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草原的食草动物

非洲大草原的食草动物

一、非洲草原的食草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1)在《野性克鲁格(下)》文中认为广袤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中零星散布着一些休息区,休息区四周拉着高高的电网,将人和野生动物隔开。车辆进出口的地面也铺上了电网,防止车进出时有猛兽蹿进来。在这里,人类的"栖息地"如此之小,仿佛外面的野生动物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程建伟[2](2021)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对天然草原动物产品需求的增长,载畜水平提升导致的大量畜粪归还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引发了一系列显着的生态系统效应。厘清畜粪分解的调控因素对于认识草原放牧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和发展生态健康的草原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畜粪质量、气候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对畜粪分解的影响,而土壤动物在畜粪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粪食性金龟在粪块中的取食和活动,改变粪块的理化性质,影响粪块下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是粪分解中重要的节肢动物类群。然而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分解及其关联的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我们在内蒙古温带半干旱草原区设置了牛粪和马粪原位分解隔离试验,通过测定五种粪食性金龟处理(1-无粪、无粪食性金龟(对照);2-粪、无粪食性金龟;3-粪+粪居型粪食性金龟;4-粪+掘洞型粪食性金龟;5-粪+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下畜粪质量及其养分含量变化、微生物呼吸、以及畜粪下方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组成的变化,检测掘洞型(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和粪居型(泥蜉金龟Aphodius sordecens)粪食性金龟个体及组合对粪块分解、养分释放及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组成的影响,并分析大气降水、畜粪类型及土壤动物等多因素交互对粪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1.畜粪类型(D)和粪食性金龟处理(B)对畜粪物质量损失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如,掘洞型粪食性金龟的存在(在T2和T3)对牛粪干湿物质量损失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马粪干湿物质量损失不明显;与无金龟添加的纯畜粪处理(T0)相比,掘洞型金龟添加处理(T2)显着提高了牛粪干物质量损失,而粪居型金龟添加处理(T1)对牛粪和马粪干物质量损失均没有显着的影响。但无论何种畜粪类型,两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同时存在时(T3),畜粪碳和氮释放最快;这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养分释放的协同促进作用与其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和N矿化的协同促进作用一致。2.降水增加促进畜粪分解,并且对马粪分解(干物质量损失量)的促进作用强于牛粪,这与马粪具有相对较高的C/N比和孔隙率以及较低的硬度有关。在畜粪分解初期,土壤动物的存在显着地降低了畜粪的微生物呼吸,而降水增加显着地提高了马粪隔离系统(粪+土壤)的微生物呼吸。粪的碳、氮含量损失在分解初期主要受土壤动物和畜粪类型控制,而在分解后期受降水调节的微生物呼吸控制。3.地表添加畜粪和粪食性金龟改变了表层土壤(0-5cm)的理化性状(有机碳、速效氮和p H)和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但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没有显着的影响;相反,添加粪食性金龟显着增加了亚表层土壤(5-15cm)的细菌多样性,而没有增加真菌多样性。4.粪食性金龟的存在显着增加土壤表层(0-5 cm)线虫群落的多度;掘洞型粪食性金龟的存在显着提高了亚表层土壤(5-15cm)线虫的多度。添加粪食性金龟对线虫多度的影响随线虫功能群而异同,增加食细菌性和植物寄生性线虫的多度,而减少食真菌性线虫的多度;这些影响在土壤0-5cm层最为明显。5.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在表层土壤(0-5cm)比亚表层土壤(5-15cm)更为复杂,表明土壤生物功能类群之间的捕食作用或食物网的矿化作用在土壤表层更活跃。综上所述,草原土壤动物活动改变粪块的理化性质和微食物网群落的结构影响土壤微食物网中不同营养级间的互作,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研究加深了草原生态系统畜粪分解中不同功能群节肢动物(粪食性金龟)作用及其机制的认识,同时对于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的草牧业管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邵峰[3](2020)在《草的进化史》文中指出作为被子植物中的后来者,草是如何改变地球环境的?草又是如何影响哺乳动物进化方向的?为什么说人类文明是建立在草上的?草本植物不是一个生物学标准分类单元,而是多类植物的总称,主要由禾本科、菊科、兰科、莎草科、苋科等植物构成。今天陆地总面积的1/5被草本植物覆盖,即便是北极圈极寒的气候也没能阻止草本植物在那里扎根。人类目前已发现约30万种草本植物。它们是植物家族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卢佳仪[4](2020)在《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指出亚洲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密它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人们全面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无论对区域性还是全球性气候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上的演化研究众多,而对构造尺度上季风的演化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南海等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因地表覆盖而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沉积露头剖面,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虽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但有关季风演化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与季风相关的干湿古气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它是否与现代干湿气候一样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如,中国东部降雨两极或三极模态)?如是,那么驱动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同时,伴随着新近纪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新生代晚期C4草原的出现使C3植物被C4植物大规模取代,草原生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关C4植物在中新世的第一次扩展事件已经有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次事件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的扩张过程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有关东亚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C4植物是否存在第二次扩张事件还不清楚。如有,具体机制又是如何?它与第一次扩展事件有哪些不同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近年来,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东部第四纪强烈覆盖区也获得了晚中新世(ca.8 Ma)以来连续沉积的钻孔岩芯,这为研究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的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的演化规律,并为深入探究其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素材。同时,分子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不断突破也为建立干湿古气候的时间演化序列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GDGTs),因其在各个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对环境变化响应灵敏,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研究中。所以利用微生物脂类GDGTs的指标重建东亚季风演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东部长时间尺度钻孔沉积多为河湖相沉积,基于GDGTs化合物的众多指标中,能用于长尺度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的指标须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进行验证其可靠性。本研究从现代河流-湖泊沉积环境入手,选择青海湖等对干湿古气候比较敏感的地区为现代过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GDGTs构建的各指标在现代河流和湖相中的变化及控制因子,选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指标,再用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河湖相钻孔中以重建干湿古气候演化。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检测方法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的植被演化。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概况如下(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1.依据微生物GDGTs现代过程调查,提出了河湖相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新指标。通过对干湿气候极其敏感的青海湖地区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周围土壤中GDGTs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了古菌isoGDGTs化合物和细菌br 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基于GDGTs构建的各古气候重建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古菌isoGDGTs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变化较细菌br GDGTs的变化更有规律,且基于isoGDGTs建立的指标GDGT-0/Cren与湖泊水深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重建指标。而细菌br GDGTs化合物构建的指标在河湖相环境中变化复杂,且受控因子众多。例如,能反映p H的CBT指标在河流沉积物中被发现与盐度有关;能用于重建温度的MBT’指标在湖泊环境中显示出与水深有关等。这使得基于br GDGTs构建的古环境指标在长尺度河湖相沉积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GDGT-0/Cren指标原理更清晰,受控因子单一,在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全球已经报道的湖泊沉积物(包括部分中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地的GDGT数据,进一步支持了GDGT-0/Cren指标可以作为陆地水体环境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2.发现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呈现出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天津G3钻孔(8 Ma至今)和苏北平原盐城ZKA4钻孔(~7.6 Ma)河湖相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的测试分析,利用新发现的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和以前建立的Ri/b指标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北方的干湿古气候变化。华北平原以及苏北平原的分子记录显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自上新世早期(约4.2~4.5 Ma)起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季风降水突然增加,气候变湿润,直至现在。这种以早上新世为界的干湿古气候变化规律与黄土高原及中国南海的记录一致,而与中部长江中下游的记录相反,即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华北及南海中南部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北部气候湿润(+);早上新世4.2 Ma之后这种模式发生反转。因此本研究认为自晚中新世起,中国东部的降雨模式呈现出南北一致而中部相反的“类三极模态”,且这种降雨模式在早上新世4.2 Ma左右发生反转,即从“-,+,-”变成“+,-,+”模式。根据中国东部现代年际和年代际降雨分布模式以及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本研究认为早上新世4.2 Ma左右中国东部降雨的“三极模态”发生的原因主要由赤道太平洋纬向和经向海温梯度自早上新世开始显着增加,导致西太平洋菲律宾上空对流活动增强所导致。此外,增强的Hadley环流以及Walker环流从赤道热带通过极地向的运输使得向北传播的水汽增多对早上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增强也有所贡献。微生物脂类指标所揭示的中国东部构造时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这种三极模态空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得到了古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由国外合作者完成)的支持,但这一驱动机制与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中国东部千年时间尺度三极模态干湿古气候的驱动机制(Zhang et al.,2018,Science)有较大差异。3.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记录,发现了C4植物在早上新世出现晚新生代以来的第二次扩张事件,提出了大气CO2浓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G3钻孔以及苏北平原ZAK4钻孔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3/C4植物演化历史,并与东亚其它地区以及全球各大陆同时期植被记录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C4草本扩张的机制。天津G3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出在4.1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且波动剧烈,盐城ZKA4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在4.5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两根钻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的指示了早上新世中国东部有一次明显C4草本扩张事件。这次C4草本扩张事件同样在黄土高原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中也有记录,说明具有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综合全球数据发现,早上新世的这次C4草本扩展事件在非洲、西亚、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同时期碳同位素记录均有显示。由此提出了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是一次全球性事件,且与晚中新世的第一次全球C4扩张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虽然晚中新世的C4扩张被认为可能与干旱化增强和火灾变多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本研究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推测这次全球C4扩张事件主要由大气CO2分压的长期降低所引起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光量子产率模型的支持,该模型显示,在早上新世,随着大气CO2分压以及温度的降低,很多地区的气候条件越过了有利于C4草本生长的阈值,特别是在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因此C4草本出现了再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王中璇[5](2020)在《动物类科普文本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科普文本是科学技术文本的分支,它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形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当前社会对科普文本的翻译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科普翻译研究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系统研究科普翻译的成果不多,因此此类翻译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从“理解、表达、变通”的框架出发,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笔者在动物科普文本英汉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本文认为,翻译是理解、表达、变通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理论和方法的过程。“理解”是整个翻译活动的基础,在科普文本英汉翻译中,译者必须特别注意普通字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以及专有名词的翻译;译者可以利用背景知识进行理解。“表达”是翻译过程的第二步,由于科普文本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译者需要注意科普文本翻译在词汇、句子、文体层面的表达方法。表达过程中,译者可以有度变通,运用巧用成语、调整语序、适当加注等变通手段,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真正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此次翻译实践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从“理解、表达、变通”框架出发研究科普文本翻译,可以为科普文本的翻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并且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动物类话题的科普翻译可以普及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促进读者对动物保护、环境保护领域的关注。

邱亚会[6](2020)在《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国际地球环境科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高寒地带史前人类活动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已取得多方面突破,但在以下几点内容上的研究仍较为匮乏:(1)已研究的高原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高原高海拔地区(>3500米)及其腹地的研究点分布稀疏;(2)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狩猎人群文化遗存的原生地层发现及年代报道少,这一区域是否发生过家畜驯化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案例未见报道;(3)古人地关系研究中获取的与古人类生活相关的栖息地环境变迁的信息不多。所以,亟需对这一高海拔地带的古人地关系再加强研究。青海湖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两个湖泊,湖盆内富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野生食物资源,在可提供稳定食物来源的农业出现之前,是古人类在高原高海拔进行生活和/或驯化动物的合适地域。通过野外工作获取青海湖和色林错盆地内的4个遗址点的文化遗存、生物地质样品以及青海湖盆内的1个湖沼沉积样品,以之为研究载体,选择其中17件骨骼、15个有机质、2个植物残体和1个螺壳样品进行了AMS 14C(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从而确立人类活动遗址点和湖沼记录的年代框架。进一步地,对一些载体进行了骨骼鉴定、石器分析和稳定同位素、烧失量、色度、磁化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有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记录资料,探讨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的生存方式及其环境背景。现将本文主要工作结果及对其的认识总结如下。1:青海湖盆GLM(给拦木)、SS(上社)和DC(大仓)遗址采集动物骨骼及牙齿样品204件,鉴定出种属样品64件。羊骨骨胶原的AMS 14C年代测定显示,GLM、SS和DC遗址点的时间分别为8.5、6.9-6.1和3.7-3.5 Cal ka BP(ka代表千年,Cal表示14C的校正年代,BP为距今,今从1950年开始计算)。3个史前人类活动点动物遗存的δ13C骨胶原(骨胶原碳同位素)、动物骨骼及牙齿δ13C磷灰石(磷灰石碳同位素)和牙齿序列δ13C磷灰石数据分别反映了青海湖盆地羊亚科等动物的蛋白质饮食、整体饮食和季节性饮食都以C3植物供应为主,暂无古人类使用C4谷物供给羊亚科动物的信号。2:色林错湖盆LD(伶垌)遗址点原生地层中试掘出840件石制品,对其进行了拍照、测量、分类和统计。包括石核33件、石片199件、石叶27件、修饰石片(器物)132件、断块449件,以细石叶细石器技术为主。7个AMS 14C和2个OSL(光释光)年代确立LD遗址年龄范围为6.8-0.4 Cal ka BP。这说明细石叶细石器的技术适应性优势帮助古狩猎人类至少在全新世中期就生活在了高原高海拔腹地资源风险极高的色林错湖盆。3:青海湖盆地和色林错湖盆全新世史前(3.0 ka BP前)古人类狩猎生存模式色彩浓郁,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根据青海湖盆地15 ka以来的21个遗址点的75个14C数据,获得青海湖盆地的考古遗址碳十四年龄概率密度,可用于反映盆地尺度人类活动的强弱变化。与青海湖盆LYG(老鹰沟)剖面有机质、亮度L*及Rb/Sr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的古环境结果和青海湖岩芯的夏季风记录对比,显示出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时,古狩猎人群活动频次增加。本文数据补充了青海湖盆地全新世3个时段动物骨骼的有机碳氮同位素数据集,并填补了该地区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的空白,还首次在青藏高原上使用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细化了羊亚科动物植物供应变化的季节性变化情况。在与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地点不足10 km的湖沼记录中提取了古人栖息地环境数据,为研究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环境背景提供了证据。色林错LD是首个在高原腹地海拔接近4600米的地方发现的有原生地层信息,且连续的中晚全新世狩猎人群的活动遗址点。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全新世中期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先进”的细石叶细石器技术相互补充,促使其时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成为细石叶细石器狩猎采集者的聚集地。这为丰富现有高寒地区古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和模式研究提供了参考。

安缘[7](2020)在《肯尼亚 来自非洲的野性呼唤》文中认为非洲有着现今地球上为数不多的野生动物栖居地;而肯尼亚,正是世人感受非洲野性呼唤的最佳去处。是的,这个神奇的国家是无数动物的生息乐土,全年都呈现着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尤其是每年的7-9月,马赛马拉平原上上演的大迁徙更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团体秀"。除了马赛马拉,肯尼亚东南部的Tsavo国家公园更广袤,它是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的14倍之大,是肯尼亚红象的家园。此外,肯尼亚还有多达44个不同部族,其中最着名而神秘的马赛族,也是肯尼亚之行不可忽视的看点。

杨兴卓,袁明龙[8](2019)在《放牧对天然草地昆虫群落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提出放牧是天然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也是草地管理的基本手段。昆虫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放牧对昆虫多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两个文献数据库平台,对近40年来国内外有关放牧与昆虫多样性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了放牧对草地昆虫多样性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昆虫多样性在不同放牧条件下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放牧影响昆虫多样性的途径。最后,针对当前放牧对昆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放牧条件下草地昆虫学今后的研究重点。

姚祥[9](2019)在《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认为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是草原上常见有毒禾草,醉马草植株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带菌率近100%,因此又称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继硕士期间课题研究了其庇护作用对甘肃夏河高寒草原、青海贵南高寒草甸和内蒙阿拉善荒漠草原三种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之后,本研究以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为对象,(1)研究了其在青海四个县(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常年放牧高寒嵩草草甸中对优质牧草组成的影响;(2)研究了其在甘肃夏河高寒草原、青海贵南高寒草甸和内蒙阿拉善荒漠草原三种放牧草地上对其生长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了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上述四个县高寒嵩草草甸,每个研究地点包括两个区:有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定植区(AI)和无障碍相邻的无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O)。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优质牧草:类禾草(莎草科和禾本科)的差异,四个地点调查结果显示:(1)AI和AO两个区类禾草植物物种存在显着差异。AO区以莎草科嵩草属(Kobresia spp.)植物为主,嵩草属植物在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AO区的重要值分别为:0.86、0.66、0.80和0.73。AI区以禾本科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主,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在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的重要值分别为:0.45和0.18、0.31和0.34、0.22和0.47、0.16和0.66。(2)AI区类禾草多样性显着高于AO区(P<0.05),AI区类禾草多样性在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分别是AO区的4.08、1.24、1.79和1.24倍。(3)AI区禾草花序数和干重显着大于AO区(P<0.05),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每1 m2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花序数量分别为:136.94小穗和9.06小穗、51.44小穗和18.25小穗、28.19小穗和27.56小穗、28.06小穗和48.19小穗。而在AO区,垂穗披碱草仅在海晏有0.25小穗,草地早熟禾无花序。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每1 m2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花序干重分别为:0.530 g和0.237 g、0.240 g和0.868 g、0.108 g和1.210 g、0.260 g和2.930 g。而在AO区,垂穗披碱草仅在海晏有0.003 g花序,草地早熟禾无花序。因此,在退化高寒草甸上,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促进了以嵩草为主的高寒草甸植被组成变化及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比重。2.通过对我国北方甘肃夏河、青海贵南和内蒙阿拉善三种天然放牧草地有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I)和无障碍相邻的无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O)调查其土壤参数和地上植物参数,结果表明:(1)三地点AI区地上生物量均显着高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每1 m2地上生物量干重分别为AO区的2.25,2.96和4.12倍。(2)AI区土壤容重均显着低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容重分别比AO区低了15.47%,1.97%和16.16%。(3)AI区土壤全磷含量均显着高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比AO区高了47.06%,14.52%和26.92%。因此,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提高了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全磷含量且降低了土壤容重。3.通过对我国北方甘肃夏河、青海贵南和内蒙阿拉善三种天然放牧草地AI和AO区调查其土壤真菌参数,结果表明:(1)AI区土壤真菌多样性(P<0.05)和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P<0.05)均高于AO区。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真菌属水平真菌多样性分别比AO区高了20.15%,16.91%和17.39%。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分别比AO区高了137.80%,32.22%和19.25%。(2)三个研究点土壤真菌群落与植物群落(r=0.688,P<0.05)和植物生物量(r=0.217,P<0.05)呈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指出:地上植物生物量显着驱动了真菌多样性和微生物生物量(P<0.05)。(4)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与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盖度呈正相关(P<0.05)。(5)经PERMANOVA分析指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存在显着影响了土壤真菌群落(F=1.920,P=0.040)。本部分结果指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引起了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和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从而使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增加。然而调查土壤细菌群落后发现,在AI区和AO区对比中,细菌多样性未形成显着差异。三个地点AI区和AO区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种水平群落相关性不显着,而与土壤细菌属水平和门水平群落相关性显着(P<0.05)。可见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群落存在一定相关性。

陈婷[10](2019)在《温情而野性的博茨瓦纳——走进“非洲大猫”的神奇世界》文中指出这片土地上上演着的悲欢离合,让人对自然和生命充满敬意。一部着名的纪录片《非洲猫科》,讲述了一头母狮,一头花豹,一头猎豹,它们在非洲的辽阔平原上,依靠智慧和武力保护自己的幼崽的故事说的是动物世界的故事,但其中所展现的伟大母爱,却值得人类为之动容。在成人的世界,

二、非洲草原的食草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洲草原的食草动物(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畜粪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1.2.1 土壤生物群落对粪分解的影响
        1.2.2 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粪分解的影响
        1.2.3 畜粪质量对粪分解的影响
        1.2.4 多因子交互对粪分解的影响
    1.3 畜粪分解对植被、土壤特征的影响
        1.3.1 草地植被群落特征
        1.3.2 草地土壤特征
    1.4 畜粪分解对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1.5 本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1.8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对牛粪和马粪分解的协同促进作用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2.1.2 粪和土壤取样和分析
        2.1.3 原位土壤CO_2通量测定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畜粪干湿物质量损失和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2.2.2 CO_2的通量
        2.2.3 土壤特征
        2.2.4 影响畜粪分解的因素
    2.3 讨论
        2.3.1 粪食性金龟物种和畜粪类型对畜粪干湿物质量损失的交互作用
        2.3.2 两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物种对粪碳和氮含量释放的协同促进
        2.3.3 粪食性金龟与畜粪分解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土壤动物与降水变化对马粪和牛粪分解率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3.1.2 粪和土壤样品的取样与分析
        3.1.3 CO_2通量的原位测定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畜粪质量损失和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2 CO_2通量
        3.2.3 土壤特征
        3.2.4 影响畜粪分解的因素
    3.3 讨论
        3.3.1 畜粪类型影响降水对畜粪分解速率的作用
        3.3.2 土壤动物和降水量对不同分解阶段畜粪C、N含量动态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4.1.2 粪、植物和土壤取样和分析
        4.1.3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4.1.4 土壤线虫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4.1.5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4.1.6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干物质量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4.2.2 粪食性金龟对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4.2.3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2.4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4.2.5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不同粪食性金龟添加处理的响应
        4.3.2 土壤线虫对不同粪食性金龟添加处理的响应
        4.3.3 粪分解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草的进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超强适应性
开启草的时代
“小石头”护体
草原孕育大型动物
草和人类共同进化
草本植物孕育农业文明
莎草传承人类文明
人为什么不能像牛一样吃草?
草原分类
    温带草原
    热带草原

(4)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演化
        1.2.2 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GDGTs的研究现状
        1.2.3 新生代晚期全球植被演化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青海湖区域概况
        2.1.2 天津G3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1.3 盐城ZKA4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GDGTs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2.3.2 GDGTs化合物的检测
        2.3.3 有机碳同位素前处理及测试
        2.3.4 其它测试
第三章 现代河湖沉积物GDGTs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指示意义
    3.1 序言
    3.2 古菌iso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2.1 古菌isoGDGTs在湖泊及河流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3.2.2 古菌isoGDGTs化合物及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
    3.3 干湿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适用性
        3.3.1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GDGT-0/Cren与水深的关系
        3.3.2 GDGT-0/Cren在现代湖泊中与季节性降雨的关系
        3.3.3 GDGT-0/Cren在现代湖沼环境中的变化
    3.4 细菌br 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3.4.1 细菌br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3.4.2 brGDGTs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3 不同环境下影响brGDGTs指标的因素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4.1 序言
    4.2 GDGTs指标重建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2.1 GDGTs化合物在G3和ZKA4钻孔中的分布
        4.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4.3 8Ma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空间变化模式
    4.4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4.4.1 现代中国东部降雨“三极模式”及机制简介
        4.4.2 早上新世中国东部干湿古气候变化的机制初探
    4.5 晚中新世以来西风区与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被演化反映的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5.1 序言
    5.2 8Ma以来C_3/C_4植物在中国东部的演化
        5.2.1 有机碳同位素在天津G3钻孔以及ZKA4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5.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_3/C_4植物演化
    5.3 上新世全球C_4植物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5.3.1 上新世全球C_4扩张记录
        5.3.2 pCO_2的降低引起上新世C_4植物的全球扩张
    5.4 上新世之后东亚季风区草本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动物类科普文本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实践简介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内容
    1.2 文献综述
    1.3 现实意义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分析文本特征
        2.1.2 制作译名对照表
        2.1.3 理解CEA框架
    2.2 翻译进行阶段
    2.3 译后质量监控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理解
        3.1.1 理解字词
        3.1.2 理解背景知识
    3.2 表达
        3.2.1 重视词语的感情色彩
        3.2.2 词类转译
        3.2.3 语态转译
        3.2.4 语篇连贯
        3.2.5 突出文体特点
    3.3 变通
        3.3.1 巧用成语
        3.3.2 调整语序
        3.3.3 适当加注
        3.3.4 有度变通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案例分析总结
    4.2 经验与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历史简述
    1.2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工具—石器的研究
    1.3 史前人类活动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3.1 骨胶原稳定碳、氮同位素
        1.3.2 磷灰石稳定碳、氧同位素
    1.4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环境记录
        1.4.1 湖泊记录
        1.4.2 泥炭记录
        1.4.3 石笋记录
        1.4.4 冰芯记录
        1.4.5 其它记录
        1.4.6 小结
    1.5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环境适应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1.6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选题依据
        1.6.2 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 博士期间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材料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青海湖盆地
        2.1.2 色林错湖盆
    2.2 采样遗址点地理位置和地层
    2.3 研究材料
        2.3.1 史前人类活动材料
        2.3.2 环境样品材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石器分析及统计方法
    3.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3.3 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4 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5 ~(14)C测年和OSL测年方法
    3.6 AMS~(14)C植物残体测定样品的挑选和OSL样品采集
    3.7 环境代用指标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1.1 测年结果
        4.1.2 动物遗存鉴定
        4.1.3 动物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4.1.4 动物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结果
        4.1.5 陶片和陶块
        4.1.6 环境代用指标结果
    4.2 色林错地区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2.1 测年结果
        4.2.2 细石器类型分析及统计
第五章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古环境及动物遗存分析
    5.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时空分布
        5.1.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及其年代
        5.1.2 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空间分布
    5.2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存物变化
    5.3 LYG湖沼沉积剖面重建遗址点附近气候水文变化
    5.4 青海湖人类活动遗址点动物遗存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分析
        5.4.1 全新世青海湖及周边的自然植被和可能农业结构
        5.4.2 动物骨骼遗存骨胶原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3 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稳定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4 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反映的食物结构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5.4.5 动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反映的全新世古气候环境
第六章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生业模式与古环境变迁
    6.1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概况和年代序列
    6.2 LD细石器揭示的色林错古人群生业模式
    6.3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背景
第七章 青海湖与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7.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关系探讨
    7.2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探讨
    7.3 高海拔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与技术条件
    7.4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全新世细石叶细石器狩猎者的聚集地
    7.5 小结
第八章 认识和展望
    8.1 几点认识
    8.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7)肯尼亚 来自非洲的野性呼唤(论文提纲范文)

高配版的私人保护区游猎
在肯尼亚的最奢侈营地,发现人类不真正了解动物
住在非洲丛林上空,螳臂挡车,长矛当门
比马赛马拉大14倍之余的肯尼亚最大的国家公园Tsavo
在绿洲之地,追寻
睡在乞力马扎罗山下的露天星空卧室
传奇的部落和种族:马赛人
Tips
    私人保护区的夜间游猎
    Mahali Mzuri营地
    Mara Bushtops Camps营地
        ●如何抵达
        ●特别推荐
    Finch Hattons营地
        ●如何抵达
        ●注意事项:
    Ol Donyo Lodge营地
    特别推荐
    马赛人的禁忌
关于肯尼亚旅行
    签证
    旅行季节
    气候
    境内交通
    行李

(9)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草地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1.2.2 高寒草甸植被分布及其重要意义
        1.2.3 毒杂草入侵对草地植物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
        1.2.4 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研究进展
        1.2.5 毒杂草入侵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1.2.6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研究进展
        1.2.7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高寒嵩草草甸植物组成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植物群落调查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AI区中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优势指标
        2.3.2 AI和AO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差异
        2.3.3 AI和AO区类禾草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
        2.3.4 AI和AO区类禾草重要值
        2.3.5 AI和AO区类禾草花序干重
        2.3.6 AI和AO区类禾草花序数量
        2.3.7 围封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影响
    2.4 讨论
        2.4.1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相邻植物的庇护作用
        2.4.2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比较
        2.4.3 AI区中禾草更多的花序对其传播的影响
        2.4.4 禾草较嵩草适应性更广
        2.4.5 禾草较嵩草水土保持能力较差
    2.5 小结
第三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3.2.4 土样采集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AI区和AO区之间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3.3.2 AI区三个地点之间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3.3.3 AO区三个地点之间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3.3.4 地上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AI区和AO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3.4.2 微生物量差异在土壤生态中的作用
        3.4.3 土壤全磷及容重在土壤中的作用
        3.4.4 毒杂草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
    3.5 小结
第四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真菌群落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4.2.4 土样采集及土壤真菌群落分析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AI和AO区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4.3.2 AI和AO区真菌群落及功能群和植物群落相关性
        4.3.3 AI和AO区真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4.3.4 AI和AO区真菌功能群分析
    4.4 讨论
        4.4.1 AI区和AO区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4.4.2 土壤真菌群落和真菌功能群与植物群落相关性
        4.4.3 环境因子对土壤真菌群落影响
        4.4.4 真菌功能群差异分析
        4.4.5 有毒植物庇护作用对草地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
        4.4.6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真菌群落影响的研究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5.2.4 土样采集及土壤细菌群落分析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
        5.3.1 AI和AO区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5.3.2 AI和AO区细菌群落和植物群落相关性
        5.3.3 AI和AO区细菌群落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5.4 讨论
        5.4.1 AI和AO区土壤细菌群落差异分析
        5.4.2 取样点和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相关性
        5.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相关性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非洲草原的食草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 [1]野性克鲁格(下)[J]. 刘伟. 中学科技, 2021(12)
  • [2]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D]. 程建伟. 内蒙古大学, 2021
  • [3]草的进化史[J]. 邵峰. 大自然探索, 2020(08)
  • [4]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D]. 卢佳仪.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动物类科普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王中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D]. 邱亚会. 西北大学, 2020(01)
  • [7]肯尼亚 来自非洲的野性呼唤[J]. 安缘. 中国国家旅游, 2020(01)
  • [8]放牧对天然草地昆虫群落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杨兴卓,袁明龙. 草业科学, 2019(11)
  • [9]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 姚祥. 兰州大学, 2019(02)
  • [10]温情而野性的博茨瓦纳——走进“非洲大猫”的神奇世界[J]. 陈婷. 世界博览, 2019(20)

标签:;  ;  ;  ;  ;  

非洲大草原的食草动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