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扬州画坛研究

清初扬州画坛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围绕清初扬州文化的重建和城市经济的复兴进行了一些探讨,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清初扬州画坛的构成状况。 本文首先从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着手,以唐志契《绘事微言》和相应的绘画作品为例对明末扬州的绘画状况作了分析。其后着重梳理了入清后扬州本地文事的发展状况,并找出了随其一同发展的绘画门类和画家。指出由于文事活动的繁荣,职业画师的作品被文人广泛的接受,比如禹之鼎的写真,萧晨的人物画和王云园林题材的山水画。 在这些门类之外,清初扬州的界画群体也是扬州职业画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从赞助绘画作品的角度,发掘了界画画家和晋籍盐商之间和互动关系,复原了晋商在清初扬州绘画艺术发展中的位置。 徽商在扬州绘画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康熙初年流行与扬州的新安画风和后来继之而起的石涛,都和其有分不开的联系。 清初的不到八十年之内,扬州的各种绘画形式和绘画风格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条不紊的伸展开来。在文人画范畴之内,吴门和松江的风格经历过顺治朝被压抑的过程之后,逐渐被遗民情绪较强的新安画风取代。康熙初期新安画风在扬州的出现又和盐商中的新安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扬州的文人画多了一份世俗性和商业性。同时,复兴的扬州文坛开始需要技术性较高的画师来满足士人们在文事中的要求,故而许多职业画师的作品被文人广泛的接受,在这个意义上,扬州这些职业画师的作品有多了一份文人色彩。所以,清初扬州的绘画是交织着向前并行发展的。 代替新安画家位置的是石涛,他本身和他的绘画作品就是扬州文化和经济共同选择的结果。他以文人画家的身份进行创作,但是在寻求赞助的时候只是具有职业画师的地位而已。他的事迹充分说明康熙朝中期的扬州,画家已经开始依赖很固定的绘画欣赏者谋生,绘画的消费者也能够对消费的对象进行自述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实际上是扬州画风有一次转变的原因和动力。 扬州地方绘画中从明末开始的兼容并包的态度正是以后扬州区域内各种画风能够同时生存,同时发展的基础之一。清初的扬州画坛也正是经过这样一个层次分明、循序渐进而又共存共荣的阶段之后,才能孕育出以个性张扬、不拘一格为特色的扬州八怪。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扬州绘画传统
  • 第一节 董其昌和明末的扬州
  • 第二节 明末扬州地区绘画理论风尚
  • 第三节 明末扬州地区绘画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清初扬州的文学活动与绘画
  • 第一节 清初扬州的文化状况
  • 第二节 周亮工与扬州遗民绘画
  • 第三节 王士禛与清初扬州遗民文学活动的转化
  • 第四节 继王士稹而起的孔尚任
  • 第五节 曹寅在扬州的历史作用
  • 第六节 清初扬州本地的文人画
  • 小结
  • 第三章 清初扬州的职业画家和商业赞助
  • 第一节 多能的宫廷画师王云
  • 第二节 界画画师群体
  • 第三节 清初扬州的晋商
  • 第四节 晋商与徽商的相关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扬州徽商和渐入扬州的新安画风
  • 第一节 清初扬州盐商的复兴
  • 第二节 徽商与进入扬州的新安画家
  • 第三节 新安画风在扬州的传播
  • 小结
  • 第五章 石涛与扬州画风之潜变
  • 第一节 石涛定居扬州
  • 第二节 石涛与扬州盐商的交往
  • 第三节 石涛绘画在扬州的流行
  • 小结
  • 总结
  • 附录:清初扬州士人活动列表
  • 附图
  • 参考书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石涛作品[J]. 中国书法 2011(05)
    • [2].为何是广东,为何是石涛 19世纪广东地区石涛作品鉴藏考略[J]. 新美术 2020(01)
    • [3].石涛“一画法”核心思想研究的传统哲学视角[J]. 艺术工作 2020(03)
    • [4].石涛的艺术与社会影响——评《我用我法——石涛艺术与社会接受研究》[J]. 书画世界 2020(05)
    • [5].仿石涛江天极目图[J]. 荣宝斋 2020(06)
    • [6].石涛著论原因初探[J]. 艺术研究 2019(01)
    • [7].融会诸体 自有我在——石涛《书画杂册》题画书法研究[J]. 中国书法 2019(08)
    • [8].石涛山水画艺术探微[J]. 收藏界 2019(03)
    • [9].石涛作品[J]. 思维与智慧 2019(15)
    • [10].绕不过去的石涛[J]. 中国书画 2019(10)
    • [11].石涛诗意图[J]. 国画家 2017(06)
    • [12].出以己意 与古为徒——石涛题款书法艺术之我见[J]. 书法赏评 2017(06)
    • [13].石涛作品的鉴藏[J]. 收藏 2018(03)
    • [14].八大的笔 石涛的墨[J]. 中国艺术时空 2017(02)
    • [15].从《苦瓜和尚画语录》看石涛——对“一画”论的渊源初探[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2)
    • [16].清 石涛 山水人物卷[J]. 中国书法 2018(17)
    • [17].石涛画款书法论[J]. 中华文化论坛 2018(10)
    • [18].石涛诗意[J]. 艺术品 2018(10)
    • [19].石涛《归棹》及相关图册研究[J]. 中国书画 2017(03)
    • [20].山川草木尽玲珑:《石涛花卉册》研究[J]. 艺术探索 2017(03)
    • [21].石涛书画人生中的“绝”[J]. 紫禁城 2017(04)
    • [22].深——论清初四僧之石涛[J]. 美与时代(中) 2017(05)
    • [23].与石涛家世相关作品辨析[J]. 中国书画 2017(07)
    • [24].朱良志的石涛研究三部曲[J]. 中国书画 2017(07)
    • [25].《临石涛山水画》[J]. 美与时代(中) 2017(08)
    • [26].石涛款《黄山十二屏》相关问题研究[J]. 中国书画 2017(09)
    • [27].仿石涛卓然庐图[J]. 荣宝斋 2017(08)
    • [28].论石涛的“兼字”说[J]. 中国书法 2017(17)
    • [29].仿石涛卧龙松图[J]. 荣宝斋 2017(09)
    • [30].石涛与黄砚旅相关作品考辨[J]. 中国书画 2017(11)

    标签:;  ;  ;  

    清初扬州画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