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是将水溶性单体(如AM)和其它水溶性物质形成水溶液,该混合体系中的单体再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形成的水溶性聚合物(PAM)分散体系。这种双水相聚合体系粘度较低,单体固含量高,可克服均相聚合反应中出现的搅拌及散热困难的问题。合成出的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中的聚丙烯酰胺能够速溶于水中,应用便捷。此外,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以丙烯酰胺和不同分散剂为原料,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中合成了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通过间歇法考察了单一和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分散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种类及配比、pH值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及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确立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乳化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为复合乳化剂,在30℃及pH=6.5时引发聚合,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高(1.15×106)。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率Rp与引发剂浓度CI、丙烯酰胺浓度CAM、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CPVP、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CSDS的关系为:双水相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 40.95 kJ·mol-1。利用724型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半连续滴加聚合工艺下制得的乳液的稳定因子W,求得CCC值,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和pH值对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增加,CCC值增大。但引发剂用量超过0.15wt%时,CCC值趋于定值;SDS和OP-10复合乳化剂中的SDS质量比例增大,CCC值先增大后减小,当w(SDS):w(OP-10)=3:2时,CCC值最大;pH值增大,CCC值也增大,但pH值高于9时,PAM会水解,合适的pH值取6.5。由Reerink和Overbeek近似理论、DLVO理论拟合A分别为4.4×10-15J、3.47×10-21J,均不在A值的合理区间,均不能较合理的解释双水相乳液体系的稳定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前言1.1 引言1.2 乳液的形成及聚合机理1.3 双水相聚合研究进展1.3.1 双水相体系相图1.3.2 动力学研究1.3.3 稳定性研究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合成及表征方法2.1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合成条件的选择2.2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合成实验2.2.1 实验仪器及实验装置2.2.2 实验药品2.2.3 聚合工艺2.3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性能表征第三章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聚合动力学研究3.1 实验部分3.2 单因素合成条件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2.1 引发剂用量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2.2 单体浓度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2.3 分散稳定剂用量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2.4 乳化剂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2.5 pH值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2.6 聚合温度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3 聚合工艺对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3.4 聚合物乳液粒径分析3.5 聚合反应速率关系式3.6 活化能的计算3.7 聚合物红外谱图分析3.8 本章小结第四章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稳定性研究4.1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合成过程中的反应稳定性研究4.1.1 实验部分4.1.2 引发剂用量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4.1.3 单体用量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4.1.4 分散稳定剂用量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4.1.5 乳化剂用量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4.1.6 pH值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4.1.7 聚合温度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4.2 聚合工艺对反应稳定性的影响4.3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的稳定性4.3.1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4.3.2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其它稳定性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双水相聚丙烯酰胺乳液稳定性理论初探5.1 理论基础5.1.1 Reerink和Overbeek近似理论5.1.2 DLVO理论5.2 拟合计算结果及分析5.2.1 Reerink和Overbeek近似理论5.2.2 DLVO理论5.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聚丙烯酰胺论文; 乳液论文; 双水相体系论文; 动力学论文; 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