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2006年,卫生部通报显示我国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率为1%~4%,已经成为AIDS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造成传播的直接原因是该人群特有的高危行为,虽然各地对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已积极展开,但是由于MSM人群具有独特的亚文化、结构多样性、特殊的行为方式和群体内部间不同的生存状态等因素,使得在这一人群中开展AIDS防治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具体了解本地MSM人群现况,深入发现目标人群AIDS高危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MSM人群中不同个体和亚群提出多样化的干预策略,进而为我省AIDS健康干预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定向抽样)调查方法,对98名MSM匿名调查问卷,分析该人群人口学因素与高危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个体访谈对深层次的高危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年龄跨度较大,从17岁到54岁,人群30岁以下的调查对象较为集中;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9.6%;职业分布广泛;所有调查对象均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年龄中位数为18岁;多性伴现象普遍,调查者中男性性伴数最高达到200人:我市MSM的流动性较强,在我市居住时间5年以下的MSM占了所有调查对象的45.9%,在本地与外省男性发生性行为的MSM占35.7%,存在着HIV跨地域传播的风险;AIDS知识得分较高,知识来源主要通过书报杂志、互联网、听朋友说: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MSM占17.3%;32.6%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有金钱交易的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调查对象在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做插入方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为38.7%,而做被插入方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为41.8%;17.3%做过HIV检测,无人获得过HIV检测阳性结果,只有11.2%的调查对象承认在最近12个月得过经医生确诊的性病(STD)。MSM固定性伴的影响、对于安全套的看法、儿童期状况、交往环境、群体生活环境等有可能是本地MSM人群AIDS高危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影响因素。结论:本地MSM人群性行为较为活跃,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多性伴、无保护肛交、口交、与偶遇性伴和异性发生性行为的高危行为普遍。在不同人口学因素与高危行为的关系中,年龄与高危行为的发生存在着关联。而人口学因素以外的个体日常社会生活因素和具体的社会环境因素,尤其是最为直接的人际互动及群体因素有可能与高危行为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针对MSM人群不同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和改变MSM人群的高危行为,扭转HIV在目标人群中的流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