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中心小学519000
摘要:当下,随着新的教育理念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所接受,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不再是老师和知识的复读机,课堂教学更强调学生的思考,强调教学质量和效果。小学体育课堂作为学生最为喜爱的课堂之一,也面临着提高教学效果的现状。当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老师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对体育课堂兴趣不高、学校对体育课教学不重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以上问题,从学校、老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帮助提高小学课堂的有效性,增强小学生的体魄,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措施多方努力
当前,学生从小学开始,其学习压力就开始增大,家长在望子成龙思想的引导下,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更高的起点,使孩子尽可能地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状况就是,即使在小学校园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带上了眼镜。这是一个不良的儿童成长信号,意味着我国儿童身体素质的降低。面对这种情况,体育课教学的意义愈发凸显。要通过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加安全和顺利。
对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进行探讨,首先就要清楚课堂有效性的基本含义。学者杨红对课堂有效性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她认为,课堂有效性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从社会学与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出发,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良好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显现出积极的教学行为,并以此影响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成果。在了解了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当下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到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
一方面,尽管当下是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但是小学生在升入初中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升学压力。在升学压力下,各个小学也开始互相竞争,即通过好学校的升学率来吸引优秀生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知识素养,而减少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一直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关注较少。再加上升学压力,学校更加不重视体育教学,使得体育课成为可以随意受到排挤和削减的对象。
2.体育教师教学目标不清。
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使得体育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进行教学工作,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反正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体育器材,老师只需教授给学生如何使用以及一些简单的规范即可,然后让小学生自行操作。这就是当下部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但是,这不仅仅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全部。小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期,需要正式、规范、频繁的体育教学帮助他们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为之后身体的良好发育打基础。同时又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小学生日常可获得的营养增加了,但其身体素质却一天天变差,小学体育课堂正是他们进行锻炼的绝佳场所。
3.课堂教学内容陈旧。
当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还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活动后教授学生诸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在简单讲解后,就要求小学生自己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效果不高,因为老师教导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太过陈旧,而当下的学生又由于日常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接触到许多新奇的东西,老师所讲授的东西学生都通过其他渠道有所了解,甚至比老师了解的还要多,所以根本不会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以及接受老师教授的陈旧的课堂内容。
4.学生对体育课堂兴趣不高。
现在,互联网无处不在,智能手机更是普遍,小学生通过这些智能设备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从而变得越来越成熟。这就使得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不符合当下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当前小学生好奇心超强,并且通过网络过早地了解了一些不属于其年龄段应该了解的事情,这就使得能够吸引他们的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现在不再是他们的兴趣点。同时也由于过早地让小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压力,在其脑海中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只要我学习好、分数高就行,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所以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体育课逐渐成了他们放松的时间,根本没有上课的意识。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1.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评估。
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只有学校重视了,相关教学资源才能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才有提高的可能性。学校提高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视,主要就是要加强对现下体育课堂教学的监督和评估,以督促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主动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估。
学校还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评估,像对其他任课教师一样,要实行听课制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估。听课制度广泛存在于各个学校的各种课程之中,但是,体育课由于其特殊性,学校组织的听课很少,这就使得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更别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学校应建立体育课堂听课制度,通过听课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且对一些课堂讲课效果差的老师予以惩罚。通过这样的制度,推动老师主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学校制定相关体育教学的方案,并监督教师执行。
学校应该制定正式的体育教学方案,并监督教师执行,按时检查教师的完成情况。学校制定的体育教学方案首先应该贯彻国家有关的教学规定和办法,在国家正式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应该具有学校特色,包括特色体育项目、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等。这种与众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案也可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的一大优势。同时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也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与需要,要具有比较鲜明的体育文化特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且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最后,这个教学方案最好将体育课和小学生的其他科目联系起来,统一在学期末进行评估统计,从而可以观察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将一个学期内的体育分数通过一定比例的折算加到学生最后的总分中,提高体育课的地位,也可激励学生用心学习体育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侧重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对体育课堂不感兴趣,也就不会认真听课,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提高,因此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举办游戏性质的小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游戏性质的小活动可以是对抗赛,也可以是一些小游戏。学生在竞赛的同时就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对学习体育内容产生更多的有利条件,体育从其本身来说就有很高的竞争价值,所以适当组织班级的体育课程内容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让学生在游戏性的活动之中完成体育课堂的学习,这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
总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必须经过多方努力,学校整体注重规划、资源分配和检查监督,任课教师具体实施相关措施,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积极配合。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杨红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3),168-169。
[2]张云改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3,(26),132。
[3]于秀杰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0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