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的标准壮语辅音实验研究

基于统计的标准壮语辅音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声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标准壮语(武鸣双桥)21个辅音做了基本的声学分析和统计分析(包括清塞音、鼻辅音做韵尾的情况),各个辅音均从时长、强度和共振峰方面进行讨论,依不同辅音的自身特点再分别做其他方面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壮语辅音中的前喉塞音[(?)b]、[(?)d]语图上可以清晰看到共振峰纹样,一峰最清晰,喉塞成分已经丢失;清塞音[p]、[t]、[k]VOT时长比较[k]>[p]>[t],做韵尾时语图显示尾部有规则波形残留;鼻音[m]、[n]与元音相连时界限分明,[(?)]的分界模糊,鼻音做韵尾时壮语与普通话相比鼻韵尾时长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复辅音[pl]、[ml]中[l]时长、强度无质的区别,但单辅音[l]时长却几乎是复辅音中[l]时长的两倍;擦音音节在1870个单音节中数量占到38.3%,擦音时长比较[(?)]>[θ]>[j]>[f]>[γ]>[h];边音F1与所接元音高低有关,接低元音F1值大,接高元音F1值小,F2值既与元音高低有关也与元音前后有关,接前元音高元音的值大些,F3与所接元音的的前后关系明显,接前元音F3值大,接后元音F3值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壮语研究概况
  • 1.1.1 用传统方法对壮语进行研究的概况
  • 1.1.2 用实验方法研究壮语的概况
  • 1.2 壮语音系介绍
  • 1.2.1 声母
  • 1.2.2 韵母
  • 1.2.3 声调
  • 第二章 壮语语音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语音参数数据库简介
  • 2.2.1 数据库概况
  • 2.2.2 数据库结构
  • 2.3 壮语辅音统计分析概说
  • 第三章 壮语辅音分析
  • 3.1 带喉塞成分的浊塞音声母分析
  • 3.1.1 壮语中[(?)b]、[(?)d]的性质
  • 3.1.2[(?)b]、[(?)d]嗓音起始时间比较
  • 3.1.3 前喉塞音声母[(?)b]、[(?)d]浊辅段共振峰研究
  • 3.1.4 辅元(CV)过渡音征分析
  • 3.1.5 若干主要结论
  • 3.2 清塞音分析
  • 3.2.1 清塞音嗓音起始时间分析
  • 3.2.2 后接不同元音时VOT时长特点
  • 3.2.3 冲直条比较
  • 3.2.4 塞音韵尾分析
  • 3.2.5 辅音[p]、[t]、[k]后接不同元音时VOT强度特点
  • 3.2.6 辅元(CV)过渡音征分析
  • 3.2.7 元辅(VC)过渡音征分析
  • 3.2.8 若干主要结论
  • 3.3 鼻辅音分析
  • 3.3.1 自成音节时的声学特征
  • 3.3.2 鼻音声母时长、强度分析
  • 3.3.3 鼻音韵尾时长、强度分析
  • 3.3.4 鼻辅音共振峰分析
  • 3.3.5 元辅(VC)过渡音征分析
  • 3.3.6 声母[m]、[n]、[(?)]与[(?)b]、[(?)d]语图上的区分
  • 3.3.7 若干主要结论
  • 3.4 复辅音分析
  • 3.4.1 复辅音时长比较
  • 3.4.2 复辅音中的塞音与单辅音中塞音的比较
  • 3.4.3 若干主要结论
  • 3.5 擦音分析
  • 3.5.1 擦音声母时长、强度比较
  • 3.5.2 擦音强频集中区、上限、下限比较
  • 3.5.3 辅音与元音转接段的交叉、分叉现象
  • 3.5.4 浊擦音声母分析
  • 3.5.5 若干主要结论
  • 3.6 边音分析
  • 3.6.1 边音接不同元音时时长分析
  • 3.6.2 边音共振峰研究
  • 3.6.3 边音与后接元音的过渡研究
  • 3.6.4 若干主要结论
  • 3.7 腭化音与唇化音分析
  • 3.8 壮语半元音分析
  • 第四章 结束语
  • 4.1 时长、强度比较
  • 4.2 共振峰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统计的标准壮语辅音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