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性能研究及数字化平台开发的课题背景,之后结合国内外组合挂车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同时在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对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数字化平台开发之前,首先分析了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的总体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及拼接形式,以及这些特点对组合挂车性能的影响。然后推导了2纵列单模块组合挂车和2纵列低平板组合挂车的最大爬坡性能、纵向通过性能、转弯性能、侧倾稳定性能、动力性及制动性的理论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迎面风载和侧面风载对组合挂车侧倾稳定性的影响,并推导了理论计算公式,为之后数字化平台的具体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利用有限元软件研究了2纵列6轴线、12轴线、18轴线单模块组合挂车的结构柔性,计算了它们在各自额定载荷下结构的变形值,以及结构变形对其最大爬坡角和通过凹凸路面时最小纵向通过半径的影响,为数字化平台开发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随后论文根据现代软件工程理论,以及企业的要求确定了数字化平台的设计需求、功能需求和其他需求,设计了数字化平台的功能级数流图并对其进行了细化。之后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对数字化平台的概要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概要设计中确定了数字化平台的开发方式和选用的开发软件,设计了数字化平台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流程。最后,论文对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性能研究数字化平台的具体实现进行了研究,详细设计了平台的启动封面、菜单、对话框和各功能模块,并给出了部分比较重要的编程语句。平台设计完成后,利用开发的数字化平台计算了几种典型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的各性能,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对平台的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企业设计人员进行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还为企业设计人员设计新的车型提供了方便的设计平台,提高了设计效率。对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性能的研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的具体路线,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2.1 国外研究概况1.2.2 国内研究概况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 研究目的1.3.2 研究意义1.4 研究内容第2章 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结构特点分析及总体研究方案的确定2.1 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的总体结构2.2 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的主要技术特点2.2.1 动力鹅颈2.2.2 液压悬挂系统2.2.3 行走机构2.2.4 制动系统2.2.5 转向系统2.3 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拼接形式介绍2.4 总体研究方案的确定第3章 液压模块式组合挂车通过性的研究3.1 车轮纵向和横向位移量的分析3.2 组合挂车通过坡道路面的性能分析3.2.1 两纵列单模块组合挂车通过坡道路面的性能分析3.2.2 两纵列低平板组合挂车通过坡道路面的性能分析3.3 组合挂车通过凹凸路面的性能分析3.3.1 两纵列单模块组合挂车通过凹凸路面的性能分析3.3.2 两纵列低平板组合挂车通过凹凸路面的性能分析3.4 组合挂车转弯性能的分析3.4.1 两纵列单模块组合挂车转弯性能的分析3.4.2 两纵列低平板组合挂车转弯性能的分析3.5 典型车型通过性的计算第4章 侧倾稳定性及其它性能的研究4.1 组合挂车侧倾稳定性的分析4.1.1 两纵列单模块组合挂车侧倾稳定性的分析4.1.2 两纵列低平板组合挂车侧倾稳定性的分析4.1.3 风载对组合挂车侧倾稳定性的影响4.2 组合挂车动力性能的分析4.3 组合挂车制动性能的分析4.4 典型车型侧倾稳定性及其它性能的计算第5章 结构柔性对组合挂车性能的影响5.1 几何模型的建立5.2 网格的划分5.3 计算工况的选取及边界条件的施加5.4 结构柔性对组合挂车的性能影响分析第6章 设计平台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6.1 平台设计的需求分析6.1.1 设计需求6.1.2 功能需求6.1.3 其它需求6.2 设计平台数据流建模6.2.1 基本数据流模型6.2.2 功能级数据流设计6.2.3 功能级数据流细化设计6.3 概要设计6.3.1 平台开发方式及软件的确定6.3.2 平台整体结构的设计6.3.3 平台运行流程设计第7章 数字化平台的实现和应用7.1 启动封面设计7.2 菜单设计7.2.1 菜单设计的基本要求7.2.2 平台菜单的实现方法7.3 对话框设计7.3.1 对话框设计的基本要求7.3.2 对话框设计的具体实现7.4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7.4.1 最大爬坡性能模块7.4.2 数据库管理模块7.5 数字化平台的应用第8章 总结与展望8.1 全文总结8.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组合挂车论文; 平台设计论文; 性能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