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清初由杨光先所掀起的“历狱”事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无疑属于大事件。其中杨光先因其对天主教激烈的文字与行动,被近现代学者称作是“红眼病”或是“不光彩的一生”。而一些稍微眼光开阔的学者则主要从杨光先的著作中扒梳阐释,试图从中找出儒家思想中理性主义无神论与天主教教义一神论之间的根本冲突。但本人认为,如果仅仅从儒家的理性思想,无神论入手,无法很好解决整个历狱以及第一次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势力频频介入的问题。因此,本论文试图立足于历狱中双方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儒家思想中的宗教维度与天主教一神论之间的冲突,并指出儒家思想中宗教维度的历史源流以及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对政权稳定性所起得基础作用。由此指出,正是因为儒家思想中的宗教维度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超自然意义上的合法性,因此当天主教教义与此宗教维度发生冲突时,政治势力便会不可避免的介入。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引言第一章 历狱的背景及经过一 历狱发生的背景第一节 汤若望明末清初在华传教活动第二节 杨光先生平简介以及"历狱"中的活动二 历狱发生后众人的评议及分析第二章 历狱中有关天文历法的经过及问题一 钦天监简介二 清初汤若望在钦天监中得势的方法以及杨光先对其的驳斥第一节 汤若望在清初钦天监得势的经过第二节 杨光先对其的批驳三 中国古代社会历法的简介及其重要性第三章 历狱中中西文化层面的冲突分析一"孝"观念简介以及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第一节 历狱前后中国士大夫对基督教违背"孝"观念的批判第二节 儒教中孝的发展历史以及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二 儒家思想中宗教性要素与基督教教义的冲突第一节 近代学者对"历狱"事件中文化层面冲突的分析第二节 儒家蕴含的宗教性因素以及在"历狱"事件中的表现第三节 儒家中宗教性因素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历狱论文; 宗教维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