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养老保险精算理论作为保险精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养老保险支付平衡和养老保险缴费问题。在人口老龄化和企业改制的压力下,国务院于1997年起开始全面改革我国养老金制度,但这一转变也随之产生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转轨的关键是得出隐性养老金债务的规模,并设法解决该债务。因此对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的研究是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一个重要课题。另外,对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新制度所能达到的保障水平及其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论文首先介绍了精算知识与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简述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列示出我国养老基金的规模,并分析了其入市问题。接着总结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并结合世界人口预测分析了现收现付制的弊端,得出部分积累制更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分析了平均预期寿命、平均退休年龄,工资增长率、预定利率、缴费年限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根据未来缴费精算现值等于未来给付精算现值的原理建立平衡方程得到了‘新人’和‘中人’个人帐户养老金平衡精算模型。然后结合最新的养老保险政策,分别给出‘老人’、在职‘中人’、退休‘中人’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最后对养老基金投资进行分析:首先构造了效用函数,推出了基金投资最优比率计算公式,计算出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最优投资比率。其次讨论了养老基金的风险投资,建立了最优模型,利用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得出了随着养老基金总量的增加,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风险资产中的结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互联网模式下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研究[J]. 科技通报 2018(09)
- [2].巨灾保险费率精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02)
- [3].成本精算模型在物流成本上的应用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9(20)
- [4].单亲家庭联合保险设计及精算模型[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 [5].养老基金的精算模型及其运用[J]. 科技视界 2013(07)
- [6].基于分层广义线性模型的非寿险费率厘定精算模型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06)
- [7].巨灾风险再保险精算模型最优自留额的探讨与设计[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3)
- [8].维纳过程下不同死力假设的增额寿险精算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08(19)
- [9].模糊过程下不同死力假设的增额寿险精算模型[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3(01)
- [10].模糊利率下的寿险精算模型[J]. 系统工程学报 2010(05)
- [11].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精算模型方法[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2].长期精算模型下上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财政压力测试[J]. 华东经济管理 2010(05)
- [13].常值死力假设下平均余命的精算模型[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02)
- [1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精算模型的优化选择[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4)
- [15].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再保险精算模型研究[J]. 网络财富 2009(10)
- [16].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再保险精算模型研究[J]. 商业时代 2009(28)
- [17].随机利率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研究[J]. 民营科技 2016(11)
- [18].寿险精算模型的解析与推导[J]. 科学中国人 2016(11)
- [19].收益力服从维纳过程的社会养老保险精算模型[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05)
- [2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模型及应用[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 [21].一种改进的单亲家庭联合保险的精算模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2].长期健康保险的精算模型[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3].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互助制农业保险定价研究[J]. 经贸实践 2018(24)
- [24].固定利率下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金额精算模型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31)
- [25].一种单亲家庭联合保险的精算模型[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6].一种改进的家庭联合保险的精算模型[J]. 莆田学院学报 2011(01)
- [27].寿险责任准备金的两类精算模型应用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17)
- [28].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支付能力精算模型与测算[J]. 统计与决策 2018(20)
- [29].企业年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构建拟合与预测[J]. 统计与决策 2015(11)
- [30].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精算模型与实证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