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软件时代已经到来

通讯软件时代已经到来

一、通信软件时代已经到来(论文文献综述)

于承立[1](2021)在《基于XMPP协议的跨平台即时通信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即时通信技术日渐成为分布式网络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时通信作为用户规模最大,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应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但目前即时通信的厂商都将目光聚集在丰富系统功能的研究上,且大多数即时通信软件都是基于私有协议进行设计开发的,无法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跨平台通信。因此,本文采用XMPP协议作为即时通信协议,其最大优势是可以突破平台的限制,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对接服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一次一确认的消息确认机制导致系统通信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组号和消息队列的确认机制,同时针对XMPP系统自身的安全漏洞,提出了基于SHA-1报文摘要算法的身份验证机制以及对用户之间的聊天消息进行加密处理。本文通过对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信系统的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将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系统分为客户端子系统和服务端子系统,分别进行功能设计。客户端子系统以Android系统为运行平台,并借助Smack开发包实现即时通信的对外接口,服务端子系统使用开源的Openfire开发平台,通过插件开发的方式实现XMPP服务器的功能。最后,对系统的功能以及性能分别行测试,对系统的功能测试采用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两种方式,测试结果均符合预期,从而确保该系统可以在移动平台上提供高效、稳定的即时通信服务。

顾晋[2](2020)在《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制度的革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了一个新的时代命题,如何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高校思政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少数民族大学生担负着为各族人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观念的本质体现,是引导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网络生活已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互联网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构建了一个既充满希望又充满危机的虚拟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解读和批判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也给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平稳健康度过成长期,是新媒体时代需要正视的重要问题。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加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研究,积极探索与他们沟通的技巧,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校园文化中得以更好地实施。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了目前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需求。鉴于此,在新媒体视域下如何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研究主要包含四个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探讨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研究的选题目的;其次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本研究内容和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基础,首先对新媒体的概念及其特点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界定及其特点进行了理论阐述,其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政策等相关理论的分析,以此来探讨在新媒体视域下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希望通过本章节的梳理为后续研究地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首先以陕西省三所高校为例,深度调查在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情意行现状,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和挖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其次在结合问卷调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创新研究路径提供了分析思路。第四部分,本章节主要从加强新型师生关系到创立学习型班级网络平台与话语体系建构、最后是探讨教育载体渠道建设与完善,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全新的研究途径。

朱洪鑫[3](2020)在《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社会发展至今,网络科技时代已经到来,在创新驱动背景下,以软件行业为主导的技术型产业于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尽管受到大环境的推动而使得该行业得以拥有日益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与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却又导致行业所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发艰难。面对各竞争资本的同质化现状,依托行之有效的创新市场营销之策帮助企业赢得市场显然成为必要选择,那么如何保证市场营销的有效性,即成为摆在每一个软件公司面前的现实难题。本研究在现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找到案例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优化企业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建议,目的不仅是要能够结合软件行业企业的特殊性提出观点,更要确保建议的提出能够有效针对于案例公司的实际情况。以此为陕西RH软件公司乃至于更多同行企业市场营销水平的提升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以明确市场营销理论、PEST理论、SWOT理论、4P营销组合理论和STP市场营销理论为前提,对陕西RH软件公司基本情况进行概括性分析,进而从宏观视角明确陕西RH软件公司经营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同时了解行业现状和陕西RH软件公司的竞争环境,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层面帮助该公司定位出市场营销优化的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针对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细分策略、市场组合策略和营销保障策略三个层面剖析该公司市场营销中的具体问题;最后分别从市场细分、组合营销和营销保障三个层面提出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陕西RH软件公司所处环境良好,但行业竞争态势却在不断加剧,通过SWOT的分析能够定位出该公司未来市场营销的重点和方向,也能够据此挖掘出该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细分不到位、组合策略不完善以及营销保障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根据这些问题,需要公司能够进一步优化STP战略,并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基础方面创新组合营销形式,即创新产品研发、合理定价、拓宽传统渠道并打造多元化促销策略;尤其是为了确保营销质量和效果,更需要公司能够优化组织结构、实施有效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和提供财务支持四个层面做好相应的保障性建设,才能有助于陕西RH软件公司提高市场营销水平。

韦君易[4](2020)在《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信息收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相较以往的报纸、广播等旧媒体都有了重大的变革,使人们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也发生了极大改变。新媒体所具有的超时空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与当代大学生追求新鲜感、充满好奇心、自主独立性较强的性格相契合,为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成为了他们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之一。因此,界定新媒体的核心概念,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媒体不仅给其他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但它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渗透性等特征也给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传播实效性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对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关系到大学生正确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新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等进行研究,从新媒体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界定了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归纳了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网络数据梳理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增强、丰富了教育内容和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给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方式和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分析了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而从新媒体载体建设、教育主体媒介素养提升和优化相关网络环境等层面,分析提出了若干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对策。

韩猛[5](2019)在《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融合通信产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兴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大环境下,客户通信需求开始更替和演进,融合通信产品由传统单纯的硬件销售模式转向了新型数字化ICT融合服务模式。行业的需求焦点更多倾向融合通信服务,市场面临通信设备商之间激烈的竞争,部分设备商的融合通信产品与行业客户已形成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并且通过产品服务的生态化模式开始进入市场。本文以营销管理理论为指导,从目标市场营销战略(STP)和营销组合策略(4Ps)两个层面,描述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的营销现状,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结合对公司营销管理人员和客户的访谈,识别该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存在的营销问题有:1.市场细分过于粗略,目标市场不明确和市场定位没有突出优势;2.技术服务滞后、产品无创新;3.价格组合僵化;4.分销重点不突出、覆盖窄;5.促销客户体验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聚焦具体的目标市场;2.定位于专业的融合通信服务商;3.差异化服务和业务创新;4.灵活组合报价和定制资费;5.重点区域培养和广度覆盖;6.线上线下多功能体验式促销。通过以上优化建议,为RC公司的融合通信产品市场发展提供思路。

江淑明[6](2019)在《移动通信网络节点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搭建与应用》文中认为从2G、3G到现在已经完全成熟的4G技术,以及即将商用的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用户对于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通信公司需要开发的新功能也越来越多。由于通信产品的特殊性,在产品正式交付给客户之前,必须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性能测试和系统测试,避免正式部署之后出现问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电信客户对于产品的交付周期要求也越来越短,因此,传统的手动测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今的需求,高效率的自动化测试是整个通信行业所迫切需要的。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搭建了一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自动化测试平台。平台的整体采取被测试系统和自动化测试工具之间完全无依赖分离的设计,被测试系统硬件部署在固定的实验室里,测试人员通过Linux测试终端远程操纵,利用GSS文件服务器将通信服务软件和相关配置传入硬件载体,并通过模拟工具Dallas模拟周边网元,信令以及真实用户构成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网络。自动化测试工具是一个Maven工程项目,使用的时候通过Eclipse导入工程即可用来自动测试性能。论文主要贡献如下:首先,分析了移动通信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具体需求。通过介绍测试对象和移动通信的网络拓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节点,接口以及协议等基本知识之后,给出了移动通信节点性能测试的结果评价参数,并最终根据参数和其它基本情况以及以后的扩展和维护给出了移动通信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具体需求。其次,分别对被测试系统和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了设计。包括被测试系统各个组成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功能介绍;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软件设计框架以及各层模块的主要分工角色。其中,重点给出了被测试节点SGSN-MME的硬件设备MKX的硬件设计架构以及软件设计组成;Dallas模拟工具的软件树形设计架构以及模块组成,重点分析了Dallas的PM(绩效管理)工作原理,日志的管理和类型以及重要配置文件;以及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三层分层设计架研究分析。最后,通过Linux测试终端远程操控SGSN-MME硬件,并安装和启动Dallas,搭建部署完成被测试系统,并通过操作Dallas启动用户流量模型证明了平台的稳定性和正确性。之后再通过Eclipse导入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升级测试为例讲述的在Eclipse上启动自动化测试的步骤和流程,并且最终通过记录日志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移动通信的节点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顺利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吴娟[7](2019)在《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及传播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移动数据流量资费的降低以及媒介视觉化转向等因素,促进了网络表情符号这一新型非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网络表情符号是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由字符、图像、文字等元素构成,在网络在线交流中能够传达情绪和建构意义的图像型非语言视觉符号。因其具有不同于语言文字的情感表达、简便快捷、形象趣味等特点而被网络用户广泛使用,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交往中一种特殊的符号传播现象,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重视。本文将网络表情符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兴起及流行的原因,着力研究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功能,并对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网络表情符号在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的界定,从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客观社会媒介表达的需要、媒介文化视觉化转向三个角度探究其兴起及发展的原因,从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历程对其分类,分为五个阶段---字符式、图标式、图片式、视频式及自定义式网络表情符号,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其次,结合新闻学与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讨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功能,包含其传递信息功能、视觉表达功能、情感宣泄与身份建构功能、突显个性功能、象征修辞隐喻表达功能、模拟现实情境功能、经济文化价值功能等传播优势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传播隔阂、侵权、低俗化、滋生谣言、冲击文字语言等负面影响。在客观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趋势作了一定分析,并对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和使用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原则,在文中提出尊重传播规律,遵从传播规范、遵守法律法规,防止侵权行为、平台发挥“把关人”作用,落实事后追惩制度、用户提升自律意识,强化道德规范。网络表情符号还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进程中,在传播实践中还会出现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网络表情符号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何磊磊,李家辉,姜明波[8](2018)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迁与挑战》文中指出在当前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关注群体。研究和探讨手机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从事网络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特征与问题,以及引导和培养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主体意识和网络行为成为时代的重任。面对这种正在发生,已经形成,并在进一步加剧的新趋势,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思路,积极应对。

谢绍艳[9](2018)在《流行通信软件对口语传播说服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微信、QQ是人们所喜爱的流行通信软件,这类通信软件不仅在人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口语传播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在阐述时代变迁背景下口语传播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口语传播和说服力的关系,分析流行通信软件对口语传播说服力的影响,并为如何借助流行通信软件增强口语传播说服力进行策略分析。

邹越[10](2018)在《互联网经济中反垄断法的司法适用》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经济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业态、新的营销方式、新的营利手段、新的垄断模式,使得互联网企业的经济规模可以在区区十数年内超越传统经济的百年基业,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给反垄断执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境。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诉讼正在成为司法体系必须面对的一类重大案件。尽管有些投诉可以在相关行政部门介入后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决不意味着互联网经济中反垄断只应通过行政管制,而非适用反垄断法的司法方式解决。互联网经济中的垄断之弊需要反垄断法规制,由于互联网经济的许多属性还在形成之中,尚未充分揭示,频繁修法不现实,研究互联网经济中的反垄断法适用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基于现行反垄断法的基本法理、分析框架和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从法官司法实践理性的视角,按照互联网经济反垄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反垄断法司法适用的原则和路径——反垄断法的适用主体——认定相关市场、市场支配地位的基础要件——认定违法垄断行为的构成要件——执法社会效果的逻辑链,突出“问题”意识,抓住若干关键问题深入辨析,探讨互联网经济领域反垄断法的适用,并对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思考、法律和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互联网经济领域适用反垄断法时:一、应当审慎考虑垄断的竞争性。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垄断一般属于竞争性垄断。垄断者和潜在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可能由于技术的创新而快速转换。网络外部性、“赢者通吃”、技术壁垒标准化是互联网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导致互联网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复杂化的根本原因。现行反垄断法规的法理精神,基本原则,一些基本的方法仍然可以适用于互联网经济领域,但一些具体的规则、指标、程序,一些在传统经济领域反垄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判据,如认定相关市场的供需替代法,假定垄断者测试法(SSNIP),认定违法垄断行为的价格或非价格滥用行为分析法,市场占有率标准等,需要根据具体案例做出修改。二、应当优先采用的审判原则和路径。由于互联网经济领域反垄断诉讼原告身份多样,举证困难,法院管辖冲突,目的公益等特点,在司法审判中应该优先采用以下原则,第一,尊重原告意愿原则,原告在双边市场中选择相关产品市场时无需征得被告同意,法院不得以不同性质(双边市场中不同边用户)的市场替代,但可以在自有裁量权限度内认定原告选择的相关产品市场外延。第二谦抑原则,在有更多选择的前提下,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使用对经营者权利侵害较低的手段,也就是,能适用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其他法律的,尽量不适用反垄断法;能够使用其他手段处罚的尽量不使用拆分之类的结构性惩罚。第三,比例原则,互联网经济中的竞争性垄断,往往在侵犯少数经营者权利的同时,可能增加更多消费者的利益,在轻微侵犯消费者现行权益的同时,可能实质性增加消费者未来的福利。所以,应当避免在对经营者集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判罚中,直接以市场份额定性或过于注重市场份额的作用,法律的适用必须满足必要性、适当性和均衡性。第四,鼓励创新原则,鼓励互联网企业通过产品、技术、业态创新,利用网络效应、平台模式、跨界融合,提高竞争力,将可以公平分配的“蛋糕”做得更大。同时,适用反垄断法应该从传统的重视静态数据转变为更重视动态发展趋势,从重点保护公平竞争转变为重点保护消费者权益。由于我国现行反垄断法留给司法裁判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相关司法解释需要通过司法实践创制规则,反垄断司法审判模式应以规则创建模式为主、争议解决模式为辅。三、应当扩大原告适格的范围。反垄断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应当扩大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违法垄断行为的损害或威胁者,与违法垄断行为实施者是否具有竞争关系并不是必要条件。不宜将营利性列入经营者反垄断诉讼的适格标准。消费者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或将要受到侵害,是互联网经济经营者是否实施了违法垄断行为的重要判据,给予消费者原告资格符合法律精神。应该给予交易相对人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应当给予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行业协会及人民检察院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原告资格。四、应当改进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方法。在双边市场中认定相关产品市场时,应采用原告主张,法院补充的审判规则,从源头上解决司法审判中怎样选择相关市场的问题,理清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关系,还原双边市场的本质。法院在整个案件的审理流程中,不对相关产品“是什么”定性,只对相关产品市场的外延做出认定。这样更有利于反垄断诉讼案件的审理。在相关市场认定供需替代方法中应采用“需求交叉弹性=A的需求数量/B的功能变化”,取代传统反垄断法适用的“需求交叉弹性=A的需求数量/B的价格变化”。采用“供给替代=技术供给增加量/消费者数量变化”,取代传统反垄断法适用的“供给替代=供给增加量/产品价格变化”。这样的改进更适应互联网经济领域反垄断的特殊性,司法审判中也更具可操作性。五、应当改进违法垄断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手段。由于技术的市场不相容定律和信息产品标准化的作用,网络经济中会出现竞争和垄断同时被强化的现象。市场份额在互联网经济领域仍然是认定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的首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唯一条件。相比传统经济领域,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反垄断应降低市场份额的重要性。互联网经济中的不公平定价行为只要不是反竞争的行为就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但以抑制技术创新、降低经济效率、危害消费者福利为结果的垄断行为当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仍然必须依法规制。反垄断的结构性救济方法对企业损伤过大,行为救济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兼顾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反垄断执法中,对受网络效应影响很大的互联网企业,应当以行为性救济为主,最大限度避免适用结构性救济。六、应当更加关注改进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对互联网经济领域反垄断的诉讼应采用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并行程序。审判中应当更加关注举证责任分配和证据证明力采信的合理性,减轻当事人依法维权的诉累。互联网经济领域中的反垄断案件审理,法理很重要,向当事各方,向社会的利益相关者讲清事理,写好既守法理,又讲事理的司法文书也很重要。反垄断以促进和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为目的,公平的市场竞争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互联网经济不可能在传统经济的制度框架内长大。技术理性、虚拟交易、交叉补贴、网络粘性、动态竞争、竞争性垄断、外部效应、双边市场、速度经济、无限供给,全球依存等等,这类传统经济中不曾有过的特性,还有更多将继续涌现出来的网络经济特征,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行的反垄断制度框架,或者没有考虑,或者考虑得不周全,有其必然性。但现行反垄断法的根基仍然牢固,在立法有理由滞后的情况下,研究现行反垄断法规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的适用,其意义不言而喻;其紧迫性,不言而喻;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也不言而喻。

二、通信软件时代已经到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软件时代已经到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XMPP协议的跨平台即时通信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XMPP协议的研究
    2.1 XMPP协议概述
    2.2 XMPP系统架构
    2.3 XMPP协议地址空间
    2.4 XMPP协议消息格式
    2.5 XMPP协议通信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XMPP协议的优化
    3.1 XMPP协议扩展原则
    3.2 消息确认机制的优化
        3.2.1 XMPP消息确认机制
        3.2.2 基于分组号和消息队列的确认机制
    3.3 XMPP安全性优化
        3.3.1 基于SHA-1 报文摘要的身份验证算法
        3.3.2 数据加密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分析
        4.1.2 非功能需求分析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服务端功能设计
        4.2.2 客户端功能设计
    4.3 系统的实现
        4.3.1 用户登录退出模块实现
        4.3.2 好友管理模块实现
        4.3.3 即时通信模块实现
        4.3.4 数据存储模块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环境搭建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功能测试
        5.2.1 单元测试
        5.2.2 集成测试
    5.3 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媒体概念
        2.1.2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2.1.3 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2.1.4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2.2 相关理论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2.2.2 相关民族政策
第三章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陕西少数民族大学生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3.1.1 新媒体的了解情况
        3.1.2 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
        3.1.3 主流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
        3.1.4 在交流与学习中使用新媒体的实际情况
        3.1.5 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
    3.2 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2.1 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3.2.2 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新型师生关系建构
        4.1.1 强化教育者的媒介素质培养
        4.1.2 提倡教育者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教育
        4.1.3 开展对话式网络深度辅导模式
    4.2 创立学习型班级的网络平台
        4.2.1 学习性班级建设新举措
        4.2.2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策略
    4.3 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
        4.3.1 创建共同的语境体系
        4.3.2 倡导使用有效沟通的网络话语
    4.4 加强教育载体渠道建设与完善
        4.4.1 利用即时通信软件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4.4.2 加强手机新媒体的思政教育功能
        4.4.3 坚持正确的新媒体舆论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3)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简要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市场营销概念
    2.2 PEST理论
    2.3 SWOT理论
    2.4 4P营销组合理论
    2.5 STP市场策略理论
第三章 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陕西RH软件公司概况
    3.2 陕西RH软件公司所处宏观环境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行业环境分析
        3.3.1 软件行业现状
        3.3.2 陕西RH软件公司竞争环境现状
    3.4 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SWOT分析
        3.4.1 优势
        3.4.2 劣势
        3.4.3 机遇
        3.4.4 挑战
        3.4.5 SWOT分析结果
第四章 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4.2 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4.2.1 市场细分不到位
        4.2.2 组合策略不完善
        4.2.3 营销保障不健全
第五章 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优化策略
    5.1 优化STP战略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营销组合策略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5.3 营销保障措施
        5.3.1 组织保障
        5.3.2 培训保障
        5.3.3 技术保障
        5.3.4 财务保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总体评析
    四、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述
    一、新媒体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类型
        (二)新媒体的特征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一)时代要求
        (二)主体选择
        (三)有效载体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具体形式
        (一)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新媒体技术
        (二)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
第二章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促进了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增强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资源
        (三)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给教育主体带来的挑战
        (二)新媒体给教育内容和方式带来的挑战
        (三)新媒体给教育环境带来的挑战
第三章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果
        (一)理论研究不断加强
        (二)阵地建设初具规模
        (三)具体运用逐渐成熟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者工作难度加大
        (二)教育内容缺乏改革创新
        (三)新媒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问题成因分析
        (一)教育主体媒介素养不高
        (二)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
        (三)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
第四章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新媒体载体建设
        (一)利用即时通信软件加强师生互动
        (二)开发App应用提升线上影响力
        (三)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占领舆论主阵地
    二、提升教育主体媒介素养
        (一)加强教育者媒介素养培训
        (二)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网络环境
        (一)优化社会网络环境
        (二)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三)优化家庭网络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营销基础理论
        1.2.2 通信行业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公司概况及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现状
    2.1 公司概况
        2.1.1 发展历程
        2.1.2 业务/产品组合
        2.1.3 组织架构
        2.1.4 经营绩效
    2.2 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介绍
    2.3 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的营销现状
        2.3.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STP)现状
        2.3.2 营销组合策略(4Ps)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营销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
        3.1.1 一般环境
        3.1.2 行业竞争
        3.1.3 市场需求
    3.2 内部环境
        3.2.1 资源分析
        3.2.2 能力分析
    3.3 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3.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3.3.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3.3.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3.3.4 威胁分析(Threats)
        3.3.5 战略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融合通信产品营销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STP)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4.1.1 市场细分过于粗略
        4.1.2 目标市场不明确
        4.1.3 市场定位没有突出优势
    4.2 营销组合策略(4Ps)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4.2.1 技术服务滞后、产品无创新,导致同质化竞争
        4.2.2 价格组合僵化,导致价格策略不灵活
        4.2.3 代理商少,导致分销渠道覆盖面窄
        4.2.4 促销客户体验差,导致品牌宣传不到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化建议
    5.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5.1.1 市场细分进一步有效细化
        5.1.2 聚焦具体目标市场
        5.1.3 市场定位突出专业化
    5.2 营销组合策略优化建议
        5.2.1 差异化服务和业务创新
        5.2.2 灵活组合报价和定制资费
        5.2.3 重点区域培养和广度覆盖
        5.2.4 线上线下多功能体验式促销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附件

(6)移动通信网络节点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搭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2.移动通信节点性能测试平台需求分析
    2.1 测试对象
    2.2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与节点性能测试
        2.2.1 通信系统组成及其特性
        2.2.2 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节点的接口以及协议
        2.2.3 移动通信网络节点性能测试结果评价
    2.3 移动通信网络节点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3.移动通信网络节点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
    3.1 被测试系统平台的整体设计
        3.1.1 被测试平台的设计
        3.1.2 被测试平台各个模块具体构成及功能
    3.2 自动化测试工具整体设计
    3.3 自动化测试工具各个模块以及功能
        3.3.1 CATS Repository测试用例设计模块
        3.3.2 D-JCAT Framework测试逻辑和测试运行定义
        3.3.3 JCATFramework
    3.4 本章小结
4.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部署实现与应用
    4.1 在Linux环境下部署安装测试环境
        4.1.1 自动化测试环境
        4.1.2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安装部署
    4.2 测试内容以及相关Feature File脚本
        4.2.1 测试内容
        4.2.2 升级测试参数以及相关脚本
    4.3 测试操作流程
    4.4 测试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今后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7)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及传播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内容及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创新点
一、网络表情符号的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一) 网络表情符号
    (二) 表情包
    (三) 虚拟语境
    (四) 符号化生存
    (五) 符号互动理论
二、网络表情符号的兴起及发展现状
    (一) 网络表情符号的兴起
    (二) 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现状
        1. 第一代:字符式表情符号
        2. 第二代:图标式表情符号
        3. 第三代:图片式表情符号
        4. 第四代:视频式表情符号
        5. 第五代:自定义表情符号
三、网络表情符号流行及原因分析
    (一) 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1. 调查问卷设计
        2. 数据收集结果
    (二) 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
        1. 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表现
        2. 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分析
    (三) 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
        1. 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2. 客观社会媒介表达的需要
        3. 媒介文化视觉化转向
四、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功能与负面影响
    (一) 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功能
        1. 传递信息功能:编码解码过程简单易懂
        2. 视觉表达功能:读图时代满足娱乐诉求
        3. 情感宣泄功能:娱乐狂欢及身份的建构
        4. 突显个性功能:对主流文化温和式对抗
        5. 象征修辞功能:传达表征意义隐喻作用
        6. 模拟现实功能:在虚拟空间中搭建情境
        7. 经济文化功能:具备潜在的及附加价值
    (二) 网络表情符号的负面影响
        1. 产生传播隔阂
        2. 冲击文字表达
        3. 趋向低俗冗余
        4. 出现道德滑坡
        5. 造成侵权行为
五、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前景与规范原则
    (一) 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前景
    (二) 网络表情符号的规范原则
        1. 尊重传播规律,遵从传播规范
        2. 遵守法律法规,防止侵权行为
        3. 平台发挥“把关人”作用,落实事后追惩制度
        4. 用户提升自律意识,强化道德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流行通信软件对口语传播说服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口语传播的历史发展
二、口语传播和说服力
三、流行通信软件对说服力的影响
    (一) 流行通信软件下信息环境和噪音对说服力的影响
    (二) 流行通信软件作用下受传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关系
    (三) 流行通信软件作用下受众的心理状态
四、基于微信平台的口语传播
    (一) 微信技术的变革推动了口语传播, 实现了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
    (二) 微信的大众化转向促进口语传播回归发展
    (三) 微信技术发展使得口语传播具有了延时性
五、结束语

(10)互联网经济中反垄断法的司法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和写作的意义
    四、整体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经济中的垄断行为
    第一节 互联网经济的界定
        一、互联网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互联网经济的市场结构
    第二节 互联网经济对反垄断法适用的影响
        一、垄断行为的界定
        二、反垄断法适用的主要难点
第二章 反垄断法司法适用的原则与路径
    第一节 反垄断法司法适用的界定
        一、概念梳理
        二、类别归属
        三、司法适用与行政执法之界分
    第二节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特点
        一、原告身份多样
        二、举证困难
        三、法院管辖冲突
        四、目的公益
    第三节 反垄断法的适用原则
        一、尊重原告意愿原则
        二、谦抑原则
        三、比例原则
        四、鼓励创新原则
    第四节 反垄断法司法适用的现实路径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司法目标调整
        三、审判模式选择
第三章 互联网经济领域反垄断法的适用主体
    第一节 原告主体资格
        一、原告适格范围的扩展
        二、不同身份原告资格的确定
        三、相关制度的衔接
    第二节 法院和专家证人的主体资格
        一、管辖权与主体资格
        二、专家证人主体资格
第四章 互联网经济中反垄断法适用的基础要件
    第一节 界定相关市场的产品选择
        一、现有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困境
        二、进路:遵循原告主张规则
    第二节 相关市场的界定
        一、相关产品市场
        二、相关地域市场
        三、相关时间市场
        四、相关市场的外延问题
    第三节 认定相关市场传统方法的改进
        一、供需替代法
        二、假定垄断者测试法(SSNIP)
    第四节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一、市场支配地位辨正
        二、市场份额的作用
        三、认定市场支配地位需要考虑的其他要素
第五章 互联网经济中违法垄断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对违法垄断具体行为的分析
        一、价格滥用行为
        二、非价格滥用行为分析
        三、其他滥用行为分析
    第二节 合理抗辩的特殊理由
        一、竞争性垄断
        二、市场进入门槛
第六章 适用反垄断法的效果改进
    第一节 诉讼实践中若干方法的改进
        一、执法权分配与诉因
        二、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第二节 司法审判社会效果的改进
        一、关注舆论热点指向
        二、消弭舆论对反垄断司法审判的负面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通信软件时代已经到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XMPP协议的跨平台即时通信技术的研究[D]. 于承立.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顾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陕西RH软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朱洪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韦君易.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韩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移动通信网络节点性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搭建与应用[D]. 江淑明. 东华大学, 2019(03)
  • [7]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及传播功能研究[D]. 吴娟. 长安大学, 2019(01)
  • [8]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迁与挑战[J]. 何磊磊,李家辉,姜明波. 高校共青团研究, 2018(04)
  • [9]流行通信软件对口语传播说服力的影响[J]. 谢绍艳. 传媒论坛, 2018(22)
  • [10]互联网经济中反垄断法的司法适用[D]. 邹越.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通讯软件时代已经到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