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傅聪是享誉全球的华裔钢琴演奏家,肖邦的《玛祖卡》是他最为擅长、影响最大、也最为人称道的曲目体裁之一。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具有很深的本国文化素养,同时他演奏的极具波兰民族性的《玛祖卡》又被认为十分地道。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对傅聪演奏特色的分析可能为广大钢琴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提供学习和欣赏方面的参考;对于中国人而言,对傅聪演奏的《玛祖卡》及其文化背景的探究,也可能会使我们对中华文化价值能有更深的认识。本文致力于研究傅聪演奏《玛祖卡》的独特之处。笔者大量收集肖邦《玛祖卡》的乐谱、演奏录音以及有关傅聪演奏、讲学和生平的材料,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文中把傅聪演奏的《玛祖卡》与其他5位权威钢琴家的版本进行比较研究,并独创了用时间/小节曲线和时间/节拍曲线两种图表来比较不同演奏家所演奏的同一曲目之间时间变化情况的比较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简洁、直观,把音响转化为图表,有利于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得出了傅聪演奏的肖邦《玛祖卡》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对时间因素的巧妙处理的结论。文章对这一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把对时间的调整分为五大方面:与音符时值有关、与节奏有关、与和声设置有关、与分句和结构有关、与渐强渐弱有关。在“与音符时值有关”的论述中,总结出了”长长短短”原则和对休止符和切分音的处理原则;在“与节奏有关”的论述中,总结出了对不同重音的处理原则和一般规律;在“与和声设置有关”的论述中,总结出了对和声节奏变化和不稳定和声的处理原则;在“与分句和结构有关”的论述中,总结出了“橄榄形原则”和时间调整的关系;在“与渐强渐弱有关”的论述中,提出了时间调整和渐强渐弱记号具有密切关系。其中一些原则是前人的总结,在本文中,对它们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有一些原则是笔者提出的新观点,比如渐强渐弱与时间调整有着密切关系这一观点。分析之后,笔者又对傅聪演奏《玛祖卡》的成功原因作了深入探讨,涉及他的演奏经历、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得出好的演奏家必须具有全面修养的结论。文中努力深究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对傅聪演奏的影响,并密切结合音乐本体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此形成本文的又一特色。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聆听“没有谱”的傅聪[J]. 北方音乐 2008(03)
- [2].仰读大师——《傅聪,望七了》读后感[J]. 北方音乐 2011(05)
- [3].听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有感[J]. 钢琴艺术 2015(08)
- [4].傅聪在2018[J]. 好家长 2018(77)
- [5].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16(10)
- [6].聆听傅聪 不老的钢琴诗人[J]. 普洱 2012(01)
- [7].傅聪:愿永远做音乐的奴隶[J]. 参花(文化视界) 2012(04)
- [8].少年傅聪在云南[J]. 上海采风 2013(06)
- [9].傅聪谈父亲的人文教育[J]. 学习博览 2009(11)
- [10].傅聪出走之后[J]. 人民文摘 2010(11)
- [11].傅聪[J]. 小演奏家 2008(03)
- [12].傅聪:音乐是我的上帝[J]. 流行歌曲(艺考) 2008(09)
- [13].自然而就的音乐素养 忠于原作的至高境界——聆听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有感[J]. 北方音乐 2015(10)
- [14].傅聪与《傅雷家书》[J]. 同舟共进 2016(04)
- [15].在南京听傅聪教学设计[J]. 高考 2017(27)
- [16].用琴键作诗的人——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系列故事(三)[J]. 琴童 2016(06)
- [17].李春光为傅聪解困[J]. 国家人文历史 2013(12)
- [18].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傅聪与他的非凡家族[J]. 上海采风 2011(03)
- [19].傅聪是个“苦行僧”[J]. 文苑 2008(09)
- [20].用人生去演奏——傅聪音乐会随想[J]. 钢琴艺术 2011(02)
- [21].傅聪和他的古典时代——听傅聪音乐会有感[J]. 钢琴艺术 2008(09)
- [22].甘做音乐的“仆人”——傅聪的钢琴艺术人生[J]. 琴童 2009(09)
- [23].又听傅聪[J]. 读者欣赏(理论版) 2012(Z2)
- [24].听傅聪[J]. 钢琴艺术 2011(01)
- [25].傅聪用音乐讲述父子之情[J]. 北方音乐 2008(07)
- [26].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记2013年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J]. 钢琴艺术 2014(07)
- [27].傅聪:用音乐做心灵独白[J]. 钢琴艺术 2012(04)
- [28].又听傅聪[J]. 读者欣赏 2012(07)
- [29].阅读训练十七:《在傅聪琴声中倾听傅雷》[J]. 新高考(高二版) 2009(06)
- [30].艺术在交融中升华——论傅聪的艺术精神[J]. 艺术教育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