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论文摘要

在精确AMS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基础上,对采自宁绍平原河姆渡钻孔、长江三角洲青浦地区崧泽钻孔的样品进行了孢粉、藻类、有机碳同位素、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结合考古、历史资料,获得了宁绍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氧同位素3期(MIS 3)以来的植被、气候和沉积环境变化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MIS 3之前宁绍平原地区孢粉贫乏,植被不甚发育,气候干冷恶劣。MIS 3该地区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末期出现了针叶林扩张,气候较前期偏干,偏冷,是气候恶化的先兆。末次盛冰期(MIS 2)植被稀疏,21308~20001 a B.P.发育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草甸,是该地区整个末次盛冰期气候水热条件最适宜的阶段。全新世植被经历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的演替,反映了气候变化的4个时期,即回暖期、升温期、降温期和接近现代的气候。7626~4957 a B.P.是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整个全新世气候存在冷暖波动,但其幅度不足以根本改变植被亚热带的性质。长江三角洲青浦地区崧泽孔的孢粉资料反映了与宁绍平原类似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该地区末次盛冰期植被不甚发育,其中的针阔叶混交林草甸指示了末次盛冰期存在相对较温暖湿润的阶段。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草甸,气候无明显变化。作为全新统的底界,分布在宁绍平原地区的第一硬质粘土层与长江三角洲东部平原区,东海陆架区的第一硬质粘土层,长江三角洲西部丘陵区的风成下蜀黄土均为末次盛冰期时干冷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为同期异相沉积,硬粘土层形成于淡水环境。河姆渡钻孔所在位置原先是湖泊,冰后期13715~6040 a B.P.,6040~4957 aB.P.和4957~4393 a B.P.受到了海水3次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湖泊冰后期开始积水,13715~4393 a B.P.一直是受海水影响的半咸水湖,直到4393 a B.P.开始淡化,4350 a B.P.后历经沼泽化,1050 a B.P.后干涸。受海水影响,该区土壤遭受盐碱化,并在4957~4393 a B.P.达到全新世盐碱化的顶峰。环境变化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重大、突然的环境变化,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既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出现,同时也是导致史前和历史早期文明崩溃的重要因素。随着全新世海侵的结束和气候最适宜期的到来,优越的环境为河姆渡古人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河姆渡古人开始在河姆渡遗址周围生活繁衍,这时候人类更多的是去适应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环境。5000 a B.P.河姆渡孔所在位置的湖水的扩张淹没了河姆渡先民赖以生活的场所,持续的海侵加上5000 a B.P.姚江倒流造成土地盐渍化日益严重,使农作物减产,是河姆渡先人放弃河姆渡遗址另觅住所的重要原因。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植被生态结构的变化是最直接的记录,耕作植被禾本科植物花粉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的不断深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全新世的相关研究
  • 1.2.1 国外全新世研究的进展
  • 1.2.2 国内全新世研究进展
  •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
  • 1.4 论文选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 2.1 宁绍平原地质、地理概况
  • 2.2 长江三角洲地质、地理概况
  • 2.3 全新统的底界
  • 2.3.1 第一硬质粘土层的分布特征
  • 2.3.2 第一硬质粘土层的年代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年龄测定
  • 3.3 孢粉分析
  • 3.4 孢粉绝对丰度分析
  • 3.5 粒度分析
  • 3.6 磁化率分析
  • 3.7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河姆渡孔研究结果
  • 4.1.1 河姆渡孔岩性描述
  • 4.1.2 河姆渡孔年代框架
  • 4.1.3 河姆渡孔粒度特征
  • 4.1.4 河姆渡孔磁化率特征
  • 4.1.5 河姆渡孔有机碳同位素特征
  • 4.1.6 河姆渡孔孢粉、藻类分析结果
  • 4.2 崧泽孔研究结果
  • 4.2.1 崧泽钻孔岩性描述
  • 4.2.2 崧泽孔粒度特征
  • 4.2.3 崧泽孔磁化率特征
  • 4.2.4 崧泽孔孢粉分析结果
  • 第5章 宁绍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及其意义
  • 5.1 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
  • 5.1.1 河姆渡孔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
  • 5.1.2 崧泽孔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
  • 5.2 第一硬质粘土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与气候条件
  • 5.2.1 高含量淡水藻类指示第一硬质粘土层为水成环境
  • 5.2.2 孢粉、藻类组合的变化指示硬质粘土层发育具有阶段性
  • 5.2.3 孢粉组合特征指示末次盛冰期气候存在温暖湿润的阶段
  • 5.2.4 高含量淡水藻类组合是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
  • 5.2.5 季风的影响造成了硬粘土层与下蜀黄土沉积环境的差异
  • 第6章 宁绍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古植被变化及沉积环境
  • 6.1 植被是环境的良好指示剂
  • 6.2 宁绍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变化
  • 6.2.1 河姆渡孔孢粉资料所反映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 6.2.2 崧泽孔孢粉资料所反映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 6.3 沉积环境的演化
  • 6.3.1 河姆渡孔冰后期以来沉积环境的变化
  • 6.4 河姆渡孔有机碳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 第7章 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7.1 优越的气候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7.2 恶劣的气候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 7.2.1 阿卡得王朝的衰落
  • 7.2.2 玛雅文明的衰落
  • 7.2.3 河姆渡文化在河姆渡遗址的消失
  • 7.3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版说明
  • 图版1
  • 图版2
  • 图版3
  • 图版4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沉积物中硬质粘土层的研究进展[J].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3)
    • [2].晚更新世末北黄海中部硬质粘土层的形成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14(03)
    • [3].山东淄博A层粘土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 辽宁化工 2014(06)
    • [4].黔中地区含铝岩系中钪的分布及丰度研究[J]. 贵州地质 2012(04)
    • [5].某港口城市过江隧道线位比选的方案研究[J]. 江西建材 2015(18)
    • [6].浅谈如何建设垃圾处理场[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08)
    • [7].粘土类原料对超低温玻化砖烧结性能的影响[J]. 陶瓷学报 2011(01)
    • [8].我国耐火粘土矿产资源分类及综合利用[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6(01)
    • [9].问:陶瓷薄板的原料处理工艺及挤出成形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J]. 陶瓷 2015(08)
    • [10].陕西省汉中市梁山-阜川耐火粘土矿地质特征[J]. 冶金管理 2019(09)
    • [11].大洑潭耐火粘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应用[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8(03)

    标签:;  ;  ;  ;  ;  ;  ;  

    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