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要求研究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要求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是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取决于教师的态度、素质以及对研究性学习的适应性等。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是研究性学习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情况来看,研究性学习的确促进了本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教学目标,教育教学的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师的自身价值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但我们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只有积极地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取得良好效果。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主要是缺乏对研究性学习的正确认识,缺乏“综合性知识”以及研究性教学能力。这些不足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显得力不从心,同时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的重要根源。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相当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发展教育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能有力地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四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任课教师会有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育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所以,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会失去“师道至上”的优越感,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会给教师带来不少挑战。面对这些,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第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主要包括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正确课程观、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育观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方向,对教师的工作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最后,研究性学习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能力。现代化的教学能力是成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合理的知识结构;2、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3、组织协调能力和交往能力。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只有符合这些基本要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才能胜任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认为,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做到三方面的“研究”:研究自我,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有目标的提升自身素质;研究课程,正确认识和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研究学生,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积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有助于研究性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也应加强外部环境建设,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研究性教学素质的养成:首先,可以加强资源建设,完善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其次,强化组织管理,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最后,正确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认同和支持。总之,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应不断地成长,促使自己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具备研究性教学素质,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课程的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1、 关于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研究
  • 2、 关于研究性学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求的研究
  • 3、 关于研究性学习给教师带来的挑战研究
  • 4、 关于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措施研究
  • (三) 研究意义
  • (四)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现状分析
  • (一) 研究性学习促进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好地实现了个体价值
  • (二) 研究性学习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欠缺
  • 1、 缺乏对研究性学习全面深刻的认识
  • 2、 缺乏“综合性知识”
  • 3、 缺乏研究性教学能力
  • 三、 研究性学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 (一)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 1、 思想素质
  • 2、 政治素质
  • 3、 道德素质
  • (二) 健康的心理素质
  • 1、 成熟和谐的心态
  • 2、 开展教学的自信心
  • (三) 与时俱进的教育观
  • 1、 树立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观
  • 2、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 3、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四) 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 1、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 2、 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 3、 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交往能力
  • 四、 培养具备研究性教学素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策略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
  • 1、 研究自我
  • 2、 研究课程
  • 3、 研究学生
  • (二) 外部环境建设
  • 1、 加强资源建设
  • 2、 强化组织管理
  • 3、 正确宣传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全新要求——兼论网络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J]. 山西电教 2011(01)
    • [2].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育人实效性分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2)
    • [3].生命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4)
    • [4].高中思想政治课实现立德树人与学科核心素养统一的实践探索[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05)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途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2)
    • [6].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拓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06)
    • [7].利用微博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8].打造情真意切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0(01)
    • [9].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 科技资讯 2020(09)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探索[J]. 创新人才教育 2020(01)
    • [11].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18)
    • [12].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探究[J]. 经济师 2020(05)
    • [1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提问探究[J]. 现代交际 2020(09)
    • [14].构建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J]. 经济师 2020(06)
    • [15].高中思想政治课辨析式学习的应用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6)
    • [16].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党史教育探讨[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04)
    • [17].如何实现社会实践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融合——以“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 2020(08)
    • [18].红色文化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传承——以河北红色文化为例[J]. 现代交际 2020(15)
    • [19].高中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探究[J]. 国际公关 2020(11)
    • [20].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学的价值、现状及路径分析[J]. 教育观察 2020(31)
    • [21].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J]. 教育观察 2020(31)
    • [22].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20)
    • [2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开展时政教育的策略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9(06)
    • [24].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的教学设计[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09)
    • [25].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六要”教师培育路径[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26].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2)
    • [27].基于案例教学理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J]. 现代交际 2018(11)
    •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路径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22)
    • [29].如何让课堂更卓越[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34)
    • [30].“亚太经合组织”释疑[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34)

    标签:;  ;  ;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要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