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脂质论文-吴梅梅,李瀚旻,常明向

阳离子脂质论文-吴梅梅,李瀚旻,常明向

导读:本文包含了阳离子脂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姜黄素,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Walker256细胞,抗肿瘤作用

阳离子脂质论文文献综述

吴梅梅,李瀚旻,常明向[1](2019)在《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肿瘤Walker256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姜黄素及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Walker256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与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处理Walker256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吸收、细胞周期变化情况;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Wnt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和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肿瘤细胞Walker256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游离姜黄素相比,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明显增强细胞对姜黄素的吸收,显着增强对Walker256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细胞周期G2期的阻滞作用,明显下调Wnt及β-catenin的表达。结论: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比游离姜黄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Walker256细胞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艳冰[2](2019)在《阳离子脂质体联合转运吉西他滨和Mcl-1 siRNA在胰腺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s)具有临床症状隐匿、易转移和侵袭性强等特点,晚期治疗缺乏有效的手段,致死率高,5年生存率仅为8%。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是胰腺癌治疗的一线化疗药物,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存在单药化疗有效率低于15%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改善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髓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的过度表达已在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被证实,更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降低Mcl-1表达水平不仅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还可以显着提高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因此,靶向干预Mcl-1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相对于现有Mcl-1的小分子抑制剂药物,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技术因其特异性高和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基因沉默和药物开发中被广泛关注。然而,si RNA存在透膜能力弱和易降解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可靠的载体,用于将si RNA有效地递送至细胞内部,发挥基因沉默作用。目前,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si RNA递送系统,主要分为两类: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虽然病毒载体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但是其存在特异性差、封装能力有限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非病毒载体因其具有负载量大、可修饰性强、细胞毒性低和便于保存等优势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载体。其中,阳离子脂质体由于其制备简单、可重复转染和易降解等特点而被认为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1,2-二油酰氧丙基-N,N,N-叁甲基溴化铵(1,2-dioleoyl-3-trimethylammonium-propane,DOTAP)是最广泛使用的阳离子脂质体,它的价格相对便宜,并且在体外和体内应用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目的:本研究中,我们利用DOTAP、胆固醇和鱼精蛋白构建了一种基于阳离子脂质体的基因递送系统(LPs)。DOTAP可通过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头部与带负电荷的si RNA相互结合,将si RNA包封于脂质双分子层中,保护si RNA免受核酸酶降解并促使其顺利释放到细胞质中。胆固醇作为常见的辅助脂类,能够起到稳定脂质双分子层,降低阳离子脂质体毒性的作用。鱼精蛋白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si RNA结合,本身即可作为一种载体,通过与脂质基因载体配合使用,能够增强脂质基因载体的转染效率。另外,该递送载体还可以同时包载化疗药物。因此,我们利用合成的纳米载体共同递送Gem和Mcl-1 si RNA,形成LP-Gem-si Mcl-1,通过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价靶向Mcl-1干预对胰腺癌的作用以及Gem和Mcl-1 si RNA的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1)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确定了Mcl-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了下调Mcl-1表达对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2)利用DOTAP、胆固醇和鱼精蛋白制备成纳米载体,包载Gem和Mcl-1si RNA,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检测所制备的纳米载体的粒径和电位大小,并观察纳米颗粒的形貌特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了Gem的包载率以及纳米载体对si RNA的吸附能力;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LPs的细胞内摄取以及亚细胞定位;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 RNA对细胞内Mcl-1的干扰效率。(3)在体外实验中,我们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LP-Gem-si Mcl-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4)在体内实验中,通过建立小鼠的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和组织学实验检测LP-Gem-si Mcl-1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并通过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对所构建的纳米载体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1)我们发现相对于正常组织和细胞,Mcl-1在胰腺癌中是过度表达的,与现有文献报道结果一致。通过瞬时转染si RNA下调Mcl-1的表达后,能够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和Bx PC-3的增殖,并且与Gem联合使用时,增强了Gem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2)纳米粒子的形态学表征:观察到制备的纳米粒子的粒径150-200nm左右,球形且呈单层分散状态;UPLC测得Gem的包载率约为19.3%;琼脂糖凝胶实验证实LPs具有较好的核酸吸附能力;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LPs所包载的Gem和si RNA可以高效地被胰腺癌细胞摄取,并且定位在溶酶体中;进一步测得LP-si Mcl-1(LPs包载Mcl-1 si RNA)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胞内Mcl-1的表达。(3)体外实验中证实,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P-Gem-si Mcl-1可以有效地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发生,效果明显高于LP-Gem(LPs包载Gem)和LP-si Mcl-1的单载组。(4)体内实验中,观察到LPs所载运的药物可以被动靶向于肿瘤部位,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LP-Gem-si Mcl-1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也明显受到了抑制,证实了Gem和Mcl-1si RNA的协同抗肿瘤效应,并且LPs纳米材料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利用基于阳离子脂质体的药物和基因共递送系统成功地将Gem和Mcl-1 si RNA共同递送到胰腺癌细胞中,并证实了降低Mcl-1表达可以增强Gem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二者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通过该研究,我们明确了靶向Mcl-1干预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并利用阳离子脂质体递送系统验证了si RNA和化学治疗药物联合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为胰腺癌的治疗新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室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何芳丽,程健琳,李俐娟,李亚林,苏泽红[3](2019)在《氨基酸类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化工程序合成阳离子脂质TMA-C2-Glu-C12,经双蒸水超声分散后制得相应的氨基酸类阳离子脂质体,实验共合成了八种氨基酸类阳离子脂质,经过二次整流后分散成对应的质体。实验结果表明,在HBL100、HT1080和GC-1细胞系中,TMA-C2-Glu-C12的转染效率与Lipofectamine 2000相当,在HEK293、Ges-1、Huvce、HeLa和SW480细胞系中进行结果对比,实验表明TMA-C2-Glu-C12的细胞毒性不强,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转载体。(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易文婧,阿地力江·阿不力米提,赵志刚[4](2019)在《DPA-Zn金属阳离子脂质的合成及转染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Zn(II)-二甲基吡啶胺(Zn-DPA)合成了含十六烷基醇疏水性尾部的单/双核金属阳离子脂质6a-6b.通过凝胶电泳、溴乙锭置换和粒径电位实验考察了它们与质粒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个金属脂质均可将DNA包裹缩合成具有适当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的纳米颗粒.并且,双核金属脂质6b具有比单核脂质6a更强的DNA结合能力.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金属脂质体/DNA复合物具有较低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大于80%).体外基因转染研究表明,单核金属脂质6a的转染效率优于双核金属脂质6b.(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晶晶[5](2019)在《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普遍的种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NSCLC的诊疗方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临床治疗现状仍不乐观。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 disodium,PMX)是新型的多靶点抗叶酸药物,能阻碍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进而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PMX能明显增长NSCLC患者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然而,PMX半衰期较短,静脉注射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的时间有限,且该药物本身不具备肺部靶向特性,会导致血液学毒性和肝肾功能障碍等毒副作用。脂质体作为抗癌药物递送系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它具有如下优势:(1)在体内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2)可增长药物滞留时间,具有缓释性;(3)具有EPR效应,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4)可包封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5)表面可被靶向因子修饰,提高靶向效率。阳离子脂质体除了具备上述特点外,还可以增加粘附性,防止纤毛运动与巨噬细胞吞噬,另外还可以利用正负电荷吸引主动靶向到肺部,具有肺靶向特性。为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其在肺部的聚集浓度,延长PMX作用时间,本课题以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脂质膜材,以硬脂胺(Stearylamine,SA)为调节电荷的阳性成分,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SA-PMX-Lips),并进行了体内外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培美曲塞二钠普通脂质体(PMX-Lips)的制备及表征、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体外释放及初步安全性评价、药物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研究。1.PMX-Lips的制备及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PMX含量,方法学研究显示该方法符合测定要求。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MX-Lips,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筛选,筛选出了最优的处方及工艺。然后通过重现性试验,验证最佳处方和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最优处方及工艺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所制备的脂质体PMX-Lips的平均粒径为(180.4±2.4)nm,电位为(-5.17±0.29)mV,包封率为(58.29±1.24)%,载药量为(7.37±0.36)%,pH值为(6.69±0.17)。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PMX-Lips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均匀,无黏连。2.SA-PMX-Lips的制备及表征用SA修饰PMX-Lips,在PMX-Lips的制备处方及工艺的基础上,制备SA-PMX-Lips。以粒径、电位和包封率为筛选指标,确定了最优的SA用量,重现性试验表明该处方工艺稳定可靠。所制备的SA-PMX-Lips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均匀,无黏连。SA-PMX-Lips平均粒径为(219.7±4.97)nm,电位为(22.2±0.52)mV,包封率为(92.39±1.94)%,载药量为(9.15±0.07)%,PMX-Lips的pH值为(8.65±0.07),能够满足静脉注射要求。3.体外释放及初步安全性评价采用UV检测PMX在释放介质中的含量,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适于测定。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实验,在不同时间点测定PMX溶液(PMX-Sol)、PMX-Lips和SA-PMX-Lips的累积释放百分率,绘制释放曲线,然后对叁组制剂药物体外释放情况进行数学模型的拟合。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PMX-Sol相比,PMX-Lips和SA-PMX-Lips释放相对缓慢。PMX-Sol组6小时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百分率达到(97.59±1.00)%,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48小时仅释放78%左右。叁种制剂的体外释放过程均符合Weibull方程。然后对PMX-Lips和SA-PMX-Lips进行了初步安全性评价,通过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发现,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的各组织病理切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PMX-Lips和SA-PMX-Lips对各组织器官无损伤,初步判定安全性良好。4.药物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PMX在体内的含量,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以PMX-Sol为对照,尾静脉注射PMX-Lips和SA-PMX-Lips,给药后分别于设定时间点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血浆、心、肝、脾、肺、肾,测定其中的药物含量。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始终高于PMX-Sol组。将PMX包封在脂质体内后,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的平均滞留时间(MRT)比PMX-Sol组分别增加了 2.29倍和5.14倍,表明将PMX制备成为脂质体后,延长了作用时间。另外PMX-Lips组和SA-PMX-Lips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PMX-Sol组的1.71倍和2.91倍,表明将PMX制备成为脂质体后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治疗效果,且SA-PMX-Lips的效果优于PMX-Lips(SA-PMX-Lips的生物利用度是PMX-Lips的1.70倍)。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的包裹改变了药物的组织分布状况,提高了在脾中的分布,降低了在心脏和肾脏的分布。另外SA-PMX-Lips组在肺中的浓度始终高于PMX-Sol组和PMX-Lips组,SA-PMX-Lips组在肺中的AUC是PMX-Sol的2.47倍,是PMX-Lips的1.94倍,表明脂质体经硬脂胺修饰后可显着增加肺部的靶向效率,对于提高PMX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本课题成功制备了 SA-PMX-Lips,并系统地进行了体内外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制剂符合实验预期,希望能为PMX的有效递送和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高悬,邹建中,蒋冰蕾,徐蝶,罗勇[6](2019)在《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增加HIFU消融效果: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对HIFU消融荷瘤鼠肿瘤组织的影响。方法培养双歧杆菌,并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检测体外连接率。建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荷瘤鼠模型,将48只荷瘤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前后2次经尾静脉注射不同物质(间隔2天),其中A组(PBS组)2次均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B组(双歧杆菌组)分别注射双歧杆菌、PBS,C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组)分别注射PBS、阳离子脂质纳米粒,D组(双歧杆菌+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组)分别注射双歧杆菌、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第2次注射完成后24 h,对荷瘤鼠肿瘤组织行HIFU辐照,分析肿瘤组织灰度变化。分别于HIFU辐照前1 h和辐照后1天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双歧杆菌的肿瘤靶向性,并测算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体积和能效因子(EEF),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双歧杆菌革兰染色呈蓝紫色的长棒状,表面电位-29 mV;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呈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80.21±60.20)nm,表面电位25 mV。各组间灰度变化值(F=143.40)、凝固性坏死体积(F=243.20)、EEF(F=5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灰度变化值及凝固性坏死体积A组<B组<C组<D组,EEF:A组>B组>C组>D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荷瘤鼠心、肝、脾、肺、肾组织及A、C组肿瘤组织中均无双歧杆菌生长;B、D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双歧杆菌。结论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可增强HIFU对荷瘤鼠肿瘤组织的消融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05期)

范亚楠[7](2019)在《阳离子脂质辅助的纳米颗粒递送肿瘤mRNA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常见策略之一。递送肿瘤相关抗原进入抗原提呈细胞,进而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已经成为目前疫苗开发的主要目标。快速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在此途径中至关重要,然而有效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通常需要一个较长时间间隔的免疫接种。因此,缩短这一间隔时长是肿瘤疫苗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抗原提呈细胞作为摄取、加工、提呈抗原进而致敏T细胞的始动者,是肿瘤疫苗最主要的作用对象。体外转录合成的表达特定蛋白质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生产周期短,并且可以避免基于质粒或病毒整合到基因组的安全性问题,可以作为肿瘤免疫治疗有效的激活剂,在肿瘤疫苗领域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mRNA极易被核酸酶降解并且难以直接进入细胞,递送mRNA疫苗至树突状细胞(DCs)受到各种技术上的限制。利用纳米载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递送mRNA疫苗的难题,由此发展了一系列递送mRNA疫苗的纳米载体。本论文主要是基于阳离子脂质辅助的纳米颗粒(CLAN)递送mRNA疫苗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CLAN包载的编码肿瘤模式抗原(TAA)mRNA在体内外均可以有效地刺激DCs的成熟,进而诱导抗原特异性的CTLs的活化和增殖。尾静脉注射包载编码卵清蛋白(OVA)mRNA的CLAN至小鼠体内,可以激活机体高强度的OVA特异性肿瘤杀伤T细胞应答,并且在高转移的E.G7-OVA淋巴瘤模型中有效减缓肿瘤生长。因此,基于CLAN的mRNA疫苗递送平台可以有效地引起适应性免疫反应,后续研究还可以联合不同种类的免疫佐剂,以更有效地发挥mRNA疫苗的免疫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15)

邹瑞,彭正松[8](2019)在《阳离子脂质体递送STAT3 siRNA抑制黑色素肿瘤细胞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用其搭载鱼精蛋白与STAT3 siRNA复合物,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该复合体系可显着抑制STAT3基因在黑色素瘤细胞B16中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首先对载体材料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测定,检测了不同复合比例下载体和siRNA复合物的粒径和电位。利用载体和siRNA的复合物对B16细胞进行转染并测定转染效率,随后对复合材料的毒性进行了检测。此外还进行了细胞凋亡、平板克隆、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等一系列实验来进一步确定载体复合物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脂质体搭载复合了鱼精蛋白的STAT3siRNA表现出了良好的靶向治疗性及优秀的递送效率,且复合体系稳定性良好,毒性低。(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邹瑞[9](2019)在《利用阳离子脂质体递送STAT3 siRNA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发生病变造成的一种致命性的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常见于皮肤,亦见于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虽然黑色素瘤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但其却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肿瘤之一。目前,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对肿瘤的发展控制效果却收效甚微。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常见于发生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癌发病率排在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在我国已经成为了继肺癌、胃癌、肝癌的又一大常见癌症之一。传统的手术切除以及化、放疗对于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且极易引起预后不良。基因治疗目前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策略。基于DNA的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前期及临床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受到质粒载体大小和异源型的限制,以及由于目的DNA在体内的传递效率低、作用效果低且极易引发机体免疫应答从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危害患者身体的原因,极大的阻碍了基于DNA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大范围推广及应用。基于此,发展其他有效形式的治疗方式是基因免疫治疗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研究的深入,利用脂质体搭载目的RNA,通过RNA干扰技术(RNAi)实现精确的肿瘤靶向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可能。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现象是由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引发的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序列特异性基因转录后的沉默过程。通过将双链的特异性的siRNA导入细胞,干扰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相关肿瘤的增长并诱发肿瘤细胞的凋亡。现有研究表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癌细胞的增殖由STAT基因启动,经过JAK/STAT信号转导(JAK/STAT signaling)及CDK的调节,可抑制癌细胞的自然凋亡,并且促进癌细胞的分裂繁殖。本文中,我们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some(以下简称LP)搭载鱼精蛋白(Protamine,以下简称P)复合的STAT3 siRNA(LPP-siRNA-complex)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探究其沉默抑制效果,并随后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有黑色素瘤/结肠癌的小鼠进行治疗以验证其体内疗效,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方法:我们首先对LP及LP-P-siRNA-complex进行了表征定性,检测了不同复合比例下LP-P-siRNA-complex的粒径和电位以及其负载siRNA的能力,并最终确定了实验中所用的LP-P-siRNA-complex复合比。随后在体外,我们利用LP-P-siRNA-complex转染了B16、CT26细胞并进行了对复合体的转染效率测定并利用CCK-8法对LP、P以及LPP复合材料的毒性进行了检测。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复合体转染过后B16细胞和CT26细胞的凋亡、平板克隆、STAT3mRNA转录水平检测及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测定。在体内实验部分,我们首先构建了B16小鼠肿瘤模型,并利用LP-P-siRNA-complex通过静脉递送的方式对小鼠进行了治疗。治疗期间,对包括治疗小鼠组在内的实验小鼠进行了体重监测并在治疗周期结束后对小鼠肿瘤大小进行拍照,随后处死实验小鼠并对心、肝、脾、肺、肾进行了HE染色以探究复合体材料的安全性。结果:粒径电位检测结果显示,当LP的浓度为1mg/ml时,其粒径为36.12±2.98nm,电位为42.8±1.2mv。凝胶阻滞(EMSA)结果显示在LP:P:siRNA质量比为1:2:1的时候,LPP可以完全阻滞siRNA。将1mg/ml的LP与P以及Scramble siRNA按照1:2:1的质量比例进行定量后得到复合体,其粒径及电位分别为43.82±0.82nm及28.7±1.5mv。转染效率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使用LPP递送Cy3转染B16细胞24h后,其转染效率达68.76%,远高于对照组(P<0.0001)。在转染CT26细胞时,转染效率可以达到81%左右,也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同样具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1)。LPP在B16及CT26细胞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证明了实验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凋亡的确是由于STAT3 siRNA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LPP递送STAT3 siRNA对B16及CT26细胞进行转染后,qPCR结果显示STAT3 mRNA的转录水平显着下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AT3蛋白表达量降低。在利用LPP递送STAT3 siRNA对两种细胞进行转染后,实验组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均存在明显的降低,结果存在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性(P<0.001)。此外,凋亡实验检测结果显示,LPP可以显着性抑制B16及CT26细胞的增殖(P<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在经过LPP/siSTAT3复合体治疗后,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肿瘤显着减小,且心肝脾肺肾的H&E染色未显示出复合体明显的体内毒性。结论:实验数据表明,LP-P-STAT3 siRNA-complex表现出了良好的靶向治疗性及优秀的递送效率,且LPP-STAT3 siRNA-complex稳定性良好,毒性低;LPP-STAT3 siRNA-complex递送至肿瘤后能够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静脉注射治疗中LPP-STAT3 siRNA-complex也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且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韩飞,沈松,戚雪勇,戈延茹[10](2019)在《磁性阳离子脂质体的构建及在内毒素清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具有Fe_3O_4内核的磁性阳离子脂质体Fe_3O_4-CLs,考察其对内毒素分子(脂多糖LPS)的体外吸附作用,验证其对LPS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内毒素血症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并在水化过程中包裹Fe_3O_4纳米粒子,最终采用机械挤出法制备Fe_3O_4-CLs纳米载体,并对其形态、粒径及表面性质进行表征;采用鲎试剂法检测Fe_3O_4-CLs对LPS的体外吸附作用,然后探究Fe_3O_4-CLs对LPS诱导的细胞凋亡或细胞内活性氧(ROS)升高的抑制作用,最终构建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研究Fe_3O_4-CLs对内毒素处理的小鼠的体内治疗效果。结果:所构建的Fe_3O_4-CLs纳米载体大小均一,呈核壳型结构,粒径为150 nm。体外吸附实验表明Fe_3O_4-CLs纳米粒子对LPS的吸附率达到63%,能明显降低LPS诱导的细胞死亡率,下调细胞内ROS水平;小鼠实验结果显示Fe_3O_4-CLs能显着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抑制肝、肺组织损伤,可明显抑制LPS所致体温持续下降,最终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其存活率为7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Fe_3O_4-CLs可吸附清除体内外LPS,对内毒素血症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为体内毒素的直接清除和进一步载药治疗的联合应用做出了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阳离子脂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s)具有临床症状隐匿、易转移和侵袭性强等特点,晚期治疗缺乏有效的手段,致死率高,5年生存率仅为8%。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是胰腺癌治疗的一线化疗药物,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存在单药化疗有效率低于15%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改善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髓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的过度表达已在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被证实,更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降低Mcl-1表达水平不仅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还可以显着提高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因此,靶向干预Mcl-1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相对于现有Mcl-1的小分子抑制剂药物,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技术因其特异性高和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基因沉默和药物开发中被广泛关注。然而,si RNA存在透膜能力弱和易降解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可靠的载体,用于将si RNA有效地递送至细胞内部,发挥基因沉默作用。目前,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si RNA递送系统,主要分为两类: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虽然病毒载体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但是其存在特异性差、封装能力有限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非病毒载体因其具有负载量大、可修饰性强、细胞毒性低和便于保存等优势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载体。其中,阳离子脂质体由于其制备简单、可重复转染和易降解等特点而被认为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1,2-二油酰氧丙基-N,N,N-叁甲基溴化铵(1,2-dioleoyl-3-trimethylammonium-propane,DOTAP)是最广泛使用的阳离子脂质体,它的价格相对便宜,并且在体外和体内应用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目的:本研究中,我们利用DOTAP、胆固醇和鱼精蛋白构建了一种基于阳离子脂质体的基因递送系统(LPs)。DOTAP可通过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头部与带负电荷的si RNA相互结合,将si RNA包封于脂质双分子层中,保护si RNA免受核酸酶降解并促使其顺利释放到细胞质中。胆固醇作为常见的辅助脂类,能够起到稳定脂质双分子层,降低阳离子脂质体毒性的作用。鱼精蛋白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si RNA结合,本身即可作为一种载体,通过与脂质基因载体配合使用,能够增强脂质基因载体的转染效率。另外,该递送载体还可以同时包载化疗药物。因此,我们利用合成的纳米载体共同递送Gem和Mcl-1 si RNA,形成LP-Gem-si Mcl-1,通过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价靶向Mcl-1干预对胰腺癌的作用以及Gem和Mcl-1 si RNA的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1)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确定了Mcl-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了下调Mcl-1表达对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2)利用DOTAP、胆固醇和鱼精蛋白制备成纳米载体,包载Gem和Mcl-1si RNA,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检测所制备的纳米载体的粒径和电位大小,并观察纳米颗粒的形貌特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了Gem的包载率以及纳米载体对si RNA的吸附能力;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LPs的细胞内摄取以及亚细胞定位;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 RNA对细胞内Mcl-1的干扰效率。(3)在体外实验中,我们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LP-Gem-si Mcl-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4)在体内实验中,通过建立小鼠的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和组织学实验检测LP-Gem-si Mcl-1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并通过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对所构建的纳米载体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1)我们发现相对于正常组织和细胞,Mcl-1在胰腺癌中是过度表达的,与现有文献报道结果一致。通过瞬时转染si RNA下调Mcl-1的表达后,能够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和Bx PC-3的增殖,并且与Gem联合使用时,增强了Gem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2)纳米粒子的形态学表征:观察到制备的纳米粒子的粒径150-200nm左右,球形且呈单层分散状态;UPLC测得Gem的包载率约为19.3%;琼脂糖凝胶实验证实LPs具有较好的核酸吸附能力;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LPs所包载的Gem和si RNA可以高效地被胰腺癌细胞摄取,并且定位在溶酶体中;进一步测得LP-si Mcl-1(LPs包载Mcl-1 si RNA)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胞内Mcl-1的表达。(3)体外实验中证实,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P-Gem-si Mcl-1可以有效地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发生,效果明显高于LP-Gem(LPs包载Gem)和LP-si Mcl-1的单载组。(4)体内实验中,观察到LPs所载运的药物可以被动靶向于肿瘤部位,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LP-Gem-si Mcl-1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也明显受到了抑制,证实了Gem和Mcl-1si RNA的协同抗肿瘤效应,并且LPs纳米材料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利用基于阳离子脂质体的药物和基因共递送系统成功地将Gem和Mcl-1 si RNA共同递送到胰腺癌细胞中,并证实了降低Mcl-1表达可以增强Gem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二者具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通过该研究,我们明确了靶向Mcl-1干预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并利用阳离子脂质体递送系统验证了si RNA和化学治疗药物联合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为胰腺癌的治疗新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室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阳离子脂质论文参考文献

[1].吴梅梅,李瀚旻,常明向.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肿瘤Walker256细胞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2].王艳冰.阳离子脂质体联合转运吉西他滨和Mcl-1siRNA在胰腺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何芳丽,程健琳,李俐娟,李亚林,苏泽红.氨基酸类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

[4].易文婧,阿地力江·阿不力米提,赵志刚.DPA-Zn金属阳离子脂质的合成及转染活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刘晶晶.培美曲塞二钠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D].山东大学.2019

[6].高悬,邹建中,蒋冰蕾,徐蝶,罗勇.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增加HIFU消融效果:实验研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9

[7].范亚楠.阳离子脂质辅助的纳米颗粒递送肿瘤mRNA疫苗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8].邹瑞,彭正松.阳离子脂质体递送STAT3siRNA抑制黑色素肿瘤细胞探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邹瑞.利用阳离子脂质体递送STAT3siRNA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10].韩飞,沈松,戚雪勇,戈延茹.磁性阳离子脂质体的构建及在内毒素清除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9

标签:;  ;  ;  ;  

阳离子脂质论文-吴梅梅,李瀚旻,常明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