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流失规模测算论文-李言言

税收流失规模测算论文-李言言

导读:本文包含了税收流失规模测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下经济,税收流失,测算方法

税收流失规模测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言言[1](2019)在《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税收流失问题不仅阻碍和干扰着国家税收的正常运行,还对国家税收造成了威胁。税收流失的治理和防范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它给国家公共财政带来的巨大损失是不言自明的,同时政府在解决税收流失时也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因此防范和治理税收流失己经成为各国税收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税收流失的问题同样相当严重,其中地下经济造成的税收流失规模尤为巨大,其影响危害了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方面: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大量减少、国家税收收入的大量损失、加剧了财政困难、政府权威受到挑战等等,除此之外还导致了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被破坏。在社会方面:地下经济因为避开了政府的税收管理和控制,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比如造成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资本外流现象严重、收入分配秩序紊乱、导致社会信仰危机、造成社会混乱等。在文化方面:造成行政腐败。因此,为使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相关研究。本文是关于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总结和归纳地下经济理论、税收流失理论以及地下经济税收流失测算方法理论的基础之后,本篇文章将对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理论范畴和地下经济税收流失测算方法的意义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结合了地下经济基本概念和税收流失基本概念总结了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的理论关系,得出了地下经济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从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基本方法的原理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重点研究了现金比率法、国民收入支出法、MIMIC模型法以及物量投入法这四种方法;根据这四种方法测算得出的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结果,说明了我国因为地下经济而导致的税收流失规模情况,并针对这些测算过程以及测算结果总结了这些测算方法的分析比较情况;最后,在确定这些比较分析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关于完善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的几点建议。本文研究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得出的比较分析结果有:第一,几种方法对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进行测算得出的结果有所差别。第二,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进行测算的途径方式有所区别。第叁,影响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度的因素不同。第四,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中的变量选取不同。针对以上几点基本结论,本文对完善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的建议有:第一,在进行实际测算中可以考虑采取非货币的测算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使用现金的情况越来越少,转而对非现金方式的使用频率提升,所以使用非货币法可以减少这方面的顾虑。第二,在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的过程中我们要选取合适的变量;影响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原因变量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将它找寻出来进行测算,所以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变量,比如像地下经济规模、财税负担等这些主要影响因素,还有一些可能是主要因素但是却无法量化的变量,比如社会心理因素、腐败等。第叁,增加分类规模测算;本文对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整体规模进行测算,测算出来的结果不同很大可能是由于每种方法的侧重点不同,比如现金比率模型和国民收入支出法就比较侧重整体规模,而MIMIC模型中的税赋、失业率则会因地区而异,所以这些测算方法范围并没有涉及到对各个区域、各类人群可能分布的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进行测算,因此增加分类规模测算也很具有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9-06-15)

李宛姝[2](2018)在《中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基于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都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客观事实和普遍现象,且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测算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方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测算中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核心在于地下经济的科学测算,因此本文将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研究转换为地下经济规模测算方法研究。归纳国内外多种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方法,通常可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大类。本文采用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法两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现金比率法进行模型原理介绍、模型改进和规模测算,基于MIMIC模型法进行模型原理介绍、变量选择、数据说明和规模测算,得到中国1985—2015年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结果,同时得到地下经济规模、税收流失率等估测数据,且将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法的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规模测算结果为基础,进行地下经济税收流失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等效应分析,并得出治理腐败等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路江林[3](2017)在《基于修正现金比率模型的中国隐性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的隐性经济备受关注,由其造成的税收流失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文章对现金比率模型进行科学修正,测算了1990-2016年中国的隐性经济规模,进而计算出在此期间中国的隐性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结果显示:1990-2016年中国的隐性经济规模介于19.09%-60.05%之间,相应的隐性经济税收流失规模介于16.03%-37.52%之间。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隐性经济及其导致的税收流失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但2015年和2016年有上升趋势,需要对其加以遏制。据此,文章从隐性经济角度提出了减少隐性经济税收流失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毛程连,侯敬雯[4](2012)在《在华外资经济流转税税收流失规模的比较研究——基于税收收入能力法的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占我国涉外税收比重高达75%的流转税为研究对象,选用税收收入能力法对2004—2009年外资及全国的流转税流失规模进行分税种测算表明,外资流转税总体流失情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值税流失情况好于营业税。但随着外资经济总量的扩大,绝对流失额不容忽视。有关部门应重视外资的财政收入贡献度,加强对外资流转税流失的管理。(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王鸿貌[5](2012)在《陕西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规模测算与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不仅地下经济规模较为庞大,而且由此所导致的税收流失情况也十分严重。文章在对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收支差异法对陕西省地下经济规模及由此导致的税收流失的数量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并研究了地下经济税收流失对陕西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治理陕西省的地下经济税收流失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辛浩,王韬[6](2008)在《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基于一个改良的现金比率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年来,地下经济及其造成的税收流失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新热点。现金比率法是国内外学者对地下经济规模测算较常用的方法,但现金比率法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不断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因素的挑战。本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对现金比率法进行修正,通过实证研究测算我国地下经济规模及其造成的税收流失。(本文来源于《管理现代化》期刊2008年04期)

伍云峰[7](2008)在《我国税收流失规模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流失包括地下经济中的税收流失和公开经济中的税收流失。采取现金比率法并稍作改进,对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进行测算,从税收流失规模来看,我国税收蕴含着很大的税收收入风险,但另一方面也表明,通过制度的调整减少税收流失、提高税收收入规模的空间也是巨大的。(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08年05期)

杨绍媛[8](2006)在《对我国地下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都存在着税收流失。现金比率法和潜在收入能力测算法是测算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规模最常用的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估测我国2000-2004年间税收流失的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流失在经历了一个下降阶段后,从2002年起又出现了回升趋势。当前我国税收流失主要存在于公开经济当中,而公开经济中又以增值税的绝对规模流失最为严重。大规模的税收流失一方面要求加强税收征管,另一方面要求进行简化税制,降低税率的税制改革。(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杨绍媛[9](2006)在《我国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地下经济还是公开经济中都存在着税收流失。随着税收征管加强,我国税收流失问题有了好转,但税收流失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本文分别用现金比率法和潜在收入能力测算法估测了2000-2004年我国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的税收流失规模。测算的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流失规模在经历了一个下降阶段后,从2002年起又出现了回升趋势,当前阶段我国税收流失主要存在于公开经济当中,而公开经济中又以增值税的绝对规模流失最为严重。大规模的税收流失一方面要求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另一方面要求进行简化税制,降低税率的税制改革。(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陈迅,于鹏[10](2006)在《税收流失的影响因素及规模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流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运用阿林厄姆-桑德姆模型分析了造成税收流失原因;同时还利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法测出我国地下经济导致的税收流失的规模,并估算了我国公开经济中存在的税收流失规模,提出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06年12期)

税收流失规模测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都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客观事实和普遍现象,且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测算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方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测算中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核心在于地下经济的科学测算,因此本文将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方法研究转换为地下经济规模测算方法研究。归纳国内外多种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方法,通常可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大类。本文采用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法两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现金比率法进行模型原理介绍、模型改进和规模测算,基于MIMIC模型法进行模型原理介绍、变量选择、数据说明和规模测算,得到中国1985—2015年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结果,同时得到地下经济规模、税收流失率等估测数据,且将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法的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规模测算结果为基础,进行地下经济税收流失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等效应分析,并得出治理腐败等相关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税收流失规模测算论文参考文献

[1].李言言.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方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

[2].李宛姝.中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基于现金比率法和MIMIC模型[J].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2018

[3].路江林.基于修正现金比率模型的中国隐性经济税收流失规模测算[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毛程连,侯敬雯.在华外资经济流转税税收流失规模的比较研究——基于税收收入能力法的测算[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王鸿貌.陕西地下经济税收流失的规模测算与效应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

[6].辛浩,王韬.我国地下经济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基于一个改良的现金比率法[J].管理现代化.2008

[7].伍云峰.我国税收流失规模测算[J].当代财经.2008

[8].杨绍媛.对我国地下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及启示[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

[9].杨绍媛.我国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0].陈迅,于鹏.税收流失的影响因素及规模测算[J].统计与决策.2006

标签:;  ;  ;  

税收流失规模测算论文-李言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