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导演思维”是导演艺术创作的核心心理活动,是导演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观性、创造性心理活动,它贯穿于整部电影的始终,不同的人生经验与审美取向,决定着每个导演具备不同的“导演思维”。作为第五代导演后不可绕过的艺术家,姜文一直以忠于自己内心的方式拍摄电影,虽然至今为止他只有四部电影面世,且大多被冠以“艺术电影”的称号,但他自觉追求电影的商业化与市场化运作,改变了艺术电影一度孤芳自赏的姿态。他的电影虽具有鲜明的个性视点和艺术风格,但都自觉地与商业美学达成一致与合作,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平衡,一方面体现了对电影艺术创新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姜文的“导演思维”出发,对其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引言部分主要就姜文电影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目的展开论述。第一章以姜文成长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基础,通过分析姜文电影理念的形成和影片的发展脉络,阐释了姜文“导演思维”形成的缘由。第二章在对姜文“导”与“演”双重身份的把握上,分析了姜文“导演思维”中的“表演思维”,探究了姜文电影表达中不同于其他导演的地方,以及其影片成功的原因所在。第三章从姜文电影的特殊主题、改编手段、视觉造型、以及美学技巧出发,具体分析了姜文“导演思维”的着力领域。结语部分简要阐述了姜文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姜文电影的接受悖论探究——从姜文电影的两个艺术世界谈起[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从《邪不压正》看姜文电影的空间隐喻[J]. 大舞台 2020(01)
- [3].电影与建筑的互文性——以姜文作品为例[J]. 华中建筑 2020(09)
- [4].姜文电影中的女性群像剖析[J]. 传播力研究 2020(21)
- [5].面对历史的“作者表达”——评姜文电影《邪不压正》[J]. 艺术广角 2018(06)
- [6].《邪不压正》:姜文的天真与怀疑[J]. 戏剧之家 2018(27)
- [7].论姜文作品中男性角色的嬗变[J]. 戏剧之家 2018(23)
- [8].姜文文作品[J]. 美与时代(中) 2018(01)
- [9].《邪不压正》:依然姜文和超越姜文[J]. 中关村 2018(08)
- [10].《邪不压正》:个性依然张扬的姜文电影[J]. 电影评介 2018(13)
- [11].姜文作品[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2].姜文电影的个性表达[J]. 大众文艺 2018(19)
- [13].姜文文作品[J]. 美与时代(中) 2017(08)
- [14].姜文文作品[J]. 美与时代(中) 2015(11)
- [15].梦想当英雄的孩子——姜文的电影与历史记忆[J]. 青年记者 2016(23)
- [16].太姜文了:狂野与浮华之下的不安[J]. 中关村 2015(02)
- [17].“姜文电影”修辞格分析[J]. 商 2015(03)
- [18].姜文电影的戏剧性特征[J]. 戏剧之家 2015(17)
- [19].姜文影像中喷薄欲出的青春激情——《阳光灿烂的日子》解读[J]. 戏剧之家 2015(19)
- [20].讲述中国历史的间离叙事——以姜文导演的电影为例[J]. 长安学术 2020(01)
- [21].你爱的不是电影,是姜文[J].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2018(08)
- [22].姜文,给儿子最好的营养品是吃苦[J]. 少年儿童研究 2013(15)
- [23].解构与重建中的非现实影像——从《邪不压正》看姜文电影的空间隐喻[J]. 文教资料 2019(36)
- [24].姜文 隐侠出鞘[J]. 时代人物 2018(03)
- [25].姜文秋作品[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05)
- [26].《邪不压正》:姜文的“老来狂”[J]. 新民周刊 2018(28)
- [27].姜文变得无厘头了?[J]. 新民周刊 2018(28)
- [28].无限接近“鄙视链”顶端的姜文[J]. 中国广播影视 2018(15)
- [29].姜文:隐侠出鞘[J]. 记者观察 2018(19)
- [3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评姜文电影“民国三部曲”[J]. 南腔北调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