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张燕(郑州华信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11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033-01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应适应这一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根据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其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生源特色,故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以应用性,实用性为基本培养目标。因此,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院发展,培养跨世纪应用型人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单一,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使用的和普通高校是同一版本教材。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纳入国家统招录取,但属于本科第三批降分录取,学生的专业选择范围较窄,生源素质较低,英语基础较差。采用普通高校统一的教材势必使多数学生降低对英语的兴趣,导致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当前教材的选用及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英语人才的层次、水平、专业、种类的需要。

(二)过分注重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拿到毕业证的一个砝码。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部分学生过分重视考级,整日死背词汇、语法,进行“题海战术”,忽视了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现在很多高校的英语课堂上,仍然沿袭着过去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教学信息量的投人和扩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限制了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尽快告别当前“一言堂”“满堂灌”“费时低效”的的教学局面。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新版的《大学英语基本要求》为纲领:即“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与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此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探索

(一)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改变以往重基础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创立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此,必须改革课程设置体系,使大学英语教学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使课程体系形成职业特色。大一开设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大二根据专业需要可开设特色英语课程。比如,酒店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护理英语、计算机英语、装备制造英语等课程,彰显课程特色。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而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利于把所学的英语灵活运用在相关的方向专业中去,达到强化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有力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将来的就业与发展增强了竞争力。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满堂灌”到“互动式”,倡导“3S中心教学模式”。3S中心教学模式,即以社会需求为中心(society-cented),以学生发展为中心(student-centered),以主题学习为中心(subject-centered).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⑴“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即根据社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这意味着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包括熟练运用英语获得知识和信息,构建人际关系,表达自我等能力。整个过程中,教师以这些需求安排各种活动,设计和布置不同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种语言环境,提高其英语的应用及交际能力。教师改变其原有的“管理者”“监督者”角色,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咨询者”“合作者”。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实现学练并行,练学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把课堂知识尽快转化为应用技能。⑶“以主题学习为中心”,即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从不同侧面围绕学生感兴趣并能引起思考的共同主题,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有机结合,分别采取主题预演,以听说为中心,结合辩论,演讲,写作等各种语言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开发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实施上充分显示其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教学特征,可以兼顾群体及个体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立体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不同水平制作课件,然后将课件存储到多媒体资源库的指定目录中。课堂上,教师直接调配准备好的文件,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课外,即使教师不在教学现场,学生也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在信息源的指导下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可随时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还可以及时从计算机那获取反馈信息,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即缩短了学时,节省了师资,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采用过程评价、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手段,适当增大过程性评价在考核中的比例。把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的态度、平时理论测验、基本技能测评,划分成不同的考核比例,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模式,实现学生考核的综合化,多样化和科学化。

实施结业考试制度,采取结束学科后理论知识考核与技能的总考核。结业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70%。并把该项考试作为学生领取毕业证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实行新的学生考核模式。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40%+结业理论成绩30%+技能考核30%。该评估方式突出了考核的过程性,强调了英语的实践应用性,实现了终结性评估向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转变。

五、结束语

社会是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英语教学也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才会进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改革工程。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要视教学为己任,按照人才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大学英语教改之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马海燕,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

[3]曹新平,3S中心教学模式[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作者简介:张燕,(197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华信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法。

标签:;  ;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