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好氧氨氧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颗粒污泥完全自营养脱氮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过程相比可以减少60%以上的O2消耗并且不消耗COD,能大幅减少废水生物脱氮过程的能量消耗和CO2排放量。论文通过EGSB连续运行试验、SBR反应器间歇实验和显微镜观察法,研究好氧和厌氧氨氧化耦合颗粒污泥限制DO下完全自营养脱氮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添加微量NO2强化生物反应器完全自营养脱氮特性;研究投加活性炭粉末对反应器内脱氮性能及颗粒化效果的影响。①在EGSB反应器中同时接种好氧氨氧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完全自营养脱氮颗粒污泥的培养,pH控制在7.6~8.0,DO控制在0.6~0.8 mg/L,上升流速为4.2m/h。反应器经过120多天的运行,NH4+-N去除效率达75%,总氮去除效率为52%,总氮去除速率达0.101 kg/(m3·d)。②采用间歇实验研究NH4+-N浓度、DO浓度及pH对颗粒污泥完全自营养脱氮的特性的影响。好氧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NH4+-N浓度增加而增加。过高的DO使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升高,厌氧氨氧化受到抑制,反应器总氮去除效率降低,NO2-和NO3-累积;DO较低时,好氧氨氧化速率降低,NO2-生成速率低,限制了厌氧氨氧化的提高,导致总氮去除速率低,但总氮去除效率较高,NO2-和NO3-积累较少。当氨氮浓度为60mg/L、DO为0.40.6mg/L时,总氮去除速率为27.96 mg/(gMLSS·d),总氮去除效率为68%。合适的pH有利于提高颗粒污泥的脱氮性能,当pH值为7.8时,总氮去除率达最大值。③采用SBR反应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微量NO2对颗粒污泥完全自营养脱氮学特性的影响。无O2时好氧氨氧化菌的NO2型氨氧化可用Andrews方程描述,最大氨氮降解速率为5.36 mg/(g·h)。存在O2时,NO/NO2形成的NOx循环能强化好氧氨氧化过程,常规好氧氨氧化过程和NO2强化好氧氨氧化过程同时发生。当DO浓度为1.5~2.0mg/L,NO2为4.475 mmol/m3时,氨氮降解速率最大值为161.21 mg/(g.h)。④向EGSB反应器中投加活性炭粉末,研究其对反应器脱氮性能和颗粒化效果的影响。投加活性炭后NH4+-N和总氮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5%、59%,与未加活性炭时相比有提高;总氮的去除速率达0.10 kg/(m3·d),与未加活性炭时相比基本相同。未投机活性炭粉末时,污泥颗粒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0.5~1.0mm;投加活性炭粉末提高了完全自营养脱氮颗粒污泥的颗粒化效果,污泥颗粒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0.8~1.2,污泥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加了33%。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化学传感器监测大气NO_2数据校正方法研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9(12)
- [2].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NO_2~-[J]. 分析科学学报 2017(01)
- [3].校园不同功能区空气中NO_2含量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4].NO_2催化硝化萘制备二硝基萘[J]. 中国科技论文 2015(12)
- [5].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备NO_2的实验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24)
- [6].NO、O_2及NO_2混合气体考点归纳[J]. 中学化学 2017(05)
- [7].基于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探测合肥市大气边界层NO_2斜柱浓度分布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03)
- [8].为耦合厌氧氨氧化产生NO_2~-的城市污水中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0(04)
- [9].恒温下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中NO_2释放特性[J]. 太阳能学报 2020(07)
- [10].NO_2~--N对反硝化除磷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J]. 广东化工 2016(17)
- [11].NO_2在石灰石浆液中的吸收特性研究[J]. 热力发电 2010(07)
- [12].赤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吸附NO_2~-、胆酸钠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04)
- [13].NO_2扩散作用对催化型微粒捕集器再生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12)
- [14].藏茵陈提取液对NO_2~-的清除作用研究[J]. 食品工业 2010(05)
- [15].NO_2~-—N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09)
- [16].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动力学特性及微量NO_2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08(03)
- [17].微量NO_2对氨氧化过程中产物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02)
- [18].NO_2~-存在条件下冰相中对氯苯酚的光转化[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4)
- [19].NO_2~-存在条件下冰相中对氯苯酚光转化机理[J]. 应用化学 2008(10)
- [20].4d过渡金属掺杂石墨烯体系对NO_2分子的吸附[J]. 人工晶体学报 2017(02)
- [21].一种大量程光纤NO_2气体传感器的设计[J]. 光通信技术 2014(07)
- [22].NO_2大π键量子化学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23].微量NO_2对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耦合影响的动力学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 2008(09)
- [24].内调制激光差分NO_2检测[J]. 激光与红外 2015(08)
- [25].几种常用药用植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NO_2~-的清除能力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3)
- [26].NO_2电化学传感器的零点漂移校正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20(07)
- [27].间歇曝气对硝化菌生长动力学影响及NO_2~-积累机制[J]. 环境科学 2009(01)
- [28].川西獐牙菜活性成分对NO_2~-的清除作用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10)
- [29].NO_2在高岭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10)
- [30].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NO_2~-[J]. 分析试验室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