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摘要

进入新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干旱缺水、物种灭绝、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需求。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环境服务功能。世界各国通过保护、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以满足人类社会对森林环境服务需要的努力实际上就是森林环境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等措施不断增加森林环境服务的供给,但是,相对于社会对森林环境服务的需求来说,缺口仍然很大。由此,如何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本文在选择森林环境价值理论、评估理论、核算理论、供需理论、交易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搭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森林环境服务业的概念、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特点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对我国森林环境服务的供需缺口分析,得出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森林环境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的分析,得出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可行性;通过对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和蛟河市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实证分析,提出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可行方式;鉴于国外森林环境服务等生态建设事业较为发达,本文也对发达国家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资借鉴;最后,作者讨论了发展我国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对策及相关政策。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系统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通过定性分析方法对森林环境服务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关注了在林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森林环境服务被社会无偿使用的数量,以及不同利益相关方应给予支付的数量。基于此,作者提出以政府为投入主体的现行政策模式并不能消除林业经济正外部性,森林环境服务业有待得到重视。第三,系统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基于系统分析原理,探析不同层面的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的融合。选择我国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和蛟河市为案例,开展案例分析方法,以拓展和丰富具体分析的一般性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森林环境服务业可被定义为特定环境服务依托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者或产权所有者作为服务的供给者,以社会公众、特定行业、群体作为服务的需求者,通过经济手段或供需双方达成的特定规则,促使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予以对应,并根据特定的管理规定,通过产业组织的方式来进行森林环境资源的培育,使之发挥环境服务功能的一个行业;第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森林环境服务业具有重大的现实需求,且目前由政府主导的森林环境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迫在眉睫;第三,当前可通过森林环境服务业产业化发展,促使个人或法人组织成为森林环境供给的主体,弥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作为供给主体存在的不足,使得我国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具有可行性;第四,以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和蛟河市为案例,通过评估与核算森林环境服务价值,将森林环境服务的受益区界定为全国或全球、当地、省内,受益行业界定为旅游业、水利水电、城市供水、农业和渔业等,从而提出了通过市场机制发展森林服务业的可行方式;第五,通过回顾和分析国外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得出公共财政支付和市场手段的融合是发展趋势,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工具的运用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第六,提出我国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对策与政策建议,包括组织形式、制度保障、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森林环境服务的相关研究
  • 1.3.2 森林环境服务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相关研究
  • 1.3.3 森林环境服务业的相关研究
  • 1.3.4 现有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2 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森林环境价值理论
  • 2.2 森林环境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方法
  • 2.2.1 基于成本的估价理论方法
  • 2.2.2 基于损害/受益的估价理论方法
  • 2.2.3 常用评价方法及缺陷
  • 2.3 森林环境服务核算理论
  • 2.3.1 森林环境服务核算的理论框架
  • 2.3.2 森林环境服务核算的目的和意义
  • 2.4 供需理论分析
  • 2.4.1 传统供求理论回顾
  • 2.4.2 森林环境服务供给和需求理论探索
  • 2.5 森林环境服务交易理论
  • 2.5.1 产权理论
  • 2.5.2 制度理论
  • 2.6 产业政策理论
  • 2.6.1 产业政策概念与性质
  • 2.6.2 产业政策的类型
  • 2.6.3 主要政策措施
  • 3 森林环境服务业的概念及定性分析
  • 3.1 森林环境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 3.1.1 森林环境服务的概念和分类
  • 3.1.2 森林环境服务支付与市场的概念及分类
  • 3.1.3 森林环境服务业的概念
  • 3.2 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地位及产业联系
  • 3.2.1 与农业部门的关系
  • 3.2.2 与旅游部门的关系
  • 3.2.3 与医药行业的关系
  • 3.2.4 与城市供水和水利水电业的关系
  • 3.2.5 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 3.3 森林环境服务业的特点
  • 3.3.1 产品的特殊性
  • 3.3.2 供给主体的双重性
  • 3.3.3 需求主体的不易确定性
  • 3.3.4 森林环境服务业的弱质性
  • 3.3.5 行业发展的初级性
  • 4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 4.1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供给分析
  • 4.1.1 我国森林生态建设历程
  • 4.1.2 我国森林生态建设方式
  • 4.1.3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产品类型
  • 4.2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需求现状
  • 4.2.1 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需要
  • 4.2.2 森林环境服务总需求量
  • 4.3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供需均衡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5.1 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
  • 5.1.1 以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主要载体
  • 5.1.2 实施严格的森林管理制度
  • 5.1.3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5.1.4 采取积极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政策
  • 5.2 市场手段开始引入森林环境服务领域
  • 5.2.1 上下游间的补偿交易
  • 5.2.2 开展森林环境服务市场贸易
  • 5.2.3 生态标记和森林认证成为环境服务价值的一种实现形式
  • 5.3 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认识上的不足
  • 5.3.2 制度建设上的严重滞后
  • 5.3.3 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化进程缓慢
  • 5.4 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化发展趋势
  • 5.5 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案例点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
  • 6.1.1 森林资源状况
  • 6.1.2 案例点社会经济状况
  • 6.2 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紧迫性
  • 6.2.1 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 6.2.2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已成为战略选择
  • 6.2.3 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已成为重要手段
  • 6.3 森林环境服务的有偿使用途径探索
  • 6.3.1 森林环境服务价值评估
  • 6.3.2 受益群体或需求方分析
  • 6.3.3 森林环境服务价格或补偿分析
  • 6.4 森林环境服务的有偿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1 对森林环境服务有偿使用的认识不足
  • 6.4.2 关联性及计量问题的疑惑
  • 6.4.3 支付方式上的疑问
  • 6.5 小结
  • 6.5.1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 6.5.2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 6.5.3 采取可操作的交易办法
  • 6.5.4 受益方和交易价格的确定是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化的关键
  • 7 国外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 7.1 政府购买为主的森林环境服务生产
  • 7.1.1 典型环境服务建设工程
  • 7.1.2 政府公共财政通过提供补贴等手段提供的森林环境服务
  • 7.1.3 利用公共财政直接收购私有森林等手段提供森林环境服务
  • 7.2 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化途径及主要市场分析
  • 7.2.1 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化的主要途径
  • 7.2.2 森林环境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 7.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7.3.1 多种投入手段的结合
  • 7.3.2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接受
  • 7.3.3 制度和法律保障不断完善
  • 7.3.4 需求日益增长,参与主体日益增多
  • 7.3.5 尚有许多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 8 我国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相关政策建议
  • 8.1 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的组织形式
  • 8.2 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 8.2.1 完善产权制度
  • 8.2.2 建立森林环境服务交易制度
  • 8.3 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 8.3.1 将以经营公益林为主的国有林场投入纳入公共财政
  • 8.3.2 对公益林培育和森林保险给予直接财政补贴扶持政策
  • 8.3.3 进一步完善政府对森林环境服务的购买政策
  • 8.4 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 8.4.1 建立森林环境服务实物量监测网络体系
  • 8.4.2 建立森林环境(生态)会计核算制度
  • 8.4.3 建立森林环境服务业宏观统计体系
  • 8.5 小结
  • 9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
  • 9.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吉林案例森林环境服务价值评估及受益群体确定方法
  • 1 评估原则
  • 2 评估内容
  • 3 评估方法
  • 4 数据来源及有关参数说明
  • 5 森林环境服务的受益者和受益群体分析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北京市城市森林环境中人群心肺功能及心理情绪相关指标的短期变化[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0(02)
    • [2].森林康养与健康养老[J]. 今日科苑 2020(04)
    • [3].森林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探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9)
    • [4].森林环境与林区文化[J]. 生态文化 2017(05)
    • [5].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6].森林环境资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服务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6)
    • [7].浅议发展森林环境服务业[J]. 林业经济 2009(11)
    • [8].森林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探究[J]. 环境与发展 2018(05)
    • [9].基于开场试验的森林环境保健功能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4)
    • [10].国有林场森林环境价值计量分析[J]. 花卉 2016(02)
    • [11].森林环境资源市场化相关问题研究及发展评述[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5)
    • [12].高职院校《森林环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2)
    • [13].在森林中感受生命[J]. 森林与人类 2016(10)
    • [14].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 [15].基于有效性改进的森林环境资源条件价值评估——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林业经济问题 2013(04)
    • [16].贵州省黔南州森林环境氧气含量分析[J]. 山东林业科技 2012(03)
    • [17].森林环境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理论及构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3)
    • [18].森林环境信息学科及其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03)
    • [19].湖北省森林环境价值的计量[J]. 湖北林业科技 2010(04)
    • [20].森林环境危机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5(22)
    • [21].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环境成本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2)
    • [22].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环境资源定价模型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2)
    • [23].森林疗养与健康的实证研究进展[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4].森林环境资源及其定价理论探讨[J]. 林业经济问题 2011(06)
    • [25].大健康背景下,森林养生剑指何方?——对我国森林康养未来发展的分析与探讨[J]. 林业与生态 2017(02)
    • [26].森林环境电波传播抛物方程模型的改进研究[J]. 物理学报 2013(20)
    • [27].黎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 琼州学院学报 2008(04)
    • [28].哈尼族习惯法在保护森林环境中的作用[J]. 红河学院学报 2010(01)
    • [29].森林疗养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及研究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 2020(04)
    • [30].森林环境保护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与对策分析[J]. 花卉 2019(10)

    标签:;  ;  ;  ;  

    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