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因型玉米间作品种组合及行比模式研究

双基因型玉米间作品种组合及行比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双基因型玉米合理间作具有增产、稳产作用,但不同间作模式的生理生态效应差异较大。为了明确双基因型玉米间作的品种组合和行比结构的适宜模式,以黄淮海6个主推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品种组合和行比结构模式,2008-2009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进行了大田间作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株型品种组合及不同行比结构间作群体的生理生态效应不同。在郑单958分别与鲁单981、登海602的组合中,鲁单981和登海602植株明显高于郑单958,吐丝后对郑单958具有庇荫作用,在行比1︰1和4︰2间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造成郑单958后期SPADR和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光合效率下降,籽粒减产,尽管鲁单981和登海602居于优势地位,但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均小于1,表现为生产劣势;2︰2行比间作可改善郑单958的受光状况,籽粒产量明显提高,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现为生产优势。在浚单20‖滑丰9行比1︰1和浚单20‖登海602行比4︰2间作组合中,浚单20处于竞争劣势,滑丰9和登海602处于优势地位,但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也均小于1,表现为生产劣势;而2︰2行比间作可改善浚单20生长状况,籽粒产量明显提高,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现为生产优势。在郑农7278‖登海602的1︰1和4︰2间作组合中,郑农7278处于劣势地位,但优于上述同样行比组合中的郑单958和浚单20; 2︰2行比间作有利于郑农7278的生长发育,籽粒产量显著提高,尽管登海602籽粒产量较单作有所减少,但间作群体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现为生产优势。上述结果提示,株型差异较大的玉米品种间作以采用2︰2行比宽窄行种植为宜。(2)不同抗性基因型玉米间作有利于控制玉米叶片病害。本试验中的6个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与单作相比较,所有间作群体的南方锈病病情指数均明显下降。(3)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玉米植株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在本试验间作模式中,植株茎粗均无明显变化,但对株高和穗位高有一定影响,并且不同品种在不同间作模式中的变异较大,而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变异较小。另外,在本试验间作组合中,对雌雄间隔期也无明显地影响。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间作系统的生态生理效应
  • 1.1.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1.2 提高作物根际土壤生物活性
  • 1.1.3 增强群体抗逆性
  • 1.1.4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1.1.5 改善土壤环境
  • 1.1.6 玉米种内内间作的生理生态效应
  • 1.2 我国玉米主要间作技术
  • 1.2.1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
  • 1.2.2 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 1.2.3 玉米/小麦间套作模式
  • 1.2.4 玉米/蔬菜间作模式
  • 1.2.5 玉米/食用菌间作模式
  • 1.2.6 玉米/牧草间作模式
  • 1.2.7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混作模式
  • 1.3 问题与展望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前景展望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2 品种特性与试验组合
  • 3.3 测定项目
  • 3.3.1 株高、穗位高和茎粗测定
  • 3.3.2 雌雄间隔期调查
  • 3.3.3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测定
  • 3.3.4 叶色值(SPADR)测定
  • 3.3.5 荧光参数测定
  • 3.3.6 群体温湿度测定
  • 3.3.7 病情调查
  • 3.3.8 考种、计产和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的测算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玉米株高、穗位高和茎粗的影响
  • 4.2 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雌雄间隔期(interval from anthesis to silking ,ASI)的影响
  • 4.3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 LAI 的影响
  • 4.4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叶片 SPAD 值的影响
  • 4.5 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6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群体温湿度的影响
  • 4.6.1 不同基因型玉米单、间作群体温度变化特征
  • 4.6.2 不同基因型玉米单、间作群体湿度变化特征
  • 4.7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玉米病害发生状况的影响
  • 4.8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双基因型玉米合理间作具有增产效应
  • 5.1.2 不同抗性基因型玉米合理间作可减轻玉米叶片气传病害危害
  • 5.1.3 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玉米植株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丹江口库区坡耕地玉米间作模式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7)
    • [2].甘薯玉米间作对土壤性质与作物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9)
    • [3].玉米间作体系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J]. 土壤与作物 2019(01)
    • [4].玉米花生宽带间作体系最优玉米间作密度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2)
    • [5].花生、玉米间作不同行比对花生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科技 2016(03)
    • [6].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J]. 农业与技术 2016(18)
    • [7].三种食用菌与玉米间作的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食用菌 2016(02)
    • [8].甘肃省河西绿洲干旱灌区施氮量对小麦-玉米间作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土壤与作物 2016(03)
    • [9].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 2015(01)
    • [10].玉米间作辣椒中的磷吸收规律[J].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4)
    • [11].番茄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4)
    • [12].甜玉米间作不同作物对蜘蛛群落结构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
    • [13].番茄—玉米间作效益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5)
    • [14].玉米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作物生长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9(02)
    • [15].玉米间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07)
    • [16].鱼腥草与玉米间作对鱼腥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04)
    • [17].荒漠绿洲区交替灌溉小麦/玉米间作水分利用特征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4)
    • [18].辣椒与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3)
    • [19].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利用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2)
    • [20].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J]. 江西农业 2020(04)
    • [21].大豆玉米间作体系溶磷菌筛选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6)
    • [22].何首乌-甜玉米间作栽培新模式[J]. 农村新技术 2017(05)
    • [23].旱地玉米间作菜豆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 2017(08)
    • [24].玉竹与玉米间作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3(01)
    • [25].玉米间作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01)
    • [26].玉米间作绿肥高效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 2012(04)
    • [27].锦椒二号辣椒与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 2012(06)
    • [28].基肥对与玉米间作2年刺五加生长发育的影响[J]. 吉林农业 2012(06)
    • [29].玉米间作豇豆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 2010(03)
    • [30].玉米间作矮生芸豆立体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01)

    标签:;  ;  ;  ;  ;  

    双基因型玉米间作品种组合及行比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