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被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被动变阻尼,高层结构,阻尼系数,风振控制
结构被动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付伟庆,李茂,张春巍,李立刚[1](2019)在《基于被动变阻尼装置高层结构风振控制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被动变阻尼装置(PVDD)可随速度响应变化,实时输出可变阻尼力,具有无需外部能源和安全可靠的特点,可用于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以76层Benchmark模型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阶单步法对被动变阻尼装置和黏滞阻尼器控制下的结构进行控制效果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风压下,阻尼器采用各层均匀与局部两种布置方式下的控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均匀布置下,被动变阻尼装置控制效果随风荷载的增强而提高,可实现宽幅最优控制效果。黏滞阻尼器控制效果恒定,只对某一风压控制是最优的;局部布置下,达到相同控制效果所使用的被动变阻尼装置数量,要明显少于普通黏滞阻尼器。分析还将被动变阻尼装置输出阻尼力与半主动最优控制力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装置阻尼力设计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5期)
徐鹏,陈阳,谢锋,李东风,张向前[2](2019)在《基于流动被动控制的仿生丁坝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丁坝在传统应用中水毁严重,而水毁的主要原因是丁坝坝根处受到水力冲刷,基于流动被动控制理论,通过在丁坝坝头位置放置预制的仿生消涡装置,改变丁坝表面的结构形状,抑制边界层分离,减少坝头处产生的周期性旋涡,从而增加丁坝的使用年限,降低丁坝的维护成本;并且融合仿生学与空气动力学相关知识,为传统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靳炜[3](2018)在《基于被动安全性能的汽车空调控制面板旋钮溃缩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车型空调控制面板产品设计开发中,基于乘用车内部凸出物法GB1152中关于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对凸出面板表面的旋钮进行溃缩结构分析,通过CAE仿真,结合实际注塑模具样件静态头碰测试的结果,分析和改进旋钮的结构模型,最终得到满足安全性法规要求的产品。(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24期)
吴巧云,肖诗烨,朱宏平[4](2018)在《连接Kelvin阻尼器的对称双塔楼结构被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连接阻尼器的对称双塔楼结构耦合为单个连接着Kelvin型阻尼器的2-DOF(degree of freedom)体系,推导了耦合结构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基于能量最小原理求出了连接阻尼器的优化参数解析解。参数化分析表明结构各层频率比、质量比和刚度比是影响阻尼器控制效果的重要参数。对于一个给定的对称双自由度体系,存在最优的Kelvin阻尼器阻尼参数解析解使得结构的位移峰值响应有最小值,同时从结构的自振特性也会影响结构最终的控制效果。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别讨论了塔楼多自由度体系在地震激励下的位移时程、结构振动能量和层间位移角,验证了该文所提Kelvin阻尼器优化参数解析表达式对控制带底盘对称双塔楼结构动力响应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张玉标,李珂[5](2018)在《钢结构装配式被动房气密性质量控制手段》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项目为例,分析钢结构装配式被动房气密性质量控制手段,以解决建筑气密性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刘万聪[6](2018)在《自适应被动变形履带式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移动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有很多国家为了保障救灾安全和效率而研制出多种用于救援的移动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搜救机器人,通过履带的特殊结构,与地面形成较大的作用面,使其具有较好的牵引附着力,可以在恶劣的路况或野外平稳行进。本文基于铰链六杆机构设计一种运行姿态可变的履带式移动机器人,机器人主要由车体单元、自适应被动变形履带单元、摆臂单元叁部分组成,其中自适应被动变形履带单元为核心部分,可根据非结构化环境中地面形状的变化及时调整运动姿态,以增强机器人的越障能力,使机器人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搜救工作。首先,对机器人整体机械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自适应被动变形机构及变形原理进行说明,系统分析了机器人发生变形时各个杆件的角度变化随主调节杆的变化关系和驱动轮、张紧轮、从动轮的位置变化关系并通过分析得出机器人底盘质心变化情况,继而对机器人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对形状可变的履带式机器人的地面力学及其被动变形部分与地面的约束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分布情况、转弯时的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以及机器人在静止、匀速直线运动、遇障叁种不同运动情况下被动变形部分各杆件的静力分析。再次,当履带机器人运动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其在平面上行进时的运动学模型,包括机器人运动时有滑移效应和无滑移效应两种模型,同时对机器人在爬坡、翻越台阶、跨越壕沟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其越障能力。最后,对履带式移动机器人整体结构包括其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对机器人所用到的各种传感器,例如:超声波传感器、电子罗盘、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测距仪、双目视觉摄像头等进行说明,并对其软件部分包括外部总线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及控制程序部分的编写、调试与实验。(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5)
顾洪[7](2017)在《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腿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下肢假肢是为了弥补截肢者肢体缺损,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与普通的下肢假肢相比,智能假肢具有智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优点。阻尼式下肢假肢虽然能实现平地行走等动作,但无法提供主动力矩,与人体正常步态仍有较大差距;主动式假肢能提供主动力矩,但受体积、重量、能耗等因素制约。此外,我国目前智能下肢假肢较少,而国外商品价格昂贵,因此,本课题的任务是设计既能提供主动力矩,又具有阻尼式下肢假肢优点的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腿,包括结构设计以及控制方法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对测量不同步态情况下人体正常行走时膝踝关节角度,得到不同步态情况下人体膝踝关节角度曲线;通过分析对人体运动规律进行总结,同时对步态相位进行划分,为下肢假肢的设计与控制提供实验依据。(2)设计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腿结构。首先,分析下肢假肢的设计需求,提出下肢假肢的总体构型;对所提出的下肢假肢构型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下肢假肢的总体结构。其次,对下肢假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为下肢假肢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对下肢假肢的能耗进行理论分析。(3)提出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腿的控制方法。首先,对人体在不同行走条件下的步态相位进行划分,同时提出识别所划分相位的方法;其次,对人体在不同行走条件下的膝踝关节角度关系曲线进行拟合与简化;最后,根据所提出的步态相位划分方法以及膝踝耦合方法,基于所设计的主被动混合驱动下肢假肢结构,提出了基于人体步态相位及膝踝耦合关系的下肢假肢状态控制方法。(4)制作下肢假肢样机并进行下肢假肢行走实验。首先,制作主被动混合驱动下肢假肢样机,包括关键元件选型、购买、加工、组装;搭建下肢假肢测试平台;其次设计控制系统硬件,编写控制系统软件;最后进行下肢假肢穿戴实验并对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律清,卢文胜,吕西林,周颖[8](2017)在《采用被动控制的四塔连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四塔连体结构在顶部通过300 m长的空中连廊在高度235 m处连接,形成复杂的多塔楼高位连体结构。为减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及结构构件内力,采用被动控制方案,空中连廊与四栋塔楼的连接节点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并设置阻尼器进行耗能与限位。为检验四塔连体高位减(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25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被动消能减震的四塔连体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要求;摩擦摆隔震支座与黏滞阻尼器产生了良好的隔震与消能减震效果,空中连廊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龙新,王松涛,刘勋,丁骏,王仲奇[9](2016)在《主/被动流动联合控制技术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场结构及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精简附面层抽吸结构、提升吸附式压气机的工程应用性,提出将串列叶栅技术与端壁附面层抽吸技术相结合的主/被动流动联合控制技术。以某多级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末级静子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串列叶栅技术、端壁附面层抽吸技术以及主/被动流动联合控制技术对原型扩压叶栅内部流场结构及气动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被动流动联合控制技术结合了两种流动控制技术的优势,对原型高负荷扩压叶栅内部复杂流动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流动控制技术,通过应用更少的附面层抽吸量,有效地抑制了角区失速的促发,缓解了二维叶型分离流动,叶栅出口参数沿展向分布更为均匀,当端壁附面层抽吸总量为进口流量的0.90%时,总压损失降低了59%。(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22期)
孙寒[10](2016)在《SMA阻尼器及相关被动控制结构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结构上安装耗能装置可以减少结构在地震等特殊荷载下的动力反应,通过耗能装置可以吸收全部或部分地震能量,从而降低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保证结构的安全。结构振动控制中被动控制因其构造简单,无需外部能源输入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特性,越来越多应用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目前已有学者利用SMA开发出多种被动控制阻尼器,本文针对课题组前期开发的自复位SMA阻尼器,分别采用基于材料本构和数学模型两种方法对阻尼器及相关被动控制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分析了在不同楼层位置安装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基于材料本构的方法对SMA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阻尼器参数变化对阻尼器耗能性能的影响。鉴于SMA阻尼器是位移驱动型阻尼器,首先针对课题组前期开发的阻尼器,建立阻尼器力与位移的平衡方程,输入位移激励求得SMA的应变,通过SMA的Brinson材料本构方程求解出丝组应力。在此基础上得到阻尼器力和位移的关系。考虑到SMA丝组长度、直径、预应变以及弹簧预应力等参数对阻尼器耗能性能有影响,设计了不同参数的阻尼器,并对这些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上述参数对单圈耗能量、等效切线刚度和等效阻尼比的影响。(2)首次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对SMA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Bouc-Wen模型为无物理意义参数的数学方程,可以描述非线性迟滞系统的力与位移关系。针对实验基础上SMA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定义一组有物理意义的参数来描述此滞回曲线;分析Bouc-Wen模型中各参数对迟滞曲线的影响,确定数学模型中参数与上述阻尼器参数的关系;求得Bouc-Wen模型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模拟阻尼器的力与位移的关系;对比试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3)采用基于材料本构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利用SMA阻尼器减震的钢框架性能进行分析。根据被动控制结构的动力方程,在层间剪切模型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地震激励,分别采用基于材料本构模型和基于数学模型两种方法来模拟控制力,进行被动控制结构的振动响应时程分析。针对底层安装SMA阻尼器的四层钢框架结构算例,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模拟了在El-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波作用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对比无控和两种模拟方法下有控结构的楼层位移、加速度峰值、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评价了阻尼器的减震效果。(4)分析在不同楼层位置处安装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根据减震控制原则,确定目标函数和加权系数;制定不同楼层位置处设置阻尼器的减震方案,基于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减震方案下被动控制结构的振动响应,并求得目标函数;对比理论分析结果,确定阻尼器的最优布置。针对五层钢框架结构实例,提出安装单个阻尼器和两个阻尼器的结构布置方案,分析不同减震方案下结构的振动响应,根据目标函数,确定阻尼器的最优布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6-22)
结构被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丁坝在传统应用中水毁严重,而水毁的主要原因是丁坝坝根处受到水力冲刷,基于流动被动控制理论,通过在丁坝坝头位置放置预制的仿生消涡装置,改变丁坝表面的结构形状,抑制边界层分离,减少坝头处产生的周期性旋涡,从而增加丁坝的使用年限,降低丁坝的维护成本;并且融合仿生学与空气动力学相关知识,为传统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被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付伟庆,李茂,张春巍,李立刚.基于被动变阻尼装置高层结构风振控制效果对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2].徐鹏,陈阳,谢锋,李东风,张向前.基于流动被动控制的仿生丁坝结构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
[3].靳炜.基于被动安全性能的汽车空调控制面板旋钮溃缩结构优化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8
[4].吴巧云,肖诗烨,朱宏平.连接Kelvin阻尼器的对称双塔楼结构被动控制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5].张玉标,李珂.钢结构装配式被动房气密性质量控制手段[J].建筑技术.2018
[6].刘万聪.自适应被动变形履带式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
[7].顾洪.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腿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7
[8].律清,卢文胜,吕西林,周颖.采用被动控制的四塔连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
[9].张龙新,王松涛,刘勋,丁骏,王仲奇.主/被动流动联合控制技术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场结构及损失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6
[10].孙寒.SMA阻尼器及相关被动控制结构的理论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