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论文-张文涛,杨晖,稂华清

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论文-张文涛,杨晖,稂华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脊波导缝隙天线,有源导纳,宽带

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涛,杨晖,稂华清[1](2011)在《宽带单脊波导缝隙天线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传输线方程推导了单脊波导辐射缝隙有源导纳的计算公式,结合叁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提取了天线阵列中辐射缝隙的有源电导,设计了一个8元单脊波导缝隙线阵,实测结果表明,副瓣为-23.61dB,VSWR≤2时的相对带宽为8%,约为矩形波导缝隙天线的2倍。(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金剑,汪伟,万笑梅[2](2007)在《宽带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新型脊波导宽边缝隙天线阵设计,天线阵被分成几个子阵形式,通过膜片的激励方式,由一个半高波导功分器馈电。设计、加工了一根16元波导天线阵,测试得到11.3%的阻抗带宽(VSWR<1.5),天线辐射方向图最大副瓣电平低于-12 dB,具有低于-40 dB的交叉极化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郑秋容,袁乃昌,高强[3](2007)在《遗传算法在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天线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遗传算法成功地应用到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天线的优化中,详细讨论了脊形波导缝隙天线进行优化的适应度函数的设计。整个优化过程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对天线阵元激励幅值进行初步优化,随后进行波导缝隙偏置以及脊波导双边槽深的优化,并且动态处理阵元间的互耦,最后结合Elliott设计思想采用遗传算法得出了4 cm(1×10)缝阵结果,从而验证了GA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邸英杰[4](1999)在《梯形单脊波导缝隙天线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Ku波段梯形单脊波导纵向缝隙天线及其在水平全向天线中应用的研究。文中内容分为两篇,第一篇包括:梯形单脊波导上单一缝隙特性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梯形单脊波导缝隙天线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第二篇包括:水平全向缝隙天线各个指标的理论预测;Ku波段高增益水平全向缝隙天线的设计;对其各个指标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对其进一步改进意见。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 (1)根据小波中的多分辨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具有任意截面的金属波导中本征模的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其它文章发表的结果吻合得很好。该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波导中本征模场的表达式是用级数表示的,使其在应用时非常方便。其它数值方法要么只给出波导场域上有限个点上的场的值,要么是积分形式的解,这对于波导缝隙的计算是非常不方便的。 (2)由于梯形单脊波导截面的复杂性,还没有人对其宽壁上纵向缝隙进行严格的理论分析。本文应用矩量法,计算了梯形单脊波导宽壁上矩形纵向缝隙的谐振长度、s参数,并与圆头缝隙的测量结果做了比较。从理论和实验上为今后缝隙天线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3)设计了十单元梯形单脊波导缝隙天线,在工作频段,H面方向图的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得很好。 (4)用矩量法对同轴-径向波导接头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估算法中不能全部确定接头尺寸的缺点。 (5)给出了估算具有近似金属圆柱表面的水平全向缝隙天线方向图各个指标的方法,用它得到的大部分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 (6)设计了Ku波段高增益(>13dB)水平全向缝隙天线,根据对天线各个指标的测量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1999-07-01)

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给出了一种新型脊波导宽边缝隙天线阵设计,天线阵被分成几个子阵形式,通过膜片的激励方式,由一个半高波导功分器馈电。设计、加工了一根16元波导天线阵,测试得到11.3%的阻抗带宽(VSWR<1.5),天线辐射方向图最大副瓣电平低于-12 dB,具有低于-40 dB的交叉极化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涛,杨晖,稂华清.宽带单脊波导缝隙天线的设计[J].微波学报.2011

[2].金剑,汪伟,万笑梅.宽带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设计[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

[3].郑秋容,袁乃昌,高强.遗传算法在非对称单脊波导缝隙天线设计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7

[4].邸英杰.梯形单脊波导缝隙天线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

标签:;  ;  ;  

单脊波导缝隙天线阵论文-张文涛,杨晖,稂华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