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漫长路 上下求索——从《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寻根之旅看美国黑人青年的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李暖[1](2019)在《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文中研究指明以色列俄语文学是由犹太移民作家在以色列土地上用俄语创作的文学,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如今已成为俄罗斯境外文学的中心场域之一。它脱胎于俄罗斯本土的犹太俄语文学,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随着俄罗斯阿利亚运动三次浪潮的推动,大批杰出作家与文学工作者涌入以色列,在新的土地上回望俄罗斯,重新思索犹太人的历史命运,赋予俄语文学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以色列俄语作家的创作始终围绕往昔和记忆而展开,俄罗斯犹太人的创伤历史、往昔与陌生世界的碰撞是以色列俄语文学发轫之始最为重要的主题;而随着历史语境的复杂化,在复国主义话语的余音和生活困境、精神危机的多重背景下,以色列俄语作家逐渐开始新思潮的探索和价值重构,对犹太民族、犹太教、流散等核心概念作出颇具后现代色彩的讽刺性解读,并将目光投向被启蒙主义和复国主义知识分子忽略的人民生活、民间文化和个体内心世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从历史记忆、民间集体记忆、个体记忆的视角考察以色列俄语作家的优秀作品,探讨个体在集体记忆中的位置,藉此一窥从俄语犹太文学到以色列俄语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俄罗斯犹太移民在流散大语境下的独特性。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历史语境和先在话语出发,明确以色列俄语文学研究的文学史视角,揭示俄罗斯犹太人面临的记忆危机;以文化记忆和记忆话语为理论框架,通过以色列俄语作家创作实践和小说文本的话语分析,探讨以色列俄语小说三种记忆话语从语境到体裁、修辞的流变,揭示话语体裁和修辞中呈现的记忆观、记忆机制,并思考记忆伦理和身份认同的命题。论文第一章阐明了本研究所遵循的理论基础。“记忆话语”由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提出,探讨记忆如何被审视、被表达,它让记忆研究超越社会心理范畴,与记忆媒介尤其是文学、文化文本紧密相连,为记忆保存、传承的内在结构分析以及身份、权力话语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探讨以色列俄语文学记忆话语的形成,并针对以色列记忆场中几种典型的记忆范式,指出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记忆话语——纪实文学中的创伤历史记忆、家族小说中的民间集体记忆、“地中海音调”和“存在文学”中的个体记忆——及其呈现出的迥然不同的记忆结构。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上述三个角度审视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代表性文本,以马尔格林的《泽卡国旅行记》、鲁宾娜的十部家族小说、戈尔德施坦的《铭记法玛古斯塔》《寂静的原野》为例,通过体裁记忆、作者记忆观探究和话语修辞的分析,发掘三种记忆话语间的内在联系和流变趋势。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1)以色列俄语文学是俄罗斯土地上俄语犹太文学现象的延续,也是俄罗斯犹太境外文学的一部分,虽与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第三次浪潮有所交融,但其研究思路不应套用侨民文学的视角;2)以色列俄语文学有三种典型的记忆话语类型,流变轨迹与俄罗斯阿利亚三次浪潮有着共时性特征,发展与转变的动机是与历史语境、国家话语、宗教话语等多重先在话语的商榷、对抗;3)通过三种话语的体裁、修辞的分析可知,历史记忆、民间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有着迥然不同但紧密相连的记忆机制和精妙的内部结构,形成了以体裁、空间、言语和肉体经验为依托的记忆观,藉此可一窥记忆话语中蕴含的永恒命题。
邱华栋[2](2014)在《空间位移中的碰撞与回响 ——拉丁美洲小说与20世纪晚期以来的中国小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借助地理学的“大陆漂移”假说,评述“一战”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新浪潮,即从欧洲波及北美洲和南美洲,进而波及亚洲直至整个世界的创新浪潮,探讨在这股创新浪潮中中国小说如何借鉴和创造性地转化拉丁美洲小说的艺术经验。小说的空间位移或地理迁移,作者称之为“小说的大陆漂移”。论文描述了“一战”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大致轮廓:从欧洲现代主义、美国文学的繁兴,到“拉美文学爆炸”,再至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无国界作家”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勃兴,整个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彼此勾连的文学链条。这个发展的流脉既在小说的内部显现为结构、形式、语言、文学观念的变迁,从外部看,则演绎出小说地理学式的迁移——从欧洲到美洲,最后到亚洲和非洲。纵观文学发展史,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互相影响、彼此激发,一代代的大作家树立了写作的标杆和尺度,与此同时,他们也以伟大的作品造就了文学世界的座座高峰,等待世人通过阅读去靠近,并在大师的激发下,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论文希望通过研究描述并揭示出这一激动人心的过程。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扼要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拉丁美洲文学的译介情况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概述了“一战”之后,文学创新的浪潮如何从欧洲肇始,扩展到北美、南美和亚洲,不断延伸,并形成了一股互相关联、“求新谋变”的创作潮流。这股“新浪潮”在时间上从“一战”结束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跨度近百年;空间上则形成了从欧洲到北美洲,再到拉丁美洲,进而扩展到非洲和亚洲的“大陆漂移”,比如,从卡夫卡、普鲁斯特到威廉·福克纳,再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后至中国的莫言,他们之间就有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联系。第一章重点论述了“拉美文学爆炸”现象前后出现的八个小说大家的作品,以及他们与欧洲文学的关系。第二章以二十个中国作家为例,详细探讨了他们所受的拉丁美洲文学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创造性地转化外来的影响,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新变,并使之成为世界文学之“亚洲文学”中的重要环节。论文的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拉丁美洲文学在21世纪这十多年来对中国产生的后续影响和更为年轻的中国作家面对拉美文学的影响所做的回应。
杨华[3](2012)在《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20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从庞杂的美华文学文本中梳理归纳出四种“中国形象”类型:伦理中国、草根中国、诗性中国、现代中国。这四种形象类型涵盖了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和不同体裁的美国华人文本对中国的表述。选择这几类中国形象进行论述,主要是因为这几种角度可以较好地概括美华文学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性质,从中可以看出海外中国人在文化碰撞时对血缘国多维度的反观视角、表述策略和文化反思样式。伦理中国、草根中国、诗性中国、现代中国这四种形象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包容,共同构成丰厚复杂的中国形象。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对国内外中国形象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列出了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这部分辨析了形象、华文文学和华人文学、自我与他者等概念。华文文学以汉语写作为核心概念,标示语种文学的界限。华人文学则强调创作主体的族裔身份,涵盖华人用不同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采用“华人文学”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强调“中国”这一血缘背景,强调文化母体在空间“移位者”身份认定中起到的作用。在文本选择上,以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为主,旁及台湾旅美华人文学,以及一些很难归属于某种作家群体但写作卓有成绩的华人作家。本文选取的这些华人作家,其创作有明显的全球意识和文化对比意识,和单一文化背景下的写作相比,这些作家写作的主题、视角、风格都明显不同。论文第一章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命伦理三个层面探讨了伦理中国形象。中国伦理直接映射在海外中国式家庭对人物情感和行动的影响,无论是接受、抗争,或是批判性审视,都脱不掉这个文化传统。第一节家庭伦理部分首先分析了为什么伦理主题在美华文学中很多见,因为它反映了不同时代、教育背景、社会环境、东西文化交织下的一些深层问题。新移民文学经常关涉婚姻对人的束缚;华裔家庭由于异族通婚的可能性较大,文化冲突的尖锐性就更明显,华裔遇到的文化身份认同更加模棱两可。华裔家庭的生活因太过重视人伦关系而具有其他族裔所没有的压力与道德内省,这成为阻碍第二代华裔个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许多华裔作品的描述中,人物希望通过个人努力,通过对长辈的反叛来实现自己的个体意识与尊严。在此类作品中,中国形象以家为本位的特征非常明显。第二节社会伦理部分分析了荒诞岁月的非理性集体人格和居美华人的人格面具问题。人格面具的存在表明了居美国华人文化身份中具有双重人格,论文据此指出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份焦虑,源于不平等的族裔交往,是两种文化体系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拉锯战对人格造成的撕裂所致。第三节生命伦理部分从重生的生死观、乐生的生活观,慎独的内省方式,以柔克刚的处事态度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生命伦理在海外的变异与发展。总之,在美国华人文学中,尽管也书写了中国传统伦理压抑人性、保守封闭的一面,但主导性的价值取向是重情恋家的家庭观念、仁爱友善的道德伦理观和健康进取的生命观。论文第二章讨论了草根中国形象。草根经验的表述和草根移民历史的再现始终是美国华人文学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代表了一个不能忽视的流脉,与留学生文学、知识分子写作或中产阶级文学以及自由主义写作共同构成美华文学的完整的历史图谱。草根中国形象集中体现为底层中国人的形象,这在美华文学中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大陆乡土社会(中原农耕文明)中的贫苦农民,二是岭南文化中的农民通过移民转化而成的异国都市平民,三是八十年代以来赴美打工的低知识阶层新移民。他们所体现的“草根力量”,乃是天然根植于民间的一种文化内部力量,带有自发性的生生不息,柔弱的表象内里是坚韧的品质,能够承受巨大的外力。本章首先从左翼叙事海外延伸的角度,重点解读了黄运基的长篇小说,认为无论是人物设计上的引路人形象,还是“革命加恋爱”的结构模式,对场景、人物和心理的速写式勾勒,以及纪实性和自传性等方面,他的小说都对接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左翼叙事的传统。接下来论证了华裔作家书写祖先移民史具有“记忆政治”的意义,指出他们通过回顾祖先在美国采矿、修铁路、开垦种植园的经历,重新发现和再现了百年来“隐匿的历史”,以证明华裔在美国生存的合法权利。唐人街那来自底层的声音,深沉地传递着华人在美国的坎坷经历和艰苦人生,而小人物的韧、善、美也从唐人街叙事中自然呈现出来。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义轻利、礼尚往来、自强不息等方面的集体无意识,在草根们的血液中流淌,也必然长久地照亮着海外华人寻找精神家园的道路。本节还注意到,在西方社会,知识分子属于职业化的社会阶层,本身就身处民间社会,所以根本没有草根与精英的分野,他们的平等意识和平视眼光就分外鲜明。这种身份意识被美华作家所汲取;同时,美华作家多有打工经历或至少也熟悉打工生活,所以在他们笔下,劳心与劳力的分野不再是不可跨越,他们所体现的是底层移民虽贫贱如草却仍旧梦想“舞”动人生、鹰击长空的坚定信念。本章还运用跨国移民理论分析反映早期移民生活的作品,认识到出洋的广东乡村农民不是因动荡和穷困而背井离乡的被动者,反而是敢于挑战、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开拓者。早期移民的心态是中华海洋文化特别是珠江文化的典型代表。珠江文化自古以来务实、敏锐、争先,因吸纳海洋文化精华而封闭意识和保守性较少,开放性和先进性成份多。老一代移民及其后代被打上珠江文化的印记,以雄强进取的精神对接积极向上的美国精神,但又抵御极端个人主义的美国文化的侵入,彰显出珠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客观上构成了对闭锁困守的中国形象的一种反驳。第三章诗性中国形象阐述华人对文化中国的审美想象。文化层面的中国和现实中国构成了某种对立与补充关系,换言之,美国华人作家不满社会生活层面的中国时,“文化的中国”往往成了他们想象性的精神补偿,成为他们的诗意家园。本章分析了林语堂的多部英文作品,认为林语堂有意识地将优雅、闲适、安详的中国形象传递给西方人,对于改观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疲弱、愚昧的形象起到了良好作用。林语堂对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注重审美感受的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阐扬,也有其不足之处。他展示给外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经过萃取和删减的雅化中国。美国读者可以借“闲适”的趣味来慰藉忙碌的现实所导致的精神紧张,却很难以此增进对现代中国的了解。王鼎钧在抗战的纷飞战火中离家再未能返回,所以中国形象在他笔下美则美矣,却有着乱世罹忧的大哀痛,也因此造就了他沉郁顿挫的乡愁美学。诗人张错则沉潜古文物,在现代时空中考察过往历史事件,抒发怀古幽情并对存在进行哲学追问。裴在美将昔日台北和今日纽约并置,揭示喧嚣骚动的的都市永远无法取代宁静悠长的原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片面发展经济所导致的价值混乱发展给不少作家带来精神的冲击,他们选择了文化返身,向古老的诗意中国致敬,将乡愁提升到文化乡愁的层次。本章还解读了木心的诗歌和散文,认为木心通过在观念世界里漫游,执着地表达出他的怀乡诉求。在不断回望人类曾经拥有的文明、文化甚而精英个体生命矜贵的品性的同时,过去的文化在木心的选择性书写中获得再一次的想象性的生成,生成为木心理想的精神故园。第四章分析了现代中国形象在美国华人文学中的构建与缺席。从19世纪中叶至今,劳工潮、留学热、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到美国去”的潮流方兴未艾,根本动因在于中美经济的巨大落差,国人对于现代性的急切追求和渴望。华人文学首先流露出中国人追寻现代化的心理。本章第一节探讨华人作家怎样为国内读者展示了他们眼中的“美国”。越界后的“中国人”塑造的“美国”形象,既说明了中国对西方“怎么看”和“看什么”,也表现出中国对自我的想象方式。美国被视为现代化的终点,各类型的移民面对西方时震惊、失落、艳羡种种情绪交织一体。本节还从“人的体验的现代转型比历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更为根本”这一视角出发,论证了体验的现代性从根本上代表着现代中国人(民族群体和个体)在世界上的生存价值或地位问题。移民作为第三世界的个体目击和亲历第一世界的故事,更为直接和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中国的现代性焦虑。他们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的实现,强调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但又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诸如文化差异、文化反思、追求财富、追求感受的丰富等等很多崭新的现代性体验。第二节分析了新移民作家观察和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弊病的角度。本文认识到,叙述者依据西式的文化参照体系和价值标准审视作为国族象征的罗坎村(袁劲梅)、史屯(严歌苓)、大岛(刘索拉),既包含着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刻洞见,又保留了启蒙话语那种对中国文化结构的批判思路。他们反思东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寻找中国人爱面子、讲人情、特权意识等为现代化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有其共性特征。美国作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现在”,正预示着启动“改革”、全面加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中国的“将来”。华人作家们意识到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弊病,并做了理性的反思,希望中国不要再重蹈其覆辙,走出符合带有自己特性的现代化之路。第三节从视域扩大、华人女性在西方“再社会化”的成功、世界人新质的获得三个角度探讨了美国华人现代身份的构建。现代“职场”取代了传统的社群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场景和生存体验之所,新一代华人在身份上完成了他们的“现代化转型”。他们不仅获得了对于现代人而言是立身之本的专业技能,更关键地是获得了对职业角色和职业身份的体认。第四节探讨美国华人作家构建中国形象的缺失不足。指出无论是新移民作家还是华裔作家,均未逃脱美国社会对中国所持主流话语的影响,在局部和细节上难免有“自我东方化”之嫌。然而应该看到,华人文学可以启发我们采取“互为主观”的认识方法。很有价值的一点是,我们在外国文学中看到了“中国形象与中国文化”(无论扭曲程度如何)。于是,本民族作为他者被观察和被投射,这种被看的意义非常重要。突破我们视界的封闭,或许能发现许多曾经是盲点的部位,进行一些有益的思索。通过对美国华人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归纳,本文在结语中指出,写作使用的语种及作品指向的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作者身份这三点是决定某个特定中国形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文化语境中,除了种族、族裔以及性别这三种主要的身份标志以外,作者的社会阶层、政治倾向、职业特征、在中国的境遇等因素,也对塑造中国形象有直接的影响。华人文学在书写中国题材和异域华人生活时,实际上内含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变迁。美国华人塑造的中国形象展示出中国的各种面相:它既可以描写中国历史的阴暗面和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揭露“文革”的残酷面影和对人性的毁灭性打击,刻画底层民众的生活习性和劣根性;它也可以书写记忆缅怀中的虚实相间的审美之乡,或展示草根移民雄强进取的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或回顾中国现代化之路上的艰难前行。前者不是“新东方主义”,后者也不是“东方中心主义”。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是美华作家回应主流文化的一种叙事策略和生存策略。美国华人文学最醒目的成就并不是中国形象的完美呈现,而是海外作家直面自己母体文化时大胆的精神挑战。美国华人文学具有双重文化视野、双重文化传承,用双重视角描写出的中国形象表述着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想象和态度,同时述说着他们在居住国的生活境遇、生活欲望和梦想。实际上恰恰是多重形象才能无限趋近完整的中国形象。
胡艺丹[4](2011)在《“双重意识”下的身份危机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为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树立起了又一座丰碑。莫里森的小说大都以黑人社区为背景,以普通黑人为主人公,一方面反映美国社会中黑人的历史和命运,另一方面描写黑人种族内部的种种关系和生活经历。探索自我和身份是贯穿于莫里森创作的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本文以莫里森小说中的非裔美国黑人男性为研究对象,从种族和性别两方面入手,探讨黑人男性存在的或隐或显的身份危机,同时找寻莫里森为其提出的危机化解途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背景的介绍,研究现状的综述和相关概念的界定。首先对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进行宏观审视。莫里森是第三次高潮中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中、外莫里森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总结,指出研究重点与盲点,以期提出自己的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对题目中出现的两个概念“双重意识”、“身份危机”进行界定。第一章,从种族角度出发,探讨种族意识下的文化身份危机。自从踏上北美大陆的那一刻起,黑人一直饱受着种族歧视和压迫。白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迫害着他们,特别是文化霸权导致了黑人男性精神的错位。他们或是背弃自我,自觉认同白人文化;或是固守自我,盲目守候黑人文化;或是迷失自我,在黑白文化夹缝中沉沦。第二章,从性别角度出发,研究性别意识下的男性身份危机。面对种族歧视和压迫,黑人男性本应与同族女性团结起来,守候黑人精神家园。然而,男性中心主义的存在,使黑人男性在饱受种族创伤的同时失去了女性的支持与信任,从而不知如何维持男性身份,导致了性别身份危机的产生。他们或是选择逃离家庭;或是用暴力发泄恐惧;或是做出畸形行为;或是彻底依赖女性。第三章,探讨在种族和性别双重身份危机下,美国黑人男性的最终出路。莫里森视写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她在无情地揭露黑人男性身份危机的同时,也为他们化解身份危机指明了方向。她认为无论是对待种族问题,还是处理两性关系,都应该追求一种和谐。种族方面,在坚守黑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汲取西方现代文明的养料,创造出适合在美国社会中生存、发展并繁荣的新黑人文化。性别方面,一方面男性应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女性平等对话,另一方面女性也应包容与理解男性,共建两性和谐。
王瑞[5](2010)在《解读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女性主题》文中研究指明托妮.莫里森是个政治意识极强的黑人女作家。身为一名女作家,莫里森凭借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经历,把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历程和重构黑人民族意识的进程紧密相连,使之形成交互共进的发展趋势。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其女权主义观点。
朱芮萱[6](2010)在《盲从·反叛·回归 ——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黑人成长主题解析》文中认为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非常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才华横溢,她以女性作家所特有的敏锐洞察力、设计精巧的文本构思以及充满诗意的细腻文本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美国黑人的真实生活场景和内心的精神世界,她关注的是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困境和内在精神困境。托尼·莫里森早期的三部小说中选取的对象都是黑人青少年,关注的是黑人青少年在白人文化冲击下,艰难的自我寻找历程。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理论角度解读莫里森早期的三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就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进行解读,主人公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错误地将白人的价值观当成自己的,又在这种错误的意识下去追寻自我,最后成了一个整日在幻想和梦呓中拥有一双蓝眼睛的人。正是她对白人主流文化的盲从导致了她自我的迷失,最终成了悲剧人物。第二章探讨小说《秀拉》中的同名黑人女性秀拉的自我寻求之旅。秀拉反叛白人的价值观,具有叛逆精神,不满黑人受歧视的命运;同时她也不满足黑人传统文化赋予黑人女性的角色,一生都在寻求真正的自我。秀拉和佩科拉相比,她没有屈从于白人文化,以反传统的方式来追求自身价值。但是秀拉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疏离与反叛,也导致她成了无根的浮萍。脱离黑人传统文化的根基去寻找自我注定是失败的。第三章是解读作者的首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奶娃原本是个毫无责任心、自私的黑人青年,在黑人文化的代表者——派拉特的指引下,通过南方之旅完成了自我寻求的成长之路。奶娃在成长之路上最终依靠黑人传统文化给予的力量以飞翔的姿态迎向未来。作者正是通过奶娃的个人成长历程暗示了作为一名黑人,只有坚守黑人传统文化,抛弃白人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去寻找属于黑人的精神源泉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走向成熟。佩科拉在对白人文化的盲从中失去了自我,最终成了一个悲剧人物;秀拉尽管反抗白人主流文化,但是她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反叛,同样使她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基,最终没有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奶娃的自我寻求之旅与寻找黑人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他在回归黑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寻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完成了自我成长,走向了成熟。
刘佳[7](2010)在《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文中提出黑泽明(1910—1998)是世界着名导演之一,他以《罗生门》、《七武士》等一系列力作叩开了世界的大门,不仅“使日本电影进入一个新纪元”,也使亚洲电影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尊重。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影响了亚洲几代电影人以及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西方着名导演。1999年,黑泽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黑泽明是以导演身份闻名于世的,而他同时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剧作家,通过对文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所塑造的人物类型和他对文学名着的改编。他的作品既具有世界性,又保持了鲜明的民族个性,这是日本电影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也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还将深入探讨黑泽明作品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与启示。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说明选题对象、国内外研究概况,并概括介绍黑泽明的创作背景、创作历程、主要作品,以及黑泽明对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影响。第二章分析黑泽明作品的人物序列,按“作者论”的观点,电影导演即相当于一部文学作品的单一作者,其作品要有个人风格、个人视野,而且能够持续地在作品中展现。黑泽明是为数不多的完全符合“作者论”要求的电影导演,他不仅参与了自己全部作品的编剧,在剧本创作上是名副其实的“作者”,而且他的个人风格与个人视野也得到了持续性的呈现。就像巴尔扎克拥有《人间喜剧》一样,黑泽明倾尽毕生心血完成的三十余部作品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史诗,经过那些属于不同时代、拥有不同个性的主人公们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他心目中理想的武士形象。在这一章,我们将通过对黑泽明作品人物序列的梳理,探寻作者始终凝视的主题与发展演进的心路历程。第三章分析黑泽明作品的情节模式,相对于文学,电影创作受到的外界干扰似乎更多一些,很多时候导演们不得不根据投资方的要求或者票房业绩等诸多因素,调整自己的计划。电影是大众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消费文化,要求一个电影导演保持其思想和风格的一致性是很难的,这也是“作者论”在现实中经常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而黑泽明完美地化解了这个矛盾,首先,他自己撰写剧本并很早就开始独立制片,摆脱了投资方的控制;其次,他非常执着地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不惜为此承受票房损失。他的三十多部作品题材广泛,既有紧跟现实的时装剧,也有穿越时空的古装片,其实这些千姿百态的作品始终在讲述着这样几类故事:成长、爱、人与自然、生与死、绝望与希望……重复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不断地对主题进行深入开掘,在这一章我们将循着黑泽明所偏爱那些情节模式来探寻大师的心路历程。第四章分析黑泽明与日本文化传统的关系,无论是《蜘蛛巢城》中的能、《踏虎尾的男人们》中的歌舞伎、《姿三四郎》中的柔道,以及《梦》中的群舞,都让我们感受到黑泽明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而他本人也多次表达过自己对传统艺术由衷的喜爱之情。在他与其他多位同行把本国电影推向世界舞台的道路上,始终闪耀着日本传统文化艺术的光芒,在这一章我们将从黑泽明的作品入手,仔细探究他对传统艺术的吸收与借鉴。第五章将从黑泽明电影与中国当代电影的源流与影响入手,探讨电影的国际性问题。“世界的黑泽,国际的三船”,是人们对黑泽明与其合作者、着名演员三船敏郎的美誉,1999年黑泽明入选《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人物。如果以在国外得奖的次数、吸引海外资本的数量、海外票房成绩等等为指标,来衡量一个导演的国际性,那么中国导演张艺谋和陈凯歌恐怕早已超过了黑泽明。然而,在越来越多的奖杯到手之后,曾在西方世界获得万千宠爱的张艺谋等人却被西方话语逐渐疏远,他们的作品耗资巨大、群星云集、票房可观,但反应却乏善可陈。最近的二十余年来,中国电影国际知名度的迅速提升、国内电影产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曾经的“世界级大导演”却又回到了手捧着一大堆国产奖杯,艰难找寻通向世界之路的起点。国际知名度与国际资本都不能总括“国际性”的涵义,在这一章我们将围绕黑泽明曾经走过的国际之路,集中探讨国际性的来源,以及国际性与传统、时代等因素的关系。
李霖[8](2010)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奴隶叙事与黑人文化理想》文中认为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共着有八部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小说。这部小说奠定了她在美国小说界的地位,使她获得了美国文学研究院和全国书评会奖,并且1993年莫里森也通过这部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罗门之歌》是以奶娃在密歇根的生活和后来到南方寻宝、寻根的经历为故事的主要情节,无论在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方面它都将美国黑人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本篇论文主要探究的是莫里森的文化理想,或者说黑人出路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黑人作家们有过许多不同的观点,莫里森对此问题有着她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从奴隶叙事这个角度,通过展现传统奴隶叙事模式在《所罗门之歌》中的运用来论证莫里森的文化理想。
龙毛忠[9](2008)在《挣脱精神桎梏 自由放飞心灵——解读《所罗门之歌》揭示的深刻意蕴》文中指出这是你的土地,这是我的土地。从加利福尼亚到那纽约长岛,从那茂密的森林,到那辽阔的海洋,这土地是为我们创造的。——美国歌曲《这是我们的土地》[1一托尼·莫瑞森(Toni Morrison,1931-)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3)的非裔美国女作家。
汤黎[10](2006)在《传统的回归——从《所罗门之歌》看黑人文化传统》文中提出《所罗门之歌》,莫里森唯一一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标志着莫里森小说创作由深度到广度的开拓。小说通过叙说奶人飞翔回归黑人文化,找寻到自己真实姓名和融入黑人群体之历程,描写了在种族制度下从黑人对于自己的文明和历史的怀念,展现了美国黑人在被白人霸权文化异化的生存状态下回归黑人文化传统的愿望。
二、漫漫长路 上下求索——从《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寻根之旅看美国黑人青年的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漫长路 上下求索——从《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寻根之旅看美国黑人青年的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1)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以色列俄语文学的轨迹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记忆与文学话语 |
第一节 西方记忆研究之流变 |
第二节 俄罗斯土壤上的记忆研究 |
第三节 记忆、文本与文学话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犹太记忆危机与以色列俄语小说的记忆话语 |
第一节 记忆危机与先在话语 |
第二节 “流动的缺口”与思想之源 |
第三节 以色列俄语小说记忆话语的类型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实文学:创伤历史记忆的书写 |
第一节 俄语犹太文学的纪实传统 |
第二节 马尔格林的历史观和记忆观 |
第三节 《泽卡国旅行记》的记忆体裁和修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族小说与民间集体记忆 |
第一节 1970年后:希伯来语境下的俄语文学 |
第二节 吉娜·鲁宾娜的“时间之伤”与“记忆地图” |
第三节 “弥赛亚”与反《旧约》话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中海音调”:后帝国视阈下的个体记忆 |
第一节 90年代后期:“地中海音调” |
第二节 存在文学与“我”之记忆 |
第三节 戈尔德施坦长篇小说的个体记忆话语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西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2)空间位移中的碰撞与回响 ——拉丁美洲小说与20世纪晚期以来的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当代对拉丁美洲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
二、“一战”以后的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家 |
三、“二战”之后北美文学的繁盛和1960年代的“拉美文学爆炸” |
四、全球化背景下“无国界作家”和中国20世纪晚期文学的兴起 |
第一章 “拉丁美洲小说爆炸”作家分析 |
第一节 幻想文学与元小说——以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为例 |
第二节 大地魂灵与“神奇的现实主义”——以阿斯图里亚斯和卡彭铁尔为例 |
第三节 鬼魂叙述与“魔幻现实主义”——以胡安·鲁尔福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例 |
第四节 文学壁画与结构现实主义——以卡洛斯·富恩特斯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为例 |
第二章 拉丁美洲小说与中国20世纪晚期以来小说比较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神奇魔幻与批判性 |
一、发现文学的地域之根——以贾平凹、韩少功为例 |
二、创造本土的魔幻和神奇——莫言和阎连科的文学世界 |
三、重述历史与民间神话:陈忠实和阿来 |
四、城市光谱和大地守夜:王安忆、张炜为例 |
五、藏地神灵与三秦异闻:以扎西达娃、杨争光为例 |
第二节 现实镜像、形式空间与语言 |
一、现实镜像与形式空间:以余华、刘震云为例 |
二、元小说与叙述迷宫:以马原、格非为例 |
三、内视宇宙与语言炼金:以残雪、孙甘露为例 |
四、神秘意象与声音肖像:以苏童、李洱为例 |
五、重构记忆与智力解谜:以范稳、麦家为例 |
第三章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拉丁美洲小说与当代中国文学 |
第一节 罗贝托·波拉尼奥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启示 |
第二节 巴尔加斯.略萨的访华与《百年孤独》新译本的出版 |
第三节 寻找实验小说的新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3)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华人文学”和“中国形象”相关概念辨析 |
一、美国华人文学和美国华文文学 |
二、国家形象和中国形象 |
三、自我与他者的并存互视 |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伦理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家庭本位”伦理的正向与反向 |
一、家庭伦理对华人的守护与桎梏 |
二、家族和人伦社会的同构 |
第二节 社会伦理 |
一、群体非理性——荒诞岁月里“乌合之众”的集体人格 |
二、面具——身份的表象 |
三、华裔的两难——黄皮肤白面具 |
第三节 生命伦理 |
一、幽灵叙事和原始主义 |
二、民间伦理的实用性和包容性 |
三、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 |
四、敬畏感的缺失和慎独的意义 |
小结 |
第二章 草根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劳动力离散:追索海外移民的民间记忆 |
一、沿袭左翼叙事的传统 |
二、重塑美国华裔历史 |
三、为小人物立传:底层移民的民族根性 |
第二节 唐人街:文化潜流与历史动感 |
一、异国都市里的乡村家园 |
二、唐人街的常与变 |
三、岭南民风民俗的整体移植 |
四、新“中国城”——法拉盛众生相 |
第三节 乡土中国的后现代赋格 |
一、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图景 |
二、狂欢化叙事创造的混沌历史 |
三、草鞋权贵的现代曝光 |
小结 |
第三章 诗性中国形象 |
第一节 沉郁顿挫的乡愁美学 |
一、战乱动荡的破碎家园 |
二、文化乡愁 |
三、诗言回忆 |
第二节 再现东方文明之邦 |
一、逍遥容与的艺术生存 |
二、承载文化理想的淑女形象 |
三、花园异托邦和奇岛乌托邦 |
第三节 中国风骨,世界观念 |
一、审智 |
二、神游 |
第四节 体悟汉语之美 |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中国形象的构建与缺失 |
第一节 中国人的域外现代性体验 |
一、金山、金元帝国与物欲世界 |
二、异国婚恋模式背后的隐喻 |
三、对现代自由、民主、“理性”的新体认 |
第二节 对国内现代化路径的审视 |
一、变化中的中国 |
二、对大陆生态环境、健康人性、都市文明的反思 |
三、追随型现代化的危机 |
第三节 现代性身份的建构 |
一、扩大了的视域 |
二、中国女性在西方的“再社会化” |
三、世界人的新质 |
第四节 现代中国形象的缺席 |
一、将旧时中国和当代美国并置 |
二、自我东方化:现代语境中的前现代中国 |
三、普世主义“普适”的虚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双重意识”下的身份危机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美国文学中的三次黑色浪潮 |
二、莫里森简介及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种族意识下的文化身份危机 |
第一节 文化处境之历史回眸 |
第二节 文化选择之艰难跋涉 |
一、白人文化的盲从 |
二、黑人文化的固守 |
三、在黑白文化夹缝中迷失 |
第二章 性别意识下的男性身份危机 |
第一节 男性中心主义的解构 |
第二节 男性地位遭遇的危机 |
一、缺位的爱 |
二、暴力的爱 |
三、畸形的爱 |
四、依赖的爱 |
第三章 追寻和谐:“双重意识”下的危机化解 |
第一节 种族相通:文化身份危机的消解 |
一、历史身份的追溯 |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 |
三、精神家园的重塑 |
第二节 两性相融:性别身份危机的消除 |
一、男性:觉悟与解放 |
二、女性:包容与指引 |
第三节 让精神“集体”飞翔 |
一、男性个体精神的飞翔 |
二、黑人群体精神的飞翔 |
三、全人类精神的飞翔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盲从·反叛·回归 ——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黑人成长主题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托妮·莫里森生平及创作概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价值 |
三、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
第一章 盲从:白人文化冲击下黑人的自我迷失 |
第一节 白人主流文化入侵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畸形的家庭成长环境 |
第三节 自我迷失的成长悲剧 |
第二章 反叛:在双重边缘地位对自我的艰难追寻 |
第一节 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双重苦难环境 |
第二节 深厚友谊下的不同人生追求 |
第三节 以反叛的方式追寻自我 |
第三章 回归:从黑人传统文化中探寻真正的自我 |
第一节 异化的成长环境 |
第二节 成长之旅的引路人 |
第三节 成长的顿悟及自我的成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1 国内外黑泽明研究概况 |
1.1.2 阶段性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三节 黑泽明的生平、创作与影响 |
1.3.1 黑泽明的生平与创作 |
1.3.2 黑泽明对世界及中国电影的影响 |
第二章 黑泽明作品的人物序列 |
第一节 男性物语 |
2.1.1 "局外人" |
2.1.2 "达人" |
2.1.3 自然人 |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地位 |
2.2.1 星光引路——纯洁的少女 |
2.2.2 蜘蛛女之吻——男性世界的入侵者 |
2.2.3 静静地看海——女性的人生达人 |
第三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
2.3.1 善与恶 |
2.3.2 成熟与未熟 |
2.3.3 英雄与大众 |
第三章 武士的成长与蜕变 |
第一节 成长物语 |
3.1.1 伟大心灵的感召——成长的动力 |
3.1.2 《梦》的解析——成长的历程 |
3.1.3 武士形象的蜕变 |
第二节 爱之物语 |
3.2.1 人类的自我选择 |
3.2.2 "同情心"与"忘我之爱" |
3.2.3 爱、"怒"、"恕" |
第三节 自然物语 |
3.3.1 现实层面——美丽而又可怕的自然 |
3.3.2 象征层面——自然现象是人心的外化 |
第四节 希望物语 |
3.4.1 生存与死亡 |
3.4.2 悲观主义与希望主义 |
3.4.3 虚无主义与生命主义 |
第五节 黑泽明的叙事策略 |
3.5.1 从"幻象"到"真实" |
3.5.2 片段式作品的叙事技巧 |
3.5.3 整体的对比原则 |
第四章 黑泽明与日本文化传统 |
第一节 日本传统戏剧的叙事方式 |
4.1.1 "梦幻能" |
4.1.2 银幕与舞台的重合 |
4.1.3 "序、破、急"三段论 |
第二节 传统戏剧人物设置方式 |
4.2.1 "仕手"与"脇" |
4.2.2 丑角 |
第三节 传统戏剧的表演方法 |
4.3.1 "型" |
4.3.2 能面与拖步 |
4.3.3 "空的空间" |
第四节 传统文化艺术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精髓 |
4.4.1 禅与武士道 |
4.4.2 幽玄之美 |
4.4.3 悲喜交集、苦乐交错 |
4.4.4 美善合一,尽善尽美 |
第五章 思考:国际性从何而来? |
第一节 电影与本国文化传统 |
5.1.1 从传统中吸收什么 |
5.1.2 如何看待传统? |
第二节 电影与时代 |
5.2.1 黑泽明电影的时代感 |
5.2.2 张艺谋、陈凯歌作品的时代感 |
第三节 思想与形式 |
5.3.1 "想说的话"与"说话的方式" |
5.3.2 质感 |
5.3.3 全新的建构与模仿的窘迫 |
第四节 与世界平等对话 |
5.4.1 如何看世界? |
5.4.2 让世界看什么? |
第五节 关于"史诗片" |
5.5.1 华丽未必成史诗 |
5.5.2 国产大片的缺失 |
结论 |
附录一:黑泽明作品年表 |
附录二:《蜘蛛巢城》中使用的能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所罗门之歌》中的奴隶叙事与黑人文化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奴隶叙事 |
第一节 奴隶叙事的定义 |
第二节 奴隶叙事的发展及主题 |
第三节 奴隶叙事的传统叙事模式 |
第二章 作者、作品简介及南北双向奴隶叙事 |
第一节 黑人文学巨星——托妮·莫里森 |
第二节 《所罗门之歌》的作品简介 |
第三节 《所罗门之歌》中的南北双向奴隶叙事 |
第三章 从南到北的寻金之路与文化错位 |
第一节 追求财富,追寻"美国梦"——北迁 |
第二节 北迁后黑人的无所适从与文化错位 |
一、错误的性别意识 |
二、丧失的民族意识和错误的生命态度 |
三、错误、扭曲的价值观 |
第三节 黑人民族的真正出路 |
第四章 从北到南的寻根之途与文化归位 |
第一节 带领奶娃踏上寻根之途的两个重要人物 |
一、领航员派拉特 |
二、极端民族主义者吉他 |
第二节 南方寻金——奶娃民族意识的回归 |
第三节 文化归位 |
一、性别意识的转变 |
二、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
三、寻回姓名,得以飞翔 |
第四节 莫里森的黑人文化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挣脱精神桎梏 自由放飞心灵——解读《所罗门之歌》揭示的深刻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传统的回归——从《所罗门之歌》看黑人文化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一、渴望飞翔 |
二、找寻姓名 |
三、回归群体 |
四、结论 |
四、漫漫长路 上下求索——从《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寻根之旅看美国黑人青年的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色列俄语文学的三种记忆话语[D]. 李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2]空间位移中的碰撞与回响 ——拉丁美洲小说与20世纪晚期以来的中国小说[D]. 邱华栋. 武汉大学, 2014(12)
- [3]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杨华. 山东大学, 2012(12)
- [4]“双重意识”下的身份危机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研究[D]. 胡艺丹. 江南大学, 2011(01)
- [5]解读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女性主题[J]. 王瑞. 青年文学家, 2010(19)
- [6]盲从·反叛·回归 ——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黑人成长主题解析[D]. 朱芮萱. 江南大学, 2010(06)
- [7]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 刘佳. 南开大学, 2010(08)
- [8]《所罗门之歌》中的奴隶叙事与黑人文化理想[D]. 李霖. 黑龙江大学, 2010(12)
- [9]挣脱精神桎梏 自由放飞心灵——解读《所罗门之歌》揭示的深刻意蕴[J]. 龙毛忠.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11)
- [10]传统的回归——从《所罗门之歌》看黑人文化传统[J]. 汤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