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大鼠模型的构建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用于制作下尿路梗阻诱发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DO)模型的动物以大鼠最为常用。建立下尿路梗阻的常用方法为下腹部切口,分离膀胱颈部,游离尿道,于膀胱颈部结扎近端尿道。如需行尿流动力学检测,术中留置膀胱造瘘管。然而,术中解剖结构的破坏可能损伤盆腔神经丛,且术后瘢痕引起的膀胱变形及梗阻程度差异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以往的DO建模和检测方法存在以下不足:手术操作复杂且用时长;术中易引起较大量出血,手术对动物组织和解剖结构破坏较大,易损伤输尿管及血管神经丛;术后因创伤引起的瘢痕可能造成组织变形,造成下尿路梗阻程度的差异,梗阻程度难以统一标准;动物经开腹及膀胱造瘘后不易饲养,期间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因此,在动物研究方面亟需优良的建模方法。本研究在以往动物建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下尿路梗阻模型和简化的尿流动力学检测途径,构建了新的下尿路梗阻诱发DO大鼠模型。方法本研究用180-210g左右雌性Wistar大鼠50只,其中梗阻建模组40只,对照组大鼠10只,动物分组随机选取,各组动物建模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均未发现DO。梗阻建模组大鼠10%水合氯醛350 mg/kg腹腔麻醉。置大鼠于仰卧位,暴露下腹部,分辨尿道口和阴道口。硬膜外麻醉管(F3,外径1mm)自尿道口插管入膀胱内,见尿液流出。以硬膜外麻醉管为支撑,轻轻提起硬膜外麻醉管,小圆针4-0丝线环形缝扎尿道,松紧度适中(牵拉硬膜外麻醉管周围组织可移动,硬膜外麻醉管又可轻易拔出),轻轻拔出硬膜外麻醉管,消毒下腹部及结扎线结。对照组大鼠除不行尿道结扎,其余操作与梗阻建模组大鼠相同。大鼠术后置于复苏箱内,观察24小时无异常后放回动物房喂养,梗阻建模成功。梗阻建模后大鼠单笼喂养6周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筛选DO模型。大鼠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前拆除尿道结扎线,固定大鼠于控制笼内,行硬膜外麻醉管尿道插管并通过三通管与微量灌注泵和尿流动力学检测仪相连。连续检测三个排尿周期,评估DO的发生情况,筛选DO模型,同时记录膀胱最大容量、DO收缩波波幅、排尿反射收缩波波幅并绘制尿流动力学检测图。取梗阻建模DO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膀胱组织行HE染色,比较组间逼尿肌细胞和间质改变情况。结果大鼠建模术后6周,梗阻建模组40只大鼠中2只死亡,4只结扎线脱落。对照组10只大鼠全部存活。因此,梗阻建模组共34只大鼠和对照组共10只大鼠行尿流动力学检测。梗阻建模组34只大鼠中11只出现DO, DO发生率为32.4%(11/34)。对照组10只大鼠无DO出现。梗阻建模DO组大鼠膀胱最大容量为0.89±0.19 m1,对照组大鼠为0.273±0.036 ml,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排尿反射最大压在梗阻建模DO组大鼠为63.5±17.4 cm.H2O,对照组大鼠为45.9±4.1 cm.H2O,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本研究把梗阻建模DO大鼠划分为低排尿反射压组和高排尿反射压组,压力分别为49.2±4.2 cm.H2O和80.8±7.1 cm.H2O,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另外,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梗阻建模DO组大鼠膀胱重量明显增加(0.127±0.015g和0.226±0.085g,P=0.003)。尿流动力学检测显示,梗阻建模DO大鼠中DO收缩波多出现在排尿反射之前的储尿末期。另外,梗阻建模DO大鼠膀胱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现为逼尿肌增生和逼尿肌间纤维组织增生。对照组大鼠膀胱组织未见逼尿肌及间质增生。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并改进了DO大鼠模型。意义本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新的DO大鼠模型构建途径,为今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DO动物模型。第二部分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和内脏高敏感的关系研究背景及目的对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DO)的基础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对逼尿肌本身改变的认识上。有报道显示,DO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另外,DO患者IBS的发生率也较高。这就提示我们,DO和IBS可能有协同发生的倾向。DO和IBS都是平滑肌器官的功能障碍性疾病,且都存在平滑肌的过度活动。因此我们推测,发生于膀胱平滑肌的DO与发生于消化道平滑肌的IBS拥有某些共同或相近的发病机制。内脏神经是联系膀胱和消化道两种平滑肌器官的纽带,内脏高敏感(VH)可能是两者共同的发病基础。基于以上推测,在前期DO大鼠模型的基础上,结合VH大鼠模型,本研究对DO和VH的关系加以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eal time RT-PCR方法比较DO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膀胱组织中传入神经受体(P2X3受体)和神经递质(P物质)的差异,评估DO组大鼠膀胱传入神经敏感性的改变,进而判断DO组大鼠是否存在膀胱水平的VH。另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DO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的差异,评估DO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性致敏程度,进而判断DO组大鼠是否存在脊髓水平的VH。另一方面,通过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的方法建立VH大鼠模型。采用尿流动力学方法比较VH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DO的发生率,筛选VH组DO大鼠并评估VH对DO的影响。另外,采用组织学方法比较VH组DO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及间质的差异,进一步探讨DO和VH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对照组大鼠相比,DO组大鼠P2X3受体在膀胱黏膜表达明显增强(P=0.005)。然而,在DO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膀胱逼尿肌,P2X3受体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582)。Real time RT-PCR检测显示,DO组大鼠膀胱组织中P2X3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大鼠,但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1.23×10-4±1.06×10-4和4.96×10-5±2.97×10-5,P=0.06)。免疫组化检测显示,DO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相比,P物质在膀胱黏膜和逼尿肌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另外,DO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相比,脊髓背角中c-Fos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另一方面,VH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尿流动力学检测显示,VH组大鼠DO发生率为67%(12/18),对照组大鼠未发现DO。与对照组大鼠相比,VH组DO大鼠膀胱容量、排尿反射压和膀胱重量均明显增加。对照组大鼠膀胱容量为0.265±0.052ml, VH组DO大鼠膀胱容量为0.621±0.185 ml,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大鼠排尿反射压为43.6±5.5 cm.H2O,VH组DO大鼠排尿反射压为50.4±7.0 cm.H2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对照组大鼠膀胱重量为0.112±0.021 g,VH组DO大鼠膀胱重量为0.181±0.034 g,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另外,VH组DO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膀胱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大鼠相比,VH组DO大鼠膀胱组织伴肌间水肿,未见明显的逼尿肌细胞肥大和间质增生。结论DO组大鼠膀胱黏膜中传入神经受体P2X3表达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增强。DO组大鼠伴有膀胱水平的传入神经敏感性升高即膀胱感觉的增强或致敏。另外,与对照组大鼠相比,DO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未见明显改变。DO组大鼠不伴有明显的脊髓水平的神经性致敏。另一方面,部分VH组大鼠伴有DO, VH参与了DO的发生。与对照组大鼠相比,VH组DO大鼠在尿流动力学和组织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意义本研究对DO和VH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DO发生时膀胱传入神经受体P2X3的表达增强,即通过致敏的膀胱传入神经,产生DO。另一方面,VH参与了DO的发生,即通过高敏感的内脏神经,产生DO。这将使我们以一个崭新的角度去理解DO的发生,从而改变目前DO基础研究和治疗靶向多集中在逼尿肌本身的现状,并为DO研究探索出一个新的方向。第三部分不同性别患者的膀胱尿路上皮肿瘤临床发病特点研究背景及目的我们的前期成果证实,年龄与膀胱尿路上皮肿瘤(BUT)临床发病特点有关,高龄是影响BUT不良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鉴于BUT在男女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分别分析年龄对男女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的影响,并探讨前列腺增生/肥大(BPH/BPE)对男性BUT患者和绝经对女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1例BU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56例,女性患者215例。不同性别间各按年龄分为三组:≤50岁,51-69岁,≥70岁。在分析男女BUT患者各年龄组临床发病特点差异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 regression探讨BPH/BPE对男性BUT患者和绝经对女性BUT患者的影响。结果男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如下:1.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尿路上皮癌(UCB)和高级别UCB在各年龄组所占比例逐渐增加(P<0.001,P=0.012)。在非浸润性UCB中,高级别UCB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比例逐渐增加(P=0.006)。2.相对于不伴有BPH/BPE的BUT患者,伴有BPH/BPE的BUT患者中患不良生物学行为BUT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在UCB患者中,在排除年龄因素影响的情况下,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证实了BPH/BPE与高级别UCB的关系。女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如下:1.随着年龄的增长,UCB在各年龄组所占比例逐渐增加(P=0.003)。2.在UCB首发症状中,无痛性肉眼血尿在50岁以上患者中出现比例较高(P=0.003)。3.与未绝经BUT患者相比,已绝经BUT患者中UCB和浸润性UCB所占比例均较高(P=0.001,P=0.011)。在排除年龄因素影响的情况下,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证实了绝经与BUT临床发病特点的关系。结论高龄是影响男性和女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的不良因素。另外,BPH/BPE是影响男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的因素,伴有BPH/BPE的BUT患者患不良生物学行为BUT的比例较高;绝经是影响女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的因素,绝经后BUT患者患不良生物学行为BUT的比例较高。意义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BPH/BPE对男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和绝经对女性BUT患者临床发病特点的影响,为BUT临床发病特点提出了新的风险因素。本研究为临床工作者对BUT患者病情评估和科研工作者对BUT生物学行为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4(02)
- [2].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神经调节疗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08)
- [3].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疗效的影响[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8(06)
- [4].逼尿肌过度活动症患者及男性健康成人控尿状态下大脑激活区的SPECT显像[J]. 同位素 2009(01)
- [5].逼尿肌过度活动中RyR2开放程度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08)
- [6].钾通道开放剂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的研究进展[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04)
- [7].BTX-A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伴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12)
- [8].逼尿肌过度活动伴收缩力受损患者尿动力学分析与治疗效果评价[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9(07)
- [9].索利那新对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效果观察[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12)
- [10].难治性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尿动力学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01)
- [11].膀胱注射内肉毒素A治疗原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的不良反应:其危险因素及对治疗结果的影响[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1(02)
- [12].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意义[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7)
- [13].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伴收缩功能受损的尿动力学分析[J]. 江苏医药 2013(23)
- [14].膀胱三角区联合逼尿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伴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05)
- [15].逼尿肌过度活动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夜间排尿、尿急及尿失禁严重程度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05)
- [16].索利那新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临床研究[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5(10)
- [17].尿动力学检查在预测混合型尿失禁患者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1(36)
- [18].脊髓损伤的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西南军医 2013(01)
- [19].CX43蛋白磷酸化在大鼠逼尿肌过度活动症中的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06)
- [20].托特罗定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8(06)
- [21].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尿动力学判定[J]. 广东医学 2018(05)
- [22].钩藤碱治疗骶上脊髓损伤致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的实验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23)
- [23].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术前评估性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04)
- [24].舍尼亭联合α受体阻滞剂对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26)
- [25].托特罗定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和夜间留置导尿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疗效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6)
- [26].200例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影像尿动力学特点分析[J]. 系统医学 2017(04)
- [27].伴有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对于BPH的意义[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3(12)
- [28].阴茎背神经电调节改善脊髓损伤排尿功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01)
- [29].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无创临床评估应用进展[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7(09)
- [30].经表面电极电刺激胫神经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