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及机理研究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及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长期形成的农村与城市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没有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城乡差距在继续拉大,不仅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也制约了全国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但是,由于目前城市对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农村的资源仍然继续向城市净流出,不仅影响了农村产业的聚集,引起农村发展缺乏资源支撑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等问题,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而且,出现了抛荒弃耕现象渐多,农业生产力遭到破坏等问题,威胁着国家农业安全,进而可能影响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完全性转移,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城乡社会的和谐。发达国家实践证明,通过推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解决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而且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降低工业化、城市化成本,还可以增加农村经济积累、促进农村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中国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农村产业非农化的道路,但是还存在着有的地方弱化农业生产,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有的地方还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等问题。目前,国内理论界就城乡差距问题、农村产业非农化问题、农村现代化问题也做过不少研究,但还不足以厘清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支撑促进政府制定有效的决策。因此,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期待更有效的理论和决策支撑。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特殊的国情、文化和市场转型背景下,中国农村所产生的问题与国外所经历过的有很大不同,其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不能仅仅用国外经验或是理论来推演寻找解决办法。探讨中国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要有新眼界、新思路,建立完善新理论,才能更好地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服务。基于此,本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农村产业非农化机理的分析框架,结合福建省9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86-2006年数据的分析,特别是后坂村的典型个案分析,揭示中国特色的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一般路径及其机理,为城乡产业的协调、有序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六部分内容展开:第一部分是国内外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典型实践与经验分析。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典型模式,如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的模式,并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其农村产业非农化的总体特征和经验。接着,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实践,并与发达国家的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起点的不同,决定了路径的不同。然后,对中国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实践进行分析,重点对苏南、温州、珠江和晋江模式这“四大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异同点。最后,对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所在地福建省的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实践及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是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的构建。这一部分主要是基于中国农村产业非农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借鉴有关理论,分析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三个关系”和“八个因素”,即非农产业与农业产业的关系、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分工与集聚的关系和影响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技术条件、农户家庭经营、市场需求、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利用福建省9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86—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村产业非农化的机理。通过建立截面时序模型,按照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选择相关指标,对福建省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对农村产业非农化程度不同的三类村进行分析发现:对第一类村(产业非农化程度高),地势(平原)、经济区域(渔区)、是否城市郊区(是)、经济发达程度居所在县水平(上等和中上等)、全村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外出劳动力人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全村劳力总数的比例、年末企业个数、各类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用房和场地、农户资金投入使用方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费用)、资金积累、村所在县人均GDP、村所在县农村恩格尔系数和纯务农者比重等因素对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对第二类村(产业非农化程度低),全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化水平、外出劳动力人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全村劳力总数的比例、农户资金投入使用方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费用)、村所在县农村恩格尔系数、各类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和纯务农者比重等因素对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对第三类村(产业非农化程度中等),全村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外出劳动力人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全村劳力总数的比例、各类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用房和场地、农户资金投入使用方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费用)、资金积累、村所在县人均GDP、村所在县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和纯务农者比重等因素对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影响是显著的。第四部分是个案分析。这一部分以福建省漳州市后坂村为例,对其产业非农化的历程进行分析,补充验证农村产业非农化的机理,并分析其产业非农化的路径。首先,对后坂村的产业非农化历程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了解其轨迹。然后,分阶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以此研究农村产业非农化的路径。研究发现,该村虽然位于农业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漳州市,但其工业化进程却走在全省农村前列,走出了一条自发性、内生为主、外生拉动、非农产业与农业并重、分工与集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非农化道路,补充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该村以农业为起点的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具有一般性的意义。第五部分是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一般路径与对策建议。首先,在对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一般路径,建立一般路径的框架图。中国农村产业非农化,受到农村非农产业与农业、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农村非农产业分工与聚集等三个关系的影响和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技术条件、农户家庭经营、市场需求、制度与政策等八大因素的制约,是这“三个关系”、“八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村产业非农化的道路。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四个方面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目标、假设与内容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农村产业非农化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农村产业结构演变文献综述
  • 2.1.1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2.1.2 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2.2 农村产业非农化文献综述
  • 2.2.1 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动因
  • 2.2.2 农村产业非农化的推进模式
  • 2.2.3 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 2.3 简要评述
  • 3 国内外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典型实践与经验分析
  • 3.1 发达国家农村产业非农化实践
  • 3.1.1 美国的农业一体化模式
  • 3.1.2 西欧国家的农业综合体模式
  • 3.1.3 日本的兼业化模式
  • 3.1.4 发达国家农村产业非农化的经验
  •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产业非农化实践
  • 3.3 中国农村产业非农化实践
  • 3.3.1 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
  • 3.3.2 中国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实践模式
  • 3.4 福建省农村产业非农化实践
  • 3.4.1 福建省农村产业结构演变
  • 3.4.2 福建农村产业非农化中的乡镇企业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
  • 4.1 机理分析框架建立的理论借鉴
  • 4.1.1 农业的贡献
  • 4.1.2 农业资本、劳动力剩余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 4.1.3 经济增长阶段与农村产业非农化演变
  • 4.2 影响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三大关系”
  • 4.2.1 农村非农产业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 4.2.2 农村产业非农化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
  • 4.2.3 农村非农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
  • 4.3 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1 区位条件
  • 4.3.2 农业发展水平
  • 4.3.3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 4.3.4 要素禀赋
  • 4.3.5 技术条件
  • 4.3.6 农户家庭经营
  • 4.3.7 制度和政策
  • 4.3.8 市场需求
  • 4.4 农村产业非农化的机理分析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产业非农化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为例
  • 5.1 福建省农村产业非农化演变趋势
  • 5.2 福建省农村产业非农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2.2 数据获取
  • 5.2.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2.4 实证研究结果
  • 5.2.5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农村产业非农化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后坂村为例
  • 6.1 后坂村产业非农化演变
  • 6.1.1 后坂村产业非农化的主要表现
  • 6.1.2 后坂村产业非农化的发展历程
  • 6.2 后坂村产业非农化的路径分析
  • 6.2.1 非农化起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2.2 非农化成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2.3 非农化成熟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3 后坂村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一般路径与对策建议
  • 7.1 农村产业非农化的一般路径
  • 7.2 推进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对策建议
  • 8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福建省9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简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丽水市莲都区岑口村等农村为例[J]. 吉林农业 2012(11)
    • [2].新时代农村产业振兴的法治保障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 2019(06)
    • [3].农村产业多样化带动洞庭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 武陵学刊 2013(02)
    • [4].如何以创业助推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双升级[J]. 小城镇建设 2013(03)
    • [5].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利川市的调查与研究[J]. 清江论坛 2018(03)
    • [6].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7].乡村振兴视域下影响农村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国产经 2020(15)
    • [8].政府在发展农村产业中的角色与职能——对江西Y村个案的反思[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9].尤溪财政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 2015(09)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集体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困境与解决对策——以东营市利津县为例[J]. 乡村科技 2020(05)
    •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J]. 山西农经 2010(05)
    • [12].社会资本助力苏州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 2020(30)
    • [13].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型互联网建设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10)
    • [14].县域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为例[J]. 邢台学院学报 2012(04)
    • [15].探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移民安置工作的前进方向——以溪洛渡水电站为例[J]. 水电与新能源 2019(06)
    • [16].秀山县平凯街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3)
    • [17].基于绿色农业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对策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4)
    • [18].农村产业扶贫发展路径探究[J]. 广东蚕业 2020(03)
    • [19].农村电商与农村产业融合下的电商产业链重构[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9)
    • [20].市场导向下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上饶实证[J]. 金融与经济 2011(08)
    • [21].消费扶贫助力湖北提升脱贫攻坚制度环境[J]. 中国国情国力 2019(12)
    • [22].社会化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2)
    • [23].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思考——以江西省贵溪市流口镇横路村为例[J]. 企业导报 2011(16)
    • [24].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空间发展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2)
    • [25].论我国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以开远市政府引导农村产业发展为例[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6].农职教育如何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34)
    • [27].乡村旅游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影响[J]. 湖北农机化 2020(17)
    • [28].关于产业扶贫的几点思考[J]. 河北金融 2019(04)
    • [29].基于产权权属的农村产业资产精准管理路径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09)

    标签:;  ;  ;  ;  ;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村产业非农化路径及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