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越来越高的技术复杂性以及越来越短的产品周期决定了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研发可能很难完成技术的获取和突破。于是外部技术的获取就成为了企业技术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支撑着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同时,在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下,竞争的本质和强度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之间纯粹的竞争发生了转变。竞争者关系作为一种双赢策略成为了企业新的选择。从管理学上来说,焦点企业可以尝试与竞争企业建立关系来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为了理解创新绩效的产生,本研究探讨了竞争者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焦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考虑到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本文也探讨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竞争者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还对竞争者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是第一个运用竞争者关系的概念,并用来分析企业与竞争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它对竞争者关系和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知识做了扩充,并有可能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新的见解。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对98份有效回收问卷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所包含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为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者关系,包括竞争者关系强度和竞争者关系质量两个维度,对于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2)环境动态性对于竞争者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影响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当环境动态性高时,竞争者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会更强,反之亦然。(3)资源互补性、目标一致性和文化差异性作为竞争者关系的决定因素,能够影响竞争者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资源互补性和目标一致性对竞争者关系强度存在正向影响作用,资源互补性和目标一致性对竞争者关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作用,文化差异性和关系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跨界而来”竞争者如何打败传统行业巨头?[J]. 华东科技 2020(01)
- [2].产品线管理(二) 行业与竞争者分析[J]. 中国乳业 2015(02)
- [3].品读[J]. 江苏教育 2018(70)
- [4].无钱无经验如何选得最佳店铺[J]. 大众投资指南 2016(01)
- [5].毁灭者:比竞争者更可怕的商业物种[J].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5(04)
- [6].读《动脑的结果》有感[J]. 文学少年(小学) 2009(11)
- [7].打击山寨竞争者[J]. 投资与合作 2011(06)
- [8].诗意地生活[J]. 小星星(高年级版) 2008(09)
- [9].“不做什么”也是竞争力[J]. 中外管理 2014(11)
- [10].竞争者调研[J]. 经营与管理 2010(07)
- [11].机会出现时竞争者为什么不积极?[J]. 管理世界 2010(06)
- [12].焦点企业、目标企业与顾客:多中心视角下竞争者识别框架构建[J]. 情报杂志 2018(01)
- [13].试论竞争者会计[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4].毁灭者[J].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5(04)
- [15].中国已经成为美式明主竞争者[J]. 爱情婚姻家庭(特别观察) 2010(07)
- [16].基于竞争者导向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2(01)
- [17].发起对自己的进攻[J]. 中国经济周刊 2008(16)
- [18].竞争者联盟与低成本集群恶性竞争[J]. 生产力研究 2008(05)
- [19].Две жéнщины и ребёнок[J]. 中学俄语 2014(Z1)
- [20].总是抱怨,总有抱怨[J].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5(09)
- [21].【竞争者】 ASUS K43T[J]. 个人电脑 2011(07)
- [22].品牌和名牌 区别在哪里[J]. 质量探索 2014(12)
- [23].论竞争者竞争利益权利化的证成[J]. 经济法论坛 2019(01)
- [24].对,我是女性。谢谢提醒![J]. 跨世纪(时文博览) 2008(01)
- [25].成为统御行业的超级竞争者[J]. 商学院 2015(01)
- [26].专注目标而非对手[J]. 纺织服装周刊 2008(44)
- [27].不止于足球的足球反思⑥ 邪恶的竞争[J]. 齐鲁周刊 2019(02)
- [28].凭借创新一种独有的、新的机构发展模式来超越竞争者[J]. 商学院 2009(09)
- [29].绿色超越 Jeep Renegade Bluetec Concept[J]. 世界汽车 2008(03)
- [30].竞争者分析与企业市场、非市场进攻行动选择的关联性研究[J]. 管理评论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