取的生物防治对策,首先针对潮湿环境的特殊气候特征而研发了一种复合防腐防霉杀菌剂并通过抑菌圈实验证实了其有效的防治效果,对于潮湿环境的砖石类文物的保护治理总结出可行性保护研究思路。首次提出针对典型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的可行性保护研究思路,对于易受自然因素风化的典型潮湿地区的砖石类文物的保护,提出一种合理可行性的保护方法,迄今为止,各国学者都是以单一对象的砖石类文物保护为研究目标,而未有人将保护方法归类总结,我们试图寻找可适用于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的可行性保护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和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文物价值调查、文物环境调查、病害分析、保护材料选择以及遗址保护的综合手段设计。主要选用的分析仪器是荷兰Philip-FEI公司的quanta2000环境电子扫描电镜、日本理学株式会社D/Max-RA型X射线分析仪,对砖石类样品进行分析,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揭示砖石类文物产生病害的微观及宏观原因,探讨病害产生的机理。本文的研究对象砖石质文物都属于不可移动文物遗存,一般体积较大,还都处于户外露天环境下,不能或不宜整体移动,不能像其他馆藏文物一样可以收藏于馆内并轻易移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预防性保护方法如制定控制文物保存区域周边的污染物排放、有害气体排放、地面水监管以及游客人数控制、灾害规划等,并加强日常定期的保护工作给予砖石类文物一定的预防性保护措施。用化学材料加固保护易碎、断裂、塌落的岩石类文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罗马时期就用化学材料来保护石雕。根据国内外砖石质文物化学保护的经验,并根据砖石质文物保护的需要进行筛选,选择了若干常用的加固与防水材料,这些保护材料主要为有机硅和丙烯酸树脂,通过室内试验以多种指标(颜色变化、接触角、吸水率、耐水、耐冻融、耐盐、耐酸等)对加固和防水材料进行了初步保护效果检测,给潮湿环境下砖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制定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支持。国内外现阶段对于砖石质文物加固封护材料效果的检测一般都是采用非文物样品进行老化实验,而对非文物样品封护加固的实验结果并不能直接引入对于真实文物样品的保护中,而本文首次大量引用5处不同环境不同岩性的砖石质文物样品开展大量的检测试验,通过对砂岩、花岗岩、砖质等真实文物的加固封护保护研究,全面系统的通过对孔隙度、毛细吸水率、外观颜色、裂缝等参数的测定来检测冻融、冷热循环、酸碱腐蚀、可溶盐侵蚀等老化实验对加固封护保护材料的耐候性等方面的影响,从微观及宏观角度了解不同加固封护材料对砖石类文物的保护效果,对所选材料如有机硅等对潮湿地区砖石质文物保护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研究。现场应用研究:将实验筛选出的加固封护材料应用于国家级砖石质文物的现场保护研究,主要应用于宝鸡麟游慈善寺、高句丽遗存、西安城墙等文物的保护研究中,其中选取部分通过吸水量、颜色、结壳、润湿角变化等参数来评估保护效果。选取的五处露天砖石质文物所处的环境具有高湿度、降雨量大等特点,给各种生物体生长繁衍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由此造成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这些生命体主要有菌类及低等植物如苔藓、藻类、地衣等,它们常以共生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不仅在砖石质文物表面形成各种色斑,严重影响文物原貌,而且还会使砖石质文物发生严重的生物风化,本文试图了解潮湿地区的砖石质文物的病害机理和风化机理,通过对其表面产生生物风化的生物样品进行采集、分离、鉴定后从中选取部分,照顾种群类别,并考虑代谢产物可能有害的菌种,选取了15种菌类,通过科学的配比配制了一种高效、低毒的复合防腐防霉杀菌剂,采用了生物防治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抑菌圈,验证了复合防腐防霉杀菌剂的杀菌抑菌效果,并提出了对砖石文物生物风化的的防治保护方法。展望: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保护仍然是文物保护领域的难点,该部分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的完善,未来的工作重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潮湿地区砖石类文物风化保护材料的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2、通过更多的实验数据调查,对本文所选取的五处潮湿环境的砖石质文物的现场实验区域的保护效果进行考证。
仝艳锋[10](2011)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升温的社会环境下,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作为特色明显、原始记录性强的文化遗产,应该受到重视并且给予重点保护。本论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存现状,论述其形成工艺、耐久性和各种微观形态、外观特征,总结影响档案文献遗产的各种外界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构建保护体系,提出各种技术性的保障措施,并且对具体组织实施的方案给予探索。本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局限等。云南各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风格类型的档案文献,使云南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发展和自然环境因素的持续作用,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出现了大量的流失和老化变质。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管理方法,构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体系,研究适用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和保护策略势在必行。在保护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从载体材料的特性出发,结合其生存状态,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对云南省亟需保护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载体材料、保存环境等内外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涵盖保护技术和保护管理的系统化保护策略,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实践意义。第二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从遗产概念的发展和档案文献概念的变迁来引出档案文献遗产这一中心事物,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解释,界定本文研究的档案文献遗产范围。在此基础上,从形成者、形成条件、保管机构等方面来界定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按照民族、载体、形式、时间、记载内容等标准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进行分类,并对其目前的国际、国内和省内典藏状况分别叙述和分析。第三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形成与其耐久性分析探讨档案文献遗产载体材料如纸张材料、石刻材料、贝叶材料、金属材料、陶土材料、木质材料、纺织物材料和其它各种材料的性质特征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这些材料的结构成分、生产过程等;档案文献遗产形成工艺如书写材料和书写形式,涂饰材料和刻划方式,绘画材料和绘画方式,铸造方式,雕刻方式,文献装帧形式等与档案文献遗产耐久性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形态变迁分析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形态的变迁从外部形态、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等四方面予以叙述,其中包括载体材料、字迹材料等对象。第五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制约因素依次论述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制约因素,内容涉及时间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保管条件和技术保障等各种因素。第六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体系构建构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体系,内容包括保护规划的具体内容与监控调整,全面普查的适用标准、技术方法、评价判断,分级保护的方法与评估,宏观环境、保管条件、科研工作、工作人员、传承人员、民众保护意识等基础性保护体系的实现。第七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技术保障提出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技术保障措施,即保管过程中的前端预防控制技术、档案文献损害后的抢救修复技术、档案文献信息内容的转移技术、档案文献原件载体的替代利用技术,以及特种载体材料的保护技术。第八章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策略实施论述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常设专管机构、专家委员会、部门间协同合作的组织体制,改善宏观管理政策、技术标准规范、培养科研人员、扶持培养传承人员等社会环境,全面普查、综合定级、保管、修复的具体实施方案,以病害原貌、典藏环境、修复过程为主的信息化建设,并对保护信息给以动态化管理。
二、目前昆明地区地板石材装饰材料的放射性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前昆明地区地板石材装饰材料的放射性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建筑遗产调查记录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
2.1 国外建筑遗产调查记录工作的发展 |
2.1.1 英国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概述 |
2.1.2 法国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概述 |
2.1.3 意大利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概述 |
2.1.4 日本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概述 |
2.2 国内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发展 |
2.2.1 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活动 |
2.2.2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开展的测绘活动 |
2.2.3 北京故宫中轴线建筑测绘 |
2.2.4 建国后科研机构和高等建筑院校开展的测绘活动 |
2.3 与调查记录相关的国际组织和重要国际宪章 |
2.3.1 ICCROM、CIPA的发展历程 |
2.3.2 重要国际宪章的演进 |
2.4 小结 |
3 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标准化——美国遗产记录计划(HDP)的成功经验 |
3.1 美国遗产记录计划(HDP)的发展历程 |
3.1.1 美国历史建筑调查计划(HABS)的概述 |
3.1.2 美国历史工程记录计划(HAER)的概述 |
3.1.3 美国历史景观调查计划(HALS)的概述 |
3.2 美国遗产记录计划(HDP)规范指南对调查记录的阐释 |
3.2.1 指导田野调查测绘的规范指南 |
3.2.2 指导影像记录的规范指南 |
3.2.3 指导历史报告撰写的规范指南 |
3.3 小结 |
4 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类型与方法 |
4.1 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类型 |
4.1.1 文物普查中建筑遗产的调查记录 |
4.1.2 保护规划与保护工程中建筑遗产的调查记录 |
4.1.3 日常监测中建筑遗产的调查记录 |
4.2 建筑遗产调查记录的方法 |
4.2.1 文献调查法 |
4.2.2 访谈调查法 |
4.2.3 影像记录的方法 |
4.2.4 古建筑测绘 |
4.2.5 残损病害的无(微)损检测 |
4.2.6 痕迹调查中的层位学方法 |
4.2.7 年代判定中的类型学方法、科学测年方法 |
4.3 小结 |
5 当代建筑遗产数字调查记录技术与适应性利用策略 |
5.1 建筑遗产数字调查记录技术的概述 |
5.1.1 无人机航拍及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概述 |
5.1.2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概述 |
5.1.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概述 |
5.2 建筑遗产调查和信息采集技术的适应性利用策略 |
5.2.1 无人机航拍及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适应性利用 |
5.2.2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适应性利用 |
5.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适应性利用 |
5.3 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美国遗产记录计划(HDP)相关技术规范文件翻译 |
(2)云南省“保山米黄”大理石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条件 |
1.1 花色品种 |
1.2 资源规模及空间变化规律 |
1.3 矿体特性及其变化 |
2 工艺技术水平 |
2.1 物理特性 |
2.2 开采加工技术性能 |
2.3 目前的加工工艺水平 |
3 建设条件 |
3.1 矿山资源开发的建设条件 |
3.2 其他建设条件 |
4 环境因素 |
4.1 自然经济条件及人文环境 |
4.2 水土保持和恢复 |
4.3 地质灾害评价 |
5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
6“保山米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1 矿权设置情况 |
6.2 开发利用现状 |
6.3 存在的问题 |
7 小结 |
(3)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医疗安全形势严峻 |
1.1.2 医疗安全与空间环境的相关性 |
1.1.3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面临的困难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建构 |
2.1 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理论认知 |
2.1.1 系统论的思想基础 |
2.1.2 安全学的思维模式 |
2.1.3 医学的实践经验支撑 |
2.1.4 建筑学的控制策略 |
2.2 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价值体现 |
2.2.1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 |
2.2.2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显性价值 |
2.2.3 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的隐性价值 |
2.3 建筑空间环境风险的特征解析 |
2.3.1 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
2.3.2 认知的主观差异性 |
2.3.3 本征的内在复杂性 |
2.3.4 影响的系统关联性 |
2.3.5 要素的职能倾向性 |
2.3.6 风险的空间区域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环境相关的医疗安全问题的调研与筛查 |
3.1 调研综述 |
3.2 调研过程 |
3.2.1 医疗安全的资料调查 |
3.2.2 医院环境的实况观察 |
3.2.3 医护专家的深入访谈 |
3.2.4 风险等级的专家意见征集 |
3.3 调研结果 |
3.3.1 资料调研关键数据分析 |
3.3.2 实况观察结果归纳总结 |
3.3.3 医护专家访谈结果分析 |
3.3.4 医护专家风险等级意见分析 |
3.4 与空间环境相关的关键医疗安全问题的确立 |
3.4.1 医疗失误 |
3.4.2 医源性感染 |
3.4.3 意外伤害 |
3.4.4 职业暴露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针对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4.1 医疗失误问题的属性解析 |
4.1.1 医疗失误的内容组成 |
4.1.2 医疗失误相关要素及其成因分析 |
4.2 空间环境对医疗失误的作用机制 |
4.2.1 关联机制:医疗条件和人员状态 |
4.2.2 作用途径:医疗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
4.2.3 空间环境对医疗失误的作用机制模型 |
4.3 影响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4.3.1 失误风险要素的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4.3.2 失误相关的风险要素体系的初步建立 |
4.3.3 失误相关的风险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4.4 针对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4.4.1 基于风险等级的失误风险控制要点提取 |
4.4.2 基于风险要素的失误风险控制模型 |
4.5 针对医疗失误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4.5.1 提高空间组织的高效精益 |
4.5.2 控制空间环境的感知混乱度 |
4.5.3 创造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疲劳感的工作环境 |
4.5.4 为患者营造具有安全感的就诊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针对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5.1 医源性感染问题的属性解析 |
5.1.1 医源性感染的内容组成 |
5.1.2 医源性感染发生原理 |
5.2 空间环境对医源性感染的作用机制 |
5.2.1 关联机制:微生物环境、传播途径、保护措施 |
5.2.2 作用途径:人员行为、物理条件 |
5.2.3 空间环境对医源性感染的作用机制模型 |
5.3 影响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5.3.1 感染风险要素的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5.3.2 感染相关的风险要素体系的建立 |
5.3.3 感染相关的风险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5.4 针对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5.4.1 基于风险等级的感染风险控制要点的提取 |
5.4.2 基于安全逻辑的感染风险控制模型 |
5.5 针对医源性感染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5.5.1 利于控制微生物的汇聚与分布的空间环境 |
5.5.2 利于控制微生物生存与繁殖的物理条件 |
5.5.3 利于控制患者院内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5.5.4 利于控制人员接触行为的空间环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针对意外伤害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6.1 意外伤害的属性解析 |
6.1.1 意外伤害的研究内容的筛选 |
6.1.2 患者跌倒的相关要素及成因分析 |
6.2 空间环境对患者跌倒的作用机制 |
6.2.1 关联机制:患者状态、行为条件、护理质量 |
6.2.2 作用途径:直接原因与干预措施 |
6.2.3 空间环境对患者跌倒的作用机制模型 |
6.3 影响患者跌倒的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6.3.1 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6.3 2 意外伤害相关的风险要素体系的初步建立 |
6.3.3外伤害相关的风险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6.4 针对患者跌倒的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6.4.1 基于风险等级的跌倒控制要点提取 |
6.4.2 基于风险要素的跌倒风险控制模型 |
6.5 针对患者跌倒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6.5.1 利于减少“患者医疗需求相关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6.5.2 利于减少“患者生活需求相关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6.5.3 利于支撑“患者转移行为”的空间环境 |
6.5.4 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的空间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针对职业暴露的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 |
7.1 职业暴露的属性解析 |
7.1.1 职业暴露的内容组成与发生原理 |
7.1.2 职业暴露问题的特征解析 |
7.1.3 职业暴露的环境行为属性 |
7.2 空间环境对职业暴露的作用机制 |
7.2.1 关联机制:暴露源、暴露过程 |
7.2.2 作用途径:人员的行为心理和物理防护条件 |
7.2.3 空间环境对职业暴露的作用机制模型 |
7.3 影响职业暴露的空间环境风险要素提取 |
7.3.1 提取原则与提取方法 |
7.3.2 职业暴露相关的空间环境风险要素体系的初步建立 |
7.3.3 职业暴露相关的空间环境要素风险等级分析 |
7.4 针对职业暴露的空间环境风险控制模型 |
7.5 针对职业暴露的建筑空间环境控制策略 |
7.5.1 利于削弱暴露源的空间环境措施 |
7.5.2 利于控制危害范围的建筑空间布局 |
7.5.3 利于控制侵入行为的医疗操作环境 |
7.5.4 针对特定侵入途径的建筑技术保护屏障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专家访谈记录 |
附录2-风险等级专家意见征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关注 |
1.1.2 对高原多元民族文化的关注 |
1.1.3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现状 |
1.2.4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支撑 |
1.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3.2 复合生态系统 |
1.3.3 绿色建筑与生态美学 |
1.3.4 地域建筑与乡土民居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建筑原型 |
2.1 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地域类型划分 |
2.1.1 河湟地区——庄廓民居 |
2.1.2 环湖及周边牧区——游牧民居 |
2.1.3 柴达木地区——戈壁绿洲民居 |
2.1.4 青南地区——碉房民居 |
2.1.5 民居不同地域类型背后的主导因素 |
2.2 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 |
2.2.1 汉族民居 |
2.2.2 藏族民居 |
2.2.3 回族民居 |
2.2.4 土族民居 |
2.2.5 撒拉族民居 |
2.2.6 蒙古族民居 |
2.2.7 多样性成因分析 |
2.3 青海东部地区乡土民居生成与演变 |
2.3.1 地区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 |
2.3.2 民居原型生成与演变 |
2.3.3 自然生成与文化驱动 |
2.4 青海庄廓民居建筑特征 |
2.4.1 庄廓民居基本特征 |
2.4.2 庄廓民居特征的多样性 |
2.5 资源气候共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 |
2.5.1 资源气候环境主导下的民居共性 |
2.5.2 宗教人文环境导向下的民居差异性 |
2.6 小结 |
3.青海传统民居的生存智慧 |
3.1 与自然气候相适应 |
3.1.1 高原严寒与民居适应性 |
3.1.2 干旱少雨与民居适应性 |
3.1.3 风大风多与民居适应性 |
3.2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
3.2.1 最大化获取日照 |
3.2.2 有效利用本土建筑资源 |
3.2.3 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 |
3.2.4 水力资源的综合运用 |
3.3 与地形地貌相适应 |
3.3.1 川水平原聚落与民居——密集院落型民居 |
3.3.2 浅山丘陵聚落与民居——台地套庄型民居 |
3.3.3 高山峡谷聚落与民居——独立碉房型民居 |
3.4 简便易行的建造技术 |
3.4.1 庄廓传统土木建造技术 |
3.4.2 碉房传统石木建造技术 |
3.4.3 帐篷传统毛帐建造技术 |
3.5 多元民族文化的生态观 |
3.5.1 汉族儒、道文化的生态观 |
3.5.2 佛教文化的生态观 |
3.5.3 伊斯兰文化的生态观 |
3.5.4 多元民族文化生态观的一致性 |
3.6 小结 |
4.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生态策略 |
4.1 青海乡土民居发展的生态困境 |
4.1.1 高原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
4.1.2 聚落重构与民居更新的现状分析 |
4.1.3 青海乡土民居发展走向 |
4.2 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设计策略 |
4.2.1 生态住区规划 |
4.2.2 建筑形体与空间优化 |
4.2.3 再生资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
4.3 民居更新本土适宜技术策略 |
4.3.1 适宜技术观 |
4.3.2 被动式太阳房 |
4.3.3 传统围护技术更新优化 |
4.3.4 本土采暖技艺 |
4.4 新型绿色建材与本土资源优化策略 |
4.4.1 免烧砖 |
4.4.2 秸秆生态复合材料 |
4.4.3 太阳能陶瓷 |
4.5 小结 |
5.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 |
5.1 青海多元民族概况 |
5.1.1 多元民族分布 |
5.1.2 游牧与农耕双层品格 |
5.1.3 西北儒释道、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多元文化交融 |
5.2 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现状与发展分析 |
5.2.1 民族建筑文化发展困境 |
5.2.2 走向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
5.3 青海乡土民居更新设计多样性表达 |
5.3.1“多样性表达”概念解析 |
5.3.2 民居地域性的多样化表达 |
5.3.3 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表达 |
5.3.4 建筑语言的多样性表达 |
5.4 小结 |
6.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整合设计与实践探索 |
6.1 整合设计模式的提出 |
6.1.1 整合设计概念解析 |
6.1.2 整合设计理论内涵 |
6.1.3 整合设计机制探讨 |
6.1.4 整合设计理念 |
6.2 整合设计要素建构与协同 |
6.2.1 整合设计要素建构 |
6.2.2 整合设计要素协同 |
6.3 青海东部地区庄廓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实践 |
6.3.1 典型庄廓民居调研分析——以化隆县雄先藏族乡巴麻堂村为例 |
6.3.2 庄廓民居更新整合设计 |
6.4 青海南部地区碉楼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实践 |
6.4.1 果洛州班玛县马可河河谷地带擎檐柱式碉楼解读 |
6.4.2 典型碉楼民居调研分析——以班玛县灯塔乡科培村为例 |
6.4.3 擎檐柱式碉楼更新整合设计 |
6.5 青海乡村新型社区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
6.5.1 青海刚察县牧民定居新村建设 |
6.5.2 青海湟源县兔尔干新型社区建设 |
6.5.3 青海门源县农户自建太阳能暖房 |
6.5.4 对乡土民居更新整合设计的思考 |
6.6 小结 |
7.结语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青藏高原新乡土建筑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玉树及环青海湖地区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分析图示 |
附录2青海省特色民居推荐图集——东部地区“河湟庄院” |
附录3青海省特色民居推荐图集——青南地区“多彩藏居” |
附录4民居更新方案设计构思草图 |
致谢 |
(5)泸沽湖摩梭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以泸沽湖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1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
1.3.3 摩梭文化研究现状 |
1.3.4 摩梭传统民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组织结构与研究框架 |
1.5.1 论文框架示意图 |
第二章 泸沽湖摩梭传统民居概述 |
2.1 几个相关的概念 |
2.1.1 民居 |
2.1.2 摩梭传统民居 |
2.1.3 泸沽湖 |
2.2 摩梭传统民居保护的内容和价值 |
2.2.1 摩梭传统民居保护的内容 |
2.2.2 摩梭传统民居保护的价值 |
2.3 摩梭传统民居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有机更新”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泸沽湖摩梭传统民居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因素 |
3.1 摩梭传统民居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因素 |
3.1.1 地理条件 |
3.1.2 气候条件 |
3.2 摩梭传统民居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因素 |
3.2.1 历史沿革 |
3.2.2 经济因素 |
3.3 摩梭传统民居形成与发展的人文因素 |
3.3.1 婚姻家庭形态 |
3.3.2 宗教信仰 |
3.3.3 民俗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泸沽湖摩梭传统民居的特色 |
4.1 摩梭民居特色之村落特征 |
4.1.1 摩梭村落选址布局 |
4.1.2 摩梭村落空间特点 |
4.2 摩梭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 |
4.2.1 功能布局 |
4.2.2 立面特征 |
4.3 摩梭民居特色之构建技术 |
4.3.1 材料特征 |
4.3.2 结构特征 |
4.3.3 细部构造 |
4.3.4 建筑防火与抗震 |
4.3.5 地域技术 |
4.4 摩梭民居特色之装饰艺术 |
4.4.1 室外装饰艺术 |
4.4.2 室内装饰艺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泸沽湖摩梭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 |
5.1 摩梭传统民居特色传承和发展现状 |
5.1.1 摩梭传统民居现存的问题 |
5.1.2 旅游发展给摩梭传统民居带来的影响 |
5.1.3 制约摩梭传统民居发展的因素 |
5.1.4 保护摩梭传统民居的方法 |
5.2 摩梭传统民居保护的意义 |
5.2.1 摩梭传统民居保护的物质意义 |
5.2.2 摩梭传统民居保护的精神意义 |
5.3 摩梭传统民居特色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
5.3.1 摩梭村落特色传承与发展遵循的原则 |
5.3.2 摩梭民居建筑特色传承与发展遵循的原则 |
5.4 摩梭传统民居特色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
5.4.1 摩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5.4.2 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与融合 |
5.4.3 新材料、新技术的利用 |
5.4.4 提取基因,重塑形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性设计——泸沽湖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 |
6.1 泸沽湖风景区发展现状概述 |
6.2 项目概况 |
6.2.1 区位分析 |
6.2.2 基地现状 |
6.2.3 基地周边环境分析 |
6.2.4 规划目标 |
6.2.5 项目组成 |
6.3 综合服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分析 |
6.3.1 新建区景观和建筑风貌控制 |
6.3.2 新建区规划设计 |
6.3.3 竹地摩梭村村落整治 |
6.3.4 摩梭院落空间和民居建筑改造 |
6.3.5 摩梭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 评价与反思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气候变化 |
1.2.2 城市环境恶化 |
1.2.3 人体机能弱化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
1.4.1 健康、生态、社区、健康生态社区概念界定 |
1.4.2 健康生态社区内涵、基本特征 |
1.4.3 与健康生态社区相关的典型社区概念和内涵辨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跨学科与跨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4 文献分析、公众调查、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价值观的演进及城市“社区病”诊断 |
2.1 前工业文明:服从自然 |
2.1.1 西方朴素生态价值观 |
2.1.2 中国朴素自然观 |
2.2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
2.2.1 空想社会主义 |
2.2.2 城市美化运动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现代主义对自然的关注 |
2.2.5 邻里单元 |
2.2.6 《雅典宪章》 |
2.3 后工业文明:回归自然 |
2.3.1 绿色运动和增长的极限 |
2.3.2 新城市主义运动 |
2.3.3 精明增长 |
2.3.4 国内城市社区研究 |
2.4 多维生态价值观构成因素 |
2.4.1 生态平衡 |
2.4.2 经济发展 |
2.4.3 社会公平 |
2.4.4 健康宜居 |
2.5 城市“社区病”诊断 |
2.5.1 社区的伪生态绿色外表 |
2.5.2 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不完善 |
2.5.3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不足 |
2.5.4 环境污染及保护 |
2.5.5 社区地域性特征缺失 |
2.5.6 缺乏人文关怀和公众参与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演变 |
3.1 指标体系定义、构建意义和分类 |
3.1.1 指标、指标体系的定义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3.1.3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类型 |
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3.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2.2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3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3.1 WHO 提出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2 加拿大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3 上海、苏州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4.1 生态城市概述 |
3.4.2 中新天津生态城 |
3.4.3 唐山湾生态城(曹妃甸) |
3.4.4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 |
3.4.5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Masdar City in Abu Dhabi) |
3.4.6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
3.4.7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1 英国 BREEAM Communities 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 |
4.1.2 美国 LEED-ND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 |
4.2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2.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
4.2.2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
4.2.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 |
4.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4.2.5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技术要点(2010 版)》 |
4.2.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4.2.7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
4.3 国内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
4.3.2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和指标项分类比较 |
4.3.3 启示与优化策略 |
4.4 小结 |
第五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制定思路 |
5.1.1 既有指标体系构成方法总结 |
5.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引入 |
5.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
5.2.1 技术路线 |
5.2.2 评价模型 |
5.3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
5.3.1 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构建步骤 |
5.3.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
5.3.3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构 |
5.4 健康生态社区的评价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选择 |
5.4.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与指标项系统 |
5.4.3 指标权重计算 |
5.4.4 指标测评函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为例 |
6.1 中新社区概况 |
6.1.1 社区现状概述 |
6.1.2 建设条件分析 |
6.1.3 土地适宜性评价 |
6.1.4 用地功能规划 |
6.1.5 道路交通规划 |
6.1.6 绿化及开放空间布局 |
6.1.7 水资源规划 |
6.1.8 能源利用规划 |
6.1.9 防灾规划 |
6.1.10 社区特色设计 |
6.2 中新社区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
6.2.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
6.2.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
6.3 中新社区各参评项权重的确定 |
6.4 中新社区指标体系测评 |
6.4.1 根据门槛条件筛选指标项 |
6.4.2 指标项的量化赋值 |
6.4.3 中新社区评价结果综述 |
6.5 中新社区测评结果评价和分析 |
6.5.1 中新社区的总体趋势 |
6.5.2 中新社区的优势领域 |
6.5.3 中新社区的可提升领域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探索价值 |
7.1.1 国内外城市、社区指标体系的系统梳理 |
7.1.2 多住区、多城市案例、多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2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
7.2.1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
7.2.2 生态、社会、经济、健康相融合的指标体系 |
7.3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基本理论 |
2.3 国内外实践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城规划建设的总结与评价 |
3.1 我国新城形成动因 |
3.2 我国新城规划建设的历程 |
3.3 我国新城规划建设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低碳理念与新城规划的契合分析 |
4.1 新城规划的特点 |
4.2 低碳理念与新城产业规划的契合 |
4.3 低碳理念与新城交通规划的契合 |
4.4 低碳理念与新城社区规划的契合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产业规划策略 |
5.1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产业选择策略 |
5.2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产业发展策略 |
5.3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产业空间布局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交通规划策略 |
6.1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公共交通规划策略 |
6.2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慢行交通规划策略 |
6.3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道路系统规划策略 |
6.4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静态交通规划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社区规划策略 |
7.1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社区整体规划策略 |
7.2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社区专项规划策略 |
7.3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社区单体建筑规划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实例分析—湖北省石首市南部新城概念规划研究 |
8.1 规划背景 |
8.2 现状分析 |
8.3 石首市南部新城低碳发展目标制定 |
8.4 基于低碳理念的石首市南部新城规划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饭店的研究进展 |
1.2.2 饭店生态系统及管理研究 |
1.2.3 饭店环境管理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建筑研究进展 |
1.2.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3 生态饭店的理论支撑 |
1.3.1 基础生态学理论 |
1.3.2 应用生态学理论 |
1.3.3 现代饭店管理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饭店与饭店生态系统 |
2.1 饭店的属性变化与再定义 |
2.1.1 饭店的属性变化 |
2.1.2 饭店定义的再研究 |
2.2 饭店生态系统分析 |
2.2.1 饭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
2.2.2 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 |
2.2.3 饭店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4 饭店生态系统的功能 |
2.2.5 饭店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 |
3.1 关于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 |
3.1.1 饭店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生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3.1.2 饭店环境管理理论将被饭店生态思想所取代 |
3.2 饭店生态问题的系统分析 |
3.2.1 饭店自身的生态问题 |
3.2.2 饭店对人的生态问题 |
3.2.3 人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
3.2.4 饭店对环境的生态问题 |
3.2.5 环境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架 |
4.1 生态饭店的定义与内涵 |
4.1.1 绿色与生态的辨析 |
4.1.2 生态饭店的内涵理解 |
4.2 生态饭店的组成 |
4.2.1 生态饭店中人的因子 |
4.2.2 生态饭店中的环境因子 |
4.3 生态饭店的结构 |
4.3.1 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 |
4.3.2 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 |
4.4 生态饭店的功能 |
4.4.1 功能一:经济高效运行 |
4.4.2 功能二:安全健康舒适 |
4.4.3 功能三:环境友好持续 |
4.4.4 功能四:社会和谐稳定 |
4.5 生态饭店的特征 |
4.5.1 生态饭店的自然特征 |
4.5.2 生态饭店的经济特征 |
4.5.3 生态饭店的文化特征 |
4.6 生态饭店的生态伦理 |
4.6.1 人和饭店在系统中的道德规范 |
4.6.2 饭店"以人为本"的生态准则 |
4.6.3 鉴别饭店生态行为的基本原则 |
4.6.4 生态饭店产品的道德伦理尺度 |
4.6.5 环境责任与市场结合的饭店伦理 |
4.6.6 生态饭店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
4.7 生态饭店的分类 |
4.8 本章小结 |
5 生态饭店的实现途径 |
5.1 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关键 |
5.1.1 传统环境措施的局限性 |
5.1.2 构建生态饭店的三要素 |
5.2 生态饭店的设计建设 |
5.2.1 饭店设计的生态化 |
5.2.2 饭店建设的生态化 |
5.2.3 饭店改扩建的生态化 |
5.3 生态饭店的系统管理 |
5.3.1 饭店系统管理理论的创新 |
5.3.2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优势 |
5.3.3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原则 |
5.3.4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内容 |
5.4 生态饭店的社会支撑 |
5.4.1 政策体制的支撑 |
5.4.2 生态技术的支撑 |
5.4.3 生态人才的支撑 |
5.5 本章小结 |
6 生态饭店的案例研究——江西景德镇市紫晶宾馆 |
6.1 景德镇与紫晶宾馆概况 |
6.1.1 作为案例研究的理由 |
6.1.2 景德镇市概况 |
6.1.3 紫晶宾馆简介 |
6.2 紫晶宾馆的生态现状分析 |
6.2.1 重要生态指标检测分析 |
6.2.2 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 |
6.2.3 紫晶宾馆的生态问题 |
6.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
6.3.1 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 |
6.3.2 指标筛选与权重确定 |
6.3.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
6.4 紫晶宾馆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
6.4.1 硬件途径 |
6.4.2 软件途径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几点建议 |
7.4 尚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1.1 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概念 |
1.1.2 文物保护基本方针及原则 |
1.2 砖石文物的分类 |
1.2.1 石质文物的分类 |
1.2.2 砖质类文物的分类 |
1.3 砖石文物的组成及结构 |
1.3.1 石质文物的组成及结构 |
1.3.2 砖质文物的组成及结构 |
1.3.3 砖石材料的性能 |
1.4 国外砖石类文物保护概况 |
1.4.1 国外砖石类文物保护的发展史 |
1.4.2 国外砖石类文物保护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国内砖石类文物保护研究概况 |
1.6 潮湿环境下砖石文物的主要病害特点 |
1.6.1 潮湿环境下大气中有害气体对砖石文物的风化破坏 |
1.6.2 潮湿环境下可溶盐对砖石文物的风化破坏 |
1.7 潮湿环境下砖石文物保护研究的迫切性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 |
2.1 潮湿环境的定义 |
2.1.1 相对湿度 |
2.1.2 降雨量 |
2.2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保护材料的分类及性能要求 |
2.2.1 潮湿环境砖石类文物保护材料的筛选要求 |
2.2.2 清洗材料 |
2.2.3 加固封护保护材料 |
2.2.4 表面防水防风化材料 |
2.2.5 常用的加固、封护试剂对于砖石类文物的成功保护案例 |
2.2.6 粘结修补材料 |
2.2.7 防护杀菌材料 |
2.2.8 生物矿化材料 |
2.3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保护材料的配制及特点 |
2.3.1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表面保护材料的老化实验 |
2.3.2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上使用的复合杀菌剂的特点 |
2.4 保护材料应用在砖石类样品上的效果检验 |
2.4.1 砖石类样品结构特征及组成 |
2.4.2 砖石类样品加固封护保护材料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机理及保护方法研究 |
3.1 高句丽石质文物的保存现状及病害现场调查 |
3.1.1 高句丽的石筑古城关隘 |
3.1.2 高句丽石刻石碑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
3.2 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的病害机理分析 |
3.2.1 高句丽石质文物化学组成对其风化的影响 |
3.2.2 高句丽石质结构对其风化的影响 |
3.2.3 高句丽石质胶结物对风化的影响 |
3.2.4 高句丽石质文物地质地理条件对风化的影响 |
3.3 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的外部因素 |
3.3.1 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的物理因素 |
3.3.2 影响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的化学因素 |
3.3.3 影响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的生物因素 |
3.4 高句丽石质文物的现场保护试验 |
3.4.1 高句丽石质文物表面有害物质的清洗 |
3.4.2 高句丽石质文物表面的封护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大足石质文物风化病害机理研究及保护对策探讨 |
4.1 大足石刻所处环境的地质与气候情况 |
4.1.1 大足环境特征——温度 |
4.1.2 大足环境特征——湿度 |
4.1.3 大足环境特征——降水量 |
4.1.4 大足环境特征——蒸发量 |
4.1.5 大足环境特征——风速 |
4.1.6 大足环境特征—— SO_2、NO_X、总悬浮颗粒(TSP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 |
4.1.7 大足环境特征——酸雨的侵蚀 |
4.2 大足石刻病害现场调查 |
4.2.1 北山的保存现状 |
4.2.2 南山的保存现状 |
4.2.3 宝顶山的保存现状 |
4.3 大足石刻样品采集及分析检测 |
4.4 大足石刻的风化样品分析及检测的结果 |
4.4.1 大足石刻石质文物化学组成对其风化的影响 |
4.4.2 大足石刻中可溶盐的积累 |
4.4.3 大足石刻文物样品结构对石质风化的影响 |
4.4.4 大足石刻生物样品的采集及鉴定 |
4.5 大足石刻病害机理分析 |
4.5.1 水对砂岩的浸湿软化破坏影响 |
4.5.2 水分对胶结物的溶蚀 |
4.5.3 可溶盐聚集结晶溶解产生的破坏影响 |
4.5.4 酸雨雾对石刻的风化破坏影响 |
4.6 大足石刻的保护与展望 |
4.6.1 大足石刻本体的保护方法 |
4.6.2 大足石刻本体的保护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5章 西安明城墙病害机理及保护研究 |
5.1 西安城墙地理位置 |
5.2 西安城墙所处环境的地质与气候情况 |
5.3 西安城墙的保护发展情况 |
5.3.1 西安城墙的历代维修 |
5.3.2 西安城墙的保存现状 |
5.4 西安城墙的病害现场调查与分析 |
5.4.1 墙体沉降、裂缝、鼓胀 |
5.4.2 墙体泛盐、表面风化剥蚀 |
5.4.3 古建筑彩绘层的起翘、脱落 |
5.4.4 西安城墙的生物病害 |
5.5 西安城墙的风化样品采集及分析检测 |
5.5.1 西安城墙“泛碱”样品采集检测 |
5.5.2 西安城墙砖材溶盐形成原因 |
5.5.3 西安城墙砖质风化结果分析 |
5.5.4 西安城墙病害主要产生原因——可溶盐对西安城墙砖质文物的风化破坏 |
5.5.5 西安城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水 |
5.6 西安城墙的保护方法研究 |
5.6.1 对西安城墙墙体沉降、裂缝、鼓胀的监测 |
5.6.2 西安城墙本体的保护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麟游慈善寺石刻风化机理及抢救性保护研究 |
6.1 麟游慈善寺石窟所处的环境 |
6.1.1 慈善寺环境特征——温度 |
6.1.2 慈善寺环境特征——湿度 |
6.1.3 慈善寺环境特征——降雨量、蒸发量 |
6.1.4 慈善寺环境特征——风速 |
6.2 慈善寺石窟的主要病害现状 |
6.2.1 石窟表面风化 |
6.2.2 石窟表面存在大量裂隙 |
6.2.3 石窟表面大面积空臌 |
6.2.4 石窟表面大量的水痕土锈 |
6.2.5 菌类及低等生物的生长繁殖 |
6.3 风化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6.3.1 样品来源 |
6.3.2 样品分析 |
6.4 麟游慈善寺的石刻风化原因 |
6.4.1 麟游石刻风化的内部因素 |
6.4.2 麟游石刻风化的外部因素 |
6.4.3 水对麟游慈善寺石刻风化的影响 |
6.4.4 麟游石刻的生物风化 |
6.5 麟游风化石刻的现场保护研究实验 |
6.5.1 麟游风化石刻的清洗 |
6.5.2 麟游风化石刻的粘结修补 |
6.5.3 麟游风化石刻的加固和封护 |
6.5.4 麟游风化石刻空臌的处理 |
附图 |
第7章 澳门地区部分风化石质文物病害机理及保护研究 |
7.1 澳门地区石质文物的分类 |
7.1.1 本文研究对象之一 |
7.1.2 本文研究对象之二 |
7.2 澳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
7.3 澳门地区石质文物的主要病害现状 |
7.4 澳门地区石质文物风化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7.4.1 风化石质样品来源 |
7.4.2 生物风化样品的采集 |
7.4.3 分析内容 |
7.5 澳门地区砖石文物的保护对策初探 |
第8章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上生物风化的防治措施 |
8.1 调查取样 |
8.1.1 样品中地衣的分离、鉴定方法 |
8.1.2 砖石质文物上真菌类微生物的采集鉴定 |
8.2 潮湿地区生物风化机理研究 |
8.2.1 真菌及真菌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影响 |
8.2.2 细菌及细菌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影响 |
8.2.3 地衣及地衣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影响 |
8.2.4 藻类及藻类对石质文物的影响 |
8.2.5 苔藓和苔藓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影响 |
8.2.6 高等植物和高等植物对石质文物风化的影响 |
8.3 潮湿地区砖石文物表面生物风化的防治研究 |
8.3.1 局部清洗去除 |
8.3.2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表面抑菌剂的筛选 |
8.4 潮湿环境下砖石类表面生物风化预防治理措施 |
8.4.1 预防性措施 |
8.4.2 施加杀菌剂和封护剂的保护措施 |
8.5 展望 |
第9章 结论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动态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具体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之处 |
1.4.5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 |
2.1 档案文献遗产的界定 |
2.1.1 遗产概念的发展 |
2.1.2 档案文献概念的变迁 |
2.1.3 档案文献遗产的概念界定 |
2.2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概念、类别与特征 |
2.2.1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概念界定 |
2.2.2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类别划分 |
2.2.3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特征分析 |
2.3.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典藏分析 |
2.3.1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国外典藏 |
2.3.2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国内典藏 |
2.3.3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省内典藏 |
2.3.4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典藏现状分析 |
结语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形成与其耐久性分析 |
3.1 档案文献遗产的载体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1 纸张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2 石刻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3 贝叶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4 金属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5 陶土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6 竹木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7 纺织物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1.8 其它材料及其耐久性分析 |
3.2 档案文献遗产的形成工艺与档案文献耐久性关系探讨 |
3.2.1 书写材料、书写形式与档案文献耐久性关系 |
3.2.2 涂饰材料、刻划方式与档案文献耐久性关系 |
3.2.3 绘画材料、绘画方式与档案文献耐久性关系 |
3.2.4 铸造方式与档案文献耐久性关系 |
3.2.5 雕刻方式与档案文献耐久性关系 |
3.2.6 装帧形式与档案文献耐久性关系 |
结语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形态变迁分析 |
4.1 档案文献遗产外部形态改变 |
4.1.1 载体材料形态变化 |
4.1.2 字迹材料形貌改变 |
4.1.3 材料缺失残损 |
4.2 档案文献遗产微观结构变化 |
4.2.1 载体材料微观间距改变 |
4.2.2 载体材料内部结构松散 |
4.2.3 字迹与载体间结合趋弱 |
4.3 档案文献遗产物理性能降低 |
4.3.1 材料密度改变 |
4.3.2 机械性能降低 |
4.3.3 字迹成分迁移 |
4.4 档案文献遗产化学稳定性降低 |
4.4.1 载体材料老化 |
4.4.2 字迹材料分解 |
4.4.3 化学成分改变 |
结语 |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制约因素 |
5.1 时间因素 |
5.1.1 制成材料的自然老化 |
5.1.2 利用过程的持续磨蚀 |
5.1.3 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 |
5.1.4 内容传承的人员流失 |
5.2 社会因素 |
5.2.1 法律政策 |
5.2.2 保护规划 |
5.2.3 保护标准规范 |
5.2.4 民众保护意识 |
5.2.5 文字语言传承 |
5.2.6 保护经费保障 |
5.3 环境因素 |
5.3.1 自然环境 |
5.3.2 有害物质污染 |
5.3.3 生物因素 |
5.4 保管因素 |
5.4.1 保管建筑 |
5.4.2 保管设备 |
5.4.3 技术人员 |
5.5 技术保障因素 |
结语 |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体系构建 |
6.1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规划 |
6.1.1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规划的实际意义 |
6.1.2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规划的具体内容 |
6.1.3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规划的监控调整 |
6.2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全面普查 |
6.2.1 档案文献遗产全面普查的现实意义 |
6.2.2 档案文献遗产全面普查的适用标准 |
6.2.3 档案文献遗产全面普查的技术路线 |
6.2.4 档案文献遗产普查结果的评价判断 |
6.3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分级保护 |
6.3.1 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级 |
6.3.2 档案文献遗产载体的破损分级 |
6.3.3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的流失分级 |
6.3.4 档案文献遗产损害程度的综合评估 |
6.4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手段 |
6.4.1 改善档案文献遗产宏观环境 |
6.4.2 完善档案文献遗产保管条件 |
6.4.3 加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研工作 |
6.4.4 提高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人员水平 |
6.4.5 培养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人员 |
6.4.6 提升民众保护档案文献遗产意识 |
结语 |
第七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技术保障 |
7.1 档案文献保管环境预防控制技术 |
7.1.1 温度、湿度调控技术 |
7.1.2 微生物、害虫防治技术 |
7.1.3 光照预防技术 |
7.1.4 有害气体、灰尘预防技术 |
7.1.5 封闭保存技术 |
7.1.6 保管建筑防护技术 |
7.1.7 保管装具预防技术 |
7.2 档案文献抢救修复技术 |
7.2.1 病害检测技术 |
7.2.2 清洗去污技术 |
7.2.3 去酸技术 |
7.2.4 加固技术 |
7.2.5 字迹内容再现技术 |
7.2.6 灾变档案文献抢救技术 |
7.3 档案文献信息转移技术 |
7.3.1 缩微胶片保存 |
7.3.2 复印转移信息 |
7.3.3 传拓印制技术 |
7.3.4 摄影摄像技术 |
7.3.5 数字化信息转移技术 |
7.4 档案文献载体替代利用技术 |
7.4.1 档案文献内容全文出版 |
7.4.2 档案文献影印出版 |
7.4.3 信息内容数字化网络传输 |
7.4.4 其它转移信息方式 |
7.5 特种载体材料的保护技术 |
7.5.1 贝叶载体材料的特殊保护技术 |
7.5.2 东巴纸张材料的特殊保护技术 |
7.5.3 竹木载体材料的特殊保护技术 |
7.5.4 纺织物材料的特殊保护技术 |
7.5.5 其它载体材料的特殊保护技术 |
结语 |
第八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策略实施 |
8.1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组织体制 |
8.1.1 成立常设专管机构 |
8.1.2 成立专家委员会 |
8.1.3 部门间协同合作 |
8.2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社会环境 |
8.2.1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宏观管理政策 |
8.2.2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技术标准规范 |
8.2.3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研人员的培养 |
8.2.4 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人员的扶持培养 |
8.3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实施措施 |
8.3.1 档案文献遗产的全面普查 |
8.3.2 档案文献遗产的综合定级 |
8.3.3 档案文献遗产的保管措施 |
8.3.4 档案文献遗产的修复保护 |
8.4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信息化建设 |
8.4.1 档案文献遗产病害原貌的信息化 |
8.4.2 档案文献遗产典藏环境的信息化 |
8.4.3 档案文献遗产修复过程的信息化 |
8.4.4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信息的动态化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目前昆明地区地板石材装饰材料的放射性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遗产调查记录方法研究[D]. 周辉. 重庆大学, 2018(04)
- [2]云南省“保山米黄”大理石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概述[J]. 马文昆. 石材, 2017(11)
- [3]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D]. 白晓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4]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D]. 崔文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5]泸沽湖摩梭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以泸沽湖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为例[D]. 阳梦花.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
- [6]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赵强. 天津大学, 2012(06)
- [7]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规划策略研究[D]. 吕东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8]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 洪文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9]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D]. 冯楠. 吉林大学, 2011(08)
- [10]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 仝艳锋. 云南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