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留置静脉中长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与护理

神经外科留置静脉中长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与护理

董恒邓娟黄琼张小丽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B区四川南充654000)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病人静脉中长导管意外拔管的多种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观察56例留置静脉中长导管的病人留置效果,其中9例意外拔管,主要原因为: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自行拔管、导管滑脱,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并采取对应的整改措施,前后进行观察。结果:针对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后,静脉中长导管意外拔管率由16.1%下降至4.8%。结论:护理人员严格培训,规范操作,对意识障碍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及导管的妥善固定,将有效降低中长导管意外拔管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长导管;拔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145-02

外周静脉导管,是指经穿刺进入外周静脉管腔,可给予较长时间药液输入治疗并可留置在血管内的导管,通常经由前肘窝置管到达近侧的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臂从静脉,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但不到达中心静脉,属于外周导管[1],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比外周短导管低可保留7~49天。神经外科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伴有烦躁不安、抽搐等,或颅脑手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治疗时间长,经常输入高渗、高刺激性药物等因素,导致在静脉治疗时经常发生静脉炎,为了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减少护士工作量、保护病人血管,我科于2015年2月至6月对56例患者使用静脉中长导管(BD)输液,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5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19~78岁,分别为颅内动脉瘤11例,高血压脑出血25例,重型颅脑外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1.2方法

建立静脉中长导管登记本,详细记录置管时间、留置情况、拔管时间与拔管原因,针对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并采取整改措施。

2.结果

将整改前后意外拔管进行比较:

3.讨论

3.1拔管原因

3.1.1静脉炎导管置入与维护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机械性、化学性刺激引起血管壁损伤;血液粘稠、血流障碍导致的血栓性静脉炎;机体因素,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弹性差,较普通病人有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炎症因子较普通病人要高。

3.1.2导管相关感染置管与使用、维护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颅脑损伤病人多数为昏迷、卧床、鼻饲,均存在营养摄取不足,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

3.1.3自行拔管颅脑损伤病人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是主要原因。

3.1.4导管堵塞躁动病人导管很容易回血,造成血栓性堵管,卧床患者血流缓慢,易形成纤维蛋白鞘,导致堵管,甘露醇易结晶,造成晶化栓塞堵管[2],不正确的冲、封管也是主要原因。

3.1.5导管滑脱敷贴粘贴不当,躁动病人未约束。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大多数不能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尤其是躁动、嗜睡、朦胧的患者;再有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很多,在为患者实施翻身、肢体活动等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误将导管拽出。

3.2护理措施

3.2.1静脉炎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②选择适宜的导管及血管,穿刺时动作轻柔、准确,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穿刺后置管上肢热敷每次30min,3次∕d,连敷3d,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③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将管内残留的药液冲洗干净,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④出现静脉炎症状时立即处理,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敷,温度40~50°,每次40分钟,每天3~4次,或局部TDP照射,涂百多邦等至症状缓解,若无效可拔管。

3.2.2导管相关感染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周更换敷料2~3次,有渗出时,随时更换;更换敷料时,穿刺点先用酒精消毒,待挥发干燥后,再用碘伏消毒,因碘伏能逐步释碘持续灭菌,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潜行入血[3]。③每周至少更换肝素帽一次,输入血制品、TPN,应该每日更换;④导管留置时间不>49天;⑤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⑥若发生感染,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决定拔管。

3.2.3自行拔管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导管的作用及重要性,交待注意事项,取得家属的配合,躁动病人适当约束,导管一旦滑出,严禁再次送入。

3.2.4导管堵塞①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多种药物输注顺序ASASAH(S-药物A-生理盐水H-肝素);②严格遵守封管操作规程,25~50u/ml肝素液3~5ml,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③置管后及每日输液前观察并记录滴速,如出现导管堵塞可使用尿激酶溶栓,方法;把10万单位尿激酶用生理盐水20ml溶解,用20ml注射器抽取尿激酶5ml,直接连接在PICC导管接口端,回抽至10ml,轻轻放松。反复操作直至抽出回血,把抽出的血液弃掉(至少3ml),以免将血块注入体内,形成栓塞。再用生理盐水冲管,连接输液装置[4]。若无效则拔管。我科在大夜班对躁动病人的导管加一次冲、封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月至11月置管42例,发生堵管3例,由16.1%减少到7.1%。

3.2.5导管滑脱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置管和维护能够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5];②采用酒精(脱脂)碘伏(消毒)酒精(脱碘)的顺序,进行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消毒液待干2min以上方可贴上敷料,以防皮肤潮湿致敷料粘贴不牢引发导管脱出;③根据病人皮肤特点选择合适的敷料,妥善固定导管,一般使用无菌TSM(聚亚氨酯膜)透明敷贴,具有透气、不透水、粘贴牢固的特点[6],对此过敏的病人可使用纱布敷料;④使用弹力绷带固定穿刺点及导管,在神经外科ICU里,没有陪护人员,每次置管后,以10~20㎝弹力绷带,套于手臂留置导管的部位,对穿刺点加压止血,节省了人力,又可固定导管。

4.结论

静脉中长导管操作方法简单,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能有效保护病人血管,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用药安全,减轻护士工作量,对颅脑损伤病人的静脉治疗非常重要。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正确、规范的维护,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留置中长导管的关键,对意识障碍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以及妥善固定敷贴,也能有效降低静脉中长导管意外拔管率。

【参考文献】

[1]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5.

[2]赵珺,耿秋菊.PICC置管堵管堵塞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5):1027-1029.

[3]李艳,夏静雯.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在消化科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10(10):877-879.

[4]王景花.PICC导管堵管52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2(6):32-33

[5]梅思娟,段培蓓.PICC脱出的预防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3(5):90-93.

[6]吴玉芬.静脉输液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3.

标签:;  ;  ;  

神经外科留置静脉中长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