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种对油茶幼林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生长的影响

套种对油茶幼林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生长的影响

论文摘要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其油脂含量较高且有栽培经济价值,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由于油茶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从幼树到开始挂果周期较长,在此期间,收益甚少。通过合理的林下套种,促进油茶生长、改善土壤条件,达到以短养长、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本研究在1年生油茶幼林套种白苏以及在2年生油茶幼林套种广东紫珠和花生进行随机区组设计,以不套种为对照,通过油茶苗生长性状指标和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分析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对油茶幼树生长及土壤性状影响,旨在初步提出油茶幼林套种模式,为油茶园艺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1)套种物生长情况调查调查显示花生和白苏的盖度较高,9月份达到最高峰,分别为85.6%、93.2%。或对油茶幼林地土壤的水分含量产生一定影响。花生植株个体较小,高度不到20cm,对2年生油茶苗生长影响不大。白苏和广东紫珠植株高生长明显,7月初时高度分别为53.3cm、57.8cm,10月底时分别为79.8cm、70.3cm,远高于2年生油茶苗高生长,或对油茶生长产生一定影响。(2)套种对油茶幼林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通过套种物收获后进行土壤理化性状调查显示,套种白苏、广东紫珠和花生的土壤质量含水量比不套种的分别降低了28%、28%和27%。1年生油茶林套种白苏的林地田间持水量比不套种的提高了90%,2年生油茶林套种广东紫珠和花生的林地田间持水量比不套种的分别提高了41%和49%。套种白苏、广东紫珠和花生的土壤容重比不套种分别降低了28%、15%和15%。套种白苏、广东紫珠和花生的土壤孔隙度分别提高了29%、24%和24%。套种对土壤全P和速效P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此可能与在套种之前施用P肥作为基肥存在一定联系。1年生油茶林套种白苏后土壤中速效N含量降低了12.5%,而2年生油茶林套种广东紫珠和花生的速效N含量分别降低了26.3%、25.6%。综合比较分析,初步认为套种白苏优于套种花生和套种广东紫珠,同时套种花生优于套种广东紫珠。(3)套种对油茶幼林生长影响调查分析表明,林中套种白苏影响1年生油茶苗的高、地径生长和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但能促进油茶幼苗的分枝生长、开枝散叶。套种花生较套种广东紫珠有利于2年生油茶苗生长,且均导致油茶幼苗叶面积降低,2年生苗叶面积降低程度大于1年生苗。各套种模式下的油茶苗高和地径变化趋势较一致。4月至7月,套种白苏、花生和广东紫珠的油茶幼苗的径生长趋势相同,油茶高生长增幅分别为8.86cm、2.37cm和1.39cm。7月至10月,套种花生的油茶幼苗地径和高生长增幅均较套种广东紫珠大,前者地径和高生长的增幅为0.11cm、5.29cm,后者地径和高生长的增幅则为0.06cm、2.42cm。方差分析表明:套种对油茶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4)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各套种物的成本及收购价,比较各套种物的产投比,分析油茶幼林下套种的经济效益。花生的产投比值为1.2,白苏为1.13,而广东紫珠为1.1,比较而得,花生只存在略微优势。从获得效益的时间及次数上来讲,花生和白苏均可在当年收获,收获一次,而广东紫珠可一年种植多年受益,且白苏和广东紫珠为现今市场中紧俏的中药材,林药套种模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油茶综述
  • 1.1.1 油茶研究历史
  • 1.1.2 油茶研究进展
  • 1.1.3 江西油茶的发展现状
  • 1.2 套种综述
  • 1.2.1 套种研究历史
  • 1.2.2 套种研究进展
  • 1.2.3 套种文献研究分析
  • 2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概况
  • 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4 试验材料
  • 2.5 试验设计
  • 2.6 试验方法
  • 2.6.1 套种方法及时间
  • 2.6.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6.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6.4 油茶生长数据采集时间及方法
  • 2.7 试验目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套种物生长状况分析
  • 3.2 套种对油茶幼林的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 3.3 套种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 3.4 林下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活动及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东紫珠种植[J]. 农村新技术 2017(S1)
    • [2].广东紫珠药材最适采收期的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9)
    • [3].广东紫珠太空诱变育种药物成分含量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3)
    • [4].广东紫珠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8(21)
    • [5].广东紫珠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8(09)
    • [6].广东紫珠丰产栽培技术[J]. 国土绿化 2009(06)
    • [7].紧缺药材品种“广东紫珠”栽培技术[J]. 农村百事通 2013(01)
    • [8].关于积极推广“广东紫珠”人工栽培技术的建议[J]. 今日科苑 2008(01)
    • [9].珍贵树种林下套种广东紫珠的密度效应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04)
    • [10].广东紫珠茎和叶乙醇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Ⅱ)[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08)
    • [11].优良中药材——广东紫珠的种植前景与效益分析[J]. 农村百事通 2008(07)
    • [12].不同产地广东紫珠的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8(04)
    • [13].广东紫珠干浸膏特征图谱研究[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 [14].广东紫珠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03)
    • [15].抗宫炎片质量标准研究[J]. 光明中医 2008(12)
    • [16].广东紫珠种植前景与效益分析[J]. 农村新技术 2013(04)
    • [17].广东紫珠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J]. 怀化学院学报 2014(05)
    • [18].广东紫珠土培扦插快速繁殖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26)
    • [19].广东紫珠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子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0)
    • [20].广东紫珠栽培后生物学特性的变化[J]. 中医药导报 2020(09)
    • [21].森林药材——广东紫珠丘陵高产栽培模式初探[J]. 江西林业科技 2010(04)
    • [22].RP-HPLC法测定广东紫珠干浸膏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J]. 中国医药导刊 2009(08)
    • [23].RP-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大叶紫珠中木犀草素的含量[J]. 中国药房 2011(23)
    • [24].广东紫珠中黄酮二葡萄糖醛酸苷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抗炎活性[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6(05)
    • [25].广东紫珠的化学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6(03)
    • [26].广东紫珠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 2013(03)
    • [27].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广东紫珠中苯乙醇苷的工艺研究[J]. 中草药 2013(18)
    • [28].氮磷钾肥配比对广东紫珠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10)
    • [29].广东紫珠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J]. 中国天然药物 2008(02)
    • [30].广东紫珠抑菌有效部位的筛选[J]. 南方林业科学 2016(02)

    标签:;  ;  ;  ;  ;  

    套种对油茶幼林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