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碳源/汇的研究成为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对增加碳汇抵消CO2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弄清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状况,首先应该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现有的碳储大小,然而研究尺度及方法的差异,造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且不能准确地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的真实水平。基于此,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为研究对象,以单个森林生态系统单元为基础,采用样地清查法、网袋收获法、土钻法分别获取植被层、枯落层生物量和土壤样品,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天然柴松林森林生态系统空间生长尺度上碳储量与碳密度及其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异速生长模型,建立了柴松林生物量模型:B树干= 3.122(D2H)0.277; B(树枝= 0.622(D2H)0.402;B树叶= 0.029(D2H)0.574;B树皮= 0.058(D2H)(0.367 B果球= 0.049(D2H)0.528;B树根= 1.156(D2H)0.367;B整株= 4.562(D2H)0.352。研究结果表明:柴松林整个植被生物量为194.47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最大,为115.35 t/hm2,占整个植被层生物量的59.32%;灌木层次之,为64.59 t/hm2,占33.21%;草本层最小,仅为14.53 t/hm2,仅占7.47%。同时,对枯落层生物量用网袋法收获,结果表明:枯枝落叶层生物量总体为88.59 t/hm2,不同分解层次的贡献率依次为48.35%、27.93%、23.73%,且枯落层厚度与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2、柴松林各研究层次含碳率特征为:植被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含碳率范围介于0.41370.5413 g/g之间,平均值为0.4697 g/g,不同生长器官含碳率差异显著,其中乔木层平均为0.5068 g/g,灌草层平均值为0.4469 g/g;枯落物平均含碳率为335.91 g/kg,随着分解程度的增加,含碳率呈现递减趋势,且不同层次间含碳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变化范围介于3.9434.99g/kg之间,变化幅度达89%,从而体现土层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此外,对土壤理化性质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土壤剖面上,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pH值、全氮、全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3、柴松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236.04 t/hm2,在生长空间尺度上:碳密度特征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层。其中植被层碳密度为95.2 t/hm2,枯落层储碳密度为33.29 t/hm2,土壤层碳密度为107.55 t/hm2,这可能与研究的区域特征、气候特点、植被类型以及土壤母质息息相关。4、依据研究的结果,柴松林森林生态系统总储碳量为15.97 Tg,其中土壤碳库最大,为7.27 Tg,占总储量的45.52%,分别是植被层及枯落层碳库的1.14和3.22倍。可见,土壤在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应加强对土壤碳储量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为应对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性理论数据支持。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方法综述
  •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林分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生物量测定
  • 2.3.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2.4.1 柴松林各碳库分室碳储量及密度估计
  • 2.4.2 数据分析
  • 第3章 植被层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被生物量估计
  • 3.2.2 植被层各层次不同器官含碳率空间分布特征
  • 3.2.3 柴松林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特征
  • 3.2.4 柴松林植被层碳储量特征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植被层含碳率特征
  • 3.3.2 植被层生物量及碳密度特征
  • 3.3.3 植被层有机碳储量
  • 第4章 枯枝落叶层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枯枝落叶层生物量
  • 4.2.2 枯枝落叶层有机碳及各养分特征
  • 4.2.3 枯枝落叶层有机碳储量及碳密度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柴松林土壤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
  • 5.1 引言
  • 5.2 分析与结果
  • 5.2.1 柴松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
  • 5.2.2 柴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特征
  • 5.2.3 柴松林土壤有机碳储量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
  • 5.3.2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周松林作品[J]. 当代电影 2020(03)
    • [2].周松林作品[J]. 当代电影 2020(07)
    • [3].《郊外的松林》[J]. 中国陶艺家 2020(01)
    • [4].松林晚照[J]. 文艺研究 2018(12)
    • [5].白山松林[J]. 齐鲁艺苑 2019(01)
    • [6].产业助脱贫 代表展风采——记抚州市人大代表谢松林[J]. 时代主人 2019(04)
    • [7].《松林亭子图》绢本水墨[J]. 书法 2018(02)
    • [8].周松林[J]. 东方艺术 2017(24)
    • [9].过江坪古松林[J]. 森林与人类 2016(12)
    • [10].松林闲话图[J]. 金融经济 2017(14)
    • [11].金钱松林[J]. 林业与生态 2017(10)
    • [12].钱松林作品选登[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11)
    • [13].霍松林手蹟[J]. 词学 2019(02)
    • [14].松林[J]. 现代妇女 2020(01)
    • [15].松林 二首[J]. 散文诗世界 2020(07)
    • [16].院长松林[J]. 湖南文学 2019(07)
    • [17].香逸松林[J]. 美术界 2018(01)
    • [18].鹿乡松林[J]. 牡丹 2018(04)
    • [19].《松林空见》[J]. 湖南教育(D版) 2018(09)
    • [20].敬贺霍松林师九秩华诞(录二)[J]. 岷峨诗稿 2015(01)
    • [21].寂静的松林[J]. 青海湖 2015(08)
    • [22].梦中,那片松林[J]. 山东教育 2013(33)
    • [23].霍松林先生九秩华诞贺诗(录二)[J]. 岷峨诗稿 2014(02)
    • [24].冬天的松林[J]. 红领巾(A版) 2012(12)
    • [25].松林霞映[J]. 宝藏 2011(10)
    • [26].怒马踏雪[J].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 2008(02)
    • [27].台湾社运健将柴松林[J]. 南方人物周刊 2008(17)
    • [28].黄山松林防火道除草剂应用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6)
    • [29].我的小松林[J]. 五台山 2013(11)
    • [30].踮起脚尖[J]. 科学与文化 2010(12)

    标签:;  ;  ;  ;  

    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