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极化磁系统等效磁路模型的研究

基于有限元法的极化磁系统等效磁路模型的研究

论文摘要

航天电磁继电器是国防电子系统中主要的电子元器件之一。极化磁系统以其灵敏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动作快和电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电磁继电器产品中。含永磁磁系统吸力特性分析是进行继电器磁系统参数化设计的基础,对于永磁的恰当处理和计算是准确分析吸力特性的前提。由于永磁内部磁通分布不均匀,极化磁系统中各段永磁工作在不同的回复线上,为了对各段永磁进行等效,首先需要求出各段永磁的起始工作点。根据永磁的不同装配方式,分别对永磁“开路”情况和完全装配情况进行三维磁场仿真分析,计算永磁各截面的磁通,获得永磁各段中心截面的平均磁感应强度,将其作为各段永磁的起始工作点对应的磁感应强度值。研制永磁截面磁通测量装置,对三维磁场仿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为了提高等效磁路模型的精度,需要得到计算精度较高的永磁漏磁导。利用有限元软件获得条形永磁开路及装配情况下磁场分布情况,“开路”情况下永磁在空气中的漏磁通管为新月形截面,并将计算出的漏磁导与磁场仿真结果及实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完全装配情况下永磁漏磁通包括经过空气闭合及经过轭铁闭合两种情况,经过空气闭合的漏磁通管为新月形截面,经过轭铁闭合的漏磁通管可分为柱形截面、部分圆环形截面、不同心圆环形截面三种,将计算出的漏磁导与磁场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给出永磁漏磁通经不同介质闭合的分界面确定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获得不同装配情况下永磁的磁场分布情况,并按照磁场分布对永磁进行合理分段,利用磁场仿真结果计算出各段永磁的工作回复线,给出各段永磁等效磁势与等效磁阻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永磁分段后的等效磁路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方法为现有产品及实验模型建立等效磁路模型,计算出吸力特性,并与实验结果、有限元方法及未分段等效磁路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条形永磁分段回复线起始点的求解
  • 2.1 引言
  • 2.2 条形永磁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2.2 位函数的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 2.3 永磁“开路”情况下分段回复线起始点的求解
  • 2.3.1 “开路”磁场有限元分析
  • 2.3.2 磁场测试与验证
  • 2.3.3 分段回复线起始点的计算
  • 2.4 永磁完全装配情况下分段回复线起始点的求解
  • 2.4.1 含永磁磁系统有限元分析
  • 2.4.2 分段回复线起始点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条形永磁漏磁导计算
  • 3.1 引言
  • 3.2 漏磁导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 3.3 永磁漏磁通在空气中闭合时永磁漏磁导的计算
  • 3.3.1 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漏磁导
  • 3.3.2 利用磁场分割法计算漏磁导
  • 3.3.3 计算结果比较
  • 3.4 永磁漏磁通在磁轭中闭合时永磁漏磁导的计算
  • 3.4.1 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漏磁导
  • 3.4.2 利用磁场分割法计算漏磁导
  • 3.4.3 永磁漏磁通通过不同介质闭合的分界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永磁继电器新型等效磁路模型
  • 4.1 引言
  • 4.2 永磁分段等效模型的建立
  • 4.2.1 三维磁场仿真分析与永磁分段
  • 4.2.2 永磁各段等效磁势和等效磁阻
  • 4.3 等效磁路模型的建立
  • 4.4 有限元方法计算
  • 4.5 计算结果比较
  • 4.5.1 现有产品验证
  • 4.5.2 实验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采用双磁路的电流互感器在线取电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04)
    • [2].含磁液磁路系统音圈动力学特性分析[J]. 电声技术 2013(04)
    • [3].浅议《电路与磁路》课程教学改革[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 [4].永磁机构磁路分段图示法求解[J]. 高压电器 2009(04)
    • [5].浅析扬声器磁路系统设计中的几个误区[J]. 电声技术 2008(06)
    • [6].无线供电式音圈电机的磁路优化设计[J]. 微电机 2020(06)
    • [7].三相变压器磁路系统分析[J]. 科技展望 2014(17)
    • [8].矿用载重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磁路仿真与结构优化[J]. 制造业自动化 2013(10)
    • [9].考虑磁路耦合的三相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09)
    • [10].考虑本征非线性的磁致伸缩力传感器磁路优化设计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5(11)
    • [11].新型12/10结构开关磁阻电机磁路特性分析[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8(05)
    • [12].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和磁路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13].基于ANSYS的电压互感器磁路耦合分析[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20)
    • [14].单相对称磁路湿式力矩马达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09)
    • [15].零磁通霍尔电流传感器磁路仿真[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1(10)
    • [16].基于动态仿真的永磁机构工作磁路的调整[J]. 电工电气 2009(06)
    • [17].混合磁路电机的哈密顿建模与控制[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8(03)
    • [18].混合磁路电机结构化建模与控制仿真[J].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8(04)
    • [19].互感耦合开关磁阻电机的等效磁路模型与有限元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0(04)
    • [20].长距离磁路传输电能系统之磁路分析[J]. 电子世界 2014(06)
    • [21].《电路与磁路》课程教学设计[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22].“电路及磁路”课程分级教学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S3)
    • [23].《电路及磁路(第三版)》简介[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4].考虑材料非线性及涡流影响的径向电磁轴承等效磁路建模[J]. 电工技术学报 2020(09)
    • [25].感应加热瓦楞辊的磁路模型研究[J]. 轻工机械 2015(06)
    • [26].永磁材料开磁路测量方法及其准确性[J].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3(06)
    • [27].电路及磁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9(A4)
    • [28].Matlab与Origin软件在“电路及磁路”教学中的应用[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3)
    • [29].始终前行在创新报国的路上——记兰州环优磁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国坤教授[J]. 中国科技产业 2015(01)
    • [30].独立磁路混合励磁电机有限元分析*[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09(08)

    标签:;  ;  ;  ;  ;  

    基于有限元法的极化磁系统等效磁路模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