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应变论文-甘洁,胡俊,李志伟,杨长江,刘计洪

地应变论文-甘洁,胡俊,李志伟,杨长江,刘计洪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nSAR,地应变特征,叁维同震形变,Murghab地震

地应变论文文献综述

甘洁,胡俊,李志伟,杨长江,刘计洪[1](2018)在《基于InSAR和地应变特征获取2015年M_W7.2级Murghab地震同震叁维地表形变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同震叁维地表形变场对地震形变特征解译和直观掌握发震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和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nSAR和地应变特征直接监测同震叁维形变场的方法,并通过自适应变化的相关距离对相关点搜索准则进行优化,使该方法对震中失相干区域的形变恢复更具普适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结果的精度和完整性较传统方法明显提高.文章随后将新方法应用于2015年7.2级Murghab地震,利用ALOS-2卫星获取的升降轨影像成功监测了该地震完整的同震叁维地表形变场.研究表明:该地震的发震断层为SKF断层,其北西盘朝西南方向运动,南东盘朝东北方向运动,断层走势以NE-SW向的左旋走滑为主,倾角近似垂直.北西盘在断层北段和靠近震中位置的断层南段地表存在明显下沉,南东盘沿断裂带地表呈隆起趋势.此外,新方法还获取了该地震的应变场,发现该地震受到明显的膨胀力和剪切力的作用,震区整体构造特征与此次地震左旋走滑为主的地表变形运动性质相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甘洁,胡俊[2](2016)在《基于InSAR和地应变特征获取2015年塔吉克斯坦叁维地震同震形变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壳内部的力学机制时刻发生变化,地震则是地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缓慢集聚的构造应力短时间内快速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近几十年以来,合成孔径干涉测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In SAR)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对地技术,因其全天候、全天时、空间分辨率高及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获取高精度的地震同震形变、震后断层滑动以及大范围区域地壳运动特征等信息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In SAR只能测量一维地面位移沿雷达视线(LOS),即地表叁维形变(通常指东西方的变形,南北和上下)在LOS上的投影,导致形变机理解释产生偏差。目前对In SAR地震叁维形变解算主要基于pixel-by-pixel的方法,由得到的各形变点的观测量基于线性最小二乘(LS)求解叁维形变量。2011年,Guglielmino等[1]提出SISTEM方法获得形变质量与GPS点的密度和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只考虑了GPS点与雷达观测点之间的关系,未考虑SAR观测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高精度叁维形变的影响。对于SAR数据由于失相干等因素形变点丢失的区域,无法获得形变值。X.Wang等[2]于2015年提出顾及地表形变空间相关性的In SAR-DGT(displacement gradient tensor)方法需要首先获取初始叁维形变量,过程冗余,且在过程中可能引入了相应误差。其次,由于强地震地表破坏所引起的大位移梯度,植被覆盖密集和季节性积雪造成的时间去相关,和地形残差的影响,获取的同震形变图上常常存在不利于震源机制解释的失相关区域。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获取LOS向形变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技术(DIn SAR),获取方位向位移(AZO)的多孔干涉法(MAI)或偏移量跟踪技术,以及表征地面位移空间相关性的位移梯度矢量模型,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方法(WLS),由In SAR观测数据和区域内在地应变特征直接恢复叁维同震形变场的融合方法。该方法顾及数理统计和弹性理论中地表位移-应变的空间相关性,构建In SAR观测量与地表高精度叁维变形量及区域地壳内在应变特征的数学物理模型,无需借助任何初始叁维形变结果,可通过融合升降轨LOS及AZO获取同震叁维形变场。然后,本文通过Mogi模型和模拟地形所获得的干涉图及形变场进行模拟实验,并采用线性最小二乘和本文方法利用ALOS-2卫星的PALSAR数据获取了2015年塔吉克斯坦地震同震叁维形变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叁维同震位移的质量,并且相比于线性方法反演结果,其结果在空间上更加完整,较好地重建了空值区域的形变结果,叁维同震形变场中由失相关造成空值区域的面积显着减少。(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一)——专题55: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的全球变化研究、专题57:地震大地测量学》期刊2016-10-15)

王晶晶,刘林飞,朱守彪,韩艳[3](2015)在《中国大陆地应变率场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大陆地区的GPS速度观测资料,通过2次插值计算,得到地应变率场。首先将GPS观测结果通过插值计算获得中国大陆及邻区均匀网格节点上的速度值,然后运用有限单元中形函数(Lagrange插值函数)的求导方法,计算每个网格单元积分点处的地应变率分量,从而获得中国大陆及邻区稳定的地应变率场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应变率分布西高东低;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部地区应变率高,而东部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地应变率很低;而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构造稳定区域的地应变率也很小。此外,还发现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应变率分布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变形产生的应变能密度与地震密度(1.0°×1.0°内发生的地震数目)之间吻合得很好,应变能密度高的区域,地震活动性较强;反之,则较弱。同时,最大剪应变率、面应变率与地震活动性之间也呈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5年04期)

姜永涛,张永志,吴然,王帅[4](2015)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变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藏高原东缘1999—2013年间多期GPS水平速率观测数据,基于多面函数拟合,计算球面坐标系下区域不同时期的面应变和最大剪应变,分析地应变的时空演化特征,结合不同时期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MS>6.0),研究期间大震分布与地应变时空演化特征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青藏高原东缘面应变分布与地块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面应变的差异会在块体边界和内部形成不同的断层闭锁形式,与地震发生位置和震源机制有一定的关联;(2)区域最大剪应变的高值区对应于构造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带,这些断裂带鲜有地震发生;低值区对应于活动性较弱的断裂带,在区域地壳运动剧烈的背景下,在这些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断层上易形成应变能积累,因而会发生地震。区域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最大剪应变的低值区。(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王帅,张永志,牛玉芬,姜永涛[5](2015)在《青藏高原北缘地应变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藏高原北缘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1-2013年间的GPS水平速率观测结果,对青藏高原北缘不同时期的面应变和面应变率梯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地应变的时空演化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期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研究了地震分布与地应变时空演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年11月14日Ms 8.1级昆仑山口西地震发震断裂对其南部区域的面应变调整结果影响较大,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的分段差异性可能控制着阿尔金断裂及塔里木盆地区域的面应变变化.青藏高原北缘面应变率梯度时空演化特征较为明显,其高值区影响范围随时间不断变化,表现为由小-变大-变小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震后地壳松弛和区域构造变形的调整有关.北缘中南部出现面应变率梯度"盆地"区,面应变率梯度量值较低,Ms5.0级以上地震有向该"盆地"聚集的趋势,该区有可能为应变积累的高值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地震空间分布的聚集性与区域地壳运动变形空间分布的趋势性相呼应.(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5年01期)

范雷彪,丛培历,任忠[6](2014)在《一种纵向地应变观测仪的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就纵向地应变观测给出一种仪器的设计构想,描述仪器的整体结构、功能及所涉及到的主要配件参数。该仪器的特征是可对某一地区的纵向地应力、横向地应力进行同步观测渴望获得该地区的应力场的变化,从而为地震预报提供出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吕志鹏,伍吉仓,孟国杰,乔学军,徐克科[7](2014)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变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1年GPS监测站点的速度场结果,利用叁角形法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应变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叁角形形状因子检验和应变显着性检验。根据块体应变变化特性将其分为块体内部、块体边缘和块体边界叁个典型区域。对各区域应变结果的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成为区域内应变的高值区,反映自汶川Ms8.0地震之后出现了地壳松弛与大区域形变的调整。鲜水河断裂仍然是区域内应变较大的地区。(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4年01期)

吕志鹏,伍吉仓,孟国杰[8](2013)在《条件数对叁角形法地应变计算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叁角形法计算地应变中,叁角形形状及其与坐标系统的关系对地应变计算精度的影响,引入条件数阈值,并讨论条件数与地应变分量计算精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条件数阈值设置为4.3时,地应变分量的计算精度与位移数据的精度相当。即在运用叁角形法计算地应变时,将条件数阈值设置为4.3可以得到可靠的地应变分量。(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3年06期)

朱守彪,赵晓燕,刘杨,缪淼[9](2011)在《1999年集集地震前后台湾地区地应变率场的分布及其动力学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集集地震震前(1990—1995年)及震后(2003—2005年)的GPS观测资料,对台湾及附近地区的地应变率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集集地震前后,台湾地区的应变率场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最大主压应变率的最大值位于台湾东部的海岸山脉地区,方向与台湾岛倾斜相交;主压应变由东向西迅速衰减,在中央山脉地区主压应变率小于主张应变率,呈现拉张的应变状态;在台湾西部平原主压应变率很小。同时,计算的主应变率方位与台湾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中的P、T轴方向基本一致。最大剪应变率的高值区分布在海岸山脉地区,该地区面膨胀为负,其数值在整个台湾地区为最大;但沿着中央山脉的南北两侧面膨胀率为正值。这些计算结果说明海岸山脉地区是台湾与吕宋弧碰撞的中心地带,碰撞后物质分别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逃逸。集集地震4年后的2003—2005年,最大剪应变率在主震及余震区比震前明显增大,这可能是地震后震源区介质物性变化造成的;同时也说明在这些地区介质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主震前的状态。(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1年02期)

肖根如,甘卫军,陈为涛[10](2010)在《地应变计算Delaunay叁角网在MATLAB与GMT环境下的相互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壳应变率计算的传统方式是将GPS站点组成叁角形进行计算,因Matlab与GMT在构造Delaunay叁角网时采用不同的算法,对于同一套数据生成结果有明显的差异。通过研究Matlab与GMT构建叁角网结果输出的数据格式,利用Perl语言编写程序将两套结果进行转换,实现Matlab与GMT软件在绘制Delaunay叁角网时的相互转化并构建同样的叁角网结果,绘图时再结合GMT的地形底图,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0年03期)

地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壳内部的力学机制时刻发生变化,地震则是地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缓慢集聚的构造应力短时间内快速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近几十年以来,合成孔径干涉测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In SAR)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对地技术,因其全天候、全天时、空间分辨率高及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获取高精度的地震同震形变、震后断层滑动以及大范围区域地壳运动特征等信息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In SAR只能测量一维地面位移沿雷达视线(LOS),即地表叁维形变(通常指东西方的变形,南北和上下)在LOS上的投影,导致形变机理解释产生偏差。目前对In SAR地震叁维形变解算主要基于pixel-by-pixel的方法,由得到的各形变点的观测量基于线性最小二乘(LS)求解叁维形变量。2011年,Guglielmino等[1]提出SISTEM方法获得形变质量与GPS点的密度和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只考虑了GPS点与雷达观测点之间的关系,未考虑SAR观测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高精度叁维形变的影响。对于SAR数据由于失相干等因素形变点丢失的区域,无法获得形变值。X.Wang等[2]于2015年提出顾及地表形变空间相关性的In SAR-DGT(displacement gradient tensor)方法需要首先获取初始叁维形变量,过程冗余,且在过程中可能引入了相应误差。其次,由于强地震地表破坏所引起的大位移梯度,植被覆盖密集和季节性积雪造成的时间去相关,和地形残差的影响,获取的同震形变图上常常存在不利于震源机制解释的失相关区域。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获取LOS向形变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技术(DIn SAR),获取方位向位移(AZO)的多孔干涉法(MAI)或偏移量跟踪技术,以及表征地面位移空间相关性的位移梯度矢量模型,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方法(WLS),由In SAR观测数据和区域内在地应变特征直接恢复叁维同震形变场的融合方法。该方法顾及数理统计和弹性理论中地表位移-应变的空间相关性,构建In SAR观测量与地表高精度叁维变形量及区域地壳内在应变特征的数学物理模型,无需借助任何初始叁维形变结果,可通过融合升降轨LOS及AZO获取同震叁维形变场。然后,本文通过Mogi模型和模拟地形所获得的干涉图及形变场进行模拟实验,并采用线性最小二乘和本文方法利用ALOS-2卫星的PALSAR数据获取了2015年塔吉克斯坦地震同震叁维形变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叁维同震位移的质量,并且相比于线性方法反演结果,其结果在空间上更加完整,较好地重建了空值区域的形变结果,叁维同震形变场中由失相关造成空值区域的面积显着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应变论文参考文献

[1].甘洁,胡俊,李志伟,杨长江,刘计洪.基于InSAR和地应变特征获取2015年M_W7.2级Murghab地震同震叁维地表形变场[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

[2].甘洁,胡俊.基于InSAR和地应变特征获取2015年塔吉克斯坦叁维地震同震形变场[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一)——专题55: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的全球变化研究、专题57:地震大地测量学.2016

[3].王晶晶,刘林飞,朱守彪,韩艳.中国大陆地应变率场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地震.2015

[4].姜永涛,张永志,吴然,王帅.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变演化特征[J].地震工程学报.2015

[5].王帅,张永志,牛玉芬,姜永涛.青藏高原北缘地应变演化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

[6].范雷彪,丛培历,任忠.一种纵向地应变观测仪的结构设计[J].华北地震科学.2014

[7].吕志鹏,伍吉仓,孟国杰,乔学军,徐克科.青藏高原东缘地应变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4

[8].吕志鹏,伍吉仓,孟国杰.条件数对叁角形法地应变计算精度的影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

[9].朱守彪,赵晓燕,刘杨,缪淼.1999年集集地震前后台湾地区地应变率场的分布及其动力学成因[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

[10].肖根如,甘卫军,陈为涛.地应变计算Delaunay叁角网在MATLAB与GMT环境下的相互转换[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

标签:;  ;  ;  ;  

地应变论文-甘洁,胡俊,李志伟,杨长江,刘计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