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史学家对“中国人发现美洲”问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史学家对“中国人发现美洲”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国内史学界“中国人发现美洲”问题研究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1](2021)在《“扶桑”神话的仙化与历史化研究》文中提出“扶桑”最早出自《山海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句,梳理“扶桑”演变历程,我们发现,“扶桑”的仙话为“扶桑”的历史化演变提供了内容和叙述模式上的参考与借鉴。汉代《海内十洲记》“扶桑”叙述模式为“地方+仙人活动场所+扶桑树+生活环境+仙人的职责能力”,东晋时期的《枕中书》“扶桑”叙述模式变为“仙人+地方+扶桑树+仙人生活情况+附近地方与仙人”,魏晋六朝时期“扶桑”的仙话演变进一步加强。在历史化中,《神异经》中“扶桑山”一词呈现出“扶桑”语义由树名向地名的过渡趋势。到了王充《论衡》中“扶桑”已然变为日出之地的全新语义。《梁书》“扶桑国”继承了《海内十洲记》《枕中书》“扶桑”叙述模式。魏晋六朝时期的神仙思潮催生“扶桑”神话向仙话演变,此一思潮深深浸染历史学家,史书中不断将“扶桑”形象由“日出之地”演化为“历史神迹”,进而与“昆仑”神山相提并论。在“扶桑”历史化进程中,不仅有形式上的继承,更有内容上的发展。最典型的是唐代《梁书》中的“扶桑国”,它充分反映了历史时代意识的深层次变化。就内容而言,“扶桑”最初与日出相关联,汉代《淮南子》《神异经》《论衡》中的“扶桑”又与日出之地紧密相联,魏晋六朝时期,“扶桑”一词开始演变为历史神迹,其变动内因为“扶桑”不断走向仙话并对其原初“日出之地”的语义产生叠加,“扶桑”仙话演变表现为“扶桑”与仙家居所、地名的融合,产生如“扶桑宫”“扶桑之杪”“扶桑之际”“扶桑司灵馆”等名称。“扶桑”与仙家居所、地名的融合同时为“扶桑”的历史化提供了内容要素,进而“扶桑”由“日出之地”进一步演变为“历史神迹”。后在南北朝隋唐时期,“扶桑”由历史神迹逐步演变为历史地名、国名,至此,“扶桑”由虚无缥缈的神树逐渐演变为杂糅神话与传说的历史神迹,进而定型为物阜民丰的“扶桑国”。

段卓越[2](2021)在《论杨生茂的美国外交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生茂是我国着名美国外交史学家,中国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奠基人。他曾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南开大学教授,在世界史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发展。杨生茂主要从事世界近代史和美国史的研究,在美国外交史和美国史学史研究方面尤有重大建树,是中国美国外交史研究的铺路者与领航人。杨生茂出生在一个亦农亦商的殷富之家,幼年时期四年的私塾教育,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使他日后的史学研究带有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小学初中时期,军阀割据,民族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其大学与研究生阶段都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度过的。他师从美国着名外交史学家托马斯·贝利,学习美国外交史。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投身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探索我国美国史、美国外交史研究发展路径。杨生茂认为研究美国外交史,应当从学习美国外交史学史开始,整体把握美国外交史的演变与发展。他对美国外交史学发展进行了梳理与阶段划分,并进一步细化了每个阶段的演进特点。在外交史学研究方面,杨生茂以史学新左派运动与史学家威廉斯为切入点,对美国外交史学发展及特点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与研究。在美国外交史研究方面,杨生茂重视资料的整理与编译,坚持以一手资料为基础的史学研究。在美国外交政策史的研究方面,杨生茂认为扩张是美国外交发展的主线,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外交史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并研析每个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美国外交政策,他对美国外交决策群体的国家利益观进行了探析与归纳。杨生茂不但重视学术研究,而且重视美国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为中国第一位美国外交史博士生导师,他创建了一套系统的研究生培养方法,为中国的美国外交史研究发展构建了人才基础。杨生茂在美国外交史方面提出的一整套系统而完整的史观体系,影响了我国美国外交史学的整整一代人。他的美国外交史学奠定了中国美国外交史研究基础,建构了中国的美国外交史研究体系基本框架。

王晓德[3](2021)在《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但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创办了本领域的专门研究刊物,研究机构增多,研究队伍迅速扩大,成立了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两个全国性学会——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对拉美历史与现状的探讨不断走向深入。如果把中国的拉美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话,那么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到现在这门学科的确已经茁壮成长起来,而且日趋成熟,正在满载着丰硕的研究成果稳步向前推进。然而,在总结成绩时尤其要看到不足,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拉美地区很多国家在研究中基本上还属于空白,与拉美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尚未深入开展。回顾过去,总结得失,认识不足,展望未来,必然有助于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大踏步地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任慈[4](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王禹耕[5](2020)在《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文中研究说明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是继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之后文明形态史观集大成者。其鸿篇巨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剧烈反响,曾在欧美掀起汤因比思想高潮。汤因比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在欧美掀起“汤因比热”的同时,汤因比学术思想也遭受到西方史学界的猛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他在欧美的热度逐步退潮。但与此同时,日本却对汤因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者越走越近、频繁互动。大量汤因比着作被引入日本,日本也出现了许多宣传汤因比思想的学者。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以汤因比名字命名的民间组织“汤因比市民会”(トインビー市民の会),旨在宣传和发展汤因比思想。在日本人眼中,汤因比已经成为指导二战后日本文明走向的智者。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主要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历史角度解读日本文化心理。这一过程中,不仅探究和考证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各自动因,阐述和分析了互动过程及汤因比与日本知名人士的谈话内容,力求从两者多角度互动的史实和影响上阐明汤因比思想在日本学界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历次引入外来文明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透视出日本引进外来文明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为日本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文大体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着手,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汤因比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价值。正文部分由第一至四章构成。第一章为汤因比及其史学思想。本章着重考察了汤因比的生平经历、家庭环境和主要史学思想。着重阐述了汤因比文明生态史观的主要内容,力求从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两个角度透视出对其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汤因比与日本相互关系之前,系统展现出汤因比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后文分析日本引入汤因比思想奠定学理基础。第二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的记述和访问,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为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第二节为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试图通过史学考证透视出双方在二战前后对彼此都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对汤因比日本印象的分析着重于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形象。因为彼时汤因比对日本文明缺乏直观认识,更多受西方日本观影响。对于汤因比在1929年、1956年及1967年三次访日经历的分析透视出汤因比在二战前后对日本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在1929年斥责日本重蹈迦太基的覆辙;又在1956年称赞日本是亚洲的先驱。一贬一褒的区别,其内涵值得深思。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对汤因比也展现出截然不同于战前的欢迎,在引进汤因比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迫切性。这种态度的反转也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渴求的客观实际。第三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本章旨在从汤因比与日本人士的谈话中透视两者的互动过程。池田大作与汤因比的互动《展望二十一世纪: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对谈集》(二十一世纪への対话)早已被国人熟知。然而,在池田大作之外,汤因比还与包括松下幸之助(Matsushita Konosuke)、若泉敬(Wakaizumi Kei)等多名日本社会人士开展过谈话。相比于汤因比的学术理论与访日报道,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对日本社会民众的影响更加深远和广泛,达到了扩大影响、形成日本“汤因比热”的效果。第四章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诠释。通过前两章的考证,笔者分析出日本引进和传播汤因比思想的两条主线。即:第一是汤因比着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汤因比三次访日之旅对日本社会大众的影响。两条主线虽然形式不同,但均以1956年为分界线前后形成巨大差异。在此过程之中,日本涌现出如松本重治(Matumoto Shigeharu)、山本新(Yamamoto Shin)、秀村欣二(Hidemura Shinji)、吉泽五郎(Yoshisawa Goro)等一批富有战后时代性的本土汤因比思想推动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界力主引进汤因比思想,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汤因比思想通俗读物。同时,通过分析也可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并非全盘吸收,其吸收内容存在着吸收对日本的褒扬而舍弃对日本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势必存在对汤因比言论的刻意误读。第三部分由第五章及结语构成。第五章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影响。本章通过阐述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内涵,分析日本在吸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时存在的文化心理影响因素,透视出日本对外来文明抱有的特殊观点,以及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存在的“自卑-学习-超越-排斥”及“较量-失败-学习-模仿”两个文化心理公式。结语部分从文明交往角度回溯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并从两个文化心理公式角度分析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模式,明晰了日本基本文化心理态度,透视出汤因比思想作为日本战后吸收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一直沿用其文化心理公式,为日本未来国际关系和文明处理行为带来预判性思考。

余英[6](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赵凯祺[7](2019)在《中美华工事务交涉研究(1880-1894)》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论述了1880—1894年间中美政府就排华法案及重大暴力排华案的交涉过程,展现两国政府对华工赴美一事态度的巨大转变及华工事务交涉的曲折反复,还原清末华工政策的本来面目、展现国家博弈中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同时试图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作浅要分析。正文部分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自由移民时期华工赴美概况。这一时期华工受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赴美热潮,清政府极为被动地对大肆掳掠华工的苦力贸易作出反应,《蒲安臣条约》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这一乱象,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华工自由赴美政策。第二章主要论述全面排华的背景和这一时段初期中美关于华工事务的交涉。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正因如此他们成为白人劳工的眼中钉,排华之风在美国西海岸蔓延。清政府迫于政治、经济和舆论的压力向美提出抗议,1880年中美《续修条约》是这一时期两国交涉的主要议题,以此为转折,美国的大门逐渐向华工关闭。第三章主要论述1882—1887年中美关于排华立法及暴力排华案的交涉。包括1882年《排华法案》、1884年《排华法案》、石泉惨案等。一系列联邦排华法案的出台助长了排华分子的气焰,这一时期针对华工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围绕石泉案的交涉是1885—1887年间中美外交争论的焦点,它促使清政府采取主动措施保护在美华工。第四章主要论述1887—1894年中美修订华工条约的交涉。在交涉中屡屡受挫的清政府提出“自禁华工”的倡议,然而事与愿违,这导致美国单方面推行更为严苛的排华法案——《斯科特法案》与《吉尔里法案》,交涉中始终处于劣势的中方不得已采取弃工保商政策,两国最终在1894年签订《华工条约》,实现了美国“禁止华工政策”在国际法地位上合法化的目标,使中国政府承认现行排华法案并配合美国的排华行动。中美关于华工事务的交涉最终以中方屈辱妥协,牺牲华工利益无奈收尾。

张箭[8](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哥伦布、麦哲伦研究述评》文中认为15~17世纪的大航海大发现是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全世界范围内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其主要人物的评价研究是大航海大发现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文述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界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研究,并谈点个人的想法和思考。一对哥伦布的评价问题哥伦布无疑是大航海大发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人物。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前半期,中国史学界就哥伦布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了全盘否定和高度评价、低度批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分歧之严重

张然[9](2019)在《晚明海外白银内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尤其是晚明时期,中国的传统经济经过长期发展,可谓已相当发达,而商品经济的繁荣刺激了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商品的互通有无形成了完善的国内市场网络。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即西方国家的地理大发现和美洲银矿的发掘,以葡萄牙、西为首的欧洲国家进入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之中,并以一种特殊商品——白银作为支付手段,交换产自中国的原材料和手工业制成品。晚明时期形成的全球贸易网络,白银通过以“丝银”为主的中外贸易成为了世界货币,开启了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已初露端倪。本文第一章主要从明代初创时的体制基础和货币体系入手,详细回顾了明代货币白银化出现的原因及其背景。并试图在长时段视角上把握货币体系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考察了影响货币白银化的两大助推因素: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体制。同时立足于元明变迁的历史轨迹,以制度的继承与变革着眼,探讨明代国家组织形式和货币体系的变迁,发现货币白银化最终形成背后的制度促因。第二章试图通过对晚明时期海外贸易各条航线进行论述,考察海外白银内流内流的路线、方式,并对流入的数量进行一个大致的估算。以此探究海外白银的流入对中国国内的影响,和在当时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作用。第三章论述大量海外白银内流背景下对明代社会的国家组织、货币体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政府和市场的双向考察,分析白银作为钱钞替代货币在国家制度领域和民间市场的推动作用。并分析当时士大夫阶层面对海外白银内流所做出的经济思想论争,对究竟是加强货币主导权、和政府调控力还是任由市场自行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双方意见进行论述。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系统全面的对海外白银内流所产生的社会变迁与结构变革进行考察。

谈笑[10](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二、国内史学界“中国人发现美洲”问题研究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史学界“中国人发现美洲”问题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扶桑”神话的仙化与历史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献典籍有关“扶桑”的原始记载
    一、《山海经》“扶桑”语义考辨
    二、先秦两汉典籍“扶桑”神话与日出
第二章 汉魏隋唐“扶桑”神话的仙话演变
    一、仙话的研究与界定
    二、汉:《海内十洲记》“扶桑”与仙的叙述模式
    三、东晋:《枕中书》“扶桑”与仙的叙述模式
    四、魏晋南北朝:“扶桑”与仙人长生不死特点的互渗
    五、魏晋南北朝:“扶桑”与仙家称名、地名的互渗
    六、唐:“扶桑”与仙的关联融合
        (一)“扶桑”与仙类题材的融合
        (二)“扶桑”与仙家称名的融合
第三章 汉魏隋唐“扶桑”神话的历史化演变
    一、神话历史化的界定
    二、“扶桑”神话与历史的演变历程
        (一)汉:《神异经》最早记“扶桑山”
        (二)汉:《论衡》为“扶桑”意变为日出之地的第一范例
        (三)汉至魏晋南北朝:“扶桑”与历史神迹相关的继承
        (四)南北朝至唐:“扶桑”演变为历史地名、国名
        (五)唐:《通典》、唐诗中“扶桑”与日本的关联
    三、“扶桑国”对于“扶桑”的继承发展
        (一)“扶桑国”对于《海内十洲记》“扶桑”叙述模式的继承发展
        (二)“扶桑国”对于《枕中书》“扶桑”叙述模式的继承发展
        (三)《梁书》“扶桑国”记载顺序与传闻内容
第四章 “扶桑”神话的仙化、历史化的成因探析
    一、历史意识的变化是导致“扶桑”演变的根本原因
    二、经济、政治时代发展是“扶桑”演变的推动力量
    三、“扶桑国”是“扶桑”演变的必然结果
    四、“扶桑”神话与仙话、历史化的相互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论杨生茂的美国外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杨生茂的学术研究历程
    (一)解放前求学经历
        1、反封建思想萌芽与诞生
        2、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与发展
    (二)改革开放前的学术活动与研究
        1、初期世界史教学
        2、参与创办《历史教学》杂志
        3、编写世界史教材
        4、美国史研究
        5、动乱时期的史学研究
    (三)改革开放后学术沉淀与升华
        1、“文革”结束初期研究工作
        2、美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
        3、美国通史研究
        4、美国史学史研究
        5、美国外交史研究
        6、参与创办研究会
二、杨生茂的美国外交史学史研究
    (一)揭示美国外交史学发展历程及特征
        1、探究美国外交史学发展历程
        2、总结美国外交史学阶段特征
    (二)评述史学新左派与威廉斯的外交史研究
        1、分析史学新左派运动
        2、评析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研究
三、杨生茂的美国外交史研究
    (一)编译整理美国外交史资料
        1、编译《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
        2、编译《美西战争资料选辑》
        3、主编《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
    (二)研究与编撰美国外交政策史
        1、研究美国外交政策史的发展阶段
        2、研究美国外交决策层的国家利益观
    (三)美国外交史学科建设探索
        1、探索美国史学科建设新路径
        2、关怀美国外交史研究人才梯队建设与发展
四、杨生茂美国外交史研究评述
    (一)奠定中国美国外交史研究基础
    (二)构筑中国美国外交史研究体系
    (三)创立中国特色的美国外交史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拉美研究
二 进入21世纪之前的中国拉美研究
三 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中国拉美研究
四 对中国拉美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4)“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旨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一、“华人问题”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小结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二、争夺人才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小结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二、选择留学生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汤因比史学思想内容研究
        (二)《历史研究》相关研究
        (三)汤因比宗教思想研究
        (四)关于汤因比中国观的研究
        (五)关于汤因比的其他研究
        (六)日本对汤因比的研究
        (七)日本与汤因比互动关系的研究
第一章 汤因比及主要史学思想
    1.1 汤因比生平及主要经历
        1.1.1 汤因比的家族
        1.1.2 汤因比的父母
        1.1.3 汤因比生平
    1.2 汤因比主要史学思想
        1.2.1 汤因比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1.2.2 汤因比宗教观的主要内容
        1.2.3 汤因比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2.4 汤因比和平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汤因比对日本的记述和访问
    2.1 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
        2.1.1 《历史研究》中的日本形象
        2.1.2 其他着述中的日本形象
    2.2 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
        2.2.1 斥责日本侵略:汤因比第一次访问日本
        2.2.2 重塑日本自信:汤因比第二次访问日本
        2.2.3 登上日本神坛:汤因比第三次访问日本
第三章 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
    3.1 汤因比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3.2 汤因比与若泉敬的谈话:对青年困惑的解答
    3.3 汤因比与松冈纪雄的谈话:对日本发展的建议
    3.4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谈话:对东方文明的展望
第四章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解读
    4.1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
    4.2 日本关于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4.2.1 日本学术界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与评价
        4.2.2 日本民间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4.3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解读与价值判定
第五章 日本吸收外来文明中的本土文化心理影响
    5.1 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
        5.1.1 心理史学
        5.1.2 文化心理学
    5.2 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及其特点
        5.2.1 日本对中国文明的吸收
        5.2.2 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收
    5.3 文明吸收特点及文化心理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二节 办刊宗旨
    第三节 编辑发行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后记

(7)中美华工事务交涉研究(1880-18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由移民时期华工赴美概况
    第一节 华工赴美原因
        一、国内因素——天灾人祸
        二、国际因素——苦力贸易
    第二节 中美关于华工事务的早期交涉
        一、清政府的华工政策
        二、关于苦力贸易的交涉
        三、《蒲安臣条约》与华工自由赴美
第二章 全面排华初期中美关于劳工事务的交涉
    第一节 全面排华的背景
        一、华工在美活动与贡献
        二、排华之风蔓延的原因
        三、清政府保护在美华工最初的努力
    第二节 1880 年中美关于《续修条约》的交涉
第三章 1882—1887 年中美关于排华立法及暴力排华案的交涉
    第一节 关于1882—1884 年排华立法的交涉
        一、1882 年《排华法案》
        二、1884 年《排华法案》
    第二节 关于1885—1887 年间暴力排华案的交涉
        一、尤里卡排华案
        二、石泉惨案
第四章 1887—1894 年关于修订中美华工条款的交涉
    第一节 自禁华工倡议与《斯科特法案》
        一、自禁华工倡议的提出与影响
        二、关于《斯科特法案》的交涉
    第二节 1892—1894 年关于排华立法的交涉及华工自救行动
        一、1892 年《吉尔里法案》
        二、1894 年《华工条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哥伦布、麦哲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对哥伦布的评价问题
二 对麦哲伦的评价问题
三 500周年纪念前后的人物评价研究概况
四 一些思考和设想

(9)晚明海外白银内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学术研究成果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架构
第一章 晚明白银内流背景分析
    第一节 明代前中期货币体系的建立
        一、国内白银的存量
        (一)宋元时期的少量遗存
        (二)朝贡贸易的输入
        二、国内白银来源:银矿开采
    第二节 “钱钞并行”货币体系下白银货币的禁与驰
        一、宝钞与铜钱的式微
        二、民间与官方的用银
        三、货币白银化萌芽的出现
    小结
第二章 晚明中外贸易的发展与海外白银的内流
    第一节 晚明的中外形势
        一、明朝国内的时局
        二、海外银矿的发现
    第二节 晚明的中外贸易
        一、明朝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
        二、明朝与荷兰的贸易
        三、明朝与日本及其他国家的贸易
    第三节 海外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
        一、美洲白银的输华
        二、日本白银的输华
    小结
第三章 白银内流对明代货币思想及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白银内流影响下货币思想的转变
        一、“废银用钱”加强国家财政的货币思想
        二、“以银济钱”顺应商品经济的货币思想
    第二节 白银内流对明代社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四、国内史学界“中国人发现美洲”问题研究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桑”神话的仙化与历史化研究[D]. 李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论杨生茂的美国外交史研究[D]. 段卓越.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王晓德. 拉丁美洲研究, 2021(01)
  • [4]“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D]. 王禹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中美华工事务交涉研究(1880-1894)[D]. 赵凯祺. 武汉大学, 2019(06)
  • [8]改革开放以来哥伦布、麦哲伦研究述评[J]. 张箭. 海洋史研究, 2018(02)
  • [9]晚明海外白银内流研究[D]. 张然.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10]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国内史学家对“中国人发现美洲”问题的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