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黄芩苷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探讨黄芩苷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小鼠复制S180瘤模型,随机分成5组:黄芩苷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观察黄芩苷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制率、脾指数及胸腺指数,NK(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er-a,TNF-a)、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含量,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各种剂量的黄芩苷对小鼠S180肉瘤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大、中、小剂量组小鼠抑瘤率分别为56.0%、48.0%、36.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黄芩苷大、中剂量组的脾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中、小剂量组的胸腺指数、NK细胞活性、血清TNF-a、IL-2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VEGF在黄芩苷大、中、小剂量组小鼠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并能明显升高S180荷瘤小鼠脾细胞NK细胞活性及血清TNF-a、IL-2的含量,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同时黄芩苷可以下调S180荷瘤小鼠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2.黄芩苷对HepG-2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目的:研究黄芩苷体外对HepG-2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黄芩苷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细胞毒活性;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扫描电镜(scannin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观察黄芩苷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通过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蛋白表达的改变;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初步探讨黄芩苷在体外对HepG-2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1)MTT比色法结果表明,黄芩苷在体外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HE染色结果表明,黄芩苷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诱导较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如细胞胞体缩小,胞质浓缩,微绒毛结构减少甚至消失,胞核向外呈锐角突起,染色质高度浓缩,电子密度增高,边集于核膜下或呈新月形,有的出现核固缩,核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3)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el-2、p5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比例明显降低。(4)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50μg/ml黄芩苷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峰,其凋亡率为27.01%,与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5.4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G2/M期细胞明显减少,而S期细胞比率显著上升,多数细胞阻滞在S期。(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aspase-3酶原蛋白条带逐渐变细,并且可见到蛋白裂解产物(Caspase-3蛋白)逐渐增多。结论:黄芩苷对HepG-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黄芩苷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p53基因表达和降低Bcl-2/Bax比例,从而促进Caspase-3的活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