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化县中低产田改良成效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左亚丹[1](2019)在《湖南省财政支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财政支农投入支出不断增加,但其支农效果并没有充分释放,“三农”问题依然凸显。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也是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受益范围,充分发挥财政支农作用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可见,湖南省财政支农如何更好的取得实际效果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关系着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分配,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以公共产品、公共财政等的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选取湖南省为例,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对财政支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本文从湖南省农业概况、湖南省财政支农资金的演变历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以湖南省2013-2017年期间财政支农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湖南省财政支农的规模、结构、效益和资金管理等现状情况,并且选取了娄底市肉牛产业发展中的财政支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发现,湖南省财政支农力度还不够,如投入总量不足;结构还也不尽合理,如农业综合开发中忽略了对农业科技费用投入;财政支农效益也并不乐观,表现为财政支农产出效率偏低,资金利用率低下;财政支农资金种类繁多且分散等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方财政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法律建设不健全而无法保证支农政策的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乏力、财政体制不健全等。为了解决湖南省财政支农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部分国家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借鉴进行分析,得出湖南省财政支农的经验启示,从而结合湖南省财政支农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持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二是要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确定资金投资重点;三是要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四是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避免资金分散管理,最终希望能够为湖南省各级政府制定财政支农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郭滟[2](2018)在《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成为当前农村土地经营的发展趋势,将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经由适当的农业主体经营,以此实现土地的规模效益,这种方式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三农工作”的系统工程,是推进农民持续而稳定的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粮食大省,但从目前来看,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原有研究文献和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怀化、娄底等丘陵分布的地区进行入户访问和问卷调查,以获得更准确的调查数据和现状,从多角度对丘陵地区的土地规模化经营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梳理,发现国外由于对土地的管理方式不同,大多立足于农场主占有大规模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对我国这样疆域辽阔,地貌复杂的农业大国来说,参考价值不足。国内对于土地规模化经营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对丘陵地区的研究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对三权分置、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土地整平等概念的界定,结合规模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对丘陵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进行研究。借助于文献分析、实地调查、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湖南省丘陵地区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地形地貌的特殊、土地的分散、土地平整造成的土壤破坏、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等问题对丘陵地区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些研究基础上,从适度化原则、经营方式、整平作业方式、产业结构、政策与制度五个方面对丘陵地区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出对策。
刘里钊[3](2017)在《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对农业农村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湖南省已经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围绕湖南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1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具有农业发展优良传统和厚重基础的湖南,应尽快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文从产业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等方面探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机制以及概念;探究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势以及发展潜力,并对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及支持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原因;了解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有模式,并探究出适合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最后从产业融合主体培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创设和融资机制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来展开探讨,对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何俊黎[4](2016)在《湖南水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水稻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柱产业,湖南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之一,水稻产业是湖南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因此,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既有利于增进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湖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论文主要运用产业经济理论与技术,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及其机遇,事实上,湖南作为粮食大省虽然具有加速水稻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自然禀赋条件和传统农产品市场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市场品牌度不高、种植规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或挑战。然后,重点分析了湖南水稻产业在研发、生产、加工、流通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水稻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改善水稻生产条件,提高水稻生产利润;优化水稻加工条件,提高水稻附加值;构建完善的水稻流通体系,保障市场通畅;建立健全水稻产业服务与质量监管体系等建议。
何玲[5](2015)在《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不仅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推动了全世界减贫进程。中国扶贫开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同时注重吸收国际社会优秀的减贫经验,并使之本土化。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构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扶贫开发。中国政府先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减贫项目合作。外资扶贫机构把国际社会先进的减贫经验、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中国反贫困实践中,对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扶贫开发水平和效益。同时,中国政府反贫困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认可,为国际反贫困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对外援助战略的调整,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开展扶贫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扶贫开发的研究成果,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文献综述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对中国扶贫开发中的国际合作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论文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共分五个部分: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本章研究和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然性。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开展扶贫合作是中国农村扶贫实践发展提出的要求,也缘于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关注。笔者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围绕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论述开展国际扶贫合作的依据。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国际扶贫合作;国际社会具有先进的减贫理念,丰富的减贫经验和科学的减贫方法,这些也有益于中国扶贫开发实践。第四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中国政府先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联合国机构,英国国际发展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双边机构及国际行动援助、全球基金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减贫合作。中国政府与这些国际机构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在贫困地区实施综合性扶贫发开项目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对扶贫开发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加强扶贫开发机构能力建设;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援助项目等。第五章,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影响。国际社会援助中国扶贫开发缓解了中国扶贫财政投入不高、经验不足等问题。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使国际社会在减贫领域积累了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随着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参与式、小额信贷、整村规划、监测评估和精确瞄准等理念和方法广泛应用于扶贫开发实践中,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制度、模式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同国际社会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扶贫援助,提高了国际影响力。第六章,深化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对策。本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也是结论部分。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重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合作。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国际社会纷纷调整对华援助战略,总体上减少或停止对中国扶贫开的援助。这虽然增加了中国利用外资扶贫的难度,但是中国政府继续争取国际扶贫合作也存在一些机遇和有利因素。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通过制定远期规划、推动制度创新、有效使用资金和完善能力建设等对策应对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研究中国扶贫开发的国际合作问题,在学术观点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括总结了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即合作开展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合作开展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合作对扶贫开发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合作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等七个方面。二是,分析了开展国际扶贫合作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本文认为开展国际扶贫合作对中国扶贫开发的效果、政策、制度、模式和机制等五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推动了中国扶贫开发进程。三是,提出进一步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建议。本文认为,面对深化国际扶贫合作的挑战,中国政府应积极制定长远规划、创新制度、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贫困地区建设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确保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李恋恋[6](2015)在《隆回县低产水田一季稻施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农业部在隆回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该县一季稻低产区进行了3415肥料效应田间小区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3415试验结果表明,在隆回县一季稻低产土壤条件下,氮肥、磷肥和钾肥要合理配合施用,才能取得高产。在一定的施肥水平范围内,随着任一肥料的施用水平增加,水稻产量均显着增加,过量施用则导致水稻减产。2、对划市村、白练村和大观村3415田间小区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拟合,分别得到了三个村的一元二次氮肥效应模型:y=385.00+28.00N-1.10N2; y=316.31+49.71N-2.41N2;y=455.53+19.85N-0.93N2。三个村的总的氮肥效应模型为y=362.85+21.73N-1.15N2(r=0.999**),据此计算出最大施氮量(N)和最佳施氮量(N)分别为142.2kg/hm2和129.3kg/hm2,最高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为6988.8 kg/hm2和6405.3kg/hm2。三个试验点一元二次磷肥效应模型为y=476.53+10.30P-0.18 P2; y=394.74.+72.08P-7.60P2;y=495.56+26.59P-2.87 P2。三个村的总的磷肥效应模型为y=466.74+5.86P-0.57 P2(r=0.495)。据此计算出最大施磷量(P)和最佳施磷量(P)分别为77.0kg/hm2和45.8 kg/hm2,最高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为7226.kg/hm2和7189.5kg/hm2。三个试验点的钾肥效应模型分别为:y=408.89+30.90K-1.19K2; y=423.37+49.45K-4.58K2;y=497.63+20.32K-1.75K2。三个实验点的总的钾肥效应模型y=497.63+20.32K-1.75K2(r=0.973*)。据此计算出最大施钾量(K)和最佳施钾量(K)分别为458.9kg/hm2和249.3kg/hm2,最高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为8359.1kg/hm2和8029.8kg/hm2。3、利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对三个点3415田间小区试验资料进行拟合,得到三个实验小区肥料效应综合函数不可用, 因为在y=361.82+23.46N-1.72N2+11.25P-1.82P2-0.27K-0.77K2+0.10NP+1.22NK+0.06PK中,N、P、K的一次项系数不可能为负,为负值表示施肥减产,在低产田条件下是不可能的。拟合的F值均大于F0.05,也是不可用的,应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来拟合。
刘斯静[7](2015)在《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游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而且是中国水稻粮食的主产区。研究区域按照农业部农技中心界定的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等三省的耕地作为评价对象。以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的数据为基础数据,添加专项调查数据,建立了有体系的区域耕地资源数据库。通过分析评价区域耕地地力水平与主要作物生产能力、专家研讨和打分,建立了该区域耕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研究采用GIS技术,对长江中游三省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进行叠加制作评价单元,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插值和区域统计,通过属性连接建立了长江中游三省耕地地力评价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的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和评价结果的产量验证。研究还对验证后的结果进行了空间分布分析。所得主要成果如下:(1)三省4万多条采样点数据审核,对汇总数据的审核包括采样点的数目和空间分布,最终确定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采样点数41943个。(2)建立了长江中游三省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总共包括12个评价指标。(3)对三省的土壤图和利用现状图进行拼接、校核、重建拓扑,将土壤图和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制作了评价单元。按照区域面积、图幅大小和土壤分类属性,拟定了最小评价单元为100万平方米,在Arc Map中将小于该面积多边形进融合,最终确定长江三省的评价单元个数为84599个。确定成果图的出图比例尺为1:100万(4)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隶属函数模型,在省级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累加模型计算出长江中游三省耕地地力指数为0.640.96,将其划分为六个等级。长江中游三个省的耕地总面积为10383330.84hm2,其中一等地981942.8451 hm2,占三省总耕地面积的9.46%;二级地4142537.012 hm2,占三省总耕地面积的39.90%;三级地3701931.474 hm2,占三省总耕地面积的35.65%;四级地1294136.609 hm2,占三省总耕地面积的12.46%;五级地252516.3688 hm2,占三省总耕地面积的2.43%;六级地10266.53164 hm2,占三省总耕地面积的0.10%。(5)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水稻产量的验证,等级的高低对应着水稻产量的高低。对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的有机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耕地有机质的含量;对每个等级的地力进行了主要属性的分析和空间分布的分析。对长江中游三省耕地质量的建设和改良提出了建议。
易雄飞[8](2015)在《紫鹊界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生态农业具有二重性功能,生产性功能和生活性功能。其生活性功能主要表现在改善生态环境,为社会大众提供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的条件。随着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加上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和繁重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身心俱疲,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更加强烈。所以近日来对于乡村自然风光能提供的森林浴、休闲采摘、垂钓等消遣娱乐活动颇受大众欢迎。本文在对农业生态旅游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当前紫鹊界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讨论基础上,结合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深入分析了紫鹊界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选择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紫鹊界景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笔者首先调研了紫鹊界景区农业生态资源情况,主要包括景区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挖掘了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同时,也深入分析了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摸底,准确把握紫鹊界景区生态资源承载力。通过综合考虑,本文对紫鹊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做了全面规划,主要包括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规划,希望能为紫鹊界景区今后综合开发中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景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李中[9](2014)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根据自身国情研究和探索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但是,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就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障碍。环境污染严重、城镇人口素质下降、生态系统恶化、城乡矛盾突出、资源供应紧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难以继续支撑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转变。在此背景下,坚持“两型社会”建设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正是基于国情的现实考量。“两型社会”建设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节约社会资源基础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路径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以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题,吸收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阅读,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系统开展了新型城镇化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实现等问题的研究,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路径选择,通过进行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梳理,得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理论借鉴和启示。通过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等理论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影响因素理论、生产力生态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研究,提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以这些理论作为支撑和保障。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演进、特征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国家城镇化路径的比较研究,得出国外城镇化路径变迁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2)对“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展开研究。分析“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现状与二者关系,阐述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为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经济发展形式,并从发展两型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分析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产业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发展变化趋势和动态博弈推导等方面探讨农村土地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3)对“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从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三个方面构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湖南2007—2011年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效果较好。各个评价指数呈显着上升趋势,但其在发展程度存在差别。在实证分析2011年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各个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数时8座城市的发展绩效综合评价排位依次是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常德、娄底和益阳。(4)结合国际经验和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践,笔者从人的城镇化、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产业发展集群化三个方面提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选择建议。推动人的城镇化和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综合从土地、户籍制度和农民进城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改革。
赵志丽[10](2013)在《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涟源地区属于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区域内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大量草山草坡、闲置农田可供开发利用,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很大潜力。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草地畜牧业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及经济学中SWOT分析方法等,通过涟源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剖析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发展战略;另外,通过涟源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今后在涟源地区乃至南方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和启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总结,提出发展涟源草地畜牧业的对策建议:第一,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思维创新,立草为业;第二,正确把握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等几个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展草地畜牧业;第三,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科学合理发展本地草地畜牧业;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草地畜牧业;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服务体系,为草地畜牧业发展服务;第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第五,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二、新化县中低产田改良成效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化县中低产田改良成效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财政支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财政支农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财政支农的概念 |
2.2 财政支农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2.2.4 农业财政投资理论 |
第3章 湖南省财政支农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农业概况 |
3.2 湖南省财政支农历程 |
3.2.1 第一阶段:财政支农呈负增长(1978年-1984年) |
3.2.2 第二阶段:财政支农实现增长(1985-1992年) |
3.2.3 第三阶段:财政支农呈持续增长(1993年-1998年) |
3.2.4 第四阶段:财政支农处于徘徊增长(1999年-2003年) |
3.2.5 第五阶段:财政支农支出持续增长(2004年——至今) |
3.3 湖南省财政支农现状 |
3.3.1 政府充分重视财政支农工作 |
3.3.2 财政支农规模投入不断扩大 |
3.3.3 财政支农结构不断变化 |
3.3.4 关注财政支农整体效益 |
3.3.5 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支农资金并行 |
3.3.6 财政扶贫支农力度加大 |
3.4 湖南省财政支农的典型案例——以娄底市肉牛产业为例 |
3.4.1 湖南省娄底市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
3.4.2 娄底市肉牛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情况 |
第4章 湖南省财政支农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湖南省财政支农问题分析 |
4.1.1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投入仍然不足 |
4.1.2 财政支农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
4.1.3 财政支农产出效率偏低,资金利用率低下 |
4.1.4 财政支农资金种类繁多且分散 |
4.2 原因分析 |
4.2.1 地方财政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 |
4.2.2 法律建设不健全,无法保证支农政策的落实 |
4.2.3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乏力 |
4.2.4 财政体制不健全 |
第5章 国内外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国外部分国家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 |
5.1.1 美国财政支农经验 |
5.1.2 日本财政支农经验 |
5.1.3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农经验 |
5.2 国内其他省份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 |
5.2.1 广东省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 |
5.2.2 浙江省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 |
5.3 国内外财政支农经验的启示 |
5.3.1 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 |
5.3.2 加强财政支农立法保障 |
5.3.3 调整优化支农结构 |
第6章 解决湖南省财政支农问题的建议 |
6.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持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 |
6.1.1 建立科学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政策 |
6.1.2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1.3 不断引导社会资金对财政支农的投入 |
6.2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确定资金投资重点 |
6.2.1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农业发展 |
6.2.2 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
6.3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
6.3.1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监控系统 |
6.3.2 严格管理支农资金分配流程 |
6.3.3 建立财政支农的后续评价制度 |
6.4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避免资金分散管理 |
6.4.1 提高各管理部门思想认识 |
6.4.2 重点推进以县级整合支农资金为主 |
6.4.3 依据发展规划,打造整合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区基本情况 |
1.3.1 调研地自然状况 |
1.3.2 调研地产业状况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三权分置 |
2.1.2 土地流转 |
2.1.3 规模经营 |
2.1.4 土地整平 |
2.2 相关理论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土地产权理论 |
第3章 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的问题和原因 |
3.1 丘陵山区的特点 |
3.1.1 耕地缺少自然供给,地块分布零碎 |
3.1.2 耕地的质量总体较差,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3.1.3 区域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坡耕地的数量多 |
3.2 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
3.2.1 地貌地形因素使规模经营管理受到阻碍 |
3.2.2 土地分散使产业的形态受到限制 |
3.2.3 过度的追求平整导致土壤被破坏 |
3.2.4 产业结构单一降低了生产效益 |
3.3 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受阻的原因 |
3.3.1 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理解出现偏差 |
3.3.2 对地形地貌和土地特征的分析不准确 |
3.3.3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脱离本土的产业特色 |
3.3.4 推进规模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政策支持 |
第4章 科学推进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的对策 |
4.1 因地制宜,坚持适度规模化原则 |
4.1.1 土地集中适度 |
4.1.2 经营规模适度 |
4.1.3 土地改造适度 |
4.2 创新方式,鼓励多样化流转经营 |
4.2.1 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 |
4.2.2 规模经营方式多样化 |
4.2.3 利益分配方式多样化 |
4.3 立足保护,采取科学化整平作业 |
4.3.1 推广三级整平 |
4.3.2 反坡筑坎整地 |
4.3.3 加强土壤保护 |
4.4 精准施策,优化多元化产业结构 |
4.4.1 调整作物结构,种植经济作物 |
4.4.2 着眼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 |
4.4.3 保护自然景观,合理开发旅游 |
4.5 统筹兼顾,加强政策与制度供给 |
4.5.1 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
4.5.2 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保护 |
4.5.3 统筹协调规模效率和维护农民利益 |
4.5.4 统筹协调农业现代化和人的城镇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附件1 |
附件2 |
(3)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理论 |
2.1.1 产业链概念的综述 |
2.1.2 农业产业链的概念综述 |
2.1.3 农业产业链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的内涵综述 |
2.2.4 产业融合的本质 |
2.2.5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2.3 农业多功能理论 |
2.3.1 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的综述 |
2.3.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业多功能的联系 |
第3章 湖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势及发展潜力 |
3.1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
3.1.1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
3.1.2 农产品加工业实力较强 |
3.1.3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迅猛 |
3.1.4 农村产业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 |
3.1.5 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体系较完善 |
3.2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
3.2.1 构建了优势农业的产业体系 |
3.2.2 实施了“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
3.2.3 实施了“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 |
3.2.4 农业政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优势明显 |
3.3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潜力 |
3.3.1 经济效益 |
3.3.2 社会效益 |
3.3.3 生态效益 |
第4章 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情况 |
4.1 试点基本情况 |
4.1.1 试点总体布局 |
4.1.2 产业融合模式 |
4.1.3 资金分配及投向 |
4.2 试点主要做法 |
4.2.1 认真组织试点方案编制 |
4.2.2 全面创新利益联接机制 |
4.2.3 切实加大配套资金投入 |
4.2.4 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督 |
4.3 试点的重点任务与支持对象 |
4.3.1 重点任务 |
4.3.2 支持对象 |
4.4 试点主要成效 |
第5章 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 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 |
5.2 产业融合要素瓶颈突出 |
5.3 农业发展基础不牢 |
5.4 产业融合主体带动能力较弱 |
5.5 利益协调机制不畅 |
5.6 存在管理体制和政策障碍 |
5.7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适应性不强 |
5.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第6章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6.1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有模式 |
6.1.1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
6.1.2 产业集聚型融合 |
6.1.3 农业新业态型融合 |
6.1.4 社会化服务型融合 |
6.1.5 “农业+互联网”型融合 |
6.2 湖南省产业融合的成功模式 |
6.2.1 靖州的杨梅“地产地销”和多功能拓展的产业融合模式 |
6.2.2 赫山区水稻种植合作社+龙头企业“双核带动”的产业融合模式 |
6.2.3 新化县“全域旅游”的产业融合模式 |
6.3 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创新 |
第7章 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培育 |
7.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7.3 政策创设和投融资机制创新 |
7.3.1 政策创设 |
7.3.2 创新工作机制 |
7.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
7.4.1 创新政府和市场的协调机制,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 |
7.4.2 强化政策扶持,创新补贴机制 |
7.4.3 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建立保障机制 |
7.4.4 强化科技支撑,构建创新机制 |
7.4.5 加强人才培训,建立联带机制 |
7.4.6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湖南水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的概念 |
2.1.2 水稻产业的概念 |
2.1.3 水稻产业的特性 |
2.1.4 水稻产业的产业链分析 |
第3章 湖南水稻产业发展概述与分析 |
3.1 湖南水稻产业禀赋分析 |
3.2 湖南水稻生产发展分析 |
3.3 湖南稻米加工产业流通模式分析 |
3.4 湖南水稻生产区域综合能力比较 |
第4章 湖南水稻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4.1 湖南水稻技术创新问题分析 |
4.2 湖南水稻种植问题分析 |
4.3 湖南稻米加工产业问题分析 |
4.4 湖南水稻产业流通问题分析 |
第5章 国内外的水稻产业发展的案例启示 |
5.1 黑龙江省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
5.1.1 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的经验 |
5.1.2 对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启示 |
5.2 泰国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
5.3 日本的相关经验及其启示 |
第6章 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6.1 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2 促进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改善水稻生产环境,促进水稻规模生产 |
6.2.2 创新水稻加工技术,优化加工产业结构 |
6.2.3 完善产业流通体系,拓展湖南品牌市场 |
6.2.4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产业现代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之处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 |
2.2.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
2.3 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 |
2.3.1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3.2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3 国际组织反贫困理论的参考价值 |
第3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然性 |
3.1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必要性 |
3.1.1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状况 |
3.1.2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状况 |
3.2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可行性 |
3.2.1 国际社会先进的反贫困理念 |
3.2.2 国际社会丰富的反贫困经验 |
3.2.3 国际社会科学的反贫困方法 |
第4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内容 |
4.1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实施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1 世界银行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2 亚洲开发银行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1.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 |
4.2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实施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1 世界银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2 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2.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援助扶贫开发项目 |
4.3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对扶贫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
4.3.1 世界银行研究项目 |
4.3.2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项目 |
4.3.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项目 |
4.4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加强扶贫开发机构能力建设 |
4.4.1 世界银行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4.2 亚洲开发银行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4.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
4.5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1 同世界银行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2 同亚洲开发银行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5.3 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建减贫交流合作平台 |
4.6 中国政府同国际社会合作举办减贫援外培训班 |
4.7 中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 |
4.7.1 医疗卫生项目援助 |
4.7.2 科技扶贫项目援助 |
4.7.3 建立减贫示范基地 |
第5章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影响 |
5.1 对中国扶贫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1 改善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状况 |
5.1.2 推动了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 |
5.2 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影响 |
5.2.1 推动了开发式扶贫政策的实施 |
5.2.2 促进了综合扶贫政策的完善 |
5.3 对中国扶贫开发制度的影响 |
5.3.1 促进了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 |
5.3.2 推动了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相衔接制度的建立 |
5.4 对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影响 |
5.4.1 以社区为单位的多部门资源整合模式 |
5.4.2 以村级规划为平台农户广泛参与模式 |
5.4.3 以一次规划为基础分年实施操作模式 |
5.5 对中国扶贫开发机制的影响 |
5.5.1 促进了目标瞄准机制的完善 |
5.5.2 推动了贫困监测机制的建立 |
第6章 深化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的对策 |
6.1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机遇 |
6.1.1 中国同国际反贫困组织拥有共同的反贫困目标 |
6.1.2 中国同国际反贫困组织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
6.2 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挑战 |
6.2.1 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贫困的软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 |
6.2.2 贫困地区缺乏按要求对外资进行足额配套的能力 |
6.2.3 贫困地区在利用外资扶贫的过程中面临多重矛盾 |
6.2.4 政府的服务能力限制了外资扶贫项目效益的实现 |
6.3 创新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深化合作的路径 |
6.3.1 制定争取国际社会援助扶贫开发的长远规划 |
6.3.2 推动争取国际社会援助扶贫开发的制度创新 |
6.3.3 探索扶贫开发中外资及外资与内资混合使用新模式 |
6.3.4 更加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
6.3.5 提高政府向贫困农户提供参与市场竞争所需的服务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隆回县低产水田一季稻施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历程 |
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3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隆回县低产稻田的分布、成因及改良措施 |
1 隆回低产稻田的分布 |
1.1 低产稻田的界定 |
1.2 低产稻田的分布 |
2 隆回低产稻田的成因 |
2.1 自然条件不佳 |
2.2 化肥、有机肥配比不合理,肥料结构欠科学 |
2.3 重用轻养,耕地地力下降 |
2.4 土壤障碍层次的出现,配套设施落后 |
3 隆回低产稻田的改良措施 |
3.1 大力修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
3.2 增种、增施绿肥和有机肥 |
3.3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
3.4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 |
3.5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 |
第三章 隆回县低产水田一季稻的施肥效应与施肥参数 |
1 实验设计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 |
1.2 供试肥料及施用方法 |
1.3 试验设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在一季稻低产区的肥料效应 |
2.2 磷素在一季稻低产区的肥料效应 |
2.2.1 施磷水平差异对一季稻低产区产量的影响 |
2.2.2 磷素在一季稻低产区的肥料效应模型 |
2.3 钾素在一季稻低产区的肥料效应 |
2.3.1 施钾水平差异对一季稻低产区产量的影响 |
2.3.2 钾素在一季稻低产区的肥料效应模型 |
3 不同施肥处理对一季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三元二次回归肥料效应模型 |
第四章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耕地地力评价研究概述 |
1.3 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1.3.1 国外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1.3.2 国内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1.4 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
1.4.1 模糊评价法 |
1.4.2 层次分析法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1.3 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1 研究数据来源及软件 |
3.1.1 农化采样点数据 |
3.1.2 图件与基本资料 |
3.1.3 其它文字、图表资料 |
3.1.4 软件平台 |
3.2 外部数据处理 |
3.2.1 采样点数据的处理 |
3.2.2 采样点数据的属性规范 |
3.2.3 土壤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4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与分析 |
4.1 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 |
4.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评价因子的选择 |
4.3.2 评价因子的最终确定 |
4.3.3 评价单元的赋值 |
4.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4.3.5 单因素评价隶属度的计算 |
4.3.6 隶属函数的拟合 |
4.4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 F I) |
4.5 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综合指数分级方案 |
4.5.1 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地力等级体系 |
4.5.2 等级结果的验证 |
5 评价结果分析以及耕地建设和改良 |
5.1 一等地分析 |
5.2 二等地分析 |
5.3 三等地分析 |
5.4 四等地分析 |
5.5 五等地分析 |
5.6 六等地分析 |
5.7 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分析 |
5.8 耕地地力建设和改良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紫鹊界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项目研究的背景 |
1.1.2 项目研究的意义 |
1.2 基本理论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 |
1.2.2 生态旅游的内涵 |
1.2.3 生态旅游的特点 |
1.2.4 国外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情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紫鹊界景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
2.1 自然条件 |
2.2 社会条件 |
2.2.1 人口与社会情况 |
2.2.2 济发展情况 |
2.3 景区景观资源优势 |
2.3.1 独特的自然景观 |
2.3.2 深厚的文化底蕴 |
2.3.3 良好的区位条件 |
第3章 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
3.1 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
3.1.1 旅游品牌与产品 |
3.1.2 景区资源与游客承载容量 |
3.1.3 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 旅游区存在的问题 |
3.2.1 餐饮卫生状况与质量 |
3.2.2 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待提高 |
3.2.3 导游解说能力不足,不够专业 |
第4章 紫鹊界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 |
4.1 生态农业旅游总体安排 |
4.1.1 建设目标 |
4.1.2 当前建设情况 |
4.1.3 整体规划与安排 |
4.2 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划 |
4.2.1 规划目标 |
4.2.2 生态农业的布局 |
4.2.3 紫鹊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
4.2.4 生态农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3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 |
4.3.1 规划目标 |
4.3.2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建设 |
4.3.3 生态服务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 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 |
4.4.1 环境保护目标 |
4.4.2 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体系 |
4.4.3 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1.3.1 两型社会 |
1.3.2 城镇化 |
1.3.3 新型城镇化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思路 |
1.4.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理论发展分析 |
2.1.1 马克思关于城镇化论述的朴素思想 |
2.1.2 刘易斯的城乡二元经济论探索 |
2.1.3 佩鲁的发展极理论研究 |
2.2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
2.2.1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经济因素分析 |
2.2.2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政治因素分析 |
2.2.3 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制度因素分析 |
2.3 生产力生态理论研究 |
2.3.1 生产力生态理论的产生背景分析 |
2.3.2 生态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
2.3.3 生态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探索 |
2.4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 |
2.4.1 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机理和基础研究 |
2.4.2 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应用缺陷分析 |
2.4.3 格雷夫推动路径依赖理论发展探索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外城镇化路径的经验教训与启示探索 |
3.1 发达国家城镇化路径分析 |
3.1.1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演进研究 |
3.1.2 发达国家城镇化路径的特征分析 |
3.1.3 发达国家城镇化路径的比较研究 |
3.2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路径分析 |
3.2.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演进研究 |
3.2.2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路径的特征分析 |
3.2.3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路径的比较研究 |
3.3 国外城镇化路径变迁的启示分析 |
3.3.1 国外城镇化路径变迁的经验分析 |
3.3.2 国外城镇化路径变迁的教训分析 |
3.3.3 国外城镇化实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启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4.1 “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现状与二者关系研究 |
4.1.1 湖南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2 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积极进展分析 |
4.1.3 “两型社会”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辩证关系研究 |
4.2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经济发展形式研究 |
4.2.1 发展绿色经济研究 |
4.2.2 发展低碳经济研究 |
4.2.3 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
4.3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产业基础研究 |
4.3.1 发展两型工业研究 |
4.3.2 发展两型农业研究 |
4.3.3 发展两型服务业研究 |
4.3.4 发展两型建筑业研究 |
4.3.5 发展两型节能环保业研究 |
4.4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
4.4.1 农村土地流转概况分析 |
4.4.2 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势变化分析 |
4.4.3 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的动态博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5.1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构建概述 |
5.1.1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构建原则分析 |
5.1.2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5.1.3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5.2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
5.2.1 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与指标选择 |
5.2.2 绩效评价方法与步骤 |
5.2.3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检验 |
5.3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5.3.1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分析 |
5.3.2 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 |
5.3.3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
6.1 坚持新的核心,推动人的城镇化研究 |
6.1.1 农村征地制度的改革研究 |
6.1.2 农村户籍制度的改革研究 |
6.1.3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改革研究 |
6.2 坚持新的模式,推动城市的生态化研究 |
6.2.1 新型城镇化实现生态发展的任务分析 |
6.2.2 新型城镇化实现生态发展的目标分析 |
6.2.3 新型城镇化实现生态发展的机制分析 |
6.2.4 新型城镇化实现生态发展的具体措施 |
6.3 坚持新的发展途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6.3.1 推动产业园区集群发展研究 |
6.3.2 推动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研究 |
6.3.3 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2.1 澳大利亚、新西兰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
2.2 美国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
2.3 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2.4 湖南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2.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3.2.2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
3.2.3 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
3.2.4 SWOT分析方法 |
第二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现状分析 |
1 涟源市基本概况及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
1.1 涟源市基本概况 |
1.2 涟源市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
1.2.1 地貌特征 |
1.2.2 光热资源 |
1.2.3 水资源 |
1.2.4 土壤 |
2 涟源市草地资源与利用概况 |
2.1 涟源地区主要天然草地类型概况 |
2.1.1 主要天然草地类型 |
2.1.2 各类天然草地主要草地植物及可利用情况 |
2.1.3 涟源地区各类草地鲜草产量情况 |
2.2 涟源农区人工种植牧草现状 |
2.3 草种及牧草改良情况 |
2.4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种草模式 |
2.4.1 全牧草轮作 |
2.4.2 草田轮作 |
2.4.3 果(茶、林)——草——沼——菌模式 |
3 涟源市畜牧业概况 |
3.1 涟源市畜牧业内部结构现状 |
3.2 主要草食动物生产现状 |
3.3 草食动物发展模式 |
3.3.1 “五个一”发展模式 |
3.3.2 “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
3.3.3 “小规模,大群体,成片开发”发展模式 |
3.4 草食动物品种改良 |
3.5 养殖合作社概况 |
3.6 龙头企业的发展 |
4 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情况 |
第三章 涟源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SWOT分析 |
1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优势分析 |
1.1 水热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生产力高 |
1.2 牧草与青饲料种植优势 |
1.3 有大量未开发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用于种草 |
1.3.1 草山草坡 |
1.3.2 农闲田 |
1.3.3 果园、茶园、及林下土地 |
1.4 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
1.5 经济效益 |
1.6 种草养畜产业优势明显 |
1.7 市场前景广阔 |
2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劣势分析 |
2.1 土壤贫瘠,雨水供应不均 |
2.2 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
2.3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
2.4 种草养畜观念未形成 |
2.5 牧草供应不均 |
2.6 牧草品种单一,缺少优质豆科牧草 |
2.7 种草养畜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
2.8 牛粪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
2.9 资金不足 |
3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机遇分析 |
3.1 面临全社会关注粮食安全的机遇 |
3.1.1 膳食结构调整 |
3.1.2 食品安全问题 |
3.2 面临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机遇 |
3.3 面临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 |
4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挑战分析 |
4.1 草食动物肉类产量和质量低下与人民饮食要求供需不平衡 |
4.2 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草地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 |
4.3 品种改良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建立 |
4.4 草食动物产业体系的建立 |
4.4.1 草食动物收购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有限,品牌效应难以发挥 |
4.4.2 缺乏草食动物交易市场,外销困难 |
4.4.3 专业合作社能力发挥不足 |
5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战略选择 |
第四章 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案例研究 |
1 “湘中黑牛”养殖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 |
1.1 概况 |
1.2 主要做法 |
1.2.1 争取各部门支持 |
1.2.2 发展模式科学化 |
1.2.3 加强品种改良 |
1.2.4 健全服务体系建设 |
1.3 启示 |
2 涟源市天隆农村养殖科技专业合作社经验与启示 |
2.1 概况 |
2.2 主要做法 |
2.2.1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完善 |
2.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经营 |
2.2.3 规模化经营 |
2.2.4 技能培训 |
2.2.5 资金贷款担保 |
2.2.6 与科研机构合作,信息化管理 |
2.2.7 引进龙头企业 |
2.3 启示 |
3 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经验与启示 |
3.1 概况 |
3.2 主要做法 |
3.2.1 公司内部体系建设 |
3.2.2 基地建设 |
3.2.3 产学研结合,注重品种改良 |
3.2.4 成立养牛协会,紧密联系周边农户 |
3.3 启示 |
第五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1 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 |
2 正确把握几个关系 |
2.1 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 |
2.2 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 |
2.3 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 |
2.4 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 |
3 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
3.1 建立健全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政策 |
3.2 引导宣传作用 |
3.3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
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 |
4.1 草田轮作 |
4.2 果园、茶园套种牧草 |
4.3 林下间作牧草 |
4.4 退耕还草 |
4.5 中低产田改造种草 |
5 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
5.1 加大科研力度,强化部门合作 |
5.2 开展优质牧草引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
5.2.1 建立本地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库 |
5.2.2 加强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选育研究 |
5.2.3 加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
5.3 开发秸秆资源,改善传统饲喂方式 |
5.4 加强草食动物科学养殖技术方法的研究 |
5.4.1 品种改良,科学繁育 |
5.4.2 疫病防治 |
5.4.3 屠宰加工技术 |
5.5 创新带头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
5.6 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新化县中低产田改良成效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财政支农问题研究[D]. 左亚丹.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2]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郭滟. 湘潭大学, 2018(03)
- [3]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刘里钊.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4]湖南水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何俊黎.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5]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合作问题研究[D]. 何玲. 吉林大学, 2015(05)
- [6]隆回县低产水田一季稻施肥效应研究[D]. 李恋恋.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7]长江中游水稻主产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D]. 刘斯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8]紫鹊界景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易雄飞.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9]“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 李中. 中南大学, 2014(12)
- [10]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 赵志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湖南建设论文; 土地财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