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在我校高效“彩虹”课改中的实施

小议“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在我校高效“彩虹”课改中的实施

◆张丽花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开发区高中266700

摘要:学生限时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代表展示成果,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或互相评价,反思提升,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或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高效“彩虹”

一、问题现状

2011年夏季我市高中进城工作圆满结束,一中与九中招生的扩大,使我校生源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面对与以往基础完全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使化学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学情,探索出高效课堂的教学规律,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今改革的重点之一。

二、新型学生学习方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实施

操作流程:课前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课前预习区→课堂上学生在探究式问题组或探究实验的引导下限时独立自主完成课堂互动区→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代表质疑或补充,相互交流→学生自我评价或其他小组代表量化互相评价→学生自我反思或其他小组成员反思升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或方法。

1.课前学生在教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温故知新区]与[课前预习区]

导学案采用问题推理、归类总结、表格比较等多种形式,将预习提纲设计成具有一定思维广阔度和深刻度的问题。例如在《氮和氮的氧化物》一节中的[课前预习区]最后设计的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是:你有何独特的方法记忆工业上合成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第二天上课时我刚走进教室第二小组的组长就大声地告诉我:“老师,我们组的张宁同学要送给你一幅对联”,我第一反应是对联?但凭这几年的磨练我仍是面带笑容的对同学说:“同学们静一静,给张宁个机会,看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张宁腼腆地站起来说:“上联:氮气氢气制氨气;下联:高温高压催化剂;横批:可逆”。张宁话音刚落,全班雷鸣般的掌声一片!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给你惊喜!用观念而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作为学习目标,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2.课堂上学生在探究式问题组或探究实验的引导下限时独立自主完成[课堂互动区]

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建构的过程,而简单的灌输和说教对知识的形成是没有作用的。问题是教与学的关键驱动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讲浓硫酸的性质时,我设计如下情景:新闻报道:(节选)

2008年5月21凌晨零点五十分左右,一辆满载20吨浓硫酸大型铝槽罐车翻落农田,槽罐破裂造成20吨浓硫酸外泄,两名驾驶员及时逃生。由于事发凌晨,泄露的浓硫酸没有及时清理,现场的农作物和被撞断的几棵大树树枝都被浓硫酸烧得焦黑,周围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事后,有关单位组织调运了10多吨熟石灰对外泄的浓硫酸进行中和。环保部门表示,经过及时处理,事故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问题探究]

(1)事后如何处理泄露的浓硫酸?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个化学性质?

(2)浓硫酸给农作物树木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

(3)空气中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份可能是什么?猜想它是如何形成的?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发生了什么反应?

(4)浓硫酸放在何种材料的容器中运输?

当知识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对具体事实的体会加以逻辑推理建构出来时,学生将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由此也对知识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任。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综合考虑学生原有知识与将要建构的知识之间、原有具体性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具体性知识之间的差距,设计一组有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具体知识,有效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

3.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

组织小组内合作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合作探究活动是促进知识向深层次观念发展的主要途径,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在于合作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实践复杂的行为表现,展示出其超越事实的基本理解,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推测其知识的建构情况。

必修2中《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来设计观察、思考、独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归纳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进入活动、参与讨论,都能在组内活动中作出贡献,每个能力水平不同学生在活动中会面对不同的挑战,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请各小组根据给定的试剂与药品,尽可能多地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展示成果时不能重复,必须有创新。

[试剂与药品]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条、铁片、H2O2(3%),盐酸(0.5mol/L),盐酸(3mol/L),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MnO2粉末。

仪器:试管,药匙,镊子,胶头滴管,酒精灯,水槽,量筒,试管夹,导管,秒表。一接到任务,学生们都很兴奋,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瞬间被激活。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要吸引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更要促进学生在做中深入地“想”。让学生不受限制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让学生感受到亲自动手实践和积极动脑思考的乐趣。不同的探究方案,既为课堂生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面的展示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代表质疑或补充,相互交流

各小组经过合作探究,每个小组代表展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如:镁条分别与0.5mol/L的盐酸和3mol/L盐酸反应,通过观察(1)气泡产生的快慢,(2)收集等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3)镁条消失的时间的长短来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同学们一共设计出了十多种可行的方案,真是让我们刮目相看。经过其他小组代表质疑或补充,相互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在镁条前面应标注表面积相同,在盐酸前面应注明足量的等体积,这样思维更严密。学生的思维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得到升华。学生通过完成探究任务,体会到了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快乐,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课堂上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课堂学习中有收获、有提高、有发展。为学生创造体验过程,提供思维空间,真正落实让学生相互讨论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面激发持续研究的动力。

5.学生自我评价或其他小组代表量化互相评价

在课堂上,老师多了几把评价的尺子,眼中也就多了些好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是课堂的最高境界。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采取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增强自信,又要避免一味泛泛的单调的口头表扬,给学生些自主权让他们进行量化评价。既要注意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获得了什么,更要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

例如:在展示成果之前,我说如果每个方案是5分,请给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且给出理由。当第二小组的代表展示完设计成果:镁条分别与0.5mol/L的盐酸和3mol/L盐酸反应,通过观察(1)气泡产生的快慢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七小组的同学抢到机会说本设计最高给3分,原因是(1)对镁条没有具体的要求,(2)语言表达不拘精练。学生进行互评,除了对展示的结果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外,还要对学生姿态、感情、普通话、语言的逻辑性、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大胆的质疑,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等进行评价。

6.学生自我反思或其他小组成员反思升华

当第二小组的代表展示完设计成果:镁条分别与0.5mol/L的盐酸和3mol/L盐酸反应,通过观察(1)气泡产生的快慢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他话音刚落,第三小组的同学立即举手示意提出异议:对两个实验所用的镁条是否应用特殊的要求?第五小组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对实验所用的盐酸的用量是否应用特殊的要求?我趁此机会说:“再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重新整理自己的设计思路,使思维更严密”。经过同学们的再思考,第二小组的同学强烈要求再给他们组一次机会,最终给出了最佳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并形成习惯;在倾听中接受、融合、提升自己的思维;在新生成的问题的引导下主动进行深入探究,强化了探究意识和反思能力。

7.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或方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启发学生按科学家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去探究解决自己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深入思考、巧妙设计,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来建构新的认知,最终学生自主归纳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开放性的探究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展开,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极具挑战性与开放性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不是停留在学生活动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学习的内部,这才是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乐趣的原动力。

教育是什么?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因此,剩下的没有了成绩,那会有什么呢?应该有心态,有观念,有思维方式,有学科精神……知识是容易教授的,技能是容易训练的,但理性思维、学科观、人文内涵的培养,需要用心、用情和用时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教与学的原理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房宏周文荣从“知识为本”走向观念建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3),1-5。

[3]毕华林崔素芳促进“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8),3-6。

[4]辛本春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肖红梅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低效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3),8-11。

[6]李焱杜晶晶许九奎“主题化探究式”复习的实践探索——“探究Vc泡腾片的奥秘”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3),29-31。

标签:;  ;  ;  

小议“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在我校高效“彩虹”课改中的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