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给儿子的“自护”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武晓红[1](2015)在《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阶段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在心理上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可塑性强;而在生理上他们的身体发育迅速、精力充沛,是个性和独立性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化使人各方面的塑造逐步形成,使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趋于完整,是人从“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关键期。由于高中生不仅对新鲜事物有猎奇心理,而且有很强的学习、使用、适应的能力,因而手机网络广泛的受到高中生的青睐,对高中生的社会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了解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有怎样的影响,研究如何帮助高中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避免对其社会化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高中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石家庄二中高中三个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和高中生社会化的内容,将调查问卷分为性别、年级、成绩排名、与父母沟通程度四个维度,结合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将主要研究内容分为高中生使用手机网络现状的调查,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的性别、年级、成绩排名、与父母沟通的差异性分析,如何应对高中生使用手机网络的问题三方面。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借鉴已有文献,从家庭、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推动其社会化进程。本文由绪论部分和四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方法等几方面内容。在核心概念界定中,本文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和高中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将高中生社会化的内容分为:知识技能社会化,即掌握文化知识和一定的职业技能;行为规范社会化,即接受社会的行为准则、学会为人处世、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社会化,即客观合理地认识和评价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一章是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影响的现状调查,分为调查设计与实施、调查结果两个环节。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问卷的发放情况、调查对象及统计方法。调查结果部分主要呈现了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时间长度和目的、学生对手机网络的依赖程度和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用途。第二章是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影响的差异性分析。从性别、年级、成绩排名、与父母沟通程度四个维度,分析手机网络对高中生学习、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四个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根据调查结果,从父母、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减少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负面影响的建议,以帮助高中生合理使用手机网络,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金建云[2](2014)在《高考前,把孩子带到“柳暗花明处”》文中提出1有人说:青少年在高考这种巨大压力之下,对世界和自我会产生很大的悲观情绪,我从前一直很自信,觉得性格豁达的儿子不会有这个阶段。没想到,儿子金亚伦上了高三之后,在几次模拟考试和奥数模拟赛中受挫,整个人便进入了低迷期。每天流水线般的学习生活,让他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了兴趣,谈到功课、学校、班主任,他总是满腹怨言。当我想引导他看问题的闪光面时,他便会显得极其不耐烦。在公司人力资源的培训中,我学到"一个好的领导必须懂得用‘创造惊喜、抓住时机和善用资源’等方式帮助下属更新思维模式",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能将这些办法用在对儿子的教育上呢?他的生活是一
张坤香[3](2014)在《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家庭和婚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率迅速上升,单亲家庭急剧增多,单亲家庭因为结构的变化,其子女因为突然失去父爱或者母爱,出现情感和心理上的问题。单亲家庭家长在经济、住房、心理调适、子女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质量和其未成年孩子的成长。单亲家长如何才能够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其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广大单亲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并普遍焦虑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因为父母婚姻变故而置身单亲家庭的独生子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单亲家庭面临的独生子女的习惯养成、知识技能习得、健全人格形成、意志力磨练、责任感培养、个人修养提升等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行动研究法,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以亲身实践的单亲家庭教育历程,从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影响的视觉,构建一个“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体系,以期形成一个解决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模式框架。论文的主体包括:“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和阳光少年成长之路;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反思。本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一)以“规划、执行、干预、评估”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可以其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让单亲家庭教育从盲目走向科学,从被动走向主动。(二)依照此模式框架建构出来的包括评价指标、三年发展规划表、行动计划表、典型事件记录表等在内单亲操作性、实用性“任务驱动式”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浣溪沙[4](2013)在《“高分高能生”养成记》文中认为"护士长,听说你儿子通过了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的简称),有什么诀窍吗?""儿子独自在美国念书,你放心吗?"每当亲朋、同事问到上述问题,我都会在回答后补充一句,孩子在哪里都能成才,关键不是逼孩子学习,而是从小对孩子进行"职业教育"。很多家长一提起"职业教育",就和赚钱联系到一起,其实这是误区。什么行业有"钱"途,就逼孩子
张姝[5](2011)在《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父与子”的主题在中西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父亲”这一称呼所代表的不仅是在家庭内部的角色与身份,而是表明了一种社会权力,一种法与秩序,一种力量与权威。“父与子”的关系不仅是家族内部的单纯的亲缘关系,更延伸为社会不同代际的差异所显示出的当时社会的矛盾。“父与子”的主题在中西文学的历史发展中不断深化,审父、寻父、弑父等主题相继在文学中出现。本论文拟以比较文学理论为支撑,以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研究方法为依据,对中西文学中“父与子”进行探索,探究中西文学中“父与子”主题书写的异同,并进一步挖掘形成这种异同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深层次原因。全文分为以下部分:一、绪论。提出中西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所呈现的父与子关系模式,既表现了不同的特征,又具有趋同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且指出了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及方法。二、中西文学中的“父与子”主题历史发展比较。首先定义了本文所研究的“父与子”主题的定义,限定了研究的范围。然后展开“父与子”主题历史发展的比较追溯。通过对中西早期、近代和当代文学中“父与子”主题的比较研究,以及主题的发展基础和外在环境来阐述中西“父与子”主题的异同。三、中西文学中父辈形象比较。通过将中西文学文本中父亲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将父亲分成“丑恶型”、“顽固性”、“替代型”的“丑父”模式和“非亲生父亲”、“现实生存层面”的“理想之父”模式两大类来进行比较,分析出不同的父亲形态在中西不同语境中的不同阐述,揭示出这种异同的内涵。四、中西子辈形象之比较。通过子辈被“压抑”型和“反抗”型的比较来研究中西的子辈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传习中对父权的接受程度以及对父权的反抗程度,来展示中西子辈的不同价值追求,进而探究其不同的成因。五、中西文学中“父与子”主题社会内涵比较。通过东西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文学“父与子”主题异同的的原因。六、结语。探究了中西“父与子”主题突出的原因,并指出“父与子”主题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即子对父的叛逆表明子观照自身、追求自我的需要,子和父之间的竞争性,子代表的新兴力量对父代表的陈旧统治的颠覆,子取代父的新旧生命更替和社会的更迭。
晓山[6](2005)在《你在我心中常住——为母亲梅志辞世一周年作》文中研究指明我没有死,我只改换了住处;……我在你心中常住,你这见到我而哭着的人。被爱者化身为爱人的灵魂。——《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母亲不知想到什么了,她微笑着,若有所思地对我说:“有时想,我死后你们会怎么写我?可能会写我
徐林芬[7](2005)在《哪来的警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淑芳[8](2002)在《小手帕的故事》文中指出在儿子无休止的要求面前,说他是喜新厌旧,是攀比?恐怕不行。4岁多的他根本不明白何为喜新厌旧,何为攀比;告诉儿子要勤俭节约?恐怕也行不通,因为买手帕的1元钱,还不够他买一支冰淇淋。这些,在他脑子里无异于一笔糊涂账。那么该怎么办呢?
高山[9](2002)在《我给儿子的“自护”教育》文中研究指明
二、我给儿子的“自护”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给儿子的“自护”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缘由及意义 |
(一)问题提出缘由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内容 |
(二)高中生使用手机网络现状 |
(三)网络对高中生的影响研究 |
(四)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个体社会化的定义 |
(二)高中生社会化的定义 |
四、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影响的问卷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调查结果 |
(一)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时间长度和目的 |
(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
(三)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用途 |
第二章 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一、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性别差异 |
(一)手机网络对学习的影响的性别差异 |
(二)手机网络对价值观影响的性别差异 |
(三)手机网络对行为规范影响的性别差异 |
(四)手机上网对生活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 |
二、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年级差异 |
(一)手机网络对学习影响的年级差异分析 |
(二)手机网络对价值观影响的年级差异 |
(三)手机网络对行为规范影响的年级分析 |
(四)手机网络对生活影响的年级差异 |
三、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学习成绩排名差异分析 |
(一)手机网络对学习成绩的排名差异分析 |
(二)手机网络对价值观影响的排名差异分析 |
(三)手机网络对行为规范影响的排名差异分析 |
(四)手机网络对生活影响的排名差异分析 |
四、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沟通差异分析 |
(一)沟通对学习影响的差异分析 |
(二)沟通对价值观影响的差异分析 |
(三)沟通对行为规范影响的差异分析 |
(四)沟通对生活影响的差异分析 |
第三章 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
一、家庭教育方面 |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 |
二、学校方面 |
(一)教师和学校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校方面的建议 |
三、学生自身方面 |
(一)学生自身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
(二)学生自身方面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几个关键的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预期假设 |
第二章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 |
第一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流程 |
第二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规划 |
第三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执行 |
第四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干预 |
第五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评估 |
第三章 研究实施 |
第一节 只有改变自我,才能获得尊重———阳光少年小学 4—6 年级的成长足迹 |
第二节 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获得发展———阳光少年 7--9 年级的成长足迹 |
第三节 研究实施的反思 |
第四章 结论与实施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实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4)“高分高能生”养成记(论文提纲范文)
相关链接2: |
(5)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历史发展比较 |
1.1 “父与子”主题定义 |
1.2 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溯源比较 |
1.2.1 中西方早期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 |
1.2.2 中西方近现代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 |
1.2.3 中西方当代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 |
2 中西方文学中父辈形象比较 |
2.1 中西方文学中“丑父型”父辈比较 |
2.1.1 中西方文学中丑恶型父辈比较 |
2.1.2 中西方文学中顽固型父辈比较 |
2.1.3 中西方文学中“替代型”父辈比较 |
2.2 中西方文学中“理想之父”比较 |
2.2.1 中西方文学中非亲生父亲的“理想之父”比较 |
2.2.2 中西方文学中现实生存层面的“理想之父”比较 |
3 中西方文学中子辈形象之比较 |
3.1 中西方文学中子辈被“压抑”形象之比较 |
3.1.1 中西方文学中被动型被“压抑”子辈 |
3.1.2 中西方文学中自觉型被“压抑”子辈 |
3.1.3 中西方文学中隐藏型被“压抑”子辈 |
3.2 中西方文学中子辈“反抗”形象之比较 |
3.2.1 中西方文学中审父型子辈比较 |
3.2.2 中西方文学中弑父型子辈比较 |
4 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社会内涵比较 |
4.1 中西方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 |
4.2 中西方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我给儿子的“自护”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机网络对高中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D]. 武晓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15(06)
- [2]高考前,把孩子带到“柳暗花明处”[J]. 金建云.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4(12)
- [3]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D]. 张坤香.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4]“高分高能生”养成记[J]. 浣溪沙. 家长, 2013(04)
- [5]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研究[D]. 张姝. 辽宁大学, 2011(01)
- [6]你在我心中常住——为母亲梅志辞世一周年作[J]. 晓山. 新文学史料, 2005(04)
- [7]哪来的警车[J]. 徐林芬. 幼儿教育, 2005(05)
- [8]小手帕的故事[J]. 王淑芳. 父母必读, 2002(09)
- [9]我给儿子的“自护”教育[J]. 高山. 家教博览,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