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资产证券化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金融创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不断的挑战。随着资产证券化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其监管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既没有现成的模式也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目前资产证券化的政府监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有多部法规约束和规范,并形成了以银监会为主导,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总局辅助共同协调的监管体系。但目前监管中还存在监管法规、协调机制、监管真空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政府监管必需角色定位准确、监管职能完善、配套措施到位才能有效提高现资产证券化监管水平、完善监管体系。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理论依托
  • 一、金融监管理论
  • (一) 金融监管概念界定
  • (二) 金融市场失灵
  • (三) 金融监管失灵
  • 二、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 (一) 经济调控职能
  • (二) 金融市场监管职能
  • (三) 公共服务职能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监管的理论分析
  • 一、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必然性
  • (一) 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的分析
  • (二) 走向规范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三)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 二、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原则
  • (一) 促进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 (二) 保护投资者利益
  • (三) 维护信用体系的稳定
  • (四) 促进公平竞争
  • (五) 保护相关利益人
  • 第三章 我国政府监管现状
  • 一、资产证券化监管成绩显著
  • (一) 目前监管法规状况
  • (二) 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 (三) 政府监管的实际成效有目共睹
  • 二、政府监管中的问题与困境
  • (一) 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缺失
  • (二) 各监管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 (三) 政府主体角色定位不明确
  • (四) 监管范围过于狭窄
  • (五) 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力度不够
  • (六) 重复监管与监管真空同时并存
  • 第四章 完善政府监管对策思考
  • 一、政府在监管中的角色定位
  • (一) 政府监管资产证券化程序再造
  • (二) 政府监管资产证券化信息公开
  • (三) 非政府组织参与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制度通道
  • 二、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的职能
  • (一) 保持监管法律法规的一致性
  • (二) 成立统一的协调监管机构
  • (三) 综合使用多种监管方法
  • 三、政府监管配套措施到位
  • (一) 资产证券化会计原则的配套
  • (二) 资产证券化税收准则的配套
  • (三) 外部介入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资产证券化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