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地处黄土丘陵区的庄浪县为试验基地,以该县境内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紫花苜蓿、油松+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cfolia)、仁用杏(Prunus armeniaca)+紫花苜蓿、仁用杏+红豆草五种林草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4月中旬、7月中旬和10月中旬三个植被主要生长阶段,采用定位观测法,以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为核心,比较测定几种林草间作模式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分析研究各种模式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规律和土壤持水性能,结果表明:(1)五种模式地土壤容重变化在1.17~1.40g/cm3之间,但各模式间差异显著。其中,油松+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容重变化在1.27~1.38g/cm3之间,在60cm层达到最大为1.38g/cm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沙棘+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容重从表层向下呈逐层增加,到100cm达到最大为1.40g/cm3;油松+红豆草模式地土壤容重随深度有先减后增的趋势,在60cm层最小,仅为1.18g/cm3;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表层土壤容重较大,并随深度缓慢降低;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土壤容重变化在1.17 g/cm3~1.25 g/cm3范围内,在0~80cm层变化较为剧烈,80cm层以后变化平稳。(2)各林草间作模式地土壤总孔隙度变化在49.73%~54.48%之间,其中,以沙棘+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总孔隙度相对较低,仅为49.73%,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土壤总孔隙度最大,达到54.48%;油松+紫花苜蓿和油松+红豆草模式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随深度有增加趋势,到60cm层达到最大(分别为:8.46%,15.24%);沙棘+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以表层最大(达到11.11%),随土壤深度而逐渐降低。仁用杏+紫花苜蓿和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在40cm层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6%,5.65%)。(3)五种模式地田间持水量以油松+紫花苜蓿模式为最大,在各土层都高于其他模式,其表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最大值达到36.87%,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田间持水量在0~60cm层内变化趋势与油松+紫花苜蓿模式相同,但在60cm层仅为18.80%。沙棘+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田间持水量随土壤深度有增加的趋势,在60cm层最大(28.92%);油松+红豆草和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田间持水量在0~60cm层是先减后增,到40cm层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2.26%,24.26%)。(4)五种模式土壤饱和含水量差异显著,仁用杏+红豆草和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土壤饱和含水量大于其他三种模式,其中以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为最大(为51.60%)。油松+紫花苜蓿和沙棘+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饱和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油松+红豆草和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饱和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变化幅度较大,达到16.40%;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土壤饱和含水量在0~60cm内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且在40cm和60cm层的土壤饱和含水量较其他模式高。(5)各林草间作模式地0~100cm层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差异显著。油松+紫花苜蓿、沙棘+紫花苜蓿和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0~100cm土深内,0~20cm层为土壤水分易变层、20~80cm层为土壤水分利用层、80~100cm层为土壤水分稳定调节层;油松+红豆草和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在0~60cm层为土壤水分易变层,60~80cm土层为土壤水分利用层,80~100cm层为土壤水分稳定调节层。(6)除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外,各林草间作模式地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当地降雨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为先增后减,在7月份达到峰值。但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在7月份的土壤含水量则最低。(7)仁用杏+紫花苜蓿模式地在整个生长季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在80~100cm有出现临时土壤干层的趋势。(8)各林草间作模式地土壤含水量与龄级、坡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模拟方程为:Y=25.95-0.49X2-0.27X7(Y为含水量,X2为龄级、X7坡度),R=0.999。(9)各林草间作模式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可以用方程S = aθ?b经验公式进行拟和。各模式表层土壤持水力较大,60cm层土壤持水能力最差;五种模式相比,以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强;各模式地土壤比水容量变化范围较大,其中,油松+紫花苜蓿模式地土壤比水容量在-80KPa吸力时出现10-2级,其供水能力最弱;而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各层土壤在-10KPa吸力时的释水能力是-50 KPa吸力时释水能力的14.4~29.5倍,在五种模式中释水能力最高,供水能力最强。(10)研究表明,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土壤持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均较强,可作为当地植被恢复建设中林草间作的首选模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多线程并发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处理平台[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9(04)
- [2].控制水稻盆栽土壤水分的新方法[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2)
- [3].基于Triple-Collocation方法的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不确定性分析及数据融合[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9(06)
- [4].三峡山地不同坡位土壤水分的时序变化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基于水文气象多因子的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预测研究[J]. 节水灌溉 2020(07)
- [6].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土壤水分反演研究进展[J].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0(02)
- [7].海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原因分析[J]. 气象科技进展 2020(04)
- [8].分类回归树算法在土壤水分估算中的应用[J]. 遥感信息 2018(03)
- [9].太阳能无线地面土壤水分检测系统[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8(24)
- [10].土壤水分站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3)
- [11].浅谈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维护与维修[J]. 科技展望 2016(34)
- [12].抚顺市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数据差异性检验及原因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3)
- [13].农作物对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4].农作物高产适宜土壤水分指标的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7(09)
- [15].四川地区自动土壤水分站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02)
- [16].抚顺地区自动土壤水分站的布局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0)
- [17].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J]. 黑龙江气象 2015(04)
- [18].土壤水分再分布特性研究进展[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6(03)
- [19].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气象部门的建设与使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5)
- [20].凤阳一次强降雨过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1)
- [21].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与维护[J]. 农业灾害研究 2016(08)
- [22].刍议影响土壤水分观测精确度的原因及观测注意事项[J]. 科技展望 2015(05)
- [23].盆栽梅花的肥水宜相适[J]. 山西老年 2017(05)
- [24].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J].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17(Z2)
- [25].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原因分析[J].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13(01)
- [26].对一体化土壤水分监测仪的几点改进意见[J]. 新疆农垦科技 2020(09)
- [27].高分辨率(30 m)土壤水分数据构建[J]. 气象科技进展 2020(02)
- [28].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有效性评价[J].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6)
- [29].半干旱草原型流域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3)
- [30].人工固沙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20(04)
标签:林草间作论文;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论文;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论文; 土壤持水性能论文; 庄浪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