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

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

论文摘要

电力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保证。1997年以来,电力行业逐步进行了旨在引入市场竞争的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之间的“厂网分离”。近几年,发电厂竞相增加装机容量,电力有过剩趋势。2003年12月,成立了五大发电集团,分割了全国的电力网络,开始逐步实行“竞价上网”改革,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因此,电力市场改革的第一步是“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竞价上网试运行期采纳单一买方模式。如果单一买方模式正式运行,势必会对发电侧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又会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上游煤炭市场。眼下,煤炭的市场价格完全放开,电煤价格一直猛涨,激化了煤炭、电力企业之间的矛盾。未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后,发电厂必须独自承担煤炭价格上涨的成本。因此,发电厂肯定要寻找降低成本的出路。本文认为,要制定合理的电力竞价上网的运行方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影响。本文就发电侧竞价上网的背景、煤电矛盾的来龙去脉以及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进行准确分析,得到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影响的基本预测,并根据发电厂的私人激励,提出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本文对发电侧竞价上网背景下的煤电纵向一体化及其社会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现代产业组织和博弈论研究方法,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研究范式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建立博弈模型展开研究。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本文首先考察了在发电侧竞价上网、煤炭价格上涨这两个主要因素作用下,基于厂商私人激励的煤电纵向关系安排,认为发电企业有后向一体化的激励;接着研究了煤电后向一体化是否引起下游的电力报价合谋;之后借鉴电力竞价上网与煤电纵向关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电力竞价上网激励发电企业降低成本、改进效率。其中一种途径是发电厂的后向一体化。对于发电厂来说,存在后向一体化的激励。纵向一体化出现的前提如果是发电厂和一个合意的煤炭企业一体化,消除了双重加价的非效率;一体化企业的电厂利用供应有保障的低价煤发电,降低了发电的边际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本文认为,纵向一体化具有竞争效应,或者效率效应,电力上网报价最终可能会降低。后向一体化也会使得社会福利增加。其次,纵向一体化引起的下游价格共谋。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导致纵向一体化存在下游的价格共谋效应。下游的竞争对手会选择向纵向一体化企业买煤,煤电纵向一体化企业的最优煤炭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也高于竞争对手的边际成本。煤电一体化企业的边际成本最低,照道理讲应降低电价。但由于煤电纵向一体化企业以较高价格给发电部分的竞争对手供煤,如果电价降低,受成本影响,下游竞争对手无法降价,电力需求量减少,投入品煤炭需求量势必跟着下降,将会影响到一体化企业在煤炭部分的利润。因此,一体化企业不会降低电价。而且,由于担心一体化企业降低电价,这反过来也促使下游竞争对手选择向一体化企业买煤。当存在其它转换成本很低的交易方式情况下,煤电纵向一体化不会有利于下游价格的共谋,从而也不会违反国家加强发电业务竞争性的政策,有助于发电侧引入竞争,推动竞价上网。进一步,独占契约的效率效应。独立的煤炭、电力企业应用独占契约,不会引起下游价格共谋。发电企业若想保证煤炭供应,应接受煤炭企业的独占契约。但缔结这样契约的后果是煤炭批发价格直接等于其生产成本,按照煤炭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中国市场现状,煤炭企业可能并不乐意提供这种契约。本文认为,在二部收费的独占契约中规定一笔小于零的转移支付,这意味着发电企业要花钱购买这份独占契约。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煤炭供应,还可以降低成本。最后,实行相应的煤电政策。通过法律形式鼓励纵向一体化,并且辅之以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政策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厂网分离、竞价上网"
  • 1.2.2 煤电厂商纵向关系
  • 1.2.3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价格共谋效应
  • 1.3 理论的研究范式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结构
  • 1.4.1 论文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主要结论
  • 1.5.1 发电侧竞价上网促使发电企业降低成本和上网电力价格
  • 1.5.2 纵向一体化引起下游价格共谋
  • 1.5.3 独占契约的效率效应
  • 1.5.4 中国煤电产业链的反垄断政策
  • 1.6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文献述评
  • 2.0 引言
  • 2.1 电力市场改革与煤炭市场相关研究述评
  • 2.1.1 发电侧的竞争行为研究
  • 2.1.2 电力市场相关研究文献
  • 2.1.3 中国煤炭市场研究文献
  • 2.2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2.2.1 煤、电产业的纵向市场势力研究
  • 2.2.2 煤电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专题研究
  • 2.2.3 电煤契约的价格机制
  • 2.3 纵向交易理论
  • 2.4 市场圈定理论
  • 3 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分析
  • 3.0 引言
  • 3.1 竞价上网机制的效率
  • 3.1.1 发电侧竞价上网机制简述
  • 3.1.2 竞价上网机制的效率分析
  • 3.2 竞价上网的市场模式
  • 3.2.1 国外的市场模式类型
  • 3.2.2 中国单一买方模式的选择和概况
  • 3.3 发电侧市场s-c-p分析及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
  • 3.3.1 市场结构分析
  • 3.3.2 市场行为分析
  • 3.3.3 市场绩效分析
  • 3.3.4 未来煤、电纵向一体化趋向的分析
  • 3.4 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市场结构
  • 3.5 引入竞价上网的发电企业纵向一体化现状分析
  • 3.5.1 政策导向
  • 3.5.2 煤电一体化的实践举例
  • 4 电力竞价上网与煤电纵向关系的国际经验
  • 4.1 电力竞价上网的国际案例分析
  • 4.1.1 引言
  • 4.1.2 英国经验
  • 4.1.3 美国经验
  • 4.2 美国电煤市场的成功经验
  • 4.2.1 美国煤炭市场机制
  • 4.2.2 美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
  • 4.2.3 结论
  • 4.3 澳大利亚电力改革对燃煤电厂的经济效应——与CCGT相比
  • 4.3.1 引言
  • 4.3.2 燃煤发电和CCGT的国际技术背景
  • 4.3.3 电力市场改革对燃煤发电汽轮机组与CCGTs选择的影响
  • 4.4 主要结论和建议
  • 5 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激励
  • 5.0 引言
  • 5.1 未来发电侧竞价上网的市场条件
  • 5.1.1 电力市场供需
  • 5.1.2 未来煤炭市场可能状况
  • 5.1.3 小结
  • 5.2 发电厂商的后向一体化激励模型
  • 5.2.1 基于未来市场条件的假设
  • 5.2.2 模型
  • 5.3 模型求解
  • 1-D1与U2的价格与产量'>5.3.1 U1-D1与U2的价格与产量
  • 5.3.2 下游发电厂商的利润
  • 5.4 模型的主要结果分析
  • 5.4.1 各种情况的价格、产量、利润比较
  • 5.4.2 后向一体化的激励
  • 5.4.3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6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价格合谋效应
  • 6.0 引言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模型
  • 6.2.1 基本假设
  • 6.2.2 模型描述
  • 6.2.3 基本模型
  • 6.3 对均衡解的分析
  • 6.3.1 第1阶段不存在纵向一体化
  • 1和D1纵向一体化后的发电市场(第四阶段)'>6.3.2 U1和D1纵向一体化后的发电市场(第四阶段)
  • 1和D1纵向一体化的煤炭市场(第三阶段)'>6.3.3 U1和D1纵向一体化的煤炭市场(第三阶段)
  • 2会不会与U2一体化(第二阶段)'>6.3.4 D2会不会与U2一体化(第二阶段)
  • 6.3.5 煤炭企业一体化条件(第一阶段)
  • 6.4 主要结论
  • 6.4.1 均衡路径
  • 6.4.2 价格共谋效应分析
  • 7 煤电交易:纵向一体化和独占契约
  • 7.1 引言
  • 7.1.1 研究背景
  • 7.1.2 独占契约模型与价格合谋效应模型的联系及差异
  • 7.1.3 内容安排
  • 7.2 模型思想
  • 7.3 独占契约模型——发电企业差异化
  • 7.3.1 模型
  • 7.3.2 改进后的模型——上游唯一厂商的情况
  • 7.3.3 改进的模型——上游双寡头垄断情况
  • 1-D1纵向分离为两个独立企业'>7.3.4 U1-D1纵向分离为两个独立企业
  • 7.4 主要结论
  • 8 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政策
  • 8.0 引言
  • 8.1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研究
  • 8.1.1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实践与相关政策
  • 8.1.2 理论支持
  • 8.1.3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环境
  • 8.1.4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反垄断政策
  • 8.2 煤电产业链的相关政策
  • 8.2.1 电力竞价上网——英国模式
  • 8.2.2 培育煤炭现货市场
  • 8.2.3 培育电煤期货市场
  •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隆基山西芮城150兆瓦光伏发电竞价上网示范项目正式开工[J]. 中国电业 2019(11)
    • [2].水力发电企业如何应对“竞价上网”政策[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11)
    • [3].新政[J]. 今日浙江 2012(14)
    • [4].梯级电站竞价上网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 水力发电 2010(03)
    • [5].南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企业竞价上网策略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8)
    • [6].竞价上网对湖南中小型水电的影响及对策[J]. 企业技术开发 2008(01)
    • [7].国家发改委:择地开展电力竞价上网试点[J]. 广西电业 2012(07)
    • [8].新形势下发电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4)
    • [9].保持产业活力 推动光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J]. 中国电业 2019(12)
    • [10].动态[J]. 北方经济 2012(13)
    • [11].福建省风电场的经济特性分析及应用探讨[J]. 能源与环境 2019(05)
    • [12].电改预期十年难落地[J]. 经济研究参考 2014(06)
    • [13].建设知识化电厂[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07)
    • [14].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博弈模型及其算法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4(09)
    • [15].电力企业改制后的发展问题[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24)
    • [16].电改大棋如何走?[J]. 广西电业 2014(04)
    • [17].浅谈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措施[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7)
    • [18].关于节能发电调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8(06)
    • [19].从三个文件看电力网运分开[J]. 现代国企研究 2020(03)
    • [20].解读: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厂竞价的上网模式[J]. 营销界 2019(22)
    • [21].电改解读:中国将有序步入分布式新能源时代[J]. 电气时代 2015(06)
    • [22].考虑节能发电调度的发电竞价上网机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0(02)
    • [23].预计2019年新增光伏装机或达45GW[J]. 起重运输机械 2019(03)
    • [24].声音[J]. 国家电网 2019(02)
    • [25].发电厂经济运行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外资 2013(21)
    • [26].强化发电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4)
    • [27].华中电网地区发电侧市场力研究[J]. 华中电力 2008(02)
    • [28].浅谈区域电力市场模式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7)
    • [29].风电智能化的价值在于化解行业痛点[J]. 风能 2018(08)
    • [30].落实法律应从改革创新入手[J]. 中国人大 2013(18)

    标签:;  ;  ;  ;  ;  

    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