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至民国伊犁维吾尔族区域社会文化的演化

清朝至民国伊犁维吾尔族区域社会文化的演化

论文摘要

伊犁维吾尔族文化是维吾尔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特性,又因所处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清代至民国时期伊犁在新疆均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其社会文化与其他地区维吾尔族有所差异。纵观清朝至民国的几百年间,形成伊犁维吾尔族区域社会文化主要有三个重要时期:制度认同时期:清代乾嘉年间建立“回屯”为伊犁维吾尔族区域文化奠定了最基本的框架,并且由于其回屯体制的特殊性,促使伊犁维吾尔族产生“制度认同”;区域认同时期:清代建省后,伊犁维吾尔族社会制度发生变革,区域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制度性认同”也逐渐转化为“地域性认同”。民国建立后,随着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压力、经济格局的调整,伊犁维吾尔族辨识“我者”与“他者”的程度不断提升,并在群体内部之间产生了明确的“土客”之别,区域认同程度也在不断深化;民族认同时期:1934年——1935年新疆确定了14个主体民族,“塔兰奇”族也在其列,长期不断深化的地域认同成为“塔兰奇”被确立为民族的重要因素。而且在确立“塔兰奇”民族之后,知识精英又在不断建构、强化其“民族”特征,从而使地域认同这一时期转变为“民族认同”。通过对伊犁维吾尔族清代至民国百余年时间的梳理,我们发现伊犁维吾尔族区域社会文化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在“塔兰奇”被标示为伊犁维吾尔族区域社会文化的承载者时,区域社会文化的边界也在不断加强,虽然这种边界并不是固定存在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范式的选取
  • 五、研究内容
  • 六、文献综述
  • 引言
  • 伊犁区域概况
  • 伊犁维吾尔族概况
  • 准噶尔时期伊犁维吾尔族概况
  • 一、区域社会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 (一) 伊犁军政中心的确立
  • 1. 伊犁军政中心建立的背景
  • (二) 回屯的出现
  • 1. 回屯建立的背景
  • 2. 回屯建立的过程
  • 3. 回屯人口数量的相关问题探讨
  • (三) 区域社会的形成
  • 1. 空间范围的最初确立
  • 2. 区域社会的基层制度
  • 3. 区域社会的性质
  • 4. 区域社会的体制
  • (四) 区域文化与身份认同
  • 1. 区域文化概况
  • 2. 制度认同下的身份意识
  • 二、区域社会文化的裂变与重建
  • (一) 区域社会的裂变
  • 1. 1864 年维吾尔族民变
  • 2. 割据政权的成立
  • 3. 沙俄入侵伊犁
  • (二) 伊犁区域社会的重建
  • 1. 伊犁条约的签订
  • 2. 清代收复伊犁时期的维吾尔族人口
  • 3. 新疆建省后的伊犁地区
  • (三) 重建后的区域文化
  • 1. 俄国的影响
  • 2. 建省的影响
  • 3. 伊犁区域文化的重建
  • 三、区域社会文化的革新
  • (一) “共和”制度下的伊犁
  • 1. 行政中心的转移
  • 2. 政治秩序的建设
  • 3. 新秩序的意义
  • (二) 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
  • 1. 乡村社会结构
  • 2. 伊犁维吾尔族城市社会概况
  • (三) 伊犁维吾尔族区域文化的革新
  • 1. 苏俄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 2. 伊犁维吾尔族世俗的教育勃兴
  • 3. “双泛主义”的渗入
  • 四、区域社会文化的嬗变
  • (一) “知识化”的边疆与“情感化”的民族
  • 1. 知识化的西北与边疆
  • 2. 情感化的国族意识培育
  • (二) 新话语体系下的伊犁
  • 1. “民平”政策的实施
  • 2. 伊犁的文教事业的发展
  • 3. “苏化”的伊犁维吾尔族
  • 4. 伊犁的维吾尔族知识精英
  • (三) 区域社会文化的嬗变
  • 1. 谁是塔兰奇?
  • 2. “文本”中的“塔兰奇”的历史记忆
  • 3. “塔兰奇”的“内部”与“边缘”
  • 4. 由“民族”表征的区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生活状况调查——以广州市为例[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1)
    • [2].维吾尔族舞蹈家[J]. 中国民族美术 2019(01)
    • [3].科技期刊中维吾尔族作者姓名中英文著录的注意事项[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19)
    • [4].超声射频信号技术评价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成人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10)
    • [5].《维吾尔族手艺人》[J]. 韶关学院学报 2020(08)
    • [6].内地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参军行为的调查分析[J]. 新西部 2019(21)
    • [7].浅谈维吾尔族酒文化[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8)
    • [8].中国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7)
    • [9].基于国内维吾尔族传统建筑的特色与发展趋势[J]. 建筑与文化 2017(03)
    • [10].维吾尔族大学生抑郁焦虑攻击性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5)
    • [11].从中专到清华园,一个维吾尔族博士的成长和心语[J]. 经济导刊 2017(07)
    • [12].盛装的维吾尔族姑娘[J]. 民族艺林 2017(02)
    • [13].论维吾尔族传统农具的发展与数字化问题[J]. 商 2015(41)
    • [14].维吾尔族大学生内隐民族认同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 [15].文化变迁下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以湖南省桃源县维吾尔族为例[J]. 商 2015(51)
    • [16].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以新疆大学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4)
    • [17].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民俗档案[J]. 兰台世界 2016(13)
    • [18].从依附哲麻尔提到自由选择——当代维吾尔族社会伊斯兰教的转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9].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实现维吾尔族文化现代化转型[J]. 新疆社科论坛 2014(06)
    • [20].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知识精英的困境分析——以维吾尔族知识精英为例[J].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1)
    • [21].贾宝锋作品[J]. 国画家 2015(04)
    • [22].未就业与半就业: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女性就业情况分析[J]. 实事求是 2015(05)
    • [23].张庆平作品欣赏[J].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20(01)
    • [24].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自信的方法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3)
    • [25].维吾尔族的礼仪民俗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24)
    • [26].《维吾尔族老人》[J]. 长江文艺 2018(06)
    • [27].《维吾尔族少女》[J]. 课堂内外(小学低年级) 2018(04)
    • [28].56个民族56枝花 维吾尔族[J]. 启蒙(3-7岁) 2015(12)
    • [29].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J]. 丝绸之路 2014(03)
    • [30].维吾尔族姑娘为何辫子多?[J]. 神州民俗(通俗版) 2014(04)

    标签:;  ;  ;  ;  

    清朝至民国伊犁维吾尔族区域社会文化的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