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细胞质酶,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藻类和多数细菌中。在C4和CAM植物中,PEPC负责光合作用中无机碳的初始同化;C3植物的PEPC在促进TCA循环中间代谢物的回补、协调碳和氮的代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控制C3植物蛋白质与油脂含量比的一个关键酶。同时,PEPC可能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有密切关系。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与油菜(Brassica napus L.)同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亲缘关系非常近,在编码区,基因平均相似性达85%左右,因此,拟南芥相关的功能基因研究对油菜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探索植物型PEPC基因对模式植物拟南芥脂肪酸含量和组分,以及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本试验构建了同时沉默拟南芥植物型PEPC基因家族(Atppcl、Atppc2和Atppc3)的人工小RNA植物表达载体,用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成功获得转化植株,并对转化植株进行了相关的分子鉴定和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登录人工小RNA设计网站WMD3,提交Atppcl、Atppc2和Atppc3的cDNA序列,设计相应扩增引物,以pRS300质粒为模板(含拟南芥内源miR319a前体骨架),采用重叠PCR的方法克隆了人工小RNA的前体片段,连入双元表达载体pFGC5941,构建了沉默Atppc1、Atppc2和Atppc3的人工小RNA表达载体pFGC-amiAtppc123,利用花序浸染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2.经过除草剂初步筛选,T1代拟南芥幼苗大部分黄化枯死,少数植株正常生长,具有除草剂抗性。提取除草剂抗性苗的叶片DNA进行PCR检测,获得18株T1代转化植株。人工小RNA的半定量RT-PCR的分析表明,在转化植株中,人工小RNA进行了超量表达。对Atppc1、Atppc2和Atppc3的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与对照相比较,转化植株Atppc1的表达量显著下调,Atppc2和Atppc3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3.在NaCl胁迫下,对照和转化植株中,Atppcl和Atppc3表现的更为敏感,在盐处理期间,它们的表达水平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而Atppc2的表达则相对稳定。T2代转化株系种子含油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脂肪酸组分的测定结果显示,转化株系种子低碳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稍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谷子PEPC基因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特性[J]. 作物学报 2020(05)
- [2].异子蓬PEPC基因原核表达及其重组菌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耐受力解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9)
- [3].转PEPC基因水稻的抗逆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2)
- [4].油用牡丹PEP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06)
- [5].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0)
- [6].转PEPC基因水稻的抗旱性[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9)
- [7].干旱胁迫下PEPC过表达增强水稻的耐强光能力[J]. 作物学报 2012(02)
- [8].云南竹类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含量比较[J]. 西部林业科学 2015(03)
- [9].转玉米PEPC基因杨树的光合生理特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2(06)
- [10].菠萝PEPC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1)
- [11].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的形态和光合酶活性变化[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1)
- [12].麻疯树磷酸烯酮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3)
- [13].转PEPC基因水稻花粉株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生理表现[J]. 华北农学报 2012(01)
- [14].PEPC过表达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对水稻光合的抑制作用[J]. 作物学报 2011(01)
- [15].正丁醇和高光强下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08)
- [16].多年生黑麦草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PEPC基因的转化[J]. 草地学报 2012(04)
- [17].PEPC酶活性作为水稻高光效育种筛选指标的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05)
- [18].花生PEPC基因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花生的遗传转化[J]. 花生学报 2013(02)
- [19].麻疯树pepc基因正义、反义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功能初步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02)
- [20].不同测定环境条件下转PEPC基因水稻及杂交后代光合特性的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03)
- [21].玉米PEPC基因在籼型水稻保持系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效应及转PEPC基因后代的耐光氧化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03)
- [22].转C_4型PEPC基因水稻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研究进展[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9(05)
- [23].蒺藜苜蓿PEPC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碱胁迫中功能的预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2)
- [24].RNA干扰PEPC对三角褐指藻油脂含量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5].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i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06)
- [26].拟南芥植物型PEPC基因人工小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2)
- [27].H_2O_2预处理转pepc基因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8(05)
- [28].转玉米C_4型PEPC基因油菜叶片特异性表达的可行性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2)
- [29].微藻油脂生物合成与ACCase、PEPC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3(02)
- [30].双低油菜品系含油量与发育种子中PEPc酶和PAL酶活性的相关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