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中学教师张瑞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中学教师黄耀勤

课标要求及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讲述的是中国地理的内容。

课标要求如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由于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所以第一课时对于我国气温的讲述是为达到课标做铺垫。现在课标分析如下:

课标体现了本节内容的知识目标,前提条件是运用资料,行为动词是说出,学习水平是掌握,学习内容是气候的特征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了解我国的气温的基本特征,作为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可以为接下来学生掌握气候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起到铺垫的作用。为本节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我希望通过本节课,能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读图能力。

学情分析

优势:八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知识基础,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劣势:学生对于一些陌生而又比较复杂的图还是觉得无从下手,学习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说明,深入浅出的分析。

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材分析指出作为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我国气温特征的学习可以为接下来学生掌握气候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学情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但对气温分布图的阅读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会初步阅读气温分布图.

学习目标

通过讲授和启发,使学生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使学生找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流程

活动一、导入:(预设时间: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海南的?(学生回答谈感受)

出示幻灯片演示动画讲述家住海口的小明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去哈尔滨的姥姥家,我们来看一下小明一路的衣着变化和他的疑惑进而引出新课。

【点评:先让学生谈感受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知识与生活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动画的形式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活动二、学会读图:(预设时间:5分钟)

教师先教会学生如何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出示等温线分布图并讲解)

读图第一步:读图名;读图第二步:读图例;读图第三步:根据需求提信息,析规律,探原因

旧知回顾: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点评学习地理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对于学习我国气温分布的特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环节的设置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为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三、小组合作(预设时间:13分钟)

师:学会了如何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我们现在读图并小组讨论思考一下问题:

(一)冬季气温特征

1、读1月等温线图和7月等温线图比较哪个等温线密集?

2、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计算并且比较一下冬季和夏季漠河与海口的温差大约是多少度?(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

教师提问“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读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影响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纬度因素)。

(二)夏季气温特征

教师提问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多少℃以上?

学生回答: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师:除了哪些地区?(青藏地区)

学生总结: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除了青藏高原地区。

师:为什么青藏地区夏季气温还偏低呢?(地形因素)

教师总结我国气温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除了青藏高原

【点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本环节又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对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特征进行学习,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下就达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活动四、分析归纳(预设时间:7分钟)

(一)冬季最冷夏季最热

教师利用幻灯片出示图片并提问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学生回答)

师:在图中找出1月0摄氏度等温线位置,于哪些地理事物相吻合?(秦岭--淮河一线)。

师:问:1月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学生回答

【点评: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最冷和最热的地方,进而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有更深的理解。通过亲身查找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和,使学生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印象更加深刻】

(二)我国五带的划分

师: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将我国划分了温度带,同学们还记得地球上的五带划分么?与我国的五带划分范围一样么?

学生找出五带的范围并找出其分布规律。(找学生按图回答)

【点评:通过与地球五带对比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记忆我国五带的名称以及划分依据。】

活动五、能联系(预设时间:5分钟)

提问:哈尔滨在哪个温度带?广州在哪个温度带?

【点评:达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后,能够及时将知识点进行应用。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记住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活动六、知影响(预设时间:3分钟)

师:温度带的划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

出示多媒体动画让学生了解水果生产地的不同和温度带的联系

师:水果的生长地方不同:哈密瓜、桃、苹果生长在暖温带,橘子、荔枝生长在亚热带,香蕉、菠萝生长在热带。

【点评: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能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本环节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既进一步巩固了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七、梳理课堂、归纳总结(预设时间:2分钟)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点评:学生自己总结既巩固了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候》

一、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

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点评:板书的设计能够充分的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总体评价:

本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身边的地理教学理念,能够注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把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内容。真正做到了将《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本堂课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对我国冬夏气温差异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理性的认识。

本堂课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去寻找问题,既为达到本节课知识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节课总的来说就是能够从八年级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特征出发,并且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将知识结构转化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达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标签:;  ;  ;  

第二节气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