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蓓(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初级中学,江苏南通226463)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则是次要的,被动的。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会把数学知识和科学的价值观教条式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思维逐步走向僵化。教学要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并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问题。
一、凸显教学目标的“问题探讨”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常常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掌握。但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紧扣教学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做到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教学目标。如果提问不能突出教学目标,则教师要传授什么,学生该学习什么,就会模糊不清。
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第一课时的时侯,根据教学目标可以知道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在介绍过一些有关“勾股定理”的文化和由来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题1: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求证:a2+b2=c2。
题2:如图,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利用面积证明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
通过对以上的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的
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并且总结出规律。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但能突出教学目标的,而且能放飞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枯燥的数学定理变成学生自我探索、寻求结论的过程,课堂的效率会有一定的提高。
二、适时的“问题探讨”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选择好时机,可以根据当时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学生对知识熟悉的程度等来选择提问的时间,做到恰到好处。适时的提问能打动学生的心,抓住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合时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何教师心理没数,学生也会弄不清这一堂课要学的是什么。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因为这样的图形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见到的,所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见过平行四边形么?能说说在哪里见到过?学生们热烈讨论后,汇报了他们的结论,其中有一个组提出来的图形产生了争议。这个组有一个成员说教室的窗户是平行四边形,而有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就在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的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图形它到底是什么图形,你们这样毫无依据的争论时没有意义的,不如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然后再来判断这个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们对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就更加的投入,产生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三、适度的“问题探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科学的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把握好“度。”过于简单的问题会让学生觉得没有价值,没有继续探讨的必要;过于难的问题又会造成“冷场”,甚至出现学生胡答乱猜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在学习完梯形后如果提问学生:“梯形有哪些常用的辅助线。”由于学生梯形里的知识掌握还不够全面,这个问题问出来后学生当然无法解决。梯形中最重要的是转化的思想,把梯形的知识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来解决,因此辅助线就是必须的。这些知识需要学生们通过讨论探讨得出,这是建立在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和做过相应的练习的基础上的。提出的问题只有“适度”才能勾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回忆思考、分析综合,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使问题探讨真正的发挥作用。
四、有启发性的“问题探讨”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经过思考才能答出来的,否则,问题是无效的,思维是得不到发展的。如果只是问“对不对啊?”“可不可以啊?”这样的问题有何意义呢?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在相互纠正错误后,互相提高,教师同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问题探讨”是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模式,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提出的问题要科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