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镍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藻酸钠,硝酸镍,吖啶橙,吸附
镍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蔡杰,卢兰兰[1](2018)在《海藻酸镍复合物对吖啶橙吸附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滴入硝酸镍溶液中得到海藻酸镍凝胶球复合物,并对其在水溶性阳离子染料吖啶橙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吖啶橙吸附率可达84%。(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郭泽南,陈高文,张慧[2](2016)在《钴酸镍多级纳米墙/泡沫镍复合物的合成及其优异的甲醇电氧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比能量高、污染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NiCo_2O_4是一种新型DMFC阳极催化剂材料,因价格低廉、导电率高于单金属氧化物~([1],[2])、不易中毒而备受关注。如Yu~([3])等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的刺猬状NiCo_2O_4空心球比表面积大、电化学活性高,但电极制备过程中需使用粘结剂,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易团聚。本文以甲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在泡沫镍基质上原位生长NiCo_2O_4纳米墙(NiCo_2O_4-NWs/NF)。该纳米墙由大小约1388 nm厚度约45.7 nm的超薄介孔NiCo_2O_4纳米片交错组装而成,其单个纳米片由约45.7 nm的近立方形粒子有序排列而成,粒子间具有约20 nm的介孔。循环伏安法测试(CV)表明,NiCo_2O_4-NWs/NF在含有0.5 M甲醇的1 M KOH电解质中,电流密度高达133.2 A/g(0.6 V),计时电流法测试(CA)表明连续工作1800 s后电流密度仍保留初始值的92.6%(0.6 V)。其优异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可归因于相互交联的超薄介孔NiCo_2O_4纳米片多级结构及其与导电性优异的泡沫镍骨架间强的相互作用力,这极有利于暴露更多活性位和提高电荷传输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期刊2016-07-01)
陈体伟,余小娜,刘洁琼,林琼[3](2015)在《石墨烯和铁氰化镍复合物的制备及对多巴胺的电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铁氰化镍纳米颗粒,并将其与热还原石墨烯机械混合从而合成了铁氰化镍-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上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利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测试技术对石墨烯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复合物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在较宽的浓度区间,多巴胺的响应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材料有望用作多巴胺等药物小分子的灵敏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5年03期)
张子佳,赵海雷,高春辉,曾志鹏,夏青[4](2014)在《锂电池高性能正极材料石墨烯封装纳米硫化镍复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作为储锂正极材料,NiS具有较好的电子电导性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590 mAh/g),然而脱嵌锂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致使其循环稳定性较差~([1])。本研究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制备出石墨烯封装的纳米硫化镍复合材料,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实验方法】1)采用溶剂热法,以乙酸镍、半胱氨酸为原料制备出NiS纳米颗粒;2)通过改(本文来源于《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8-02)
陈体伟,余小娜,王淑贤,张建立[5](2014)在《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铁氰化镍复合物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铁氰化镍-石墨烯复合薄膜电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电还原石墨烯和铁氰化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技术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电催化氧化性能,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AA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由于石墨烯和铁氰化镍纳米颗粒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该复合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在0.1 mol/L pH 7.00的PBS溶液中,抗坏血酸的催化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4~7.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10-5mol/L(S/N)。(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4年06期)
黄毅,李念武,吕洪岭,张松涛,赵晶晶[6](2012)在《介孔碳-镍复合物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表面活性剂,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和六水合硝酸镍分别作为碳源和镍源,利用挥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碳-镍纳米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物的相组成和微结构;测定了样品的氮气吸脱附特性和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采用二级动力学方程和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镍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约为20nm;当纳米镍的负载量为2%时,复合物样品具有很高的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1 610m2/g)和较大的孔容(1.29cm3/g).与此同时,复合物样品的氮气吸脱附特性与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吸附量高达324mg/g;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样品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的相关性良好.(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黄毅[7](2012)在《介孔碳材料与镍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甲基橙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对工业废水的处理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常见而有效的处理废水的方法为吸附法,它能够简单而快速地除去水体中难以分解的污染物。在这种前提下,具有高比表面积、规则且可调的孔径分布、大孔容以及可以进行修饰改性的稳定结构等优良特性的介孔碳材料可以作为吸附剂很好的应用于废水处理中。本文成功制备了不同类型的介孔碳以及它们与磁性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并分别研究了它们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及磁分离效果。利用葡萄糖为碳源,制备出平均尺寸约为300nm的胶体碳球。在此基础上,通过硅溶胶和正硅酸乙酯的引入,制备了比表面积为650m~2/g的硅溶胶碳球及其镍的复合物,硅溶胶碳球的比表面积几乎是普通胶体碳球的两倍,硅溶胶碳球及其复合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二级孔道分布。对它们的甲基橙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硅溶胶碳球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214mg/g,镍纳米粒子的负载堵塞了部分孔道,导致对甲基橙的吸附量略微降低,但具有磁性的复合物可以达到快速磁分离的作用。以乙二醇作为碳源,醋酸锌作为结构导向剂,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碳纳米管,这种介孔碳纳米管具有质量轻,体积大等特点;同时,利用固液混合法制备了介孔碳纳米管-镍复合物,接着讨论这些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介孔碳纳米管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为269mg/g,与镍纳米粒子复合时,由于碳纳米管的脆性会导致纳米管的破裂和聚集,影响了产物的吸附能力,但复合物对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依然保持在200mg/g以上。以低分子量酚醛树脂为碳源、F127为表面活性剂、原硅酸乙酯为添加剂,通过挥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二维六方结构的高表面积介孔碳及其镍的复合物。原硅酸乙酯作为添加剂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有效的避免在高温碳化时材料的收缩,增加材料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后期去除正硅酸乙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孔,从而增加了材料的比表面积。随着镍纳米粒子负载量的增加,这些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逐渐降低、孔容逐渐减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叁氧化二铁为催化剂,对有序介孔碳进行石墨化处理,部分有序孔道被破坏,得到的石墨化介孔碳的比表面积有所降低,但平均孔径变大。甲基橙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有序介孔碳及其镍的复合物对甲基橙有着很强的吸附能力,并随着镍的负载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过石墨化处理后,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得到提高,吸附平衡时间大大缩短,大幅度提高了吸附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2-03-01)
胥建中[8](2007)在《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法,以乙二醇为溶剂,用水合肼分别还原氯化镍溶液以及掺有1%(质量分数)纳米金刚石的氯化镍溶液制备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考察氯化镍浓度、反应温度、分散剂用量对于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使用XRD、TEM、FT-IR等检测手段对于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大多数为类球形,且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具有核壳结构。运用DTA方法研究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以及纳米镍与纳米金刚石混合物对于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考察纳米镍粉、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的粒径和添加量对于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对于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效果优于纳米镍、纳米镍与纳米金刚石混合物。采用MM-20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作为基础油液体石蜡的添加剂的摩擦性能。探讨添加剂的含量以及不同的载荷对于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含量为0.05%时,低载荷的情况下,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作为基础油的添加剂表现出较好的减摩抗磨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7-06-01)
郭天瑛,朱经纬,宋谋道,张邦华[9](2006)在《块状碳/氧化镍复合物的合成及电容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离子交换法将N i2+离子引入酚醛凝胶并碳化,制备出块状的碳/氧化镍(C/N iO)复合物材料.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XRD)和循环伏安测试(CV)表明,样品中引入的N i含量可以达到5.9%(by m ass),其存在形式主要是N iO,伴有少量未被氧化的金属N i,比电容和电容性能以N i含量为4.4%的表现最佳.(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06年04期)
李桂新,郑行望,章竹君[10](2006)在《聚鲁米诺-镍(Ⅱ)复合物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电化学法测定氢氯噻嗪》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鲁米诺的电聚合效应和该聚合物与镍离子的配位效应,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聚鲁米诺-镍(Ⅱ)复合膜可以层层修饰在石墨电极表面。与电聚合修饰电极相比,氢氯噻嗪在该修饰石墨电极上能够更强烈地增敏鲁米诺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测定氢氯噻嗪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利用自组装膜修饰电极改善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微环境从而提高其分析特性的新思路。该方法测定氢氯噻嗪的检出限为3.0×10-6g/L,线性范围为7.0×10-6~3.0×10-3g/L,相对标准偏差为2.3%(n=9)。(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6年07期)
镍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比能量高、污染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NiCo_2O_4是一种新型DMFC阳极催化剂材料,因价格低廉、导电率高于单金属氧化物~([1],[2])、不易中毒而备受关注。如Yu~([3])等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的刺猬状NiCo_2O_4空心球比表面积大、电化学活性高,但电极制备过程中需使用粘结剂,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易团聚。本文以甲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在泡沫镍基质上原位生长NiCo_2O_4纳米墙(NiCo_2O_4-NWs/NF)。该纳米墙由大小约1388 nm厚度约45.7 nm的超薄介孔NiCo_2O_4纳米片交错组装而成,其单个纳米片由约45.7 nm的近立方形粒子有序排列而成,粒子间具有约20 nm的介孔。循环伏安法测试(CV)表明,NiCo_2O_4-NWs/NF在含有0.5 M甲醇的1 M KOH电解质中,电流密度高达133.2 A/g(0.6 V),计时电流法测试(CA)表明连续工作1800 s后电流密度仍保留初始值的92.6%(0.6 V)。其优异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可归因于相互交联的超薄介孔NiCo_2O_4纳米片多级结构及其与导电性优异的泡沫镍骨架间强的相互作用力,这极有利于暴露更多活性位和提高电荷传输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镍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蔡杰,卢兰兰.海藻酸镍复合物对吖啶橙吸附性能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8
[2].郭泽南,陈高文,张慧.钴酸镍多级纳米墙/泡沫镍复合物的合成及其优异的甲醇电氧化性能[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2016
[3].陈体伟,余小娜,刘洁琼,林琼.石墨烯和铁氰化镍复合物的制备及对多巴胺的电催化性能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5
[4].张子佳,赵海雷,高春辉,曾志鹏,夏青.锂电池高性能正极材料石墨烯封装纳米硫化镍复合物的研究[C].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
[5].陈体伟,余小娜,王淑贤,张建立.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铁氰化镍复合物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4
[6].黄毅,李念武,吕洪岭,张松涛,赵晶晶.介孔碳-镍复合物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2012
[7].黄毅.介孔碳材料与镍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甲基橙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8].胥建中.纳米镍、纳米金刚石/镍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9].郭天瑛,朱经纬,宋谋道,张邦华.块状碳/氧化镍复合物的合成及电容特征[J].电化学.2006
[10].李桂新,郑行望,章竹君.聚鲁米诺-镍(Ⅱ)复合物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电化学法测定氢氯噻嗪[J].分析化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