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对于大鼠后纵韧带内骨化因子的影响

后路手术对于大鼠后纵韧带内骨化因子的影响

论文题目: 后路手术对于大鼠后纵韧带内骨化因子的影响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谭炳毅

导师: 贾连顺,陈德玉,吴海山,叶晓健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聚合酶链反应

文献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病因不清,近来文献报道颈椎术后OPLL有明显发展的迹象,考虑与手术导致后结构破坏,后纵韧带承受机械应力增加有关系。目前尚未见模拟后路手术建立的对于后纵韧带造成机械应力刺激增加的动物模型及其相关研究。 目的:目前尚未见模拟后路手术建立的对于后纵韧带造成机械应力刺激增加的动物模型及其相关研究。我们设想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造成后纵韧带的应力上升,在这一过程中检测相关的TGF—β1及BMP的表达及含量,探讨颈椎术后OPLL的发生及其发展机制;探讨手术方法对OPLL发生及其发展的影响。方法:对大鼠施行不同的手术,免疫组化检测TGF—β1及PCR检测BMP~2,7的表达。结果:手术组BMP—2,7水平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GF—β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MP~2,7对于OPLL发生及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具有主要作用,BMP-7在后续的骨化过程中可能继续发挥较大的作用;TGF—β1的作用时间点比较晚,可能在软骨化骨及骨化后期发挥作用。对于OPLL的手术方法提出建议。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手术模型的建立

一、材料与方法

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MP-2及BMP-7的PCR测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关于手术方式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在读期间学术活动简况

发表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5-08

参考文献

  • [1].几丁糖影响后纵韧带成纤维细胞骨化进程的相关研究[D]. 缪锦浩.第二军医大学2013
  • [2].机械应力刺激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作用及其机制[D]. 许鹏.第二军医大学2011
  • [3].颈源性头颈痛的神经机制研究[D]. 周海宇.华中科技大学2007
  • [4].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细胞成骨活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 陈德纯.第二军医大学2016
  • [5].颈交感神经症状分级治疗方案的建立及相关研究[D]. 梁磊.第二军医大学2013
  • [6].颈椎后纵韧带交感神经纤维介导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神经传导路径的研究[D]. 顾庆国.第二军医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BMP4基因突变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中促异位成骨机制研究[D]. 任远.首都医科大学2012
  • [2].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病机制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张颖.第二军医大学2008
  • [3].核苷酸焦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脊柱后纵韧带骨化程度及骨化进展相关的初步研究[D]. 何志敏.第二军医大学2008
  • [4].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差异蛋白验证与功能研究[D]. 李阳.第二军医大学2010
  • [5].他汀类药物对同种异体皮质骨颈椎椎体间移植融合过程的影响[D]. 杨允.山东大学2004
  • [6].腰椎椎间融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张亚峰.苏州大学2005
  • [7].椎弓根螺钉系统翻修手术的临床研究及其应力有限元分析[D]. 宋富立.第一军医大学2005
  • [8].椎体成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D]. 王瑞.第一军医大学2005
  • [9].脊柱黄韧带骨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机制研究[D]. 秦德安.山东大学2006
  • [10].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及其机制的研究[D]. 董军.第二军医大学2007

标签:;  ;  ;  ;  ;  

后路手术对于大鼠后纵韧带内骨化因子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